Workflow
招赢日日金
icon
搜索文档
存款都去哪儿了?银行理财开启“揽客之战”
金融时报· 2025-07-11 21:26
随着今年5月存款利率下降后,银行理财正在通过扩渠道、降费率,进行一场激烈"揽客之战"。 "在存款利率下降后,银行理财产品成了替代品。"一家国有大行理财子公司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国有大行的活期存款利率已降到0.05%,而现金 管理类理财产品的7天年化收益率普遍仍有1%以上,成为了不少投资者的替代首选。" 《金融时报》记者注意到,存款利率的持续下行正在吸引更多资金涌入银行理财市场。普益标准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末,银行理财市场规模已经回归 30万亿元大关。作为银行储蓄存款的"平替",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成为了各家银行理财公司发力的重点。 "为提升智能金整体收益水平,我行拟于7月14日起对智能金服务进行升级。"7月7日,广发银行在官网发布的公告显示。 据了解,智能金为广发银行旗下一款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从服务升级的具体方向来看,智能金底层产品将下架3只货币基金产品,并新增国寿安保增金 宝货币市场基金、国寿安保鑫钱包货币市场基金以及国寿安保聚宝盆货币市场基金共3只货币基金产品。 "下架产品不再支持新增购买,已持有的份额可继续获取产品收益并支持快速赎回、普通赎回、自动赎回。"广发银行表示,"升级后单日快赎额度和快 ...
光大理财、兴银理财多只结构性产品因触发敲出事件提前到期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02 18:43
纯固收类理财产品表现 - 截至2025年6月26日,理财公司发行的3-6个月公募纯固收类产品近6个月平均净值增长率为1.13%,较5月22日下滑17个基点,76.2%的产品实现月月正收益 [5] - 收益率前十的产品中,民生理财"富竹纯债日申半年赎1号E"采用特色申赎机制,每半年定期开放赎回,主要投资中高等级信用债并保持中低久期策略 [5] - 兴银理财"添利陆盈41号"以2.54%的净值增长率位居榜首,安盈象固收稳健青绿ESG六个月持有期1号M类以2.51%紧随其后 [3] 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表现 - 截至6月26日,仅2.7%的现金类产品(138只)近3个月七日年化收益率均值超过2%,大部分产品收益率降至1%-2%区间 [9] - 华夏理财现金管理类77号F以3.435%的七日年化收益率居首,苏银理财"启源货币3号G"和"启源现金1号N"分别以3.148%和2.949%位列第二、第三 [7][9] - 苏银理财"启源货币3号G"成立初期收益率稳定在3.71%-3.72%,4月经历短期波动后回升至3.06%,投资合作机构包括中粮信托、弘业期货等 [9] 固收+期权类理财产品表现 - 近3个月上榜产品净值增长率均低于1.5%,中邮理财"鸿锦封闭式2025年第12期"以1.42%居首,兴银理财"丰利兴动睿享稳健6个月"和"多策略全球配置22号"分别以1.22%、1.21%位列第二、第三 [11][13][14] - 光大理财"阳光青睿跃乐享29期"采用黄金自动触发策略,挂钩SGE黄金9999期权,6月24日触发敲出事件后提前终止,观察日收盘价768.87元/克较触发价720.68元/克上涨6.7% [15] - 兴银理财多策略系列多只产品因期权敲出触发提前终止,底层资产为债权类生息资产及场外衍生品,敲出机制在震荡市中可缩短资金占用时间 [15][16]
降费率、推新品、扩渠道、提限额 银行理财积极拓展业务版图
证券日报· 2025-06-20 00:51
银行理财产品市场现状 - 在存款利率持续走低的背景下,银行理财产品正成为居民资产配置的重要选择[1] - 银行理财市场存续规模已经突破31万亿元[2] - 理财子公司通过"降成本、推新品、扩渠道、提容量"组合拳拓展业务版图[1] 理财子公司市场策略 - 销售渠道拓展:多家理财子公司扩大代销机构范围,从股份制银行扩大至城商行和农商行[2] - 上调持仓限额:招银理财将"招赢日日金74号A"产品单户持仓上限从5000万元提升至20000万元[2] - 产品创新:推出"微含权"系列产品,权益资产比例不超过5%,如青银理财成就系列2025年309期C份额,业绩比较基准年化2.6%-3.6%[3] - 降低费率:招银理财、光大理财等多家机构自6月份以来多次下调费率[3] 市场发展趋势 - 存款利率下行与"存款搬家"趋势推动银行理财市场规模增长[5] - 头部机构扩大市场份额,中小机构聚焦区域特色或细分赛道[5] - 投资者短期偏好现金管理类产品,长期倾向配置"固收+"或分红型产品[5] - 预计2025年银行理财市场规模有望突破33万亿元[6] 未来创新方向 - 优化资产配置策略,提升权益类、商品类资产配比[6] - 深化分红型产品创新,推广按月/季度分红机制[6] - 开发中长期封闭期产品,匹配养老金、保险资金等长期需求[6] - 布局跨境资产配置产品、开发场景化理财方案、升级智能投顾服务[6]
1-2年期纯固收上榜产品青睐高收益非标资产,部分产品“梭哈”利率债丨机警理财日报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1 21:24
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表现 - 截至6月5日,理财公司人民币公募现金类理财产品近6个月平均七日年化收益率的算术平均值为1.58%,相比5月22日数据略有下滑 [10] - 美元公募现金类理财产品近6个月平均七日年化收益率的算术平均值为4.06% [10] - 有3只人民币公募现金类产品近6个月平均七日年化收益率超过2.3%,"苏银理财启源现金5号J"以2.91%的平均七日年化收益率排第一,"苏银理财启源货币2号(ESG主题)G"以2.63%位列第二,"渤银理财银储有道系列添金盈现金管理理财3号G"以2.33%排第三 [11] 纯固收类理财产品表现 - 截至6月5日,理财公司1-2年(含)投资周期的公募人民币纯固收类理财产品近1年平均收益率为3.08%,相比4月29日数据略下滑0.07个百分点 [5] - 美元产品收益率也略有下降 [5] - 大部分产品1-2年(含)投资周期公募纯固收类理财产品在近1年实现季季正收益,季季正收益产品占比为94.02% [5] - 季季正收益产品中,近一年收益率最高的是"南银理财珠联璧合鑫逸稳两年36期封闭式公募人民币理财产品C",近一年净值增长率为4.79% [6] - "华夏理财固定收益债权型封闭式理财产品151号A"以4.5%的收益率排第二,"幸福99增益固收(智享纯债)540天持有期理财"位列第三 [6] "固收+期权"类理财产品表现 - 截至6月5日,理财公司公募"固收+期权"产品近6个月平均净值增长率为0.6%,相比5月8日数据略有下滑 [14] - 招银理财、平安理财均有3只产品上榜,光大理财有两只产品上榜,兴银理财、华夏理财各有1只产品上榜 [15] - 招银理财招睿全球资产动量系列3只产品包揽前三,分别为"招睿全球资产动量两年定开10号固定收益类理财计划A款"、"招睿全球资产动量十四月定开8号固定收益类理财计划A款"、"招睿全球资产动量一年定开8号固定收益类理财计划A" [15] 产品投资策略分析 - 榜首产品"南银理财珠联璧合鑫逸稳两年36期封闭式公募人民币理财产品C"配置不少非标资产,持有4笔信托贷款,占资产净值比例合计为45.59%,融资对象大多为城投公司 [7] - "华夏理财固定收益债权型封闭式理财产品151号A"非标资产投资比例为30.05%,融资客户为浙江城投企业绍兴滨海新区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收益率高达4.92% [7] - "幸福99增益固收(智享纯债)540天持有期理财"更钟情利率债,前十大持仓中的利率债合计持仓比例达61.11%,包括政策性银行债、国债等 [7] - 上榜产品中不少产品青睐非标资产,非标资产投资比例在30%-50%之间,融资对象大多为城投公司、地方国企、互联网平台小额贷款借款人等 [7]
定存五万1年利息降至500元,储户焦虑钱往哪投,银行送潮玩争抢Z世代存款
搜狐财经· 2025-06-10 19:00
爆款潮玩LABUBU成为银行揽储利器 - 平安银行西安未央路支行推出新客户存款5万元送LABUBU 3.0盲盒活动,原价99元的潮玩二手市场溢价超600%,隐藏款价格突破3000元 [2] - 活动引发市场极大关注,社交平台出现"求网点""求客户经理"等刷屏内容,全国多地银行客户经理跟进类似营销 [2][3] - LABUBU在盲盒圈一"娃"难求,全球唯一一只高131cm的薄荷色LABUBU拍卖价达108万 [3] 存款利率下调引发资金搬家潮 - 2025年4月居民部门存款单月减少1.39万亿元,前四月住户存款增加7.83万亿元 [4] - 商业银行存款利率普降,大额存单利率进入"1字头"时代,一年期定存利率普遍跌破1% [4] - 储户对低利率抵触情绪明显,社交平台"求利率高的银行"等求助帖激增 [4][9] 金融机构应对策略:降费与产品创新 - 中银理财、农银理财等头部机构对多款理财产品启动费率优惠,部分产品管理费降至0.01%(1万元产品年费1元) [6] - 银行理财规模较4月末增长1400多亿元,债券基金也跟进调降费率,部分产品费率减半 [6] - "固收+黄金"产品走俏,配置比例多为固收类资产≥80%、黄金衍生品≤5%,农银理财推出按月分红的390天产品"长辈悦享",业绩基准2.5%-3% [7] 储户理财行为转变与新趋势 - 活期存款客户转向国债逆回购(1天期收益率1.2%-2%),定期客户转向保险、收益凭证等产品 [5] - "新三金"概念(货币基金、债券基金、黄金/黄金基金)在年轻群体中流行,活钱、稳钱、保命钱分层配置理念受追捧 [11] - 渣打专家建议投资组合配置:95%固收类资产+5%黄金/低波红利股,强调中长期持有而非频繁查看收益 [12][13] 历史高利率产品对比与市场预期 - 交通银行2020年五年期定存年利率达4%(5万元到期利息1万元),当前五大行五年期利率仅1.3% [9][11] - 专家预测未来3-5年存款利率难超3%,建议投资者适应低利率常态并调整理财规划 [11][13]
“费率战”白热化,头部机构出手了
中国基金报· 2025-06-08 21:39
银行理财产品费率下降 - 多家理财公司对旗下多款产品开展费率优惠,涉及固定管理费、销售服务费、托管费等,例如中银理财-怡享天天86号固定管理费率由0.3%/年下调至0.05%/年,交银理财稳享灵动添利5号尊享版理财产品固定管理费率由0.2%/年下调至0.05%/年 [3] - 部分产品的管理费率优惠后低至0.01%/年,购买1万元的理财产品一年管理费仅需1元 [4] - 2025年主流理财产品管理费率降至0.05%~0.15%区间,一季度银行理财产品管理费率同比下降约8%,其中固定收益类、混合类产品分别下降7.82%和11.65% [5] 降费原因与影响 - 银行理财"降费潮"是市场倒逼、竞争加剧与监管导向共同作用的结果,反映出理财行业从"粗放增长"向"精细化运营"的转型 [5] - 存款利率持续下行推动"存款搬家",资金转向收益更高的理财产品,而债券等固收类资产收益率走低,迫使理财机构降费以缓解投资者对收益下滑的敏感度 [5] - 头部机构将管理费压至0.01%甚至零费率,以争夺市场份额并增强客户黏性 [5] - 费用下调有助于理财公司扩大与公募基金竞争的优势 [6] 行业竞争格局变化 - 头部机构凭借资金实力、规模效应和渠道优势,通过"降费让利"策略抢占更多市场份额,推动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8] - 各银行理财机构更加注重差异化服务,通过"低费率+高附加值服务"构建护城河 [8] - 中小机构跟进降价将影响利润,不跟进则需有差异化的产品和业绩 [9] - 超低费率可能成为头部理财公司的一种常态化策略,但在行业全面普及仍需基于机构自身的具体情况 [9] 未来竞争关键 - 单纯的低费率难以持续,投研能力与产品创新才是竞争关键 [12] - 需从产品创新力度、自身投研能力、数字金融投入等方面进行优化,提升产品的整体收益水平 [12] - 银行和理财公司应加快引入和培养专业人才,不断提升对宏观形势和金融市场研判能力,持续提升投资研究能力和资产配置能力 [12]
手续费降至“冰点价” !多家银行理财出手了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30 15:23
银行理财子公司降费潮 - 中银理财5月发布27条费率优惠公告 部分产品固定管理费降至0.01%年化 10万元投资年管理费仅10元 [4] - 交银理财稳享灵动添利5号固定管理费从0.2%降至0.05% 湖南银行融智理财系列销售服务费从0.2%降为0 [5] - 浦银理财月月鑫臻享款托管费从0.5%降至0.3% 光大理财阳光金丰利乐享198期管理费从0.15%降至0.07% [5] - 招银理财招赢日日金85号销售服务费从0.2%降至0.1% 62号产品固定管理费从0.3%降至0.15% [6] 降费原因分析 - 存款利率下调导致资金流向理财产品 机构通过降费承接资金流入 [8] - 理财产品业绩比较基准普遍下调 降费成为留住客户的重要手段 [8] - 低利率环境下资产端收益承压 倒逼理财机构构建多元化资产配置体系 [8] 银行理财市场现状 - 4月末银行理财存续规模达31.1万亿元 较上月增加2.18万亿元 [9] - 招银理财规模2.5万亿元居首 兴银理财2.31万亿元 信银理财2.14万亿元 [9] - 4月新发产品规模5560亿元 1年以上产品占比升至50.4% [9] - 各期限产品业绩比较基准普遍下降 1-3个月产品降幅最大达9bp至2.28% [10] 行业发展趋势 - 存款搬家效应持续强化 理财规模重返30万亿元以上 [9] - 产品收益压力推动多资产配置转型 监管框架升级重塑行业格局 [9] - 机构需提升投资能力与产品创新 避免陷入同质化价格竞争 [8]
手续费降至“冰点价” 银行理财低利率时代“降费大酬宾”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30 13:11
银行理财子公司降费潮 - 中银理财5月发布27条费率优惠公告,部分产品固定管理费率降至0.01%(年化),投资10万元年管理费仅10元 [2] - 中银理财"乐享天天35号"固定管理费率从0.15%降至0.01%,B份额销售服务费率从0.30%降至0.01% [2] - 交银理财"稳享灵动添利5号尊享版"固定管理费率从0.20%下调至0.05% [2] - 湖南银行"融智理财添利系列-D540-5"销售服务费从0.2%降至0,固定投资管理费从0.6%降至0.5% [3] - 浦银理财"月月鑫臻享款1号"托管费从0.5%降至0.3% [3] - 光大理财"阳光金丰利乐享198期"管理费率从0.15%降至0.07%,销售服务费率从0.2%降至0.08% [3] - 招银理财"日日金85号"固定投资管理费从0.2%降至0.1%,"日日金62号"从0.30%降至0.15% [4] 银行理财市场动态 - 2025年4月末银行理财存续规模达31.10万亿元,环比增加2.18万亿元 [6] - 规模前三机构:招银理财2.50万亿元、兴银理财2.31万亿元、信银理财2.14万亿元 [6] - 4月理财产品发行规模5560亿元,环比下降1588亿元,其中1年以上产品占比升至50.4% [6] - 4月业绩比较基准全线下降:1-3个月产品降9bp至2.28%,3-6个月降3bp至2.33%,6-12个月降7bp至2.29%,1-3年降6bp至2.83% [7] 行业背景与趋势 - 降费主因:存款利率下调引发资金流向理财,理财公司通过降费承接流量;业绩比较基准下调后需留住客户 [5] - 低利率环境推动存款搬家效应,但资产端收益下行倒逼理财机构构建多元化配置体系 [5] - 行业三大特征:存款搬家强化规模重返30万亿、业绩压力驱动多资产配置转型、监管升级重塑格局 [6]
银行理财打出费率优惠“组合拳”稳客,权益类产品如何破局?
新浪财经· 2025-05-30 08:23
近期,受低利率影响,多家银行理财产品纷纷下调业绩比较基准。 根据普益标准数据,2025年4月全市场新发开放式产品平均业绩比较基准为2.12%,环比下 跌0.02个百分点;新发封闭式产品平均业绩比较基准为2.61%,环比下跌0.08个百分点。 为稳定客户留存,多家理财公司近期启动新一轮费率"打折潮",涉及管理费、销售服务费、 托管费等多个项目。中银理财、民生理财、北银理财等均发布公告,宣布下调部分产品费 率。 某城商行工作人员表示,该行短期理财产品的业绩基准在2.6%左右,长期的一般在2%左 右。现在卖得好的理财产品基本上都是一些短期的,例如九十多天,一百八十多天的产品。 银行打出费率"组合拳"留客 5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在国务院新闻办发布会官宣降准0.5个百分点,并降低政策利率0.1个 百分点;5月20日,LPR如期下降,工、农、中、建、交、邮六大行均官宣下调存款利率, 三年期和五年期存款利率均下调25个基点,分别至1.25%和1.3%。 在收益走低的背景下,为稳定客户留存,多家理财公司近期启动新一轮费率"打折潮",涉及 管理费、销售服务费、托管费等多个项目。中银理财、民生理财、北银理财等均发布公告, 宣布下 ...
理财规模突破31万亿元 存款利率下行助推资金“搬家”
中国经营报· 2025-05-28 09:45
存款利率与理财规模变化 - 国有大行一年期挂牌定存利率已全部跌破"1字头" [1] - 全市场存续理财产品规模达31 28万亿元 产品数量42109只 [2] - 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和积极财政政策叠加存款利率下降 有利于理财规模扩张 [2] 理财市场发展趋势 - 非持牌中小银行理财规模将压降直至逐步退出 理财公司投研能力和产品创新持续提升 [2] - 存款脱媒进程明显放缓 存款和理财规模同比多增转为同向变化关系 [2] - 利率高敏感客户比例降低 存款搬家趋势将持续放缓 [2] 理财产品费率动态 - 中银理财 交银理财 招银理财等机构下调产品费率 部分管理费低至0 01% [3] - 招银理财"招赢日日金62号"固定投资管理费从0 30%降至0 15% [3] - 兴银理财"添利天天利65号"投资管理费压至0 01%创历史新低 [3] 资产配置策略建议 - 机构可缩短组合久期 关注确定性更高的短债投资机会 [3] - 建议采取多元资产配置策略 通过配置权益类 QDII等资产降低单一资产波动影响 [3] - 普通投资者应结合风险偏好选择适配产品 加强多元化配置分散风险 [4] 投资者产品选择建议 - 低风险偏好者可关注现金管理类 短期固收类产品进行流动性管理 [4] - 长期闲置资金可配置封闭式固收类产品挖掘长期价值 [4] - 风险承受能力强者可通过定投权益类指数产品获取资本市场红利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