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电力能源数字化
icon
搜索文档
国泰海通晨报:证券研究报告-20251104
国泰海通证券· 2025-11-04 11:18
电子元器件与AI算力产业链 - DeepSeek开源AI模型将加速国产AI应用渗透,并推动国产算力需求增长[2] - AI训练对内存需求激增,一台AI服务器所需的DRAM约为普通服务器的8倍,导致2025年第三季度DRAM合约价较2024年同期上涨超过170%[4] - 台积电3纳米制程订单激增,产能利用率达历史高点,计划将2025年资本支出下限上调至400亿美元,约70%投资于先进工艺[6] - SEMI预测2025年全球硅晶圆出货量将增长5.4%至128.24亿平方英寸,AI驱动的数据中心和边缘计算需求是主要驱动力[3] 半导体存储与供需动态 - OpenAI等大模型厂商提出巨额晶圆订单,几乎消耗全球DRAM月产能一半,导致部分内存条现货价格在一个月内翻倍[4] - 三星、SK海力士和美光等大厂将产能转向高带宽内存(HBM)和DDR5,导致DDR4等传统品类产能收缩,加剧供给紧张[4] - 经销商和终端厂商开始积极囤货锁价,内存芯片板块股价持续上涨,这波涨价可能加速旧代内存退市和新一代内存渗透[4] 中国国航业绩与资本结构 - 中国国航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19亿元,同比增长38%,2025Q3单季度归母净利润37亿元,虽同比下降11%,但连续三年超过2019Q3水平[8][53] - 公司2025年三季度末负债率达88%,控股股东拟全额认购200亿元定增,定增对价6.57元/股,预计定增后总股本增加23%,将加速杠杆率与财务费用下降[9][55] - 公司航网客源品质行业居首且持续优化,维持2025-27年归母净利预测10/60/151亿元,维持目标价13.52元[7][53] 煤炭行业供需格局 - 2025Q3煤炭板块实现营收2979亿元,同比下滑16.5%,但归母净利润276亿元,环比大幅提升14.1%[26] - 7月国家能源局插手煤炭"反内卷",7-9月煤炭全国产量为3.8亿、3.9亿、4.1亿吨,同比连续下滑,预计全年产量47.5亿吨左右,同比下降3000-5000万吨[26] - 截至2025年10月31日,北方黄骅港Q5500平仓价778元/吨,京唐港主焦煤库提价1740元/吨,淡季需求超预期导致日耗达过去5年同期最高水平[26][27] 纺织服装行业表现 - 2025Q3 A股服饰板块收入增速转正(Q2/Q3分别为-3.0%/0.9%),净利实现显著增长(Q2/Q3分别为-22.0%/10.6%),家纺表现相对亮眼[29] - 1-9月中国穿类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2.8%,8月美国服装及服装配饰店零售额同比+8.3%,自5月起美国纺服零售增长已连续4个月环比加速[29] - 9月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额同比-1.5%,其中纺织品/成衣出口额分别同比+6%/-8%,越南纺织品/鞋履出口金额同比均+9%[29] 港股市场与资金流向 - 港股估值处全球洼地,科技等板块相较A股、美股估值吸引力更高,中期估值抬升潜力大[14] - 预计明年南向资金继续流入港股超1.5万亿元,外资回流港股规模有望超预期[14] - AI浪潮下港股科技是2026年的行情主线,关注出海加速+业绩兑现的创新药和牛市背景下的港股券商[15] A股市场资金动态 - 本期市场交易换手率提升,全A日均成交额上升至2.3万亿,行业交易集中度提升,8个行业换手率历史分位数处于90%以上[17] - 偏股基金新发规模上升至243.0亿,融资净买入413.6亿元,成交额占比提升至12.0%,外资流入1.0亿美元[18] - 外资和融资资金共同加仓电力设备与电子,电力设备净流入30.3百万美元/61.4亿元,电子净流入14.4百万美元/59.6亿元[19]
本周3只新股申购!1只或为高中签股,集成电路关键材料厂商来了
证券时报· 2025-11-03 08:16
本周新股申购 - 本周(11月3日至7日)共有3只新股进行网上申购,其中科创板1只(恒坤新材)、创业板1只(南网数字)、北交所1只(北矿检测)[1][2] - 北矿检测发行价为6.7元,发行市盈率为14.99倍,其行业最近一个月平均动态市盈率为38.04倍 [2] - 新股申购时间安排为:11月3日北矿检测,11月7日恒坤新材和南网数字 [6] 恒坤新材(科创板) - 公司致力于集成电路领域关键材料的研发与产业化应用,是境内少数具备12英寸集成电路晶圆制造关键材料研发和量产能力的创新企业之一 [2] - 公司主要从事光刻材料和前驱体材料等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2] - 本次IPO拟募集资金10.07亿元,将分别用于集成电路前驱体二期项目和集成电路用先进材料项目,以完善产品结构并推动技术创新 [2] 南网数字(创业板) - 公司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为电力能源等行业客户提供数字化建设综合解决方案,致力于构建世界一流的电网数字化、智能化创新平台 [2] - 公司正逐步将产品及服务从电力能源行业拓展到交通、水务燃气、政务公安、城市建设等领域 [2] - 本次IPO拟募集资金25.54亿元,是今年以来发行股票数量排名靠前的新股,市场判断其中签率可能较高 [2][3] 本周IPO上会公司 - 本周(11月3日至7日)将有4家公司的IPO申请上会审议,包括拟闯关上证主板的陕西旅游和至信股份,以及拟在北交所IPO的海圣医疗和祺龙海洋 [4] - 至信股份主营汽车冲焊件及相关模具的开发、加工、生产和销售,并为长安汽车、吉利汽车、比亚迪等知名整车厂商的一级供应商 [4] - 至信股份本次IPO拟募资13.29亿元 [4] - 陕西旅游业务集旅游演艺、旅游索道、旅游餐饮为一体,依托华清宫、华山等优质旅游资源运营 [5] - 陕西旅游打造了中国首部大型实景历史舞剧《长恨歌》,并运营华山景区西峰索道,本次IPO拟募资15.55亿元 [5]
“高中签率”新股,来了!
中国基金报· 2025-11-02 14:05
下周新股申购安排 - 下周共有3只新股可申购,分别为11月3日的北交所新股北矿检测、11月7日的上交所科创板新股恒坤新材和深交所创业板新股南网数字 [2][3] - 南网数字发行股份数量为4.77亿股,在2025年以来发行的沪深两市新股中排名第三,在深交所创业板新股中排名第一,中签概率较高 [3] 北矿检测公司概况 - 公司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内领先的有色金属检验检测技术研发与服务机构 [4][6] - 申购代码920160,发行价6.70元/股,发行市盈率14.9倍,参考行业市盈率38.77倍 [5] - 总发行数量2832万股,网上发行2549万股,申购数量上限127.44万股 [6] 北矿检测行业与市场 - 全球检验检测行业市场规模从2012年1077亿欧元上升至2023年2785亿欧元,复合增长率9.02% [6] - 中国检验检测行业市场规模从2016年2065.11亿元增长到2024年4875.97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11.34% [6] 北矿检测财务数据 - 2022年至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分别为9174.09万元、1.10亿元、1.48亿元、8593.52万元 [7] - 同期扣非后净利润分别为3315.22万元、4166.30万元、5062.93万元、3642.56万元 [7] - 预计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1.34亿元至1.39亿元,同比增长26.87%至31.61% [9] - 预计2025年前三季度扣非后净利润5740万元至6340万元,同比增长34.78%至48.87% [9] 恒坤新材公司概况 - 公司主要从事光刻材料和前驱体材料研发、生产和销售,是中国境内少数具备12英寸集成电路晶圆制造关键材料研发和量产能力的创新企业之一 [11] - 申购代码787727,发行价与发行市盈率尚未披露,参考行业市盈率60.46倍 [11] - 总发行数量6740万股,网上发行1078万股,申购数量上限1.05万股,顶格申购需配沪市市值10.50万元 [11] 恒坤新材行业与市场 - 中国境内12英寸集成电路用光刻材料与前驱体材料仍由境外厂商占据主要市场份额,境内关键材料厂商已有突破但尚未在先进制程方面实现大规模量产供货 [11] - 客户涵盖多家中国境内领先的12英寸集成电路晶圆厂,实现对中国境内主流12英寸集成电路晶圆厂的广泛覆盖 [11] 恒坤新材财务数据 - 2022年至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22亿元、3.68亿元、5.48亿元、2.94亿元 [11] - 同期扣非后净利润分别为9103.53万元、8152.78万元、9430.36万元、3073.97万元 [11] - 资产总额从2022年末163,289.60万元增长至2025年6月末293,750.66万元 [12] - 预计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4.4亿元至5亿元,同比变动12.48%至27.82% [14] - 预计2025年前三季度扣非后净利润4900万元至5500万元,同比变动-26.70%至-17.73% [14] 南网数字公司概况 - 公司是南方电网建设数字电网主力军,专注于电力能源行业数字化业务 [17][18] - 申购代码301638,发行价与发行市盈率尚未披露,参考行业市盈率71.09倍 [18] - 总发行数量4.77亿股,网上发行4769万股,申购数量上限4.75万股,顶格申购需配深市市值47.50万元 [18] - 从获受理到注册生效仅用时110天,体现IPO审核新速度 [18] 南网数字行业与市场 - 近两年国家密集出台政策支持电网数字化转型,如《国家能源局关于加快推进能源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若干意见》等 [18] - 2024年中国电力能源数字化市场规模达3150亿元,同比增长14.55%,预计2025年将增至3700亿元,同比增长17.46% [19] - 2020年至2025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0.86% [19] 南网数字财务数据 - 2022年至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分别为56.86亿元、42.34亿元、60.90亿元、15.58亿元 [19] - 同期扣非后净利润分别为5.09亿元、3.68亿元、5.62亿元、696.98万元 [19] - 资产总额从2022年末769,380.86万元增长至2025年6月末1,175,221.03万元 [20] - 预计2025年全年营业收入64亿元至67亿元,同比增长5.10%至10.02% [20] - 预计2025年全年扣非后净利润5.62亿元至5.90亿元,同比增长0.07%至5.06% [20]
鞍石生物第五套标准IPO获受理,改性塑料供应商中塑股份拟创业板
搜狐财经· 2025-09-30 18:59
新股上市概况 - 9月22日至9月28日期间,上交所主板有1家公司上市,深交所创业板有3家公司上市 [2] - 友升股份上市首日股价收涨71.48%,截至9月29日股价为66.31元/股,较发行价46.36元/股上涨43.03%,总市值约128亿元 [3] - 建发致新上市首日股价收涨418.58%,截至9月29日股价为34.12元/股,较发行价7.05元/股上涨383.97%,总市值约144亿元 [4] - 联合动力上市首日股价收涨147.60%,截至9月29日股价为32.77元/股,较发行价12.48元/股上涨162.58%,总市值约788亿元 [4] - 昊创瑞通上市首日股价收涨190.76%,截至9月29日股价为58.78元/股,较发行价21.00元/股上涨179.90%,总市值约65亿元 [5] 公司上市板块与日期 - 建发致新(代码:301584)于9月25日登陆深交所创业板 [4] - 联合动力(代码:301656)于9月25日登陆深交所创业板 [4] - 昊创瑞通(代码:301668)于9月26日登陆深交所创业板 [4] 公司主营业务 - 友升股份是专业铝合金汽车零部件制造商,专注于轻量化汽车零部件领域 [3] - 建发致新主要从事医疗器械的直销、分销和医院耗材集中管理(SPD)业务 [4] - 联合动力主要从事新能源汽车电驱系统和电源系统等动力系统核心部件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 [4] - 昊创瑞通主要从事智能配电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智能环网柜、智能柱上开关和箱式变电站等 [5] 通过上市委员会审议会议公司 - 9月22日至9月28日,上交所科创板有2家公司过会,深交所创业板有1家公司过会 [6] - 百奥赛图是一家临床前CRO以及生物技术企业,基于自主开发的基因编辑技术提供创新模式动物及临床前医药研发服务 [7] - 摩尔线程主要从事GPU及相关产品的研发、设计和销售,已推出四代GPU架构 [7] - 南网数字为电力能源等行业客户提供数字化建设综合解决方案,并逐步将服务拓展到交通、水务燃气、政务公安等领域 [8] 递交上市申请公司 - 9月22日至9月28日,上交所科创板有1家公司递交上市申请,深交所创业板有1家公司递交上市申请 [10] - 鞍石生物是一家迈入商业化阶段的创新生物医药企业,专注于肿瘤领域,拟登陆上交所科创板 [11] - 鞍石生物拟发行不超过7600.43万股,计划募集资金24.50亿元,用于新药研发项目及补充营运资金 [12] - 鞍石生物2022年至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0元、1295.80万元、7165.62万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64亿元、-2.83亿元、-4.79亿元 [12] - 中塑股份主营业务为改性工程塑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拟登陆深交所创业板 [13] - 中塑股份拟发行不超过1233.29万股,计划募集资金6.45亿元,用于生产基地建设及研发中心项目 [14] - 中塑股份2022年至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93亿元、5.37亿元、7.00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191.84万元、7924.10万元、1.00亿元 [14] - 中塑股份曾调整上市计划,最初拟申报创业板,后变更为北交所,最终重新申请创业板上市 [15]
豪募超25亿,广东广州冲出一家“AI+电力”IPO,深度绑定南方电网
36氪· 2025-09-23 18:59
公司业务概览 - 公司为电力能源等行业客户提供数字化建设综合解决方案,2024年营收超过60亿元 [1] - 公司业务体系包括电网数字化、企业数字化和数字基础设施三大板块 [1] - 公司研发聚焦"电鸿"物联操作系统、"大瓦特"人工智能大模型及"伏羲"电力专用主控芯片 [2] 业务结构演变 - 报告期内,电网数字化业务营收占比从2022年的28.31%上升至2025年1-6月的48.64% [3] - 企业数字化业务营收占比从2022年的39.42%下滑至2025年1-6月的26.40% [3] - 数字基础设施业务营收占比从2022年的19.32%上升至2025年1-6月的24.90% [3] 财务业绩表现 - 公司营业收入存在波动,2022年、2023年、2024年、2025年1-6月分别约为56.86亿元、42.34亿元、60.9亿元、15.58亿元 [6] - 同期净利润分别约为6.53亿元、3.77亿元、5.74亿元、0.15亿元 [6] - 公司预计2025年营业收入为64亿元至67亿元,同比增长5.1%至10.02% [6] 盈利能力与同行对比 - 报告期内,公司综合毛利率分别为30.59%、32.65%、30.06%及33.18% [7] - 公司毛利率低于同行业可比公司均值,但高于国网信通,与东方电子和宝信软件处于同一水平 [8][9] - 2024年公司毛利率为30.06%,低于行业均值36.07% [9] 关联交易与客户集中度 - 报告期内,公司对南方电网等关联方的销售金额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93.70%、86.12%、86.33%及85.03% [5] - 公司下游客户包括南方电网、国家电网、中国华能、中广核等大型能源集团 [4] 行业竞争格局 - 电网数字化领域以国企为主,包括国电南瑞、东方电子、四方股份、许继电气等 [4] - 企业数字化领域竞争对手包括国网信通、宝信软件、东软集团、远光软件等 [4] - 数字基础设施领域竞争对手主要包括三大电信运营商、宝信软件、润建股份等 [4] 市场规模与前景 - 2024年我国电力能源数字化市场规模高达3150亿元 [1] - 数字化服务2024年市场规模约2620亿元,占比约83%,预计2025年将达到3110亿元 [10] - 数字化升级改造2024年市场规模约为530亿元,预计2025年约为590亿元 [10] 公司治理与股权结构 - 公司控股股东为数字集团,间接控股股东为南方电网,本次发行前南方电网间接控制公司85%股份 [14] - 公司董事长刘育权拥有电力系统及自动化、工商管理专业背景,具备丰富的行业经验 [14] IPO募资用途 - 公司拟募集资金约25.54亿元,用于六大项目 [15] - 主要投资方向包括时空智能数字孪生平台、新一代智能物联感知与协同控制系统、先进电力人工智能平台等 [16]
豪募超25亿!南网数字即将上会,关联销售占比较高
格隆汇· 2025-09-23 12:49
公司业务与市场定位 - 公司为电力能源等行业客户提供数字化建设综合解决方案,核心业务包括电网数字化、企业数字化和数字基础设施三大体系[2][3] - 公司研发聚焦电力行业核心技术,包括"电鸿"物联操作系统、"大瓦特"人工智能大模型和"伏羲"电力专用主控芯片[3] - 2024年公司营收超过60亿元,客户包括南方电网、国家电网、中国华能、中广核等大型能源集团[1] - 公司所处电力能源数字化市场2024年规模达3150亿元,其中数字化服务市场约2620亿元(占比83%),数字化升级改造市场约530亿元(占比17%)[12] 财务表现与盈利能力 - 公司2022年至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56.86亿元、42.34亿元和60.9亿元,净利润分别为6.53亿元、3.77亿元和5.74亿元,业绩存在波动[8]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15.58亿元,净利润0.15亿元,预计2025年全年营业收入64亿元至67亿元,同比增长5.1%至10.02%[8] - 报告期内公司综合毛利率在30.06%至33.18%之间波动,低于同行业可比公司均值(35.37%至37.35%)但高于国网信通,与东方电子和宝信软件处于同一水平[10][11] - 公司存货规模呈上升趋势,从2022年末的12.69亿元增至2025年6月末的28.27亿元,占总资产比重从16.5%增加至24.06%[12] 业务结构演变 - 电网数字化业务营收占比从2022年的28.31%上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48.64%,成为公司最大业务板块[3][4] - 数字电网物联感知设备业务增长显著,营收占比从2022年的6.94%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30.48%[4] - 企业数字化业务营收占比从2022年的39.42%下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26.40%[3][4] - 数字基础设施业务营收占比相对稳定,2025年上半年为24.90%[4] 行业竞争格局 - 电网数字化领域以国企为主,包括国电南瑞、东方电子、四方股份、许继电气等上市公司[5] - 企业数字化领域竞争对手包括国网信通、宝信软件、东软集团、远光软件、用友网络、金蝶国际等[5] - 数字基础设施领域竞争对手主要包括三大电信运营商、宝信软件、润建股份、世纪互联等[6] 关联交易与客户集中度 - 公司对南方电网等关联方销售金额占营业收入比例较高,报告期内分别为93.70%、86.12%、86.33%及85.03%[6] - 公司下游客户主要为电力能源、交通、水务燃气、政务公安、城市建设等行业,与南方电网、国家电网、中国华能等建立合作关系[6] 募资计划与公司背景 - 公司拟募集资金约25.54亿元,用于时空智能数字孪生平台建设、新一代智能物联感知与协同控制系统等6个项目[18][19] - 公司控股股东为数字集团,间接控股股东为南方电网,本次发行前南方电网间接控制公司85%股份[17] - 公司注册于广东省广州市,成立于2017年,前身为鼎信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2019年完成业务整合后更名为南网数字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17]
从“纸上”到“场上” 北京“专精特新”专板 构建企业成长新生态
上海证券报· 2025-09-22 02:08
北京“专精特新”专板发展概况 - 北京“专精特新”专板挂牌企业已达900家,构建了包含孵化层234家、规范层509家、培育层157家的三层梯度培育体系 [2] - 专板企业中500家被认定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38家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另有194家创新型中小企业 [2] - 专板企业2024年平均营收规模达7425.62万元,其中营收破亿的企业有171家 [2] 企业研发投入与创新能力 - 近六成专板企业的研发投入超过行业平均水平,2024年整体研发强度接近24% [2] - 专板中有185家企业年研发投入超过2000万元 [2] - 电擎科技在兆瓦级高功率密度航空发电系统技术上已与国际领先水平拉齐差距,部分技术指标更具优势 [1] 专板服务体系与赋能机制 - 专板搭建“1直通+3赋能”体系,提供政策、资金、生态等多维度支持,并帮助企业直通更高层次资本市场 [3] - 新三板挂牌“绿色通道”机制显著提升效率,例如合众伟奇公司从申报到获批挂牌比普通流程节省近两个月 [3] - 北股交基于AI的综合金融服务平台正式上线,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 [5] 企业融资与资本对接成效 - 专板已为企业促成220亿元融资 [6] - 进入专板后企业获得更多投资机构关注,例如电擎科技完成超亿元A+轮融资,其创始人去年接触近100家投资机构并最终与4家合作 [3] - 专板正联合银行等金融机构定制信贷产品,旨在简化审批、降低成本、提高额度 [6] 企业案例与未来展望 - 电擎科技自2016年成立以来完成从纯军工向军民融合的转型,并于2023年底成功登陆专板 [1] - 中科宇图等企业看重专板提供的上市培育服务和绿色通道机制 [3] - 未来专板将探索形成集群效应,在低空经济、生态环境监测等领域发挥枢纽作用,帮助企业对接更多应用场景 [6]
从“纸上”到“场上” 北京“专精特新”专板构建企业成长新生态
上海证券报· 2025-09-22 02:07
北京“专精特新”专板概况 - 专板挂牌企业总数已达900家 [2] - 构建三层梯度培育体系:孵化层234家、规范层509家、培育层157家 [2] - 专板企业累计融资总额达220亿元 [6] 企业资质与研发实力 - 500家企业被认定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其中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38家 [2] - 板块内另有194家创新型中小企业 [2] - 近六成企业研发投入超过行业平均水平,2024年整体研发强度接近24% [2] - 185家企业年研发投入超过2000万元 [2] 企业经营表现 - 2024年专板企业平均营收规模达到7425.62万元 [2] - 营收破亿的企业有171家 [2] 专板服务体系与机制 - 搭建“1直通+3赋能”体系,覆盖政策、资金、生态等多维度支持 [3] - 提供新三板挂牌“绿色通道”机制,有企业案例显示审批流程比普通流程节省近两个月 [3] - 全国首发的专板企业融资奖励政策正式落地 [4] - 基于AI的综合金融服务平台正式上线,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 [6] 企业融资与发展案例 - 电擎科技完成超亿元的A+轮融资,进入专板后主动联系的投资机构明显增多 [3] - 电擎科技创始人表示去年接触了近100家投资机构,最终选定4家合作 [3] 未来发展方向 - 下一步将完善服务体系和梯度培育机制,拓展融资渠道、建立投融资“白名单”机制 [6] - 联合银行等金融机构为符合条件的企业定制信贷产品,简化审批、降低成本、提高额度 [6] - 探索区域性股权市场与更高层次资本市场的制度型对接机制 [6] - 企业期待专板加强产业链协同,形成集群效应,并帮助对接更多应用场景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