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闻纸
icon
搜索文档
产品价格下滑拖累业绩 华泰股份上半年净利润下降63.13%
中国经营报· 2025-09-06 11:43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64.09亿元同比下降1.86% [1][2] - 归母净利润0.68亿元同比大幅下降63.13% [1][2] - 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781万元同比下降88.9% 扣非归母净利润亏损365万元同比下降106.0% [2] 业绩下滑原因 - 行业竞争加剧导致产品价格明显下降 新闻纸及文化纸等主力产品市场价格同比跌幅达两位数 [2][3] - 木浆和化工辅料成本仅小幅下调 部分产品成本与售价出现倒挂 [2][3] - 海运费用回升及海外客户去库存导致出口订单减少 [2] 产能扩张举措 - 70万吨化学浆项目于2025年7月投产 预计下半年逐步释放降本效应 [1][3] - 30万吨特种浆纸一体化项目于2024年10月启动 包含15万吨木纤维生产线和15万吨高透伸性纸生产线 [4] - 项目投产后伸性纸生产规模将达25万吨 成为全国最大伸性纸供应商之一 [4] 行业背景分析 - 造纸行业面临需求收缩与供给过剩双重压力 [2] - 禁废令实施导致进口废纸叫停 国内废纸回收体系不健全使企业转向进口木浆 [3] - 大型纸企通过浆纸一体化布局提升成本优势 增强对上游浆厂议价能力 [4]
山鹰国际股价持平 公司累计回购2.65%股份
搜狐财经· 2025-08-18 23:50
股价与交易情况 - 8月18日股价报1 92元 与前一交易日持平 [1] - 当日成交量为168 36万手 成交金额3 23亿元 换手率3 08% [1] 公司主营业务 - 主营业务为造纸及纸制品生产销售 产品包括包装纸 特种纸 新闻纸等 [1] - 公司总部位于安徽芜湖 是国内大型造纸企业之一 [1] 股份回购情况 - 截至8月15日已累计回购股份1 45亿股 占总股本2 65% [1] - 回购金额2 81亿元 [1] 公司近期动态 - 与多家企业合作设立工业机器人公司 [1] - 新设芜湖胜鹰企业管理咨询合伙企业 出资额29 78亿元 [1]
唯一一个拥有全球最完整的工业体系的省份,不是广东,也不是江苏,而是……
搜狐财经· 2025-06-05 09:51
山东制造业的独特性 - 山东是中国唯一覆盖41个工业大类的省份,涵盖197个工业中类和526个工业小类[5][8] - 山东拥有从资源开采到终端制造的全链条自治系统,是全球工业体系中唯一具备此能力的省级区域[5][12] - 山东制造业的供应链生态极其扎实,企业如潍柴动力、魏桥集团、晨鸣纸业、海尔集团等均具备垂直整合能力[9] 山东制造业的竞争优势 - 工信部评选的"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中,山东以76个产品位居全国第一[9] - 山东在"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名单中长期排名前列[9] - 山东拥有魏桥集团、潍柴动力、兖矿能源、山东能源、海尔集团等全球500强与中国500强企业[9] 山东制造业的发展路径 - 山东制造业的发展基于资源禀赋,但不止步于资源型优势,而是建立了强大的中段工业加工能力[12] - 山东制造业具有"技术耐心"的特点,擅长长期打磨工艺、提升效率、降低能耗[15] - 山东采取"夯实底座"的政策路线,通过"以链促群""以群带新"推动传统工业智能化升级[16] 山东制造业的全球地位 - 山东是全球范围内极其稀缺的"工业全谱系样本",具备从资源开采到高端应用的全套能力[18][19] - 相比美国加州、德州以及德国、日本、韩国等工业强国,山东在一个省级区域内实现了更完整的制造体系[18] 山东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 山东正在推进"链长制"机制,以产业链为单元推动技术改造和能力提升[20] - 兖矿集团打造"数智矿井"系统,实现井下自动巡检、智能通风调节等智能化应用[20] - 潍柴动力研发全球领先的氢燃料发动机,并在多个物流重镇试运行[20] - 海尔工业互联网平台COSMOPlat已对外输出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20] 山东制造业的战略意义 - 山东制造业的升级是从"大而全"走向"强而新"的转型[21] - 山东的产业根基为其转型升级提供了最大的杠杆空间与放大效应[21] - 在全球产业链碎片化背景下,山东"区域自足"的制造能力具有战略安全意义[21]
华泰股份董事长李晓亮:金融风险防控护航健康发展 数智化转型引领未来方向
证券时报网· 2025-05-20 19:38
公司经营与战略 - 华泰股份是国内新闻纸龙头企业,新闻纸被纳入国家战略物资,是党报、党刊主要供货单位 [2] - 公司通过转型升级调整,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布局更加合理,市场竞争力增强 [2] - 面对行业复杂形势,公司以"效益提高、管理提升、降本增效"为指导,深化机构体制改革,调整原料和产品结构,开发新品种,实现造纸产业合理布局 [2] - 公司加快推进化工产业发展,生产经营保持稳健运行 [2] - 2025年公司将围绕七大科研平台自主创新,加快科研成果转化,推动造纸工业4.0进程 [4] 金融与资金管理 - 公司坚持自身稳定运行,没有与第三方企业担保、互保,不受担保圈影响,列入"东营市首批银企互信企业" [2] - 公司与各大国有银行密切合作,发挥统一授信优势,与股份制银行结合,实现资金低成本、高效运用 [3] - 公司利用旗下财务公司优势,实现集团资金集中管控,通过多种创新方式管理资金,参与银团贷款保证需求和降本增效 [3] 数字化与智能化转型 - 公司加快智能工厂建设,投资建设的5G造纸工业云平台启用,成为全省造纸行业首个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 [4] - 公司积极探索大模型应用,建设山东省造纸"产业大脑"项目,打造数字化、智能化产业新生态,项目入选2024年度省级示范型"产业大脑"名单 [4] - 公司数字化转型升级聚焦研发、生产、供应链、营销、管理服务一体化业务,实现全流程综合管理和实时管控 [4] - 数字化体系已助力公司实现降本增效 [4] 化工业务发展 - 化工是公司第二大支柱产业,依托东营市盐化工产业园,发展食品级、电子级盐化工,打造绿色循环高端盐化工产业基地 [5] - 2024年公司10万吨氯乙酸二期项目投产,与比利时索尔维集团合资的1.5万吨高纯电子清洗剂项目投产运行 [5] 行业现状与趋势 - 2024年造纸行业面临国内外环境复杂多变,全球市场需求趋弱,部分产品呈现结构性、阶段性产能过剩,市场竞争加剧 [5] - 伴随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造纸行业生产运行整体向好,生产总量有所增加 [5] - 行业积极寻求突破和转型,头部企业产业链布局提速,转型升级进入加速期,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与竞争力不断增强 [5] - 行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5]
绿色引擎,还是“霸王树”?倾听桉树的声音 | 生态新方位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5-07 12:01
桉树的经济价值 - 桉树生长迅速,5年~8年可采伐利用,是世界三大造林树种之一,为木材加工、制浆造纸等产业提供充足原料 [2] - 在广西形成种苗、种植、专用肥料、管护到采伐、加工到商品销售和服务的全产业链,成为林业万亿产值的当家树种与重要支柱 [2] - 桉树产业链规模达数千亿元,为百万从业者提供稳定就业岗位,是乡村振兴的"助推器" [4] - 桉树以占全国森林面积2%的林地,年产木材超3000万立方米,贡献全国超过30%的木材产量,极大缓解天然林砍伐压力 [5] 桉树的生态价值 - 桉树人工林日均净固定二氧化碳为每平方米11克,年均固碳量达每公顷10.9吨,是全国平均水平的5倍 [7] - 桉树根系分布于0厘米~200厘米土层,在年降水量大于800毫米时不吸收地下水 [8] - 桉树合成1千克干物质仅需510升水,显著低于黄檀(1323升)、针叶树(1538升)等树种 [8] - 主栽品种尾巨桉人工林年蒸腾量占降水量33.6%,旱季虽升至82.5%,但仍处于区域水资源承载范围内 [8] - 桉树人工林周边年降水量增加152.5毫米,蒸发量减少75.3毫米,林内小气候得到改善 [9] 桉树的科学经营 - 延长轮伐期、培育大径材可提高桉树人工林水分利用效率30% [9] - 桉树与灰木莲等树种混交可提升土壤质量:有机碳含量增加15%,全氮含量提升12%,磷素有效性增强,水源涵养能力提高212% [9] - 科学经营区桉树林下植物种类多达142种,生物多样性随林龄增长提升37% [9] - 推广"桉树+闽楠""桉树+相思"等混交模式使土壤侵蚀量降低30%,凋落物养分归还量增加40% [13] - 广西延长采伐周期至7年~9年,2023年有机肥施用量达2万吨,较2020年增长566%,化肥使用强度下降45% [13] 桉树的产业现状 - 我国引种桉树已有135年历史,目前种植面积超过8500万亩 [1] - 桉树人工林每公顷年产材量从早期的7立方米提升至15立方米,经营条件较好的在25立方米以上 [13] - 2025年将完成100万亩纯林改培,建设50个碳汇监测基地 [13] - 2018年以来中国对美国木材进口下降37%,俄罗斯2022年的原木出口禁令加剧木材供应压力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