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星际客机
icon
搜索文档
特朗普“示好”马斯克
新华社· 2025-07-25 15:14
特朗普与马斯克关系动态 - 特朗普在社交媒体否认将削减马斯克企业政府补贴的传言 表示希望其生意"蒸蒸日上" [1] - 双方近期因"大而美"税收和支出法案产生严重分歧 公开矛盾升级 [2] - 特朗普政府已开始审查SpaceX与联邦机构的合同 曾称终止合同是节省开支的简单方法 [2] 特斯拉经营表现 - 特斯拉第二季度营收同比下降12% 净利润同比下降16% [2] - 公司预计未来多个季度将面临挑战 影响因素包括美国政府减少对电动车制造商支持力度 [2] SpaceX业务进展 - SpaceX凭借低价优质服务获得NASA合同 马斯克称其他企业执行相同合同需花费翻倍 [2] - SpaceX"龙"飞船成功完成国际空间站宇航员返回任务 替代波音故障飞船执行救援 [3] - 波音"星际客机"因推进器故障和氦气泄漏问题 导致宇航员滞留太空286天 [3]
马斯克与特朗普激烈争吵,美政府对航天严重依赖SpaceX深感不安,已急寻替代者
环球时报· 2025-06-09 06:35
美国政府与SpaceX关系紧张 - 美国总统特朗普与SpaceX创始人马斯克发生激烈争吵 特朗普威胁取消SpaceX政府合同 马斯克威胁退役"龙"飞船 [1][3] - 前NASA官员称马斯克的威胁"越过了红线" NASA内部对过度依赖SpaceX表示担忧 [3] - 美国政府和NASA已紧急寻求SpaceX替代者 询问至少3家商业航天公司(火箭实验室 斯托克太空公司 蓝色起源公司)的火箭研发进度 [3] SpaceX的市场主导地位 - SpaceX去年使用"猎鹰9"号和"猎鹰重型"运载火箭进行134次轨道发射 超过全球其他公司总和 [3] - SpaceX发射卫星占2024年全球入轨卫星总数的84% [3] - 竞争对手追赶进度缓慢 SpaceX主导地位未受挑战 美国政府选择有限 [3] 替代方案的局限性 - 其他商业航天公司发射能力处于初级阶段 可靠性不及SpaceX火箭 [4] - 难以挑战SpaceX可重复使用火箭的低成本优势 [4] - 五角大楼和情报部门高价值发射任务目前只能依靠SpaceX [4] - SpaceX与国家侦察局签署发射协议 今年已为后者执行5次"猎鹰9"号发射任务 [4] 载人航天领域现状 - SpaceX载人"龙"飞船是美国唯一能运送宇航员至国际空间站的工具 [5] - NASA备份方案波音"星际客机"研制进度严重推迟 去年才完成首次载人试飞 [5] - "星际客机"暴露重大缺陷 NASA放弃其载人重返地球任务 [5] - 波音表示将继续改进"星际客机" 但重返太空时间未定 [5] - NASA原计划"星际客机"年底执行空间站任务 现推迟至2026年 [5] - 塞拉太空公司正在研制货运版"追梦者"航天飞机 NASA询问其进度 [5]
马斯克“越过红线”,美政府急寻SpaceX替代品
观察者网· 2025-06-08 09:18
美国政府与SpaceX的紧张关系 - 特朗普威胁取消SpaceX政府合同,马斯克扬言退役"龙飞船",引发NASA和国防部紧急寻找替代方案 [1] - NASA和五角大楼高度依赖SpaceX执行关键任务,包括国际空间站人员运输和敏感卫星发射 [1][2] - SpaceX自2000年以来已从美国国防部和NASA获得超过220亿美元的非机密合同 [9] 美国政府寻求替代方案 - 政府已联系至少三家商业航天公司(火箭实验室、斯托克太空、蓝色起源)询问火箭研发进度 [5] - 塞拉太空公司正开发"追梦者"航天飞机,计划2024年晚些时候升空,并研发载人版本 [5] - NASA评估波音"星际客机"进展,但该项目存在技术问题,计划2026年初发射 [6] SpaceX的市场主导地位 - SpaceX在商业航天领域占据主导地位,竞争对手追赶进度缓慢 [2] - 美国太空军战略文件明确表示要避免"对单一供应商的过度依赖" [9] - 智库专家指出终止与SpaceX合同将在关键职能领域引发巨大连锁反应 [9] 行业影响与潜在风险 - 马斯克的威胁言论引发国会不安,可能影响SpaceX作为政府信任合作伙伴的地位 [6] - 分析师认为马斯克的行为模式可能使国家安全关键任务面临风险 [6][7] - 采购专家指出从法律角度难以实现合同终止威胁,但马斯克的政治立场可能影响公司业务 [10]
没和解!特朗普仍考虑取消马斯克的政府合同,利益切割容易吗?
第一财经· 2025-06-07 10:35
特朗普与马斯克关系恶化 - 特朗普表示无意主动联系马斯克,并考虑取消其政府合同,强调需评估"巨额补贴"的公平性 [1] - 特朗普称节省预算的最简单方式是终止马斯克的政府补贴和合同,质疑拜登未采取行动 [3] - 白宫澄清特朗普尚未采取实质行动,当前优先推进经济议程而非与马斯克缠斗 [3] SpaceX与Starlink的政府依赖 - SpaceX自2000年以来从美国国防部和NASA获得超过220亿美元的未公开合同 [1] - NASA修改SpaceX合同,将星舰纳入发射服务体系,BEAD计划或使Starlink份额从40亿美元增至200亿美元 [3] - FAA取消与Verizon的24亿美元协议,将空中交通管制升级合同转给Starlink [3] SpaceX的市场与技术优势 - SpaceX的"猎鹰9"火箭承担去年美国84%的卫星发射任务,可重复使用技术成为美军和情报机构首选 [4] - Starlink拥有逾7000颗在轨卫星,占美国在轨运营卫星总数的65% [4] - 若切断合作,美国军事卫星发射将积压,NRO情报卫星项目可能停摆 [5] NASA对SpaceX的依赖 - 自2011年航天飞机停运后,波音"星际客机"屡次跳票,NASA仅依赖SpaceX龙飞船往返国际空间站 [5] - 两名宇航员因波音飞船故障滞留空间站数月,最终依赖SpaceX龙飞船返航 [5] - 失去SpaceX可能使美国退出国际空间站计划,强行接管或引发激烈反应 [5] 竞争对手现状 - ULA的Vulcan火箭去年首次发射,蓝色起源的"新格伦"火箭今年1月首射,但成本更高且缺乏长期成功记录 [6] 马斯克的政治影响力 - 马斯克去年通过超级PAC为特朗普捐款2.77亿美元,成为共和党最大单一捐赠者之一 [7] - 马斯克发起民调试探组建"美国党",80%参与者赞成,并威胁挑战支持"大而美法案"的共和党人 [7] - 马斯克称"MAGA联盟"需在他与特朗普间二选一,强调自己未来40年将持续存在 [7] 政治支持效果争议 - 马斯克超级PAC去年投入1920万美元支持共和党众议院选举,但资助的18个关键选区仅赢得10席 [8] - 马斯克在威斯康星州最高法院选举投入近2500万美元未扭转保守派败局 [9] - 特朗普团队抱怨马斯克未兑现承诺的1亿美元政治资金 [9] - 马斯克表示计划削减政治支出,称"看不到理由"继续投入资金 [10]
马斯克“背刺”特朗普? 美国顶级权力游戏换剧本了!
搜狐财经· 2025-06-06 20:58
政商合作阶段 - 特斯拉CEO向特朗普竞选团队捐赠3亿美元并公开站台 双方在SpaceX星舰发射活动及白宫会议中达成合作 [1] - 特朗普胜选后任命马斯克为政府效率部负责人 主导联邦机构裁员和预算削减 涉及2万亿美元支出计划 [1] - NASA载人航天项目全面转向SpaceX龙飞船 取代波音星际客机 星舰被纳入NASA发射服务框架 [1] 商业影响 - 特斯拉股价单日暴跌14 26% 市值蒸发1500亿美元 SpaceX股价同步下跌9 3% 与NASA价值40亿美元星舰项目面临搁置风险 [3] - 取消电动汽车税收抵免预计使特斯拉2025年销量减少12万辆 市场份额面临比亚迪福特等竞争对手挤压 [10] - 波音SLS火箭项目因预算冻结裁员400人 但SpaceX星舰技术验证滞后导致阿尔忒弥斯3号登月任务推迟至2026年9月 [9] 行业竞争格局 - 航天领域出现结构性调整 SpaceX垄断地位受特朗普政策威胁 NASA可能转向俄罗斯飞船维持空间站运营 [9] - 电动汽车市场政策环境突变 绿色能源补贴取消直接冲击特斯拉销量 迫使公司加速Robotaxi项目转型 [10] - 波音虽未恢复SLS拨款 但传统军工复合体利益得到维护 与SpaceX的商业航天模式形成直接竞争 [6] 战略调整 - 马斯克卸任政府职务后回归特斯拉 将业务重心转向自动驾驶技术开发 以应对政策变动带来的市场风险 [10] - SpaceX面临NASA合同终止威胁 载人航天技术路线可能被迫调整 星舰商业化进程受阻 [9] - 特斯拉与SpaceX股价联动下跌反映市场对科技公司政治关联风险的重新定价 [3]
NASA和五角大楼现在汗流浃背
观察者网· 2025-06-06 13:29
SpaceX与NASA及五角大楼的合作关系 - SpaceX已成为NASA核心供应商,累计获得超过150亿美元的合同订单 [1] - 自2000年以来,SpaceX从美国国防部和NASA获得超过220亿美元的非机密合同 [1] - SpaceX的龙飞船是目前唯一能将宇航员和物资补给送往国际空间站的美国飞行器 [2] SpaceX在行业中的主导地位 - SpaceX在火箭发射和卫星通信领域建立了强大的市场份额 [6] - 美国太空军向SpaceX授予近60亿美元的政府合同,超过ULA(54亿美元)和蓝色起源(24亿美元) [5] - NASA正投资40亿美元开发SpaceX的新一代重型运载火箭"星舰"用于载人登月任务 [5] 波音在航天领域的困境 - 波音新型载人飞船"星际客机"首次试飞后频发技术故障,导致两名NASA宇航员滞留空间站9个月 [5] - 波音项目已超出预算约16亿美元,认证之路仍遥遥无期 [4] - NASA和波音几乎从未透露"星际客机"故障修复进展或再试飞消息 [5] 政府合同与政策调整 - 白宫最初提议取消NASA成本高昂的SLS和"猎户座"飞船项目,但修改版提案恢复拨款,其中向波音作为主要承包商的SLS拨款41亿美元 [6] - 终止与SpaceX的合同可能在五角大楼和NASA等关键职能领域引发巨大连锁反应 [7] - SpaceX的行业主导地位可能使其免受"特马决裂"带来的冲击 [6] 技术替代与行业影响 - 目前没有其他企业能取代SpaceX在火箭发射和卫星通信领域的地位 [7] - SpaceX的"星舰"火箭获得美国太空军青睐,可能影响未来太空防御系统架构 [6] - NASA对SpaceX的依赖持续加大,尤其在波音项目进展不顺的情况下 [5]
马斯克失意的政治算盘,和未卜的火星梦
虎嗅· 2025-06-04 17:43
NASA局长提名撤销事件 - 特朗普撤回对马斯克盟友艾萨克曼的NASA局长提名 理由是后者曾向民主党捐款 [1][2][3] - 撤销提名可能导致NASA面临领导真空 原定战略调整方向出现变数 [3][10] - 新提名人选可能倾向军方背景 预示NASA或回归"美国优先"政治导向 [3][9] 太空战略方向博弈 - 艾萨克曼曾主张平衡月球与火星任务 但私下倾向支持SpaceX主导的火星计划 [8][9] - NASA已为重返月球计划投入数十亿美元 人事变动使资源分配再生变数 [9][10] - 特朗普政府拟削减NASA 2026年预算25% 终止多项科研项目 [10] SpaceX与商业航天发展 - SpaceX通过COTS计划获NASA 16亿美元合同 采用里程碑支付机制降低成本30% [13][16] - 龙飞船载人成本仅5500万美元 为波音报价的1/16 [17] - 星舰目标发射成本200万美元 较SLS火箭41亿美元成本优势显著 [19][22] 传统航天承包商困境 - 波音星际客机研发超支18亿美元 多次任务失败后未获NASA认证 [23] - SLS火箭单次发射成本41亿美元 效率仅为猎鹰火箭的1/20 [22] - NASA为维持竞争平衡 仍保留低效承包商项目 [23][24] 商业航天政治阻力 - SpaceX完成NASA 100%载人任务 但仅获商业计划30%资金 [21] - 国会通过分散资源换取政治支持 导致低效项目难以削减 [21][22] - 星链业务2024年收入预计82亿美元 用户数翻倍至460万 [19] 马斯克政治影响力变化 - 马斯克去年为特朗普投入3亿美元选举资金 [4][30] - 因关税政策分歧 马斯克辞去政府职务并削减政治投入 [26][28][29] - SpaceX技术优势面临政治博弈 星舰审批进度或受影响 [25]
美国宇航员返回地球,却发现「变天」了
36氪· 2025-03-21 21:05
核心观点 - 两名NASA宇航员因技术故障滞留太空9个月后安全返回地球 但政治博弈和NASA内部变革成为后续焦点 [3][4][8] - SpaceX龙飞船完成救援任务 但波音"星际客机"技术故障导致原计划8天任务被迫延长 [10][19][21] - NASA正经历特朗普政府主导的深度重组 包括裁撤DEI部门、削减科学预算并转向商业化运营 [8][37][41] - 国际空间站合作模式面临挑战 马斯克主张退役旧站转向火星殖民 与NASA传统科研导向产生冲突 [18][35][36] 宇航员任务与贡献 - 威廉姆斯打破女性太空行走时长纪录 完成植物栽培、水回收系统等关键实验 [25][27] - 威尔莫尔参与太阳能帆板升级等设备维护工作 确保空间站能源供应稳定 [26] - 两名宇航员主动延长驻留时间 确保空间站维持最低美国宇航员配置 [19][20] - 威廉姆斯晋升为国际空间站指挥官 成为首位两次担任该职位的女性 [27] 商业航天竞争格局 - 波音"星际客机"推进器故障直接导致任务延期 暴露技术可靠性问题 [19] - SpaceX凭借成熟龙飞船体系获得NASA更多依赖 接替波音完成关键救援 [3][22] - 马斯克SpaceX获得政策倾斜 可能主导未来火星探索任务 [37][39] - 私营航天公司高薪挖角导致NASA面临40%科研人员年龄超过55岁的人才断层 [43] NASA战略转型 - 阿尔忒弥斯登月计划前景不明 SLS火箭项目因预算问题面临调整 [39] - 特朗普提名商业航天从业者担任NASA局长 加速机构商业化进程 [39] - 总部可能迁离华盛顿 反映机构与传统政治中心的疏离 [40] - 解散首席科学家办公室等关键部门 削弱独立科研决策能力 [41][43] 国际空间站合作 - 美俄宇航员完成指挥权交接仪式 展现太空合作传统 [33][38] - 空间站内跨国团队保持工作默契 与地面政治紧张形成反差 [34] - 马斯克公开质疑空间站价值 主张两年内退役并转向火星 [18][35] - NASA传统科研导向与商业公司盈利目标出现根本分歧 [36]
出舱画面曝光!滞留太空超9个月!他们终于回到地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3-19 10:03
文章核心观点 因波音“星际客机”故障,两名宇航员被困太空超9个月,SpaceX“自由号”龙飞船成功将其接回地球,期间还影响了其他任务安排 [2][3][6] 事件时间线 - 2014年,波音公司和SpaceX同时获得NASA载人飞船项目合同 [3] - 2024年6月5日,“星际客机”首次载人试飞,起飞前和飞行中出现故障,最终空载返回地球,两名宇航员滞留太空 [6] - 2024年9月,“自由号”龙飞船搭载2名机组人员前往国际空间站,为接回滞留宇航员留出座位 [7] - 2024年10月25日,执行Crew 8任务的四名宇航员因Crew 9任务推迟,返程时间推迟近两个月后返回地球 [7] - 2024年3月3日,执行Crew 8任务的四名宇航员被送往国际空间站 [7] - 2024年3月16日,Crew - 10任务的四名宇航员搭乘“忍耐号”龙飞船抵达国际空间站,接替Crew - 9任务机组人员 [8] - 2024年3月19日,“自由号”龙飞船成功在墨西哥湾溅落,将四名宇航员接回地球 [1] 各方情况 波音公司 - “星际客机”研发不顺,项目进展落后于SpaceX,首次载人试飞故障频发 [3][6] SpaceX - “自由号”龙飞船成功完成宇航员任务,将四名宇航员接回地球 [1][3] - 为接回滞留宇航员,调整Crew 9任务原定配置,导致Crew 8任务成员回家时间推迟 [6][7] 宇航员 - 苏尼·威廉姆斯和布奇·威尔莫尔原计划停留8天,实际停留超9个月(286天),最终顺利返回地球 [2][8] - 执行Crew 8任务的四名宇航员返程时间推迟近两个月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