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算超节点系统
icon
搜索文档
港股异动 | 中兴通讯(00763)一度涨超10% 年内股价已累涨超八成 公司强化智算相关产品研发
智通财经· 2025-10-16 11:13
股价表现 - 中兴通讯港股一度涨超10%,截至发稿涨8.27%至44港元 [1] - 成交额达15.53亿港元 [1] - 年内公司股价已累计上涨超过80% [1] 6G技术布局 - 2025年被定义为6G标准化元年,全球主流标准组织已正式立项多个6G研究项目 [1] - 6G研究覆盖无线接入网、核心网、运营维护及安全等领域,并在全新空中接口、网络架构重构、AI能力等关键技术领域展开探讨 [1] - 公司在6G关键技术领域持续投入,从标准、芯片、算法和架构等多方面进行系统性布局 [1] - 公司持续推进AI、空天地一体、空间技术等多个关键领域的技术深耕和创新突破 [1] - 公司连续三年在IMT2030(6G)推进组进行测试,总体测试质量保持第一阵营 [1] - 目标是在6G首个3GPP标准版本冻结后第一时间推出遵循国际标准的先进产品和解决方案 [1] 智算与AI产品研发 - 公司强化智算相关产品的研发,通过自研芯片、AI服务器等硬件与AI工具链、软硬协同优化等软件能力满足多样化AI场景需求 [2] - 核心芯片能力突出,包括自研“定海”DPU芯片、“凌云”交换芯片、“珠峰”CPU芯片等 [2] - 在2025中国算力大会上,公司凭借“基于GPU卡间高速互联开放架构和自研‘凌云’AI交换芯片的智算超节点系统”荣获年度重大突破成果奖 [2] - 凭借业界领先的芯片全流程设计能力,有望进一步强化在AI领域的长期竞争实力 [2]
中兴通讯一度涨超10% 年内股价已累涨超八成 公司强化智算相关产品研发
智通财经· 2025-10-16 11:03
公司股价表现 - 中兴通讯股价一度上涨超过10%,截至发稿时上涨8.27%至44港元,成交额为15.53亿港元 [1] - 公司年内股价累计涨幅已超过80% [1] 6G技术布局与进展 - 2025年被定义为6G标准化元年,全球主流标准组织已正式立项多个6G研究项目 [1] - 6G研究覆盖无线接入网、核心网、运营维护及安全等领域,并在全新空中接口、网络架构重构、AI能力和演进路线等关键技术领域展开探讨 [1] - 公司在6G关键技术领域持续投入,从标准、芯片、算法和架构等多方面进行系统性布局 [1] - 公司持续推进AI、空天地一体、空间技术等多个关键领域的技术深耕和创新突破 [1] - 公司连续三年在IMT2030(6G)推进组进行测试,总体测试质量保持第一阵营 [1] - 公司计划在6G首个3GPP标准版本冻结后第一时间推出遵循国际标准的先进6G产品和解决方案 [1] AI与智算产品竞争力 - 公司强化智算相关产品的研发,通过自研芯片、AI服务器等硬件与AI工具链、软硬协同优化等软件能力,满足多样化AI场景需求 [2] - 公司核心芯片能力突出,拥有自研"定海"DPU芯片、"凌云"交换芯片、"珠峰"CPU芯片等 [2] - 在2025中国算力大会上,公司凭借"基于GPU卡间高速互联开放架构和自研'凌云'AI交换芯片的智算超节点系统"荣获年度重大突破成果奖 [2] - 公司有望凭借业界领先的芯片全流程设计能力,进一步强化在AI领域的长期竞争实力 [2]
中兴通讯20251010
2025-10-13 09:00
行业与公司 * 纪要涉及的行业为人工智能算力行业,特别是超节点计算系统领域[2] * 纪要核心讨论的公司包括中兴通讯、华为、英伟达、阿里巴巴、腾讯以及中芯微电子[2][4][5][6][12] 核心观点与论据 **1 超节点时代已成为AI算力发展关键范式** * 超节点时代核心在于计算、存储和网络一体化架构,以实现成本最低和进步最快[3] * 英伟达GB200产品开启超节点时代,国内参考GB200推进新系统开发[3] * 超节点已成为国产算力标配,主要技术路线为英伟达NVLink闭环和华为引领的临朐总线[2][3] **2 系统能力取代单卡能力成为竞争核心** * 大模型训练参数增加导致算力需求攀升,跨服务器、跨机柜高速互联成为行业热点与挑战[7] * 高带宽、低时延、可靠性及能效目标依赖于系统级协同能力,而非单一GPU性能[7] * 从单卡模式升级到系统级协同决定性能与成本关键,需要整套系统工程能力[7] **3 通信系统厂商在算力领域具备互联优势** * 华为凭借通信系统积累能构建8,000卡甚至1.5万卡大规模集群[8] * 英伟达通过收购Mellanox和Cumulus Networks强化Networking能力,并通过NVLink和CUDA生态延伸计算能力[2][8] * 通信系统厂商具备底层芯片定义能力、设备级别大规模量产和系统交付能力[8] **4 主要厂商超节点布局与产品参数** * 英伟达GB200 NVL72架构含36个Grace CPU和72个Blackwell GPU,通过第五代NVLink实现全互联,单个GPU单向带宽达1.8TBPS,可扩展至3.2万卡GPU系统[5] * 华为Cloud Metric 384开启国内超节点时代,Atlas 900 SuperPod采用零区总线技术,实现384张920C MPU全对等互联,内存总带宽超1,000TB,2025年推出8,192张卡超级点并计划推出1.5万张卡系统[5] * 阿里巴巴推出盘酒128超节点,通过开放UA link实现以太网ScaleUP,计划未来三年投入3,800亿人民币,下一代目标为144颗芯片单机柜功率超600千瓦[6] * 腾讯基于以太网X路线推出原型机,正在进行相关产品研发[6] **5 中兴通讯在超节点与算力领域进展显著** * 中兴通讯智算超节点系统获2025年中国算力大会年度重大突破成果奖,基于GPU卡间高速互联、开放架构及自研凌云AI交换芯片[2][9] * Nebula 64超节点系统支持Olink、UA Link、OSA及PCIE接口等多种主流互联协议,实现16个计算节点与8个交换节点大规模互联[9] * 公司通过自研底层IP及系统调优能力,协同国内GPU公司实现大规模交付与开放生态建设[9] **6 中兴通讯通过自主研发提升竞争力与市场表现** * 公司自主研发关键部件如微电子、主板、网卡以提升利润率并保障供应链安全,拥有柔性化、自动化智能工厂[4][10] * AI领域专利超5,000项,自研芯片专利申请5,700项,通过自研芯片、自主设计服务器及资源管理平台实现全智算底座建设[4][10] * 2025年上半年服务器及存储营收同比增长超200%,AI服务器占比达55%[4][11] * 中标多个大型采购项目,总金额超160亿元和数十亿元,并在项目中位列第一,全系列服务器已全面应用于国内前十大互联网头部厂商[4][11] **7 中芯微电子芯片产品成就与优势** * 中芯微电子具备复杂SOC芯片全流程设计能力,自主研发并成功商业化芯片超130种,覆盖ICP产业算力网络终端全领域[12] * 自研AI大容量交换芯片"凌云"基于传统CT领域框式交换机技术,支持万卡、十万卡超大规模智算集群,解决带宽、延迟和功耗问题[13][14] * 珠峰CPU采用ARM架构,珠峰1.0搭载128颗核心,主频最高达3.1GHz,适用于视频转码、高算力服务等场景[15] * 定海DPU支持RDMA标卡、智能网卡等多种形态,提供算法加速器、安全加解密功能,减轻处理器负担,提供低时延、高转发率解决方案[16] 其他重要内容 * 中兴通讯在运营商服务器市场占据龙头地位,并迅速拓展互联网厂商市场,通过设立专门客户负责人制度有效打开关键客户[17] * 公司从CT向IT大力转型,加速推进国产化替代,是未来IT和计算领域重要参与者,建议投资者持续关注其在AI与智算领域发展[17]
中兴通讯涨超5% 公司加快从连接向算力拓展 机构看好其业绩或将保持稳健发展
智通财经· 2025-09-11 10:58
股价表现 - 中兴通讯股价上涨5.72%至34.42港元 成交额达7.44亿港元 [1] 业务发展机遇 - 公司把握AI在网络基础设施、算力基础设施、行业应用及端侧的发展机遇 [1] - 巩固国内运营商基本盘并提升海外运营商市占率 [1] - 深化算力需求拓展并加快AI端侧产品升级 [1] 业绩增长动力 - AI相关业务有效推动公司营收增长提速 [1] - 自研芯片及国产化解决方案助力服务器、交换机等产品获取更高份额 [1] - 手机业务保持增长态势 第二曲线有望发力 [1] 行业地位与战略 - 作为国内ICT行业龙头 持续从连接向算力领域拓展 [1] - 聚焦大国大网大T战略实现高速发展 [1] - 传统通信网络领域保持领先竞争力 [1]
新华视点丨算力热度持续攀升 如何“扩容”?
新华社· 2025-09-04 17:53
核心观点 - 中国算力产业快速发展 算力总规模位居全球第二 智算主导特征日益凸显 国产算力从可用走向好用 算力正深度赋能各行业数字化转型 [1][2][3][4][6] - 国家政策大力支持算力建设 国务院印发人工智能+行动意见 工信部将开展算力强基揭榜行动和算力赋能专项行动 [1][6] - 算力产业面临供需错配等挑战 未来需优化布局 强化技术创新 推动算力互联互通 预计2035年AI对GDP贡献超11万亿元 [7][8] 算力基础设施发展 - 华为展出昇腾384超节点真机 算力规模达300PFLOPS 中国电信中部智算中心扩容后算力超2000PFLOPS [1] - 全国在用算力中心标准机架达1085万架 算力总规模全球第二 存力总规模超1680EB [2] - 东数西算干线光缆规划超250条 甘肃枢纽庆阳数据中心机架规模达3.1万架 [1][2] - 全国一体化算力网加快构建 形成1ms城市算力网 5ms区域算力网 20ms跨枢纽算力网 [3] 算力结构和技术创新 - 智算规模达788EFLOPS 呈现"智算主导 多元协调"发展特征 [2] - 中兴通讯发布智算超节点系统 自研凌云AI交换芯片和开放式高速互联架构 实现国产GPU灵活组装 [2] - 芯片 软件 智算中心等软硬件持续突破 国产算力从可用走向好用 [3] 算力赋能行业应用 - 算力投入带动GDP增长 每投入1元带动3-4元GDP增长 [4] - 汽车领域: 零跑汽车通过算网协同将制造周期从60个月缩短至24个月 吉利智算中心算力达102亿亿次/秒 支持数百万车辆实时需求 辅助驾驶研发周期缩短6个月以上 [3][4][5] - 医疗领域: 医疗健康数据年复合增长率36% 粤医智影系统每小时阅片量相当于150名医生全天工作量 [6] - 算力应用大赛累计征集超2.3万个创新项目 在工业 金融 医疗 能源等领域规模化推广 [6] 政策支持与发展规划 - 国务院部署算力建设一系列措施 工信部将开展算力强基揭榜行动 聚焦计算 存储 网络等重点方向 [1][6] - 算力互联互通行动计划提出 2028年基本实现全国公共算力标准化互联 [7] - 国家将有序引导算力设施建设 提升供给质量 优化布局政策体系 [7] 未来发展方向 - 预计2035年AI对GDP贡献超11万亿元 带动十倍甚至百倍算力需求增长 [7] - 重点发展智算中心 通过体系架构设计 以算力基建化为主体 开展全环节关键技术落地 [7] - 需深化一体化算力网建设 构建统一互联互通标准体系 形成算力服务统一大市场 [8] - 强化技术创新 突破超十万卡智算集群 分布式推理等关键技术 攻坚存算一体 量子计算 光计算等颠覆性技术 [8]
新华视点丨算力热度持续攀升,如何“扩容”?
新华社· 2025-09-04 17:46
核心观点 - 算力作为数字经济基础资源热度持续攀升 国家政策支持与行业进展显著 智算主导多元协调发展趋势明确 应用渗透深化驱动全行业数智化转型 未来需聚焦供给优化 技术突破与互联互通建设[1][2][3][4][5][6] 基础底座建设 - 华为展出昇腾384超节点真机 算力总规模达300PFLOPS[1] - 中国电信中部智算中心扩容300台服务器 算力规模超2000PFLOPS[1] - 全国在用算力中心标准机架达1085万架 算力总规模全球第二[2] - 东数西算干线光缆规划超250条 存力总规模超1680EB[2] - 智算规模达788EFLOPS 呈现智算主导多元协调特征[2] - 中兴通讯发布智算超节点系统 自研凌云AI芯片实现国产GPU灵活组装[2] - 全国一体化算力网加快构建 形成枢纽节点 区域中心 本地边缘梯次化布局[3] - 初步建成1ms时延城市算力网 5ms区域算力网 20ms跨枢纽节点算力网[3] 技术应用与行业赋能 - 零跑汽车通过1ms全光智算专网实现制造周期从60个月缩短至24个月[2] - 山西焦煤马兰矿算力支撑智能化采煤 每班产量较传统方式提高60%以上[3] - 算力投入产出比显著 每投入1元带动3至4元GDP增长[3] - 吉利星睿智算中心算力达每秒102亿亿次 支持数百万车辆实时计算[3] - 辅助驾驶模型训练研发周期缩短6个月以上[3] - 医疗健康数据年复合增长率达36% 算力需求爆发式增长[4] - 粤医智影每小时阅片量相当于150名医生全天工作量[4] - 算力应用大赛累计征集超2.3万个创新项目 在工业金融医疗能源领域规模化推广[4] 政策导向与未来规划 - 国务院印发人工智能+行动意见 部署算力建设[1] - 工信部将开展算力强基揭榜行动 聚焦计算存储网络等重点方向[4] - 深化算力赋能教育医疗能源等行业专项行动[5] - 预测2035年AI对GDP贡献超11万亿元 带动十倍甚至百倍算力需求增长[5] - 智算中心成为算力建设重中之重 需通过体系架构设计实现全环节技术落地[5] - 算力互联互通行动计划提出2028年基本实现全国公共算力标准化互联[6] - 需构建统一算力互联标准体系 形成算力互联网和算力服务统一大市场[6] - 重点突破超十万卡智算集群 分布式推理等关键技术 攻坚存算一体 量子计算 光计算等颠覆性技术[6]
中兴通讯半年报:营收715.5亿元,同比增长14.5%
新浪财经· 2025-08-29 11:14
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收715.5亿元 同比增长14.5% 归母净利润50.6亿元 扣非归母净利润41.0亿元 二季度营收与利润环比均增长 [2] - 整体毛利率阶段性承压 主因算力产品收入增速超200% 但该类产品正常毛利率低于传统通信网络产品 [6] - 研发费用126.6亿元 占营收比例约18% 为AI技术研发与产品创新提供资金支持 [6] 业务结构转型 - 第二曲线业务(算力+终端)营收同比增长近100% 占比超35% 政企与消费者业务合计占比突破50% 标志公司向综合服务商转型进入兑现期 [2] - 政企业务营收192.5亿元 同比激增109.9% 成为核心增长引擎 [3] - 消费者业务营收172.4亿元 同比增长7.6% 终端生态构建与海外市场突破成效显著 [3] - 运营商网络业务营收350.6亿元 虽同比下降但降幅明显收窄 [3] 产品与技术布局 - 算力业务中服务器及存储营收同比增长超200% AI服务器占比达55% 800GE高密度交换机获GlobalData最高评级 智算超节点系统获国家级奖项 [9] - 自研技术累计专利申请约9.4万件 授权超5万件 其中AI专利申请近5500件(近50%已授权) 芯片专利申请约5700件(授权超3700件) [6] - 推出多形态AI终端包括努比亚Z70S Ultra摄影师版 Flip2小折叠屏 消费级平板Pro 二合一云PAD销量破百万台 运营商市占率达70% [3][9] 市场与战略 - 手机国际市场营收增长超30% 通过双品牌策略拓展海外公开渠道 红魔品牌深耕国内并发力海外电商 [9] - 紧跟海外数据中心与算力基础设施建设浪潮 深化中资企业出海与本地客户合作 提供端到端国产化智算解决方案 [3] - 发布AIR RAN+AIR Core融合网络架构 布局5G-A与万兆接入技术 推动运营商业务降幅收窄 [8][9] 行业前景与定位 - 全球AI基础设施投资预计2027年达7800亿-9900亿美元 国内智算需求持续高速增长 公司连接+算力战略与行业趋势高度契合 [9] - 营收规模逼近诺基亚的750.8亿元 差距缩小至5% 抗行业周期波动能力增强 [2] - 通过提升算力产品规模效应 加大自研芯片与软件投入 推广高附加值解决方案三大举措改善盈利 为长期盈利能力修复奠定基础 [6]
卡不住我们!中国算力省电省钱十大绝招,个个硬核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6 20:53
中国算力产业重大技术突破 - 中国移动牵头研发的"九州"算力光网实现每秒10 EFLOPS(1000亿亿次浮点运算)计算能力,为全球首个规模最大的400G全光省际骨干网,预计拉动GDP增长超126亿元 [1] - 山西秦能算电协同一体化平台使数据中心年省电费1000万元,减少碳排放十万吨 [1] - 超聚变FusionOne AI一体化行业解决方案实现AI基础应用小时级上线,已落地500多个项目 [1] - 华为"在网计算加速技术"提升智算集群通信效率,降低模型训练推理成本与时间 [1] 分布式与跨域算力技术 - 中国电信广域智算无损组网技术实现远距离数据中心高效协作,支持分布式大模型训练,已在多地试点验证和商用 [2] - 中国联通分布式训推关键技术保障AI训练高效安全,实现数据不出园区与隐私保护 [2] - 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DeepLink跨域混训方案支持跨省上千公里智算中心大模型混训,等效算力媲美单芯片单集群 [2] 国产化算力生态建设 - 联想万全大模型训推方案使推理性能提升10倍,故障恢复达秒级,适配20多款国产GPU和大模型 [2] - 阿里云异构GPU云平台打破算力孤岛,实现不同品牌国产GPU高效协作,已支撑100多个重大项目 [2] - 中兴通讯智算超节点系统支持国产GPU卡大规模高速互联,承载万亿参数以上主权大模型训练,初步建成国产化智算产业开放互联生态系统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