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换机

搜索文档
星网锐捷(002396) - 2025年7月31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7-31 15:20
公司战略与业务布局 - 围绕“ICT基础设施与AI应用方案”核心战略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在多领域推出新品提供解决方案 [1] - 除锐捷网络外,通讯板块发力光通信领域与国内运营商合作,德明通讯深耕美国车联网版块 [1] - 福建升腾资讯在金融和信创领域深耕,通过“信创+AI”创新加快方案升级 [1] - 福建星网视易在元宇宙和AI应用提供沉浸式体验,加强技术储备 [1] 业绩规划与目标 - 围绕核心战略推进产业升级,在多领域提供解决方案回报股东,行业应用和办公智能化有机会 [2] 客户与市场 - 网络设备产品方案应用于政府、运营商等多行业信息化建设 [3] - 出海主要是锐捷网络和德明通讯,德明通讯国际业务客户粘性高、稳定 [3] - 2024年来自其他国家(地区)交易收入总额33.93亿元,占营收比重20.25% [3] 营收结构 - 子公司锐捷网络的网络设备收入占公司营业收入50%以上,大部分来自交换机产品收入 [3] - 去年增长大部分是智算中心交换机收入 [3] 业绩展望与战略 - 2025年下半年力增收入小幅增长并进行结构性调整,在多领域发力推动AI落地,升级信创能力 [4] - 推进海外战略,能力建设完善合规体系、打造支撑平台,市场开拓加强与当地渠道合作、布局海外市场 [4] - 探索脑机接口业务模式并制定相应发展策略 [4]
石英布专家交流
2025-07-22 22:36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CCL 行业、电子材料行业、AI 领域 - **公司**:台光电子、台玻、日本同博、韩国索尔兹及其卢森堡子公司、三井、山东企业、湖北企业、上海企业、台湾企业、Fukawa 等 [2][22][27][11]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二代布供应与价格**:二代布供应紧张,受玻璃纱原料限制,预计价格上涨,日本厂商扩产难满足需求,供需失衡或持续,影响 CCL 行业 [2][17][19] 2. **石英布测试与应用**:大陆湖北公司石英布单项指标好,但批量生产稳定性和一致性待验证,大规模应用尚需时日;海外两家日本公司在测试石英布 [2][20][18] 3. **高端铜箔市场**:高端铜箔市场主要由日本和韩国供应商主导,如韩国索尔兹及其卢森堡子公司,台光倾向稳定且量大的供应商 [2][22] 4. **电子材料部门需求**:电子材料部门贡献台光 80%出货量,交换机产品需求预计明年下半年显著增加,1.6T 产品市场规模可观 [2][28] 5. **北美厂商材料需求**:北美 IC/CSP 厂商采购 M8U 或马九等级材料,可满足 1.6T 级别产品需求,下一代产品解决方案待观察 [2][29] 6. **日本同博市场占有率**:在 AI 领域,台光使用日本同博使其成市场大头,非 AI 领域占有率相对较低 [2][23] 7. **M9 电子布材料**:M9 电子布材料预计 2026 下半年或 2027 上半年决定,期间持续测试供应商样品,关注材料稳定性 [2][26]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产品量产情况**:GB200 已量产,B300 未量产;一代布处于 NPI 阶段未大批量生产,二代布在试验阶段 [3][4] 2. **材料成本比例**:二代布成本中铜箔约占 30%,玻璃布约占 20%,最高等级材料成本约占总售价三成多 [5][9] 3. **材料选择优先级**:实现低介质损耗时,需根据下游或终端需求综合考虑玻璃布、树脂、铜箔,无绝对优先级 [10] 4. **新供应商测评**:大陆山东和湖北企业进行石英部件测评,上海和台湾企业参与非石英部件测评 [11] 5. **玻璃纱供应商挑战**:玻璃纱供应商未生产过一代或二代布,直接生产三代布挑战大 [12] 6. **大陆产品使用情况**:台光对石英布来者不拒,二代布考虑量产供应,优先选日本、台湾,大陆排第三 [13] 7. **测试效果评价**:通过 CPE 和 DF 指标衡量测试效果,湖北公司有初步测试结果,山东公司刚开始接触 [14] 8. **国内外差距**:国内与台湾、日本在第三代布或石英布上差距主要在 DF 值,反映工艺能力一致性和稳定性 [15] 9. **CCL 行业供应紧张环节**:CCL 行业中二代布因厂家产能不足供应紧张,可能涨价,树脂和铜箔无明显供需不平衡 [19] 10. **铜箔使用情况**:二代布最高用第四代铜箔,主流是第三代,主要采购自日本和韩国供应商 [22] 11. **M8、M9 树脂供应**:电子级聚苯乙烯和碳氢树脂等树脂供应商数量不多 [24] 12. **国内企业生产能力**:Fukawa 等公司具备 HVLP4 和 HVLP5 生产能力 [25] 13. **铜箔技术与产能**:从负债率看,三井在铜箔技术能力和产能方面领先 [27] 14. **AFIC 业务**:AFIC 方面台光负责较多业务 [30]
算力互连复盘 辨析板块先前和后续成长逻辑的转换
2025-07-21 08:32
纪要涉及的行业 AI 算力行业、海外算力市场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当前 AI 算力大行情将持续**:基于算力硬件成长逻辑的四个变化,即从锚定资本支出到锚定 TOKEN 数、从依赖 GPU 到 ASIC 逐渐占据半壁江山、从产品级别迭代到网络架构升级、从传统 scale - out 网络扩展到 scale - up 网络[2] - **四个变化及其逻辑** - **从锚定 capex 到锚定 TOKEN 数**:过去将行业景气度与云厂商资本支出挂钩有局限性,TOKEN 数形成闭环,反映推理算力需求和产业链需求,谷歌、微软和字节等厂商 TOKEN 数同比大幅增长,推动配套设备需求,增速可能高于算力芯片出货量[3][4] - **从依赖 GPU 转向 ASIC**:ASIC 相比 GPU 性价比更高,即使资本开支增长放缓,资金从 GPU 转向 ASIC 会使单位美元购买的算力卡及配套硬件增加,产业链增速可能高于云厂商资本开支增速[4] - **从产品级别迭代到网络架构升级**:2022 - 2024 年产品迭代推动行业发展,但更大催化剂是 AI 计算要求下配套网络架构升级,体现在 scale - out 网络需求升级和 scale - up 网络发展[4] - **从传统 scale - out 网络拓展至 scale - up 网络**:AI 计算需要高频大量数据传输,传统 scale - out 网络无法满足,scale - up 网络能提高 GPU 利用效率,需高频数据传输支持[4] - **海外算力市场行情发展**:2023 - 2025 年经历三波上涨和两波回调,回调与季节无明显相关性,行情驱动因素不断演变,从 GPT 技术到多模态模型,再到英伟达新产品发布,当前一轮具有实质性突破[5][6] - **scale - up 网络特点及发展趋势**:单卡带宽高,集群内卡数量少,未来在云计算从 GPU 转向 ASIC 趋势下,云厂商及英伟达可能采用其进行网络升级,卡数量和单卡带宽需求将持续增长[7] - **2025 - 2026 年行业发展机会**:2025 年第一季度末到第二季度初有三波机会,分别是厂商业绩发布、产业链关键环节上修需求预期、二季报预告,验证了今明两年景气度,产业链成长性依然存在,PE 后续有上升空间[12]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TOKEN 数增长影响**:带来算力需求增加,推动光模块、PCB、有源铜缆等配套设备需求增速,其增速可能高于算力芯片出货量,单卡带宽乘数效应未完全反映[8][9] - **CPO 技术影响**:博通 CPO 发布打消了对 CPO 取代光模块和 PCB 的担忧,CPO 光学部分故障率 5% - 8%,光模块故障率为千分位级别,铜缆故障率更低,Skill up 网络需求使带宽增速比算力增速快,对传统 Skill on 网络影响不大[10] - **英伟达产品路线体现**:从 H100 到 GH200 再到 GB200 体现了 Scale up 网络发展,未来可能有基于 PCB、AEC 及多模/单模光模块等方案,市场成熟效应未完全反映,需等云厂商方案落地[11]
港股概念追踪|AI全面加速 PCB行业迎来业绩高增(附概念股)
智通财经网· 2025-07-21 08:26
AI服务器及高端PCB需求爆发 - AI服务器、交换机等高端PCB需求爆发,英伟达GB200及ASIC芯片放量进一步拉动行业增长 [1] - AI服务器、数据中心建设加速,高阶HDI板、高速多层板需求激增,单颗AI芯片配套PCB价值量达400-900美元 [1] - 机构预计2025年全球AI服务器PCB市场规模达190亿元,2023-2028年复合增长率超30% [1] 国内PCB厂商表现及产能布局 - 海外覆铜板扩产缓慢,国内龙头厂商(如生益科技、沪电股份)凭借技术优势抢占市场份额,部分企业产能利用率超95% [1] - 高端PCB国产替代加速,叠加东南亚产能布局,行业长期增长动能充足 [1] - 生益电子上半年净利同比预增432%-471%,光华科技上半年净利同比预增375 05%-440 26%,鹏鼎控股、广合科技、生益科技上半年净利同比预增均超50% [2] 行业供需及增长前景 - AI算力对高端PCB的需求快速增长,在今年带来AI PCB明显供需缺口 [2] - 随着AI面向推理需求的持续扩张,ASIC芯片的增长有望成为2026年高端PCB增量需求的主力 [2] - 测算2026年全球AI PCB增量供需比位于80~103%区间,供需偏紧的状态有望持续 [2] 港股PCB相关企业动态 - 建滔集成板(01888)预计2025H1业绩仍有望受益于覆铜板需求回暖,上半年公司覆铜板价格调涨、国补刺激需求景气回暖支撑业绩表现 [3] - 建滔集团(00148)布局上游原料和下游PCB全产业链,已成功研发多种高频高速产品应用于AI伺服器内的GPU主板 [3]
小摩:收购瞻博网络显著提升盈利可见性 予慧与科技(HPE.US)“增持”评级
智通财经网· 2025-07-18 14:53
评级与目标价调整 - 摩根大通将慧与科技评级上调至"增持",目标价设定为30美元 [1] - 乐观情景估值下目标价应超过35美元,但考虑到整合执行风险和服务器业务疲软,采用保守的11倍市盈率计算得出30美元目标价 [2] 收购瞻博网络的影响 - 完成对瞻博网络的收购后,公司盈利可见性更强且具有上涨潜力 [1] - 收购增强慧与科技的市场地位,稳固跻身大型网络公司之列 [1] - 收购进一步强化网络业务,形成更高利润率、更不受周期性影响的收入组合 [1] 业务与财务展望 - 慧与科技在园区交换、无线局域网和企业数据中心交换领域占据领先地位,产品组合广度位居行业前列 [1] - 预计到2027财年网络业务将占公司利润的一半以上,高于2024财年的35% [1] - 高利润率网络业务收入占比提升叠加成本协同效应释放,有望在2027财年实现至少2.70美元的每股收益 [1] 市场反应与投资者情绪 - 截至发稿,慧与科技盘后上涨0.2% [3] - 近期市场对公司执行力的担忧可能使投资者更加谨慎,需观察整合关键里程碑进展 [2]
算力大涨!星辰大海有多远?
格隆汇APP· 2025-07-17 19:06
全球科技热潮与算力领域表现 - 英伟达股价自4月以来翻倍,市值达4.2万亿美元,带动费城半导体指数从148上涨至250 [1] - AMD、博通、美光、超微半导体等股价跟随创新高 [1] - A股AI算力三剑客表现亮眼:新易盛上涨293%(近期41%)、中际旭创上涨167%(近期23%)、天孚通信上涨129%(近期28%) [2][3][4] - 工业富联因业绩超预期和AI算力叙事推动出现2次涨停 [4] 算力领域上涨驱动因素 - 市场误判关税冲击后的边际改善仅为情绪因素,非基本面主因 [4] - 中美科技龙头加速大模型迭代,多模态能力突破,推理成本降低激发下游需求 [5] - Token量激增和应用场景拓宽反映需求增长 [5] - 英伟达H20芯片获准重新销往中国,CEO黄仁勋称中国AI模型为"世界级" [7] 行业认知与投资逻辑 - 国盛证券指出市场低估光模块龙头估值,因对海外AI发展认知不足 [6] - GPU需求激增带动光模块、PCB、交换机等配套设备需求,国内龙头凭借技术先发优势抢占份额 [6] - 中银国际证券认为国产算力链完成"产业突破-业绩验证-需求验证"逻辑闭环,全产业链自主化提速 [7] - 国产GPU上市潮、硬件商业绩兑现与AI大模型需求增长形成共振 [7] 行业潜在挑战 - 需求端缺乏重磅AI应用产品,上游硬件需下游应用生态支撑 [9][10] - 若2025年下半年海外无法验证AI"降本增效"或新增长点,质疑将传导至国内市场 [11] - 国内AI基础设施建设较海外晚1.5-2年,需警惕超前建设风险 [11] 未来关注方向 - 海外映射策略与国产算力链细分方向延伸机会 [12] - AI应用爆发行业及10倍股捕捉逻辑 [13]
2025下半年TMT投资策略展望
2025-07-16 14:13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AI算力、运营商 - **公司**:亚马逊、微软、谷歌、Meta、英伟达、华为、新一胜、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AI算力行业 - **核心观点**:AI算力景气度仍值期待,但市场对未来持续投入存在分歧,建议保持适当仓位,精选个股,关注北美链 [1][28][29] - **论据** - **资本开支强劲**:今年一季度北美四大厂商亚马逊、微软、谷歌和Meta资本开支总金额773亿美金,同比增长62%;Meta将全年资本开支由600 - 650亿美元上调至640 - 720亿美元 [2][3] - **算力需求大**:模型参数量增加、推理场景、agent应用等对算力消耗大;国内大模型商用落地日均token消耗量激增,如2024年下半年从千亿级到万亿级,月复合增长率45%;单个agent算力需求显著高于简单模型,单个用户查询token处理量预计两年内增加100倍 [5][8][9][10] - **历史复盘**:以光模块等算力公司为例,过去经历两轮大周期,当前基于PTTM计算公司估值较便宜,虽AI与云计算不同,但可作为参考 [21][22][27] 运营商行业 - **核心观点**:运营商虽面临经营压力,但业绩增速大概率可实现两到三年维度的平稳增长,是AI大赛道中有想象力的布局方向 [34][36] - **论据** - **业绩增速放缓但有望提速**:今年一季度三大运营商营收同比仅增长0.8%,但二季度开始随着政企订单恢复,预计收入和利润端业绩将提速 [35] - **收入端增长有持续性**:家庭端天照宽带用户渗透率有提升空间,宽带up值可提升;云计算等ICT项目和产品保持不错增速 [36][37] - **利润端平稳增长**:成本费用压降,资本开支持续下降,折旧和摊销占收比及绝对值可能下降,自由现金流变好,支撑净利润平稳增长 [37] - **股息充裕**:自由现金流强,可供分配股息充裕,虽一季度经济现金流下降,但全年有望平稳 [38][39]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AI算力行业** - **强化学习遵循scale law**:强化学习成为激发复杂推理的核心技术,遵循规模、参数量和算力的法则,agent构建也遵循此规律 [7][8] - **算力投资性价比**:英伟达和华为推出机柜方案,研究表明K = 36以上对性能提升明显,但大于72或等于5760时性价比不高 [16][17] - **估值锚点**:基于未来盈利预测的估值可信度不高,可基于历史PTTM给出合理估值锚点 [20][21] - **Agent应用** - **成为AI应用落地主要承载**:OpenAI给出agent公式,国内也在加速发展,如Manus提出通用Agent概念、智博的陈词成为国内首款公开可用的Digital Search等 [30][33] - **对算力和token消耗大**:agent从规划到执行各环节对token消耗大,如上下文窗口、验证模块、多模式场景等 [14][15] - **运营商行业** - **资本开支下降**:运营商资本开支在2023年出现拐点,2024年下降10%,今年预期下降9%,因6G商用远、AI投资可控 [39] - **资产质量高**:运营商资产质量高,坏账风险低,个人和家庭用户预付费为主,政企用户欠费少 [40]
紫光股份20250429
2025-07-16 14:13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国防、ICT、AI、交换机、服务器、半导体、金融、教育、医疗、互联网、投影基础设施 [1][2][7][12][18][21][23][25][38][45] - **公司**:总管股份、新华山集团、英伟达、AMD、英特尔、国通、华为、司科、中兴、紫光股份 [1][12][23][34][44][53][54]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公司经营与业绩 - 今年一季度国防部份业收入和货币供应经理人均取得约20%的增长,20年公司实现约192亿收入增长,优化产品架构和费用管理使费用率下降,军工经济领域成绩大幅改善,计划2024年实现领域收入达7.1亿元 [1][3][4] - 2015年公布营收情况,第一进度职业营业收入152.915亿元,实际收入是22.7%,其中国际正义营业收入是122.5亿元,占总领域的3.4%,国际营业收入是10.0亿元,占总领域的7.33% [5] 行业趋势与挑战 - 国际局势到关键战略演练阶段,ICT行业面临挑战和压力,去年亚洲联网对ICT需求增长明显,但交通、电脑、营营商和电影仍在ICT市场流行,国产大模型提升了亚产业业务深度,重构产业创新合体 [2] - 今年二月份以来经济发展引爆AI从训练到区域应用,AI时代到来,传统ICP需革新 [18][20] 业务战略与规划 - 公司加快海外业务发展,提高资本实力,58075将与香港领导所主板换牌上市,以H3C品牌拓展海外市场,每年复合增长率达80%左右,希望未来三到五年收入超百亿,五到八年成为总部在中国的全球化公司 [1][32][33] - 在产品组织解决方案上,将专利行为列为内阁执行分道远航,审查业务供给需修法,推出产品组织解决方案提升差异化优势,围绕行业市场推销和经营,加大业务控股资源投入,拓展渠道生态,开拓新区域渠道 [10][11] - 推进大模型和行业成熟化结合,发动美国医学专利贡献大模型及成熟大模型商业成果,打造行业智能产品,在政府、企业医疗和传媒等领域落地 [7] 合作与竞争 - 与英伟达在GPU服务有深入合作,后续合作将深化,不仅在GPU领域,还会拓展到软件、服务、存储等项目;与国产GPU厂商合作也在深入,共同拓展国产化计算中心市场 [12][13][14][15] - 国际业务方面,过去以H3C品牌拓展海外市场,每年复合增长率达80%左右,希望未来三到五年收入超百亿,五到八年成为全球化公司,海外竞争情况比国内稍好 [32][33][34] - AI服务器竞争态势明显收缩,成交价大幅提高,竞争趋于良性;交换机方面,短期内服务器和高速网络订单及需求未明显下降,从中短期看对网络连接互联乐观 [46][47][48] 财务情况 - 财务费用增加主要因素一是35%的首席网络局剩余19.3%的股权作为期权安排,会计上是金融之战,增加救护债;二是去年境外银款贷款融资。降低财务费用的措施包括新型救护费债利息支出属阶段性,与境内机构交流沟通释放去年外来消费方便指引 [49][50][51]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国新芯片召唤机收入占新华FM召唤机收入的20%,随着信创业务市场扩大和自身产品能力提升,国新交换地收入比例会持续提升 [22] - 关税战对ICT行业影响有限,半导体进口除美国存储器相关芯片有一定影响外,其他基本不受影响,出口因海外生产制造布局影响也有限 [23][24][25] - 公司基于对行业理解和算力集成高速互联技术需求,与合作伙伴合作推进产品研发,追赶国外解决方案 [30] - 国内一体机需求春节后快速动荡,3270规模需求相对稳定持久,一体机未来会往模型加硬件基础设施体系和AMGG方向发展 [37][38] - 公司去年对产品链进行投入回报审视,聚焦主营业务和高毛利业务,关掉不赚钱业务,今年因人工智能进步扩张约五百人规模补充高精尖人才 [41][43]
华勤技术(603296):2025中报利润超预期,AI服务器与智能终端共振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7-15 21:4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中报预告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25Q2营收利润双超预期,此前25Q1利润略超预期 [7] - 华勤技术“智能硬件三大件”出货量居全球智能硬件ODM行业第一,在智能手机、智能穿戴产品ODM行业占据龙头地位 [7] - 2024年战略升级为“3 + N + 3”智能硬件平台,2025年多业务延续高增态势 [7] - 数据业务成为多个国内CSP厂商核心服务器ODM供应商,2024年数据产品业务收入倍数增长 [7] - 汽车电子领域构建全栈式自研能力和车规制造中心,产品和客户均有突破 [7] - 上调盈利预测,维持“买入”评级,2025PE 23X,可比公司平均PE 28X,上升空间23% [7] 报告相关目录总结 市场数据 - 2025年7月15日收盘价91.09元,一年内最高/最低105.98/42.84元,市净率4.0,股息率0.99%,流通A股市值52,052百万元,上证指数/深证成指3,505.00/10,744.56 [2] 基础数据 - 2025年3月31日每股净资产23.03元,资产负债率70.85%,总股本/流通A股1,016/571百万,流通B股/H股无 [2] 财务数据及盈利预测 |项目|2024|2025Q1|2025E|2026E|2027E|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109,878|34,998|165,490|183,030|206,575| |同比增长率(%)|28.8|115.7|50.6|10.6|12.9|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2,926|842|4,071|4,437|5,026| |同比增长率(%)|8.1|39.1|39.1|9.0|13.3| |每股收益(元/股)|2.89|0.84|4.01|4.37|4.95| |毛利率(%)|9.3|8.4|8.7|8.6|8.6| |ROE(%)|13.0|3.6|15.3|14.3|13.9| |市盈率|32|/|23|21|18| [6] 财务摘要 |项目(百万元,百万股)|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总收入|85,338|109,878|165,490|183,030|206,575| |营业成本|75,708|99,657|151,152|167,360|188,885| |税金及附加|294|337|508|562|634| |主营业务利润|9,336|9,884|13,830|15,108|17,056| |销售费用|199|217|361|396|436| |管理费用|2,167|2,291|2,813|3,112|3,512| |研发费用|4,548|5,156|6,620|7,321|8,263| |财务费用|-96|-332|-7|-122|-112| |经营性利润|2,518|2,552|4,043|4,401|4,957| |信用减值损失|-42|9|-85|-45|-24| |资产减值损失|-300|-127|-28|-50|0| |投资收益及其他|394|779|412|400|400| |营业利润|2,831|3,022|4,341|4,705|5,333| |营业外净收入|2|12|37|11|0| |利润总额|2,834|3,034|4,378|4,716|5,333| |所得税|178|121|308|278|308| |净利润|2,655|2,914|4,071|4,437|5,026| |少数股东损益|-51|-13|0|0|0|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2,707|2,926|4,071|4,437|5,026| [9] 公司业务情况 - 2024年营收结构:高性能计算632.2亿元 + 智能终端353.2亿元 + AIoT及其他46.7亿元 + 汽车及工业产品15.6亿元 [7] - 2025Q1营收349.98亿元,同比+115.65%,毛利率8.4%,环比微增,归母净利润8.42亿元,同比+39.05% [7] - 数据业务包括通用服务器、存储服务器、AI服务器、交换机全栈式产品组合 [7] - 汽车电子领域构建全栈式自研能力和车规制造中心,智能座舱、显示屏、智驾业务突破,实现首个座舱产品全栈研发交付,新增新势力车企客户 [7] - 主要客户包括三星、OPPO、小米等国内外知名厂商,2024年收购易路达新增北美可穿戴客户 [7] - “1 + 5 + 5”全球化布局:总部上海,5大研发中心,2大国内制造中心和3大海外制造基地 [7]
朝闻国盛:白银的市场认知差
国盛证券· 2025-07-15 14:45
报告核心观点 报告涵盖多行业多公司研究,涉及国有大行上涨趋势、转债市场估值、白银市场认知差、统一企业中国发展、C - REITs 市场、沪电股份业绩、惠城环保项目、紫金矿业产量等内容,并给出相关投资建议 [4][8][9]。 各研报关键要点 策略:国有大行强上涨趋势是否终结 - 长期宏观叙事驱动的强上涨趋势可能有多段,短期国有大行未现过热迹象 [4] - A 股上行趋势未改,全球权益多数上涨,商品价格多数上涨,中美利差小幅扩张,6 月通胀数据分化,特朗普公布对多国关税信函 [4] 金融工程:转债市场步入高估值区间——七月可转债量化月报 - 截至 2025 年 7 月 11 号,转债市场定价偏离度指标为 2.32%,处 2018 年以来 92.5%分位数水平,已步入高估值区间 [4] - 当前转债市场处于[2%,4%)高估值区间,历史上该区间未来半年中证转债收益率均值为 - 2.2%,胜率为 35%,配置价值较低 [4] 固定收益:定价转债的信用风险 - 构建并优化转债信用风险模型,多数年份预测精度超 80%,已对 7 只符合监管要求但未披露评级的转债评估潜在风险 [6] - 模型主要评估非金融行业可转债信用风险,金融板块信用评级普遍稳定且预期维持高等级,未来将持续优化 [6] 固定收益:房产成交回落——基本面高频数据跟踪 - 本期国盛基本面高频指数为 126.6 点,当周同比增加 5.2 点,同比增幅不变,利率债多空信号不变,信号因子为 4.7% [8] 有色金属:白银的市场认知差 - 白银长周期与黄金相关性高,工业属性影响短周期波动,市场高估工业需求影响,低估金融属性投资需求拉动 [8] - 投资需求回升可弥补工业需求回落,即使光伏需求下滑,白银或仍维持供需缺口 [8] - 近几轮银金比修复在经济复苏期,市场担忧滞胀不利白银工业属性,白银交易额仅为黄金 11%,易逼仓,COMEX 白银库存年初攀升,伦敦银库存降至历史低位 [8] 食品饮料:统一企业中国(00220.HK) - 创新驱动,长期领航 - 统一企业中国是领先饮料及方便面制造商,2024 年营收 303.32 亿元,同比 + 6.1%,归母净利润 18.49 亿元,同比 + 10.9%,饮料业务成增长重要引擎 [9] - 公司重视消费者需求,产品、渠道、管理、成本方面有优势,原物料成本红利有望延续 [10] - 预期 2025 - 2027 年归母净利润为 22.1/25.0/27.6 亿元,同比 + 19.3%/+13.2%/+10.6%,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11] 房地产:C - REITs 周报——华润商业 REIT 启动二次扩募,关注龙头效益 - 本周中证 REITs 全收益指数下跌 1.12%,C - REITs 二级市场回调,生态环保、仓储物流板块 REITs 回调小,保障房、产业园区板块 REITs 跌幅大,生态环保板块交易活跃度最高 [11] - 看好 2025 年 REITs 市场升温,择时是当前二级投资关键,建议结合资产韧性等挑选个券,关注强周期板块政策主题弹性及项目管理能力 [11] 通信:沪电股份(002463.SZ) - AI 网络重要性凸显,PCB、交换机持续打开成长空间 - 2025 年上半年预计归母净利润 16.5 - 17.5 亿元,同比增长 45% - 53%,受益于服务器和 AI 等对 PCB 结构性需求 [12] - 公司积极布局网络交换产品,交换机产品已批量生产或交付,未来将受益于计算集群网络优化趋势 [12] - 预计 2025 - 2027 年收入为 177/222/267 亿元,归母净利润为 36.8/46.3/56.2 亿元,对应 PE 分别为 25/20/16 倍,维持“买入”评级 [13] 环保:惠城环保(300779.SZ) - 废塑料项目试生产成功,开启高增长赛道 - 公司全球首创的混合废塑料资源化综合利用项目试生产成功,标志混合废塑料深度催化裂解(CPDCC)技术工业化验证成功 [14] - 下调 25 年利润、上调 27 年利润,预计 2025 - 2027 年营收 17.7/27.5/42.0 亿元,归母净利润 1.7/5.0/8.8 亿元,对应 PE 为 278.4/95.7/54.4x,维持“买入”评级 [15] 有色金属:紫金矿业(601899.SH) - 铜金产量双位数增长,金矿版图持续扩张 - 2025 年上半年预计归母净利润约 232 亿元,同比增长约 54%,扣非归母净利润约 215 亿元,同比增长约 40% [15] - 2025H1 铜金产量双位数增长,金价同比增长 39.5%,2025Q2 矿产金量价大幅提升或为主要业绩增长点 [16] - 年内完成加纳 Akyem 金矿交割,拟收购哈国 RG 金矿项目,助力完成 2028 年矿产金 100 - 110 吨规划目标 [16] 行业表现情况 行业表现前五名 | 行业 | 1 月 | 3 月 | 1 年 | | --- | --- | --- | --- | | 钢铁 | 9.6% | 8.7% | 21.2% | | 综合 | 9.3% | 19.2% | 71.9% | | 建筑材料 | 8.8% | 6.0% | 17.3% | | 电力设备 | 8.7% | 13.4% | 29.3% | | 通信 | 7.5% | 20.8% | 36.0% | [2] 行业表现后五名 | 行业 | 1 月 | 3 月 | 1 年 | | --- | --- | --- | --- | | 美容护理 | -3.1% | 3.9% | 14.7% | | 石油石化 | -0.1% | 8.6% | -3.9% | | 交通运输 | 0.0% | 3.7% | 10.1% | | 汽车 | 0.6% | 3.9% | 27.5% | | 食品饮料 | 0.7% | -6.3% | 2.2%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