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icon
搜索文档
从对接桌叩开市场门
经济日报· 2025-11-12 06:11
贸易投资对接会概况 - 对接会是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期间的亮点活动,现场设有50张洽谈对接桌,座无虚席,海外展商与中国采购商齐聚 [1] - “惠chat”贸易洽谈专区是重点活动之一,上千家海外展商与国内采购商在此进行多轮、“一对一”高效洽谈 [2] - 现场设有国际结算、产品推介等综合金融服务,以助推贸易成果落地 [2] 南非鲜果出口行业 - 中国与南非签署贸易协议,南非一次性获准向中国出口杏、桃、油桃、李子和西梅5种核果,这是历史性突破 [1] - 南非的采收季对应中国的冬春市场及春节消费旺季,为南非水果出口提供了绝佳的市场窗口 [1] - 南非鲜果出口商论坛拥有150多家会员单位,涵盖鲜果出口、加工及物流等环节,出口量在南非鲜果出口总量中占据重要份额 [1] 具体合作成果 - 美国戈尔公司在活动开始不久后,与上海两家专精特新企业达成460万美元的合作意向 [2] - 南非鲜果出口商论坛CEO表示收到了大量咨询,这些有机会转化为实际订单,进博会的对接桌是促成合作的关键一步 [2] - 印度尼西亚展商表示通过对接会更加理解中国采购商需求,对进一步开拓中国市场充满信心 [2]
新疆从“林果大区”迈向“林果强区”—— 小果子“链”起大产业(砥砺奋进七十载 天山南北谱华章)
人民日报· 2025-10-11 08:47
产业规模与地位 - 林果业已成为覆盖范围广、惠及人口多、发展潜力巨大的绿色产业和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 [1] - 红枣、葡萄、杏、巴旦木等特色果品产量位居全国前列 [1] - 全疆林果产业惠及果农550万人,林果主产区果农林果收入占人均可支配收入近30%,部分区域超过60% [4] 产业布局与品种结构 - 已形成成熟的“一区三带”产业布局体系,包括环塔里木盆地优势林果产区等 [1] - 通过引进新梅、杏李、樱桃等名特优新品种,拉长果品上市期,实现全年不间断供应 [1] 种植技术与标准化管理 - 全疆累计开展技术培训5万余场,培训农民和技术骨干超过380万人次,果园整体管理水平显著提升 [2] - 推广新品种和标准化技术,如库车市齐满镇甬库团结村通过技术培训推动香梨种植走向标准化、品牌化 [2] - 应用无人机精准喷洒和“互联网+农业”系统,实现林果全生长周期的数字化管理 [2] 加工产业链与附加值提升 - 已培育林果加工龙头企业70余家,专业合作社超2000家 [3] - 开发出核桃油、沙棘精华等精深加工产品180余种,产业链从单一鲜果销售走向多业态融合 [3] - 如阿克苏金物联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建成6条智能化生产线,年处理果蔬原料7万吨,开发出100多种产品 [3] 销售渠道与市场拓展 - 积极构建线上线下联动网络,已举办4届中国新疆特色林果产品博览会 [3] - 通过“大仓东移”等援疆项目,2018年以来累计促进31.1万吨喀什特色农副产品出疆销售 [3] - 新疆年均外销果品占年产果品总量的80%,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 [4] 产业效益与民生影响 - 林果业是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部分主产区林果收入占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例高达60% [4] - 产业实现从传统果园到智能工厂,从线下展销到云端订单的升级 [5]
新疆从“林果大区”迈向“林果强区”——小果子“链”起大产业
人民日报· 2025-10-11 08:39
行业概况与战略地位 - 林果业已成为覆盖范围广、惠及人口多、发展潜力巨大的绿色产业和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 [1] - 新疆正从“林果大区”迈向“林果强区” [1] - 形成成熟的“一区三带”产业布局体系 包括环塔里木盆地优势林果产区等四大区域 [1] - 通过引进新梅、杏李、樱桃等名特优新品种 拉长果品上市期 实现全年不间断供应果品 [1] 生产与技术升级 - 全疆累计开展技术培训超过5万场 培训农民和技术骨干超过380万人次 [2] - 推广新品种和标准化技术 如库车市齐满镇甬库团结村推动香梨种植走向标准化、品牌化 [2] - 应用科技手段 如无人机精准喷洒生物农药 地下传感设备实时监测土壤信息 [2] - “互联网+农业”系统实现林果全生长周期的数字化管理 大幅提高果品标准化程度 [2] 加工与产业链延伸 - 培育林果加工龙头企业70余家 专业合作社超过2000家 [3] - 开发出核桃油、沙棘精华等精深加工产品180余种 [3] - 产业链从单一鲜果销售走向多业态融合 [3] - 例如阿克苏金物联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建成6条智能化生产线 年处理果蔬原料7万吨 开发出100多种产品 [3] 销售与市场拓展 - 新疆年均外销果品占年产果品总量的80% [4] - 积极构建线上线下联动网络 已举办4届中国新疆特色林果产品博览会 [3] - 电商平台让新疆林果销售范围不断扩大 [4] - 在对口援疆机制下 “大仓东移”等产销对接项目扎实推进 例如2018年以来累计促进31.1万吨喀什特色农副产品出疆销售 [3] 经济效益与民生贡献 - 全疆林果产业惠及果农550万人 [4] - 林果主产区果农林果收入占人均可支配收入近30% 部分区域甚至超过60% [4] - 林果业成为惠及民生、振兴乡村的重要支柱 [4]
水果代餐减肥?这六个是能量炸弹
北京青年报· 2025-09-30 14:50
文章核心观点 - 文章核心观点为纠正“吃水果减肥”的普遍误区,指出部分水果因高热量、高糖分、高脂肪含量,不仅无助于减肥,反而可能成为“能量炸弹”,需控制摄入量 [1] - 文章强调减肥成功的关键在于控制总热量摄入,而非单纯选择水果代餐,并推荐了低糖、低能量、高膳食纤维的水果种类 [9][10] 高热量水果分析 - 牛油果脂肪含量高达15.3克/100克,热量为171千卡/100克,相当于147克米饭 [2] - 榴莲碳水化合物含量为28.3克/100克,热量为150千卡/100克,其脂肪含量是芒果的33倍,橙子的16.5倍 [3] - 菠萝蜜热量为105千卡/100克,是哈密瓜热量的3倍,苹果热量的近2倍 [4] - 冬枣维生素C含量高达243.0毫克/100克,但含糖量达27.8克/100克,热量为113千卡/100克,是李子热量的近3倍 [5][6] - 香蕉热量为93千卡/100克,碳水化合物含量22.0克/100克,常被某些地区作为主食 [7] - 雪梨碳水化合物含量20.2克/100克,热量79千卡/100克,是鸭梨和酥梨碳水化合物含量的近2倍 [8] 适宜减肥的水果特征与推荐 - 适宜减肥的水果需具备水分含量高、能量低、含糖量低且富含膳食纤维的特征 [9] - 推荐的低糖水果包括仁果类(如酸梨)、核果类(如李子)、浆果类(如草莓)、柑橘类(如葡萄柚)、热带亚热带水果(如芒果)及瓜果类(如西瓜),其碳水化合物普遍低于10% [10] - 文章指出控制总热量摄入是核心,例如200克苹果的热量与100克香蕉相当,并强调均衡饮食与适当运动的重要性 [10]
(乡村行·看振兴)山西高平:瓜果飘香采摘忙 特色果蔬绘“丰”景
中国新闻网· 2025-09-16 11:45
杜寨村果园产业模式与效益 - 果园采用“合作社+农户+公司”模式,打造多元种植、错峰上市的产业格局[3] - 果园占地300余亩,种植苹果、梅子、杏、黄梨、桃子等20余种水果[3] - 果园带动50多名村民就业,水果采摘从6月持续至11月底,带动村民人均年增收达1万元[3][5] 杜寨村苹果产销情况 - 当前苹果总产量预计约3万斤,产值可达6万元[3] - 苹果除游客采摘外,亦有收购商上门收购,主要销往本地及周边县区[3] - 村民在果园工作每日可获得60元收入,工作相对稳定[3] 河西村酸枣产业发展 - 河西村党支部领办创立三道河种植专业合作社,流转340亩废弃河滩地规模化种植100亩酸枣树[4] - 合作社与山西省农科院对接,引进优质种苗并推广绿色标准化种植技术,采用物理防虫、不施肥料等方式保障果品质量[4] - 酸枣基地还种植200亩玉米、20亩红薯和20亩土豆,通过多元产业带动村集体和村民双增收[4] 河西村酸枣产量与深加工规划 - 今年为酸枣树挂果第一年,预计亩产500斤,总产量4万斤,产值有望突破10万元[6] - 待明年进入丰产期,亩产预计可达1500斤,效益将实现翻番[6] - 村里已引进深加工企业,计划开发酸枣仁、酸枣汁、酸枣叶茶、酸枣仁中药材等高附加值产品,并已完成深加工厂房选址[6] 村民就业与生态效益 - 河西村酸枣基地雇佣村民进行采收,村民每日可获得六七十元收入,实现家门口务工增收[4][6] - 酸枣种植让荒地披上绿装,实现了生态与经济效益的双赢[6]
月月有鲜果、全城可采摘,济南推出“泉果飘香”区域公用品牌
齐鲁晚报网· 2025-07-02 13:19
济南市"泉果飘香"区域公用品牌发布 - 济南市园林和林业绿化局推出"泉果飘香"区域公用品牌作为林果产业统一标识 [1] - 品牌整合11个区县130个优质采摘园区打造十大特色果品采摘季 [1] - 创新推出鲜果品鉴会、自然教育研学等十大"采摘+"特色项目 [1] 活动开展情况 - 已举办樱桃、桃、杏等采摘旅游季主题活动80余场次 [2] - 累计接待市民游客50万人次 [2] - 智慧林果服务系统接入"爱山东·泉城办"实现130个园区导航一键直达 [1] 未来工作计划 - 组织专业技术人员为采摘园区提供种植技术指导等服务 [2] - 陆续推出葡萄、苹果、猕猴桃等采摘季活动 [2] - 依托济南园·林市集平台举办"鲜果季"专场展销活动 [2] - 深化品牌打造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