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桂惠贷
icon
搜索文档
广西财政引金融“活水”赋能民营经济
搜狐财经· 2025-08-22 19:28
财政金融协同政策 - 广西财政厅统筹运用财政贴息、融资担保、引导基金、金融开放门户等政策工具引导金融资源向民营经济领域倾斜 [1] - 2024年各级财政筹措贴息资金30.5亿元引导金融机构投放"桂惠贷"2317.34亿元其中1824.28亿元投向民营企业惠及10.25万户为民营企业降低融资成本23.07亿元 [1] - 出台《广西金融惠企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创设"普惠经营贷"明确将民营企业列为重点扶持对象 [1] 融资担保支持措施 - 创新"贴担融合"机制对获财政贴息且经担保的企业贷款给予担保费补贴形成"贴息+担保补贴"双重降本效应 [1] - 引导担保机构重点支持专精特新、科技创新等领域民营企业以信用、保证等多种方式提供担保增信 [1] 产业投资基金布局 - 按市场化方式发起设立科创投资基金、产业投资基金重点投资科技型民营企业 [2] - 组建总规模不低于100亿元的人工智能产业基金推动设立企业数智化转型、科创产业投资、专项并购三类基金引导传统民营企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2] 跨境贸易支持政策 - 对区内非金融企业使用跨境人民币开展货物贸易结算达5亿元以上的按结算金额0.1%奖励单户企业年度最高奖100万元 [2] - 引导金融机构对民贸民品企业实施贷款到期无还本续贷将民贸民品企业扩充至386家计划纳入更多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 [2]
强化财金联动 畅通实体经济融资渠道
广西日报· 2025-07-25 11:49
广西金融惠企三年行动方案核心内容 政策目标与框架 - 到2027年统筹财政资金75亿元,带动财政贴息贷款6000亿元以上、担保补贴1000亿元以上、债券发行3000亿元以上 [5] - 聚焦重大项目、重点产业、普惠领域融资三项重点任务,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6] - 创新"财政贴息+风险补偿+担保补贴+奖补资金"组合政策工具,提供全链条金融服务 [6] 政策工具创新 - 推出"双顾问"服务(金融专家+AI顾问),全流程匹配企业融资需求 [6] - 建立"小而精"政金企对接机制,分级分类解决融资堵点 [8] - 优化财政贴息拨付模式,从间接补贴改为直接拨付企业,效率提升50% [22] 重点领域支持措施 重大项目与产业 - 创设"前期贷"支持项目资本金,开发知识产权、碳排放权等新型质押贷款 [15] - 重点产业领域信贷产品民营企业报送比例提高,引导资源倾斜 [23] - 科技创新金融债券发行规模20亿元,叠加贴息政策降低融资成本 [27] 普惠金融 - 新增"普惠经营贷",单户授信1000万以下小微企业目标投放600亿元 [23] - 推广"随借随还""无还本续贷"模式,覆盖所有小微企业及部分中型企业 [15] - 担保费率补贴0.2%-0.4%,综合融资成本下降0.5-1个百分点 [11][23] 金融机构落地进展 - 广西北部湾银行建立专项小组,7月4日完成全员培训及政策工具包下发 [25] - 桂林银行开通绿色通道,截至7月23日投放贴息贷款4.29亿元,惠及75户企业 [27] - 广西融资担保集团强化费率上限管理,规范补贴申报流程 [28] 资本市场拓展 - 力争每年发行信用债1000亿元以上,推动"1+10+N"政府基金集群撬动资本1000亿元 [12] - 完善企业上市激励机制,加强投融资对接与路演培训 [11] - 保险资金运用扩大至科技、航运、工程等领域,产品种类增加30% [11]
工商银行钦州分行:金融活水润泽产业沃土 高质量服务实体经济结硕果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7-23 18:15
核心业务表现 - 截至2025年6月末制造业贷款余额达41.78亿元 较年初增量9.58亿元 [1] - 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29.96亿元 较年初新增1.10亿元 [1] - 战略新兴产业贷款43.17亿元 较年初新增5.76亿元 [1] 重点服务领域 - 聚焦临港绿色大工业 临港现代物流业 现代服务业三大特色产业集群 [2] - 金融资源精准投向科技创新 先进制造 产业升级等关键领域 [1] - 支持技术改造再贷款及数字化 智能化 高端化 绿色化技术改造项目 [3] 金融服务创新 - 运用跨行跨区域银团贷款 市场化债转股等工具满足重大项目需求 [3] - 通过"桂惠贷"产品支持制造业企业技术改造 [3] - 提供全周期综合金融解决方案 涵盖信贷 结算 贸易融资等产品 [3] 政银企协同机制 - 建立制造业金融服务专项工作机制 配套资源倾斜与考核激励 [2] - 将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备选项目纳入重点支持项目库 [2] - 采用"分行+支行"协同模式推动自贸区 西部陆海新通道重大项目 [4] 区域服务策略 - 依托"金桂星火"党建品牌开展"入园惠企"精准服务 [4] - 动态下发工商注册 项目核准清单至支行强化跟踪反馈 [4] - 升级跨境支付结算 贸易融资服务支持外向型产业链 [3]
工行贺州分行:普惠贷款“组合拳” 激活实体发展新动能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7-18 18:13
普惠贷款增长 - 截至2025年5月普惠贷款余额近14亿元 增量1.41亿元 增幅11.32% [1] - 普惠有贷户840户 新拓户76户 [1] - 碳酸钙产业普惠贷款余额突破5.3亿元 年度新增投放1亿元 同比增幅达41% [3] 创新金融产品 - 推出"桂惠贷+科创贷"信用贷款1000万元 执行利率较基准下浮150BP 降低财务成本近20万元 [2] - 通过"无还本续贷"实现资金无缝衔接 支持企业产能扩容 [2] - 特色产品包括"碳酸钙绿色贷款""种植e贷"等 覆盖批发零售、物流运输、文化旅游等重点行业 [3] 重点领域支持 - 为临规企业发放普惠贷款2350万元 涉及客户8户 [4] - 为外贸企业发放7254万元 涉及客户8户 [4] - 服务碳酸钙产业链上下游近160家企业 [3] 政策落实成效 - 近三年累计为小微企业办理续贷767笔 续贷总额11亿元 [5] - 累计发放桂惠贷597笔 金额13亿元 [5] - 2025年累计投放公司信贷资金5.31亿元 [5] 贷款结构优化 - 普惠、涉农、民营企业贷款分别较年初增加1.41亿元、3000万元、9600万元 [6] - 普惠、民营、涉农贷款增速11.32%、7.87%、1.55% 均高于各项贷款平均水平 [6] - 覆盖农业"种、养、工、贸、服"全领域 服务乡村振兴发展 [6]
解码德保农商银行服务县域经济的“德保样本”
证券日报· 2025-05-30 14:51
德保农商银行业绩与战略 - 2024年1月至4月累计为县域经济输送信贷资金超5.5亿元,截至4月末存款余额54.06亿元、贷款余额42.82亿元 [1] - 综合排名从2022年末第44名跃升至2025年一季度末第8名,监管指标持续向好 [1] - 坚持"做小、做散、做精"转型方向,围绕重大项目、园区建设及产业链供应链企业发力,打造金融服务县域经济的"德保样本" [1] 工业领域金融支持案例 - 对石灰岩产业企业信贷支持从600万元增至4350万元,通过"全周期+嵌入式"服务机制精准匹配产能扩建需求 [3] - 投放"桂惠贷"为企业减少融资成本47.57万元,该企业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2.7亿元 [3] - 支持企业建成13座石灰窑和3座现代化钢窑,形成日产量2155吨规模,成为广西华银铝业长期合作伙伴 [3] 文旅产业金融创新 - 以收费权质押+股东担保方式为德保矮马王国景区提供1800万元固定资本贷款 [4] - 景区2024年接待游客13.52万人次,实现营收约925万元,带动周边村落发展 [4] - 累计投向文旅产业信贷资金6000万元,推动产业突破"门票经济"边界 [4] 农业领域金融服务 - 创新以"财政补贴型水果种植保险单"质押方式向百乐德农业发放280万元贷款 [6] - 支持企业打造5000余亩柑橘产业版图,提供代发工资、移动支付等一站式服务 [6] - 计划重点支持企业建设"天空地一体化"智慧农业系统,探索"金融+科技+农业"融合路径 [7]
金融机构下足真功夫让更多人能消费、敢消费、愿消费
证券日报· 2025-05-11 23:11
提振消费的宏观意义 - 提振消费可刺激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增加就业岗位、提高居民收入,形成经济增长的正反馈机制 [1] - 强大的消费市场能增强经济抗风险能力,缓解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压力 [1] 金融机构短期促消费措施 - 围绕家居、汽车、数码家电等高频消费场景推出差异化信贷产品与信用卡专项分期服务 [1] - 适度降低消费信贷产品利率,将金融服务嵌入消费场景 [1] 金融机构长期促消费策略 - 支持个体工商户、民营及小微企业发展以带动就业和增收 [1] - 支持乡村产业发展,带动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增长 [1] - 桂林银行通过普惠金融倾斜政策(信贷资源、审批机制、营销费用)支持小微企业,一季度末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431.01亿元,较年初新增4.71亿元 [2] 小微企业信贷支持具体案例 - 灌阳农商银行投放"桂惠贷"等优惠产品,优化审批流程,简化手续以降低企业融资时间和成本 [2] - 通过"党旗引领+金融先锋"活动组织专员上门定制金融服务方案,解决小微企业资金难题 [3] 提升居民收入的金融创新 - 灌阳农商银行为灵活就业人员设计专属信贷产品,按业务流水和经营前景评估额度,提供按季付息、淡旺季调整还款等灵活方式 [4] - 农行普洱分行针对新市民推广"商户e贷"支持创业,针对农户推出惠农农资分期、农机分期(列入补贴机型可享额外利率优惠) [4] 消费信贷风控体系 - 灌阳农商银行利用大数据多维度评估借款人信用风险,贷中审查资金用途合规性,贷后跟踪还款情况并采取预警措施 [6] - 农行普洱分行通过"宣讲+服务"普及征信知识,增强社会信用意识 [6] 金融机构未来重点布局领域 - 乡村振兴:推进"整村授信",支持农村特色产业和农业现代化 [7] - 小微企业:优化信贷服务,重点扶持就业吸纳能力强的企业 [7] - 消费金融:针对绿色消费、智能消费等新兴场景推出专属产品 [7]
广西金融“首季报”成色几何
广西日报· 2025-05-09 10:26
社会融资规模与贷款增长 - 2025年一季度广西社会融资规模增量2365.08亿元,同比多增83.46亿元,其中本外币贷款增加1600.97亿元,占比67.7% [2] - 3月末广西各项存款余额4.85万亿元(同比+5.7%),贷款余额5.57万亿元(同比+8.0%),贷款增速高于全国平均1.1个百分点,排名全国第10位 [2] - 企业和政府债券净融资、股票融资合计760.92亿元,同比多增302.79亿元,占社融增量32.2%,占比同比提升12.1个百分点 [2] 货币政策与融资结构 - 人民银行广西区分行通过信贷窗口指导、稳定净息差等措施推动贷款增速居全国前列,其中科技创新贷款余额6467.93亿元(同比+14.09%),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3034.27亿元(同比+16.33%) [3][6] - 银行间债券市场承销主体培育成效显著,前3月城商行发行金融债60亿元,非金融企业通过银行间市场发债融资383亿元,占全部非金融企业债券融资77% [4] - 5月央行降准降息释放1万亿元流动性,广西将落实利率、存款准备金率等工具保持流动性充裕 [5] 重点领域信贷支持 - 普惠小微贷款余额5990.35亿元(同比+11.88%),农、林、牧、渔业贷款余额1114.60亿元(同比+8.47%) [6] - 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项目获授信481.1亿元,累计发放贷款93.35亿元 [6] - "桂惠贷"模式叠加财政贴息效应,1-3月释放资金520亿元,其中再贷款再贴现支持"桂惠贷"105.68亿元 [8] 融资成本优化 - 一季度广西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3.26%(同比-54基点),企业贷款利率3.34%(同比-36基点),个人住房贷款利率3.07%(同比-47基点) [10] - 贷款利率下行叠加政策工具支持,累计降低企业及居民融资成本超37亿元 [10] - 2019年8月至2025年3月,新发放贷款利率从6.02%降至3.24%,累计降幅2.78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12] 金融服务机制创新 - 建立"银行+行业"清单推送机制,截至3月末推动14家银行向42个项目授信453.51亿元,发放贷款77.08亿元 [9] - 前置介入企业筛选环节,聚焦科技创新再贷款支持领域,提升银企对接效率 [9] - 二季度将推进金融"五篇大文章"政策体系,强化授信用信效率 [9]
桂林银行2024年报:业绩增速保持韧性 “五篇大文章”信贷投入近千亿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29 12:32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09.38亿元,同比增长5.56%,净利润22.80亿元,同比增长10.21% [1] - 资产总额5415.3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7.08%,贷款总额3311.58亿元,较年初增长12.60%,其中公司贷款余额2575.48亿元,同比增长17.62%,个人贷款余额736.10亿元 [1] - 资本充足率11.67%,拨备覆盖率131.94%,流动性比率75.45%,不良贷款率1.68%,主要监管指标符合要求 [1] 金融"五篇大文章"进展 - 在金融"五篇大文章"领域贷款余额1176.77亿元,年内累计投放995.29亿元 [2] - 科技金融贷款余额301.13亿元,同比增长32.72%,支持953户高科技企业 [2] - 绿色贷款余额416.08亿元,同比增长20.08%,设立49家绿色金融专营机构,碳减排贷款余额7.17亿元 [2] - 普惠金融领域投放"桂惠贷"269.10亿元,运用支小再贷款资金158亿元,民营贷款余额1659.04亿元,普惠小微贷款余额426.30亿元 [3] - 养老金融贷款余额1.06亿元,数字金融领域自主研发虚拟数字人服务超29.6万次,辐射客户超590万人 [3] 乡村振兴与县域金融 - 县域贷款余额1097.99亿元,涉农贷款余额833.79亿元,同比增长12.66%,设施农业贷款余额110.9亿元,新型农业主体贷款余额139.26亿元 [5] - 打造600家乡村振兴示范点,覆盖广西三分之一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5] - 社区/小微支行数量达683家,位居全国城商行第一,服务网络深度嵌入基层网格 [6] 战略布局与创新 - 制定《金融"五篇大文章"系列行动方案》,构建全生命周期业务模式 [2] - 数字金融开发"桂银查查""数字桂银"数据产品,搭建乡村AI应用场景 [3] - 社区金融发展十周年,推动"金融+非金融"服务下沉农村地区 [6]
绿色金融推动降碳增绿
经济日报· 2025-03-26 05:58
绿色金融政策推动 - 国务院办公厅发布指导意见 要求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和美丽中国建设提供高质量金融供给 [1] - 中国人民银行提出"三大功能""五大支柱"绿色金融发展政策思路 以适应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和投资结构等全方位深刻变化 [2] - 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完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和基础制度 [1] 绿色贷款规模与结构 - 2024年四季度末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达36.6万亿元 同比增长21.7% [3] - 绿色贷款增速比各项贷款高14.5个百分点 全年增加6.52万亿元 [3] - 投向直接和间接碳减排效益项目的贷款分别为12.25万亿元和12.44万亿元 合计占绿色贷款的67.5% [3] 金融机构实践案例 - 银行机构强化对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化工等领域工艺革新和设备更新改造的中长期贷款支持 [3] - 南京银行泰州分行发放1000万元转型金融贷款 系江苏省首笔航运企业转型金融贷款 [5] - 浙江嘉善农商银行创新开发以碳普惠交易权作为抵押担保的专项绿色信贷产品 [5] - 广西银行机构与税务部门合作推动纳税信用转化成融资信用 为高碳企业提供设备升级资金保障 [4] 金融产品创新方向 - 转型金融成为绿色金融有效补充 重点支持高碳行业或无最优绿色解决方案领域 [4] - 碳金融产品创新潜力巨大 包括碳资产抵质押融资、碳债券、碳期货和碳期权等交易工具 [6] - 探索排污权、用水权、合同能源管理未来收益权等抵质押融资业务及绿色知识产权质押贷款 [6] - 南京银行创新引入转型效果评价机制 贷款付息利率根据评价结果动态调整 [5] 行业发展挑战 - 绿色金融项目面临技术迭代快、政策变动频繁和市场波动大三重风险 [7] - 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 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缺乏规范统一标准 [7] - 银行内部配套能力不足 专门制度和流程不够健全 [7] - 传统行业设备更新面临期限错配、风险集中和技术评估难等痛点 [6] 风险防控措施 - 银行机构需加强授信和投资尽职调查 全面识别环境、社会和治理风险 [7] - 推动建立统一环境信息披露平台 获取更准确企业环境信息 [8] - 培养引进环境科学、工程、金融等多学科复合型人才 [8] - 建立健全环境、社会和治理风险管理机制 满足绿色金融业务发展需求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