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椰云拿铁
icon
搜索文档
9.9元改写了咖啡市场,星巴克中国正在改写自己
36氪· 2025-07-30 09:25
财务表现 - 2025财年Q3星巴克中国门店达7828家,营收7.9亿美元,同比增长8% [1][2] - 同店销售额增长2%,其中同店交易量增长6%,客单价下降4% [2][9] - 中国门店数量同比增长7%(净增522家),但营收贡献仅占全球9% [3][6] 市场份额与竞争格局 - 星巴克中国市场份额从2017年42%下滑至2024年14% [10][31] - 本土品牌瑞幸通过数字化和价格战(9.9元策略)快速扩张,2024年上新119款产品,星巴克同期上新78款 [24][29] - 中腰部品牌如COSTA、太平洋咖啡、Seesaw在2024年大规模关店 [9] 战略调整与创新 - 首次大规模降价:三大品类推出"夏日心动价",单品最低23元,平均降幅5元 [20][22] - 加速下沉市场布局,2024年新进入166个县级城市,县级门店盈利能力优于高线城市 [22][24] - 产品创新聚焦品类升级(如"浓/"系列、"软雪星冰乐")和新技术应用(如"冰震浓缩"、"生咖"系列) [26][27] 潜在业务出售与合作伙伴 - 星巴克中国估值约60亿美元,考虑引入战略投资者但保留30%以上股份,潜在买家包括大钲资本、高瓴资本、凯雷投资等 [13][16] - 买家需具备本土化运营能力,如高瓴资本曾推动蜜雪冰城数字化,凯雷投资参与麦当劳中国扩张 [14][15][16] - 管理层调整:2024年任命数字化背景的刘文娟为CEO,新增首席增长官(CGO)职位 [17][19] 行业趋势与挑战 - 中国咖啡人均年消费量从2016年约8杯增至2023年16.74杯,但价格敏感度高,80%消费者偏好10-20元价格带 [29][31] - 瑞幸、库迪持续9.9元价格战,星巴克面临品牌定位与价格策略的平衡难题 [29][31] - 数字化成为竞争关键,星巴克与京东外卖打通会员体系以强化消费者洞察 [27][29]
换帅后的瑞幸,杀入加时赛
华尔街见闻· 2025-05-15 16:36
核心观点 - 瑞幸咖啡在市场份额战趋缓后重启扩张步伐,通过定向加盟模式加速下沉市场布局 [3][4][5][6] - 大钲资本董事长黎辉回归管理层,释放业务与资本化提速信号 [7][19][24] - 公司通过产品多元化(轻乳茶等)和动态定价策略改善盈利能力,一季度自营门店经营利润率同比提升超10个百分点 [32][34][36] - 行业竞争格局变化:库迪持续低价策略,蜜雪冰城等茶饮品牌跨界加剧核心点位争夺 [41][44][57][62] 扩张战略 - 2024年推出定点加盟模式,已覆盖200余城超500个审核点位,400+门店开业 [5][15][17] - 2025年一季度净新开1757家门店,达全年目标三分之一,显著快于2024年各季度(2342/1371/1382/997家) [12][14] - 加盟模式侧重学校、医院等下沉市场核心位置,利用当地资源禀赋 [6][17] 资本与治理 - 大钲资本持股31.3%并掌握53.6%投票权,黎辉接任董事长强化控制权 [10][19][24] - 黎辉曾主导瑞幸早期融资上市,财务造假后通过多轮注资重整成为控股股东 [8][9][22] 经营表现 - 一季度营收88.65亿元(+41.2%),净利润5.25亿元(扭亏) [36] - 自营同店销售额增长8.1%,经营利润率升至17.1%(+10pct) [33][34] - 非咖啡饮料贡献杯量同比+10%,轻乳茶单日销量达167万杯 [32][48] 竞争策略 - 动态调整优惠幅度,直营门店单杯价格稳定在13元左右 [30][31] - 跨界茶饮市场,轻乳茶系列通过9.9元代金券促销拉动7980万月活用户(+36.5%) [47][51] - 面临库迪3.9元低价咖啡及蜜雪冰城供应链优势(咖啡豆采购成本低20%)的挑战 [41][59][62] 行业动态 - 现制茶饮品牌集中上市融资,加剧核心点位争夺 [44] - 咖啡豆价格上涨压缩行业利润空间,市场份额向头部集中 [38] - 京东外卖平台成为新战场,库迪借补贴获4000万单销量 [40][41]
同店增速回正后,瑞幸“加时赛”正式开局
华尔街见闻· 2025-05-15 15:50
扩张战略 - 公司重启扩张步伐,面向全国186座城市发布超800个定向加盟点位[1][2] - 定向加盟模式旨在借助当地资源占据学校、景区等下沉市场核心位置[3] - 2024年一季度净新开门店1757家,超过去三季度单季水平,达成全年目标三分之一以上[9] - 截至4月末超500个定向点位通过审核,覆盖200余城市,400余家门店开业[11] 资本与治理 - 大钲资本持股31.3%并掌握53.6%投票权,拥有绝对话语权[5] - 大钲资本董事长黎辉接任董事长,被视为业务与资本化提速信号[4][13][18] - 黎辉曾深度参与公司早期融资及上市,财务造假风波后通过注资重组成为控股股东[14][16] 经营表现 - 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41.2%至88.65亿元,净利润5.25亿元同比扭亏[25] - 自营同店销售额增速回正至8.1%,经营利润率升至17.1%同比增超10个百分点[22][23] - 非咖啡饮料对杯量贡献同比增加约10%,轻乳茶填补下午时段订单空白[21][24] 市场竞争 - 门店总数超2.4万家,仅不足五分之一面临库迪贴身竞争[20] - 库迪通过京东外卖销量突破4000万单,并延长门店补贴至2028年底[27][28] - 蜜雪冰城旗下幸运咖以6-8元低价果咖切入市场,供应链成本优势显著[40] 产品策略 - 轻乳茶单日销量最高达167万杯,但新品对用户增长拉动效应递减[32][34][36] - 平均3-4天推一款新品,咖啡跨品类至奶茶以改善复购与利润率[33][37] - 柠檬茶等产品仍依赖罐头原料,鲜果供应链未完全打通[40] 行业动态 - 现制茶饮品牌密集上市融资,核心点位争夺加剧[29] - 咖啡豆价格上涨预期下,行业整合向成本优势企业集中[27][37] - 星巴克与京东外卖打通会员体系,外卖平台补贴战延缓行业整合[27]
瑞幸等待下一个爆款
远川研究所· 2025-03-13 20:35
行业整合与价格战 - 2024年连锁咖啡价格战停火,瑞幸新开门店数量从2023年的8034家降至6092家,行业进入整合收尾阶段[1] - 咖啡豆价格2024年涨幅超70%,因巴西与越南占全球60%供应量地区遭遇极端天气减产[3] - 2024年约4.5万家咖啡门店退出市场,是2023年的5倍,中小商家成为涨价主要受害者[4] 瑞幸供应链优化 - 公司转向巴西、哥伦比亚等产地直采咖啡豆,规避15%贸易商成本并获得10%规模采购优惠[5] - 2024年与巴西签订5年24万吨直采协议,是2022年的3倍多,占中国进口咖啡豆40%份额[5] - 自建烘焙工厂(福建+江苏4.5万吨产能)可供应2万家门店,青岛5.5万吨基地在建,加盟商采购价下调16.8%[6] 门店扩张与竞争 - 库迪2022年以"8.8元"策略切入市场,8个月突破5000家店,对瑞幸100米内门店补贴达1.5元/杯[8][9] - 瑞幸应对措施包括:加密门店比例从25%提升至35%以上,开放县级市加盟,2023Q1新增33个城市[11] - 2024年瑞幸门店净增6092家,但经营利润率下降1.8%至10.3%,租金及经营开支同比增65%远超营收38%增幅[12] 单店经营效率 - 2024年单店营收下滑主因从客单价偏低(上半年)转为用户数量稀释(下半年),Q4客单价回升至14元/杯[13] - 门店密度增加导致用户分流,两万家门店规模下每家店日均订单减少22笔[19][20] - 原材料成本占比从43.7%降至40.9%,但总成本仍增长因租金人力成本上升[12] 产品创新与爆款 - 2021-2024年累计推出超450款新品,生椰拿铁(2021)、椰云拿铁、酱香拿铁(2023)三大爆款分别带动单店用户增长579人、543人、1527人[16][17] - 2023Q3酱香拿铁推出时月活用户增长3337万人,但2024年轻乳茶系列推出后单店用户同比减少664人[18][19] - 咖啡产品创新空间有限,公司尝试拓展轻乳茶品类,轻轻茉莉·轻乳茶首月销量4400万杯[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