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鱼
搜索文档
“在这里,真的可以和全球做生意!” 百名青年达人为鄂州代言
搜狐财经· 2025-10-16 20:49
泰国超头部达人、留学生PeePee Sunny(中文名刘悦)等青年达人获颁鄂州跨境电商共创青春伙伴证书。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周鹏摄 作为亚洲首个专业货运枢纽机场,花湖国际机场今年以来新开通货运航线24条,累计达109条,货运航班量稳居全国第4,中部"空中出海口"已然形成。依托 这一优势,今年4月启动的中国(鄂州)跨境电商产业园迅速集聚企业超300家,贸易额突破3.3亿美元。抖音、亚马逊等平台相继入驻,"一基地六中心"的 全链服务,让青年创业者实现"拎包入驻、轻松出海"。 "过去我的镜头记录的是鄂州'半城山水满城诗'的风景;今天,我们更想通过电商,让世界尝尝武昌鱼的滋味,看看古铜镜的纹样。"户外博主、青年代表李 念恩说。 湖北日报讯(记者周鹏、通讯员张颖、刘文欣)10月16日,2025年"青春为家乡代言"公益行暨中国(鄂州)跨境电商产业园推介活动成功举办。百余名青年 网络达人、企业代表齐聚鄂州,共话如何借力花湖国际机场这一"空中丝路"买全球、卖全球。 活动中,青年代表走访花湖国际机场与中国(鄂州)跨境电商产业园,实地感受鄂州从"内陆腹地"向"开放前沿"的跨越。乐陶互娱负责人陈建武表示,以供 应链为核心的"买卖全球" ...
“鱼米之乡”产业旺
金融时报· 2025-08-19 10:39
项目投资与贷款支持 - 农发行湖北省分行在黄冈市智慧农业蔬菜种植示范园项目累计发放贷款14.8亿元,支持五个片区建设2000多座标准化蔬菜大棚[1] - 该行对石首市鸭蛙香稻产业基地项目累计投放贷款1.52亿元,用于5万余亩耕地综合整治[2] - 该行支持丹江口市柑橘产业,累计投放贷款12亿元,其中2022年投放4.5亿元支持16.48万亩示范基地建设,2023年投放2.3亿元支持深加工基地建设[3] 产业发展与模式创新 - 黄冈智慧农业项目融合“农业+旅游+研学”业态,运用传感器和AI“智脑”分析市场行情,带动周边1500名农户就近就业,人均月增收3000元[1] - 石首市项目采用“鸭—蛙—香稻”生态种养模式,配套建设鸭舍、蛙池、加工车间和品牌展厅,提供2000余个就业岗位[2] - 丹江口市通过“农业产业联合体”模式集约分散土地,引入“北冰洋”橘子汽水项目,建成“种植—加工—销售”全产业链,带动10名脱贫户年均增收2万余元[3] 业务战略与产业覆盖 - 农发行湖北省分行以服务全省十大重点农业产业链为抓手,“十四五”以来累计投放相关产业条线贷款逾1300亿元[1] - 该行业务覆盖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河流生态修复、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及“小田并大田”改造,支持虾稻共作、鄂州武昌鱼、应城汤池甲鱼等特色产业[2] - 该行立足柑橘产区优势,支持三峡库区、丹江口库区等多个柑橘项目,将“小柑橘”发展成乡村振兴大产业[3]
市场环境好 消费活力足(新视窗·感受消费新动能新活力)
人民日报· 2025-07-09 06:19
消费环境优化措施 - 青岛市建成228个消费维权服务站,培育104家放心消费餐饮店和98家放心消费摊位,1-5月投诉量同比下降21.37%,游客投诉下降66.11% [4] - 青岛创新推出"放心消费地图"功能,消费者可通过导航软件快速查找维权站点,首批商家已上线并将全面覆盖 [4] - 湖北市场监管系统运用人工智能分析投诉数据,针对"鬼秤"、老幼用品等热点开展"靶向治理",查获改装窝点并缴获大量作案工具 [6][7] 营商环境改善案例 - 山东高唐县行政审批局开设"个转企"专窗,帮助80余家个体工商户转型为企业,获得电子产品购新补贴资格,带动家电数码产品销售2.5万台,补贴金额达1500万元 [5] - 湖北鄂州市市场监管局通过智慧消保平台分析投诉数据,为企业定制"挑刺报告",指导东塔食品公司整改标签问题后投诉量下降80% [8] - 市场监管总局在浙江、湖北、湖南试点大数据分析治理机制,已为700余家企业提供定制化服务 [9] 金融支持消费政策 - 四川省实施消费信贷贴息政策,对汽车、电子产品等4类商品消费贷款按年利率1.5%给予贴息(单笔不超过3000元),已兑现5800万元贴息资金,带动发放贷款41.1亿元 [10][11] - 政策覆盖四川省内近千家银行机构,发放消费贷款2.7万笔,推动住户消费贷款余额达4894亿元(不含住房贷款),带动社零增长4.2% [11] - 工商银行宜宾分行为居民办理购车贷款并提供财政贴息,单笔补贴1500元,简化审核流程快速到账 [10] 消费保障升级 - 蚂蚁保联合人保健康、平安健康升级"好医保"产品,覆盖470家三甲医院特需部及私立医院,新增1500多种先进药械(含400种原研药) [12] - 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的指导意见》,要求金融机构从供需两端强化服务 [11]
先生|首倡长江“十年禁渔”,他说要代表鱼类提意见
央广网· 2025-05-08 17:41
人物背景 - 曹文宣是中国科学院院士、鱼类生物学家,1934年出生于四川彭州,现年91岁 [4] - 童年时期因躲避日军轰炸迁居"海窝子"小镇,从小对动物感兴趣,养过多种宠物并喜欢钓鱼 [7] - 大学就读于华西大学生物系,师从著名动物学家刘承钊院士 [8] 学术成就 - 通过研究裂腹鱼的演化三个阶段,创新性论证了青藏高原的隆起过程,该成果被地质学、冰川学交叉印证 [17] - 在青藏高原考察期间发现22个鱼类新物种 [17] - 1955年开始研究梁子湖团头鲂(武昌鱼),论证其适合人工养殖的特性并推动全国推广 [12][13] - 20世纪80年代发现长江鱼类资源锐减现象,四大家鱼鱼卵数量从60年代上千亿降至不足70亿 [18][19] 长江保护倡议 - 2006年率先提出长江十年禁渔建议 [19] - 联合13名院士发出保护长江生物倡议 [19] - 推动长江于2021年1月1日正式实施十年禁捕政策 [20] - 禁渔四年后四大家鱼产卵量显著回升,江豚重现长江 [20] 科研精神 - 九次赴青藏高原考察,多次遭遇生命危险 [6][15] - 70年科研生涯中一半时间在野外度过 [18] - 倡导"把论文写在江河上"的实践理念 [21] - 强调科研应"解决实际问题"而非追求SCI论文数量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