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贷款

搜索文档
六大行贷款集中投向这个领域→
金融时报· 2025-09-01 10:16
国有六大行2025年上半年经营效益 - 经营效益总体稳健 资产质量持续改善 [1] 信贷投放重点领域 - 信贷资源紧密围绕金融"五篇大文章"配置 科技领域成为重点支持方向且投放力度显著提升 [2] - 建设银行境内对公贷款新增1.24万亿元 科技贷款余额达5.15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6.81% 新增科技贷款7417亿元 服务科技型企业超30万家 [3] - 中国银行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达23.05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46万亿元 科技贷款占企业贷款余额比重超三成 科技型中小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贷款规模领跑市场 [3] - 农业银行科技贷款余额达4.7万亿元 上半年新增超8000亿元增速超20% [4] - 中国银行绿色贷款增长17.21% 民营企业贷款增长12.93% 制造业贷款增长12.99% [5] - 建设银行绿色贷款余额5.72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4.88% 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74万亿元增长9.8% 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余额3.39万亿元增长18.92% [5] - 工商银行制造业贷款余额突破5.2万亿元 中长期贷款占比逾2.4万亿元 设备更新领域贷款投放超1000亿元 [5] - 邮储银行涉农贷款余额2.44万亿元 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72万亿元 绿色贷款余额9586.3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1.59% [6] 息差管理情况 - 净息差普遍收窄主要受LPR利率持续下行、存量房贷利率调整及美联储降息等因素影响 [7] - 中国银行加强存贷款定价管理对冲LPR压力 加大外币债券投资力度提升资金运用效率 [8] - 邮储银行二季度息差边际表现好于可比同业 上半年净息差1.70% [8] - 多家银行预计下半年净息差边际趋稳 工商银行净息差降幅同比收窄 农业银行预计负债端付息成本下降 [8]
建设银行公司客户突破1226万户 制造业贷款余额达3.56万亿元
经济观察网· 2025-08-29 18:19
核心观点 - 公司金融业务保持稳健发展态势 客户基础持续夯实 资产负债规模稳步增长 信贷结构持续优化 房地产金融业务稳健运行 创新服务模式成效显著 [1][2] 客户基础 - 公司类客户达1226万户 较上年末增加58.85万户 [1] - 单位人民币结算账户总量1723万户 较上年末增加93.81万户 [1] 资产负债规模 - 境内公司类存款11.83万亿元 较上年末增加3833.11亿元 增幅3.35% [1] - 境内公司类贷款和垫款15.67万亿元 较上年末增加1.24万亿元 增幅8.59% [1] - 不良贷款率1.58% [1] 信贷结构优化 - 民营企业贷款余额6.59万亿元 较上年末增加5943.89亿元 增幅9.92% [1] - 制造业贷款余额3.56万亿元 较上年末增加5266.56亿元 增幅17.35% [1] - 制造业中长期贷款1.79万亿元 增幅10.25% [1] - 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余额3.39万亿元 较上年末增加5394.47亿元 增幅18.92% [1] 房地产金融业务 - 境内房地产行业贷款余额9273.51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2.09% [2] 创新服务模式 - 数字供应链累计为5394个核心企业产业链的13.22万家链属企业提供6884.32亿元融资支持 [2] - 为证券交易所上市企业及其主要股东提供股票回购增持贷款等综合金融服务 截至6月末已投放相关贷款超120亿元 [2]
张家港行2025年中报出炉:净利增长5.11%,资产质量稳中向好,普惠金融持续发力
全景网· 2025-08-27 22:01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6.05亿元 同比增长1.72%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95亿元 同比增长5.11% [1] - 总资产规模达2237.85亿元 较年初增长2.23% [1] - 各项存款余额1759.31亿元 较年初增长5.58% [1] - 各项贷款余额1461.22亿元 较年初增长6.41% [1] 资产质量 - 不良贷款率为0.94% 与年初持平 [2] - 拨备覆盖率达383.98% 较年初提升7.95个百分点 [2] - 贷款结构分布为个人贷款占比30% 公司贷款占比70% [2] - 主要信贷投放行业为制造业、批发零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2] 业务发展 - 母公司涉农及小微贷款余额1246.25亿元 占全部贷款比例达90.88% [3] - 单户1000万元以下贷款客户数占比高达99.01% [3] - 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速达9.15% 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 [3] - 民营企业贷款余额848.11亿元 占比61.85% [3] 科技创新 - 持续推进金融科技建设 依托新核心系统和新信贷管理系统 [4] - 部署DeepSeek及通义千问等大模型本地化应用 [4] - 在贷款审批、业务营销、智库问答、智慧运营四大场景实现提效赋能 [4] 社会责任 - 绿色贷款余额51.75亿元 较年初增长18.2% [5] - 持续开展"百岁老人慈善长寿金""一杯水""一棵树"等长期公益项目 [5] - 联合政府、公安开展"反诈大走访"活动 [5] 股东回报 - 2025年半年度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0元(含税) [6] - 延续稳健回报股东的一贯做法 [6]
兴业银行济南分行聚力赋能民营经济
齐鲁晚报网· 2025-06-19 09:16
兴业银行济南分行支持民营经济发展 - 截至2024年末在日照市投放的全口径民营贷款余额达37 69亿元 较年初新增15 92亿元 增幅达73 07% [1] - 通过制定民营企业年度服务目标 逐级引导加大对民营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 持续推进贷款增量扩面 [1] - 按照《兴业银行服务民营企业业务综合评价方案》要求 从过程管理和结果评价两方面激发机构和个人内生动力 形成特色服务体系 [1] 金融服务创新与赋能 - 搭建高效尽职免责机制 设立授信绿色审批通道 对各类所有制经济一视同仁 公平精准开展民营企业授信业务 [2] - 贯彻"走万企提信心优服务"活动 主动对接走访创新型中小企业 中小微外贸企业等重点民营企业 持续跟踪金融服务需求 [2] - 下阶段将继续以"金融所能"对接"企业所需" 提供有温度 有力度 有精度的金融服务 [2]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民企贷款投放一直稳步增长
中国新闻网· 2025-05-08 16:00
民营企业贷款增长 - 近五年民营企业贷款年平均增速比各项贷款平均增速高出1.1个百分点 [1] -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民营企业贷款余额76.07万亿元同比增长7.41% [1] - 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5.3万亿元同比增长12.5% [1] 小微企业融资支持机制 - 线下机制向小微主体新发放贷款12.6万亿元平均利率3.66% [1] - 线上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支持银行发放信用贷款民营企业信用贷款余额18.1万亿元同比增长15.4% [1] - 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为小微企业提供融资直保余额1.88万亿元同比增长11.5%担保费率不超过1% [1] 外贸领域金融支持 - 小微融资协调机制单列外贸板块优先对接外贸企业融资 [2] - 一季度短期出口信用险承保金额超过2400亿美元 [2] - 电子信息现代化工整车工程机械等领域承保金额大幅上升 [2]
安徽省人民币贷款余额首超9万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5-01 09:04
信贷总量与资本市场表现 - 截至3月末安徽全省人民币贷款余额达9.08万亿元,首次突破9万亿元,总量居全国第10位 [1] - 贷款增速10.3%,高于全国平均2.9个百分点,增速排名全国第3 [1] - 一季度新增境内上市公司4家,居全国第3位,境内上市公司总数达185家,居全国第7位 [1] - 直接融资规模1804.8亿元,增速25.6%,排名全国第4,创同期历史新高 [1] - 新兴产业引导基金母子基金合计170只,累计投资372亿元,覆盖项目747个 [1] - 在皖落地私募基金规模1.83万亿元,居全国第7位 [1] 金融重点领域发展 - 科技贷款余额8679亿元,增速28%,一季度新增超千亿元 [2] - 合肥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落地14家总行级科创金融服务中心、72家科技专营机构,设立17家科创金融工作站 [2] - 普惠小微贷款余额1.46万亿元,同比增长15.68%,累计走访小微经营主体699万户,发放贷款4402亿元 [2] - 民营企业贷款余额2.47万亿元,连续10个月增速快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 [2] - 涉农贷款余额超2.6万亿元 [2] - 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为中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担保2691亿元,平均费率0.76% [2] 金融风险管控 - 一季度全省不良贷款率低于1%,银行资产质量居全国第6位 [2] - 化解非法集资存量案件29件,全省无新发非法集资案件 [2]
截至3月末安徽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85万亿元
中国新闻网· 2025-04-30 05:36
文章核心观点 安徽出台多项举措保障民营和小微企业融资,包括保持增量信贷供给、实施无还本续贷政策、开展贷款透明化工作等[1][2] 安徽民营和小微企业贷款现状 - 截至2025年3月末,安徽省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85万亿元,占全部贷款比重超四成[1] - 民营企业贷款余额2.47万亿元,同比增长12.3%,新发放民营企业贷款占新发放企业类贷款比重达六成[1] 安徽支持民营和小微企业融资举措 信贷供给方面 - 出台普惠金融24条工作举措,单列民营和小微企业目标任务,保持稳定有效的增量信贷供给,确保民营企业贷款增速、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速持续高于各项贷款增速[1] - 有力有序实施无还本续贷政策,做实贷款到期前1个月主动沟通机制,推动无还本续贷增速持续高于各项贷款增速[1] 服务机制方面 - 做实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专员制度,对小微企业进行全覆盖式融资需求摸排,督促银行对推荐清单内企业做到“3日内对接、1周内尽职调查、1个月内作出授信决定”[1] - 加大首贷户拓展力度,采取信用贷款、随借随还等多种方式,精准匹配、灵活满足民营和小微企业信贷需求,减轻企业抵押担保和资金周转的压力[1] 融资环境方面 - 开展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透明化工作,推动银行全面告知经营主体贷款利息支出、非利息支出,引导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2] - 整治普惠信贷领域不法中介乱象[2] - 印发普惠信贷尽职免责正负面清单,细化执行标准,推动“应免尽免”,激发基层信贷人员敢贷、愿贷、能贷、会贷积极性[2]
一季度六家国有大行合计日赚约38.27亿元 四家不良贷款率下降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4-30 02:38
业绩表现 - 六家国有大行一季度合计实现归母净利润3444.2亿元,合计日赚约38.27亿元 [1] - 农业银行实现营收、归母净利润同比双增,交通银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54% [1] - 工商银行归母净利润841.56亿元居首,邮储银行252.46亿元最低 [1] - 农业银行归母净利润719.31亿元,同比增长2.20% [1] 资产规模与质量 - 工商银行资产规模51.55万亿元居首,较上年末增长5.58% [2] - 农业银行资产规模44.82万亿元,建设银行42.79万亿元,中国银行35.99万亿元 [2] - 邮储银行不良贷款率0.91%最低,中国银行1.25%持平 [2] - 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不良贷款率分别下降0.01、0.02、0.01个百分点 [2]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 - 工商银行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余额3.5万亿元,制造业贷款4.8万亿元均居市场首位 [3] - 农业银行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余额3.2万亿元,新增6213亿元增速24.1% [3] - 建设银行科技相关产业贷款超4万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3.34万亿元 [3] - 邮储银行服务科技型企业近10万户,融资余额突破6000亿元 [3] 绿色金融与普惠金融 - 农业银行绿色贷款余额5.59万亿元增速12.06% [3] - 邮储银行绿色贷款余额9107.12亿元较上年末增长6.01% [3] - 中国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7.63%,贷款户数增38.07% [3] 数字金融与养老金融 - 工商银行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贷款超9600亿元较年初增长10.9% [4] - 交通银行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贷款3076.80亿元 [4] - 农业银行养老金受托管理规模3292亿元增速3.94% [3] - 农业银行养老产业贷款余额198亿元新增87亿元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