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贷款

搜索文档
兴业银行济南分行聚力赋能民营经济
齐鲁晚报网· 2025-06-19 09:16
兴业银行济南分行支持民营经济发展 - 截至2024年末在日照市投放的全口径民营贷款余额达37 69亿元 较年初新增15 92亿元 增幅达73 07% [1] - 通过制定民营企业年度服务目标 逐级引导加大对民营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 持续推进贷款增量扩面 [1] - 按照《兴业银行服务民营企业业务综合评价方案》要求 从过程管理和结果评价两方面激发机构和个人内生动力 形成特色服务体系 [1] 金融服务创新与赋能 - 搭建高效尽职免责机制 设立授信绿色审批通道 对各类所有制经济一视同仁 公平精准开展民营企业授信业务 [2] - 贯彻"走万企提信心优服务"活动 主动对接走访创新型中小企业 中小微外贸企业等重点民营企业 持续跟踪金融服务需求 [2] - 下阶段将继续以"金融所能"对接"企业所需" 提供有温度 有力度 有精度的金融服务 [2]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民企贷款投放一直稳步增长
中国新闻网· 2025-05-08 16:00
民营企业贷款增长 - 近五年民营企业贷款年平均增速比各项贷款平均增速高出1.1个百分点 [1] -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民营企业贷款余额76.07万亿元同比增长7.41% [1] - 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5.3万亿元同比增长12.5% [1] 小微企业融资支持机制 - 线下机制向小微主体新发放贷款12.6万亿元平均利率3.66% [1] - 线上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支持银行发放信用贷款民营企业信用贷款余额18.1万亿元同比增长15.4% [1] - 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为小微企业提供融资直保余额1.88万亿元同比增长11.5%担保费率不超过1% [1] 外贸领域金融支持 - 小微融资协调机制单列外贸板块优先对接外贸企业融资 [2] - 一季度短期出口信用险承保金额超过2400亿美元 [2] - 电子信息现代化工整车工程机械等领域承保金额大幅上升 [2]
安徽省人民币贷款余额首超9万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5-01 09:04
信贷总量与资本市场表现 - 截至3月末安徽全省人民币贷款余额达9.08万亿元,首次突破9万亿元,总量居全国第10位 [1] - 贷款增速10.3%,高于全国平均2.9个百分点,增速排名全国第3 [1] - 一季度新增境内上市公司4家,居全国第3位,境内上市公司总数达185家,居全国第7位 [1] - 直接融资规模1804.8亿元,增速25.6%,排名全国第4,创同期历史新高 [1] - 新兴产业引导基金母子基金合计170只,累计投资372亿元,覆盖项目747个 [1] - 在皖落地私募基金规模1.83万亿元,居全国第7位 [1] 金融重点领域发展 - 科技贷款余额8679亿元,增速28%,一季度新增超千亿元 [2] - 合肥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落地14家总行级科创金融服务中心、72家科技专营机构,设立17家科创金融工作站 [2] - 普惠小微贷款余额1.46万亿元,同比增长15.68%,累计走访小微经营主体699万户,发放贷款4402亿元 [2] - 民营企业贷款余额2.47万亿元,连续10个月增速快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 [2] - 涉农贷款余额超2.6万亿元 [2] - 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为中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担保2691亿元,平均费率0.76% [2] 金融风险管控 - 一季度全省不良贷款率低于1%,银行资产质量居全国第6位 [2] - 化解非法集资存量案件29件,全省无新发非法集资案件 [2]
截至3月末安徽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85万亿元
中国新闻网· 2025-04-30 05:36
文章核心观点 安徽出台多项举措保障民营和小微企业融资,包括保持增量信贷供给、实施无还本续贷政策、开展贷款透明化工作等[1][2] 安徽民营和小微企业贷款现状 - 截至2025年3月末,安徽省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85万亿元,占全部贷款比重超四成[1] - 民营企业贷款余额2.47万亿元,同比增长12.3%,新发放民营企业贷款占新发放企业类贷款比重达六成[1] 安徽支持民营和小微企业融资举措 信贷供给方面 - 出台普惠金融24条工作举措,单列民营和小微企业目标任务,保持稳定有效的增量信贷供给,确保民营企业贷款增速、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速持续高于各项贷款增速[1] - 有力有序实施无还本续贷政策,做实贷款到期前1个月主动沟通机制,推动无还本续贷增速持续高于各项贷款增速[1] 服务机制方面 - 做实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专员制度,对小微企业进行全覆盖式融资需求摸排,督促银行对推荐清单内企业做到“3日内对接、1周内尽职调查、1个月内作出授信决定”[1] - 加大首贷户拓展力度,采取信用贷款、随借随还等多种方式,精准匹配、灵活满足民营和小微企业信贷需求,减轻企业抵押担保和资金周转的压力[1] 融资环境方面 - 开展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透明化工作,推动银行全面告知经营主体贷款利息支出、非利息支出,引导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2] - 整治普惠信贷领域不法中介乱象[2] - 印发普惠信贷尽职免责正负面清单,细化执行标准,推动“应免尽免”,激发基层信贷人员敢贷、愿贷、能贷、会贷积极性[2]
一季度六家国有大行合计日赚约38.27亿元 四家不良贷款率下降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4-30 02:38
业绩表现 - 六家国有大行一季度合计实现归母净利润3444.2亿元,合计日赚约38.27亿元 [1] - 农业银行实现营收、归母净利润同比双增,交通银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54% [1] - 工商银行归母净利润841.56亿元居首,邮储银行252.46亿元最低 [1] - 农业银行归母净利润719.31亿元,同比增长2.20% [1] 资产规模与质量 - 工商银行资产规模51.55万亿元居首,较上年末增长5.58% [2] - 农业银行资产规模44.82万亿元,建设银行42.79万亿元,中国银行35.99万亿元 [2] - 邮储银行不良贷款率0.91%最低,中国银行1.25%持平 [2] - 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不良贷款率分别下降0.01、0.02、0.01个百分点 [2]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 - 工商银行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余额3.5万亿元,制造业贷款4.8万亿元均居市场首位 [3] - 农业银行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余额3.2万亿元,新增6213亿元增速24.1% [3] - 建设银行科技相关产业贷款超4万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3.34万亿元 [3] - 邮储银行服务科技型企业近10万户,融资余额突破6000亿元 [3] 绿色金融与普惠金融 - 农业银行绿色贷款余额5.59万亿元增速12.06% [3] - 邮储银行绿色贷款余额9107.12亿元较上年末增长6.01% [3] - 中国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7.63%,贷款户数增38.07% [3] 数字金融与养老金融 - 工商银行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贷款超9600亿元较年初增长10.9% [4] - 交通银行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贷款3076.80亿元 [4] - 农业银行养老金受托管理规模3292亿元增速3.94% [3] - 农业银行养老产业贷款余额198亿元新增87亿元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