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气动元件
icon
搜索文档
足球搭台,江苏城市国际“朋友圈”持续扩容“苏超”踢出招商“世界波”
新华日报· 2025-08-11 07:19
赛事经济效应 - "苏超"赛事吸引100名跨国公司高管、上市公司高层参与盐城投资考察活动,促进城市形象展示与投资洽谈[2] - 常州通过4场"外企友人看'苏超'"活动累计邀请20国250余名外企高管参与,促成巴西籍企业家马西奥与钟多明的商业社交网络建立[3][10] - 盐城重点监测17家商贸企业赛事周末营业额达4453.84万元(周环比+20.1%),客流量111.76万人次(周环比+22.1%),奥体中心周边酒店入住率达100%[10] 外资企业动态 - 德国亚曼集团中国区总经理弗兰克通过赛事对盐城营商环境给予积极评价,反映盐城国际合作对象从韩国拓展至欧美、东南亚、日本等地[2] - 医沛生医疗器械追加1亿欧元投资常州生产基地,SMC华东基地投资5亿元建设运营中心,两家企业因观赛促成8公里内的产业链协同合作[6][7] - 荷兰托佩克种猪公司赛后启动盐城种猪项目考察,开利空调高管因交通便利性(上海至盐城2小时高铁)对投资盐城产生强烈兴趣[8] 产业协同案例 - SMC技术团队24小时内解决医沛生生产线故障,双方签订年度设备维护协议,常州球员俞耀参与技术调试增强合作粘性[6] - 悦达起亚冠名"苏超"盐城队带动1-7月销量同比增长9.3%,盐城玩具厂商开发球队IP衍生品并计划出口海外[10] - 常州计划推出"全球CEO看'苏超'"活动,目标实现"一场赛事带动一条产业链"的招商效应[11] 区域经济数据 - 常州1-6月实际使用外资7.39亿美元(同比+8.3%),13个千万美元级项目到资5.86亿美元占比79.3%[7] - "苏超"第八轮期间6个主场城市银联异地消费同比+19.36%,游客量同比+24.67%[9] - 盐城与荷兰北布拉邦省在畜牧业、光能、风能等领域达成合作意向,凸显农业科技与新能源产业协同潜力[8]
2025年中国气动元件行业发展历程、产业链、市场规模、重点企业及发展前景展望:工业自动化水平持续提升,气动元件市场规模已突破千亿元[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7-09 09:27
气动元件行业概述 - 气动元件通过气体压强或膨胀产生的力做功,涵盖气缸、气动马达、蒸汽机等,分为控制元件、驱动元件、真空元件等六大类 [3] - 行业凭借结构简单、运行可靠、环保节能等优势,成为现代工业驱动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 [1][13] - 2024年中国市场规模达1500亿元,预计2030年突破30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显著 [13] 行业发展历程 - 1960-1970年为初期阶段,依赖国外技术,规模小且技术水平低 [5] - 1980-1990年进入发展阶段,自主创新加强,吸收国外先进技术 [5] - 2000年后进入成熟阶段,技术突破显著,产品性能提升并进军高端市场 [5] 产业链分析 - 上游原材料包括铝合金、不锈钢、橡胶等,中游为制造环节,下游应用于工业自动化、汽车制造等领域 [7] - 铝合金作为核心材料,2024年产量达1614.1万吨,2017-2024年复合增长率10.7% [8] - 自动化设备下游市场规模2024年达7534亿元,2019-2024年复合增长率5.95% [10] 细分产品市场 - 气缸市场规模从2018年49.7亿元增至2024年63亿元,2025年预计达67亿元 [15] - 节流阀2024年市场规模73.69亿元,智能化、自动化趋势显著 [17] - 电磁阀2024年销量2313万件,应用领域拓展至新能源汽车等新兴行业 [19] 竞争格局 - 国际龙头包括德国FESTO、美国Parker、日本SMC等,主导高端市场 [21] - 国内企业如亚德客、佳尔灵等凭借性价比优势快速成长,但技术精度仍需提升 [21] - 宁波佳尔灵专注小型化、智能化产品,服务高铁、新能源汽车等领域 [23] - 宁波索诺具备气动系统成套供应能力,产品通过ISO9001等认证,品牌影响力强 [25] 未来趋势 - 定制化需求增长,模块化设计平台加速非标定制能力 [27] - 智能化升级,集成传感器和AI算法优化能效控制 [28][29] - 精细化发展,纳米密封技术和轻量化材料推动高端应用 [30] - 环保化转型,无油润滑和可降解材料助力"双碳"目标 [31]
汇川技术(300124) -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2025年5月23日)
2025-05-26 17:14
投资者关系管理 - 2024 年通过“互动易”平台回复投资者问题 201 个,接待国内外投资机构及个人投资者调研 517 批,接待投资者超 4000 人次 [2] - 建立详细管理制度,包括分层次接待机制和多种接待方式,董事长及管理层积极接待,加强与券商和财富管理机构合作,开放个人投资者接待,每年举行三次业绩说明会,定期召开股东会,打造工控博物馆 [2] 产品研发与生产 - 2024 年研发出人形机器人高性能关节部件样机,行星滚柱丝杠领域完成样机设计,积累相关工艺路线和仿真方法,南京工厂新建产线采用进口与国产设备结合方式,部分进口设备已到位 [2] - 布局传感器、气动元件等新产品,目前收入规模小,未来有望成支柱产品 [4] 市场与行业情况 - 在手机、机床等十余个行业订单体量超 5 亿元,在汽车装备、半导体等产业链市场份额低,拓展空间大 [5] - 驱动类产品中,伺服系统中国市场份额 28.3%,低压变频器份额 18.6%,均排名第一;控制类产品中,中小型 PLC 市场份额较好,大型 PLC 与国外品牌有差距 [6] 业务发展规划 - 通过“工控 + 工艺”策略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凭借产品性价比和服务,借助国产化趋势提升产品市占率 [3] - 在流程工业领域,在北京建立解决方案中心,引入专家提升软件水平和工艺效率 [7] - 能源管理业务是重要方向,为适应国内储能行业变化做准备,关注海外储能市场机会 [9] - 新能源汽车业务有望随国内渗透率提升和海外市场放量增长,围绕汽车行业趋势布局智能底盘业务 [10] - 贯彻“Local for Local”策略,加大国际化力度,提升海外业务占比,围绕主业相关方向开展海外投资并购业务 [11][12] - 在工业软件布局采取生态合作策略,重点布局数字化平台,通过并购和自研加强数字化仿真技术能力 [13] 人形机器人业务 - 基于大模型开源、厂商产品进步和产业氛围上升,认为目前是切入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合适时机,产业周期长,短期对收入影响小 [14] - 在苏州、南京、西安等地布置生产、研发基地 [15] - 今年推出核心零部件后与整机厂合作,丝杠产品积累约 10 年技术和工艺,南京工厂扩建产能 [16] - 倾向提供核心零部件与工业场景解决方案,与 3C 制造产业客户形成生态合作关系 [17] - 聚焦核心零部件和工业场景解决方案,打造具身智能解决方案 [17] 人才与供应链 - 工程师人才 70% 来自中国优秀高校校园招聘,其余来自业内专家培养和外部猎聘 [18] - 供应链对中美“对等关税”事件有成熟应对机制,基本不受影响 [19]
唯万密封(301161) -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12 15:02
公司经营策略 - 完善基础材料体系、增强产品自主开发能力、强化品牌建设,聚焦国内外优质企业进行收购,完善业务链和产业布局 [2][3] - 加大应用产品测试广度和深度,提升产品质量,优化材料性能,满足个性化需求,推进客户合作关系 [2][3] 各领域业务进展 - 新能源汽车领域,将分析业务发展可行性,有进展会及时披露 [4] - 半导体领域,自主研制的密封圈产品部分已小批量供应,光刻设备用全氟醚橡胶密封圈正在研发中心测试验证 [5] - 人形机器人领域,产品目前未涉及,经分析已有相关计划,有进展会及时披露 [6] 财务情况 - 2024 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 -92,718,573.88 元,同比减少 277.00%,主要因完成重大资产重组 [4] 业绩预期 - 受宏观经济和行业周期影响,业绩可能波动,将重视研发和质量,优化产品,拓展领域,加强成本和费用管控提升业绩 [4] 市场竞争 - 国内处于相对领先位置,主要竞争对手为国际知名企业,部分产品性能指标与国际品牌无异,部分应用领域已实现国产替代 [5] 海外业务 - 海外销售比例约 7%,通过加大与国际客户合作和直接供应国外客户拓展海外业务,贸易关税有一定影响但不重大 [5][6] 分红情况 - 2024 年度拟进行现金分红,具体详见巨潮资讯网相关公告 [6]
唯万密封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问答实录
全景网· 2025-05-10 08:51
公司经营策略 - 未来两年经营策略为双轨并行:一方面通过收购优质企业完善业务链和产业布局,另一方面加大产品测试广度和深度以提升质量并优化材料性能 [1] - 将通过强化产品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和严格费用管控等措施提高运营效率 [3] 新能源汽车领域布局 - 正在分析新能源汽车行业业务发展可行性,后续进展将及时披露 [2] - 目前尚未与主流车企或电池厂商建立明确合作关系 [2] 财务状况 - 2024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9271.86万元,同比减少277%,主要系完成重大资产重组所致 [2] - 2024年度拟进行现金分红,具体方案已披露于巨潮资讯网 [5] 半导体领域研发进展 - 用于半导体加工设备的密封圈产品已实现小批量供应 [3] - 光刻机用全氟醚橡胶密封圈正在研发中心测试验证,尚未达到客户认证阶段 [3] - 半导体密封产品处于发展初级阶段,未来发展存在极大不确定性 [3] 市场竞争格局 - 国内密封件行业处于相对领先地位,主要竞争对手为NOK、派克汉尼汾、特瑞堡等国际企业 [4] - 部分产品性能指标与国际品牌无异,已在挖机、破碎锤、油气开采等领域实现国产替代 [4] 海外业务拓展 - 当前海外销售占比约7%,主要通过两种方式拓展:与国际客户全球工厂合作及直接供应国外客户 [5] - 主要海外客户包括卡特彼勒、费斯托等,市场覆盖欧美、俄罗斯、东南亚 [5] - 贸易关税政策对出口存在影响但当前国际业务占比较小,不会对经营产生重大影响 [5] 人形机器人领域布局 - 当前产品尚未涉及人形机器人领域 [6] - 已意识到该领域发展前景,正在进行业务可行性分析并制定相关计划 [6] 主营业务构成 - 93%以上主营收入来自国内工程机械主机厂 [5] - 国内工程机械主机厂收入中很大比例来自设备出口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