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氮肥
icon
搜索文档
红四方10月29日获融资买入509.07万元,融资余额1.30亿元
新浪财经· 2025-10-30 09:40
公司股价与交易表现 - 10月29日公司股价上涨0.06% 成交额为7036.37万元 [1] - 当日融资买入509.07万元 融资偿还654.80万元 融资净卖出145.73万元 [1] - 截至10月29日融资融券余额合计1.30亿元 其中融资余额1.30亿元 占流通市值的7.15% [1] - 10月29日融券卖出100股 卖出金额3388元 融券余量1.03万股 融券余额34.90万元 [1] 公司股东结构变化 - 截至9月30日股东户数为2.53万户 较上期减少5.10% [2] - 人均流通股为2117股 较上期增加5.38% [2] - 公司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3000.00万元 [2] 公司财务业绩 - 2025年1-9月营业收入为24.81亿元 同比减少6.94% [2] - 2025年1-9月归母净利润为4584.23万元 同比减少59.02% [2] 公司机构持仓情况 - 南方中证1000ETF为第一大流通股东 持股71.12万股 较上期减少1.34万股 [2] - 圆信永丰医药健康A为新进第三大流通股东 持股45.00万股 [2] - 华夏中证1000ETF为第四大流通股东 持股42.41万股 较上期增加1500股 [2] - 圆信永丰聚优A为第五大流通股东 持股40.01万股 较上期减少4.03万股 [2] - 广发中证1000ETF为第七大流通股东 持股32.54万股 较上期减少1.59万股 [2] - 富国中证农业主题ETF为新进第八大流通股东 持股28.75万股 [2]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全称为中盐安徽红四方肥业股份有限公司 位于安徽省合肥市 [1] - 公司成立于2012年3月26日 于2024年11月26日上市 [1] - 公司主营业务为复合肥和氮肥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 [1]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复合肥产品92.93% 氮肥产品5.07% 硫酸钾产品1.22% 其他0.79% [1]
硫酸、硫磺等涨幅居前,建议关注进口替代、纯内需、高股息等方向 | 投研报告
中国能源网· 2025-10-21 09:51
核心观点 - 中美贸易摩擦再度升温导致国际油价震荡下行,预计2025年油价中枢为65美元/桶 [1][2] - 基础化工行业整体弱势,但部分子行业如润滑油表现超预期,投资建议聚焦进口替代、纯内需及高股息等方向 [3][4] - 部分化工产品价格出现反弹,如硫酸周涨幅达26.15%,而PS等产品价格跌幅较大 [2][3] 油价表现与预测 - 截至10月17日,布伦特原油价格为61.29美元/桶,较上周下滑2.30% [1][2] - WTI原油价格为57.54美元/桶,较上周下滑2.31% [1][2] - 预计2025年国际油价中枢值将维持在65美元 [1][2] 化工产品价格周度变化 - 本周涨幅居前的产品:硫酸(浙江和鼎98%)上涨26.15%,醋酸乙烯(华东)上涨4.87%,硫磺(高桥石化)上涨4.58%,甲醇(华东地区)上涨3.59% [2][3] - 本周跌幅较大的产品:PS(HIPS/CFR东南亚)下跌9.96%,天然气(NYMEX期货)下跌7.74%,氯化铵(农湿,华东地区)下跌6.25%,原盐(山东地区海盐)下跌5.78% [2][3] - 液氯(华东地区)价格大幅下跌322.22% [2] 行业现状与投资建议 - 行业整体仍处于弱势,主要受产能扩张及需求偏弱影响,但润滑油等行业表现超预期 [3] - 草甘膦行业底部特征明显,库存下降,价格开始上涨,推荐关注江山股份、兴发集团、扬农化工 [4] - 看好竞争格局好的润滑油添加剂行业龙头瑞丰新材,以及煤制烯烃行业中具备量增逻辑的宝丰能源 [4] - 在关税不确定性下,看好内循环的化学肥料行业,如氮肥、磷肥、复合肥,推荐华鲁恒升、新洋丰、云天化等,其中国心连心化肥做重点推荐 [4] - 国际油价下跌背景下,看好具有高股息率特征的中国石化等“三桶油”,以及民营大炼化公司荣盛石化、恒力石化 [2][4]
A股化肥企业过半无ESG信披,农业非碳减排需“双管齐下”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0 17:25
中国农业氧化亚氮减排背景与目标 - 中国设定2035年全经济范围温室气体净排放量比峰值下降7%-10%的目标 [1] - 全球75%的人为氧化亚氮排放来自农业活动 其中化肥施用与畜禽粪肥管理贡献农业氧化亚氮排放总量的90% [1] - 中国氮肥产业贡献全国33%的氧化亚氮排放 [1] 中国氮肥行业现状与问题 - 中国是全球最大氮肥生产与消费国 氮肥产业是典型高耗能产业 [1][2] - 氮肥生产原料和燃料严重依赖化石能源 以煤炭为原料的合成氨比例达79.59% 远高于全球22%的平均水平 [2] - 中国氮肥平均利用率约为28%-41% 过量施用现象普遍 [1] - 氮肥过量施用导致土壤酸化 水体富营养化并排放大量氧化亚氮 [1][2] 农业氧化亚氮减排路径与策略 - 减排需在生产端和消费端双管齐下 关键在推动以创新为核心的农业系统转型 [2] - 生产端需优化能源结构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发展绿氨替代灰氨技术 [3] - 消费端重点推广"4R"氮肥优化管理策略 即采用适宜的氮肥品种 正确的氮肥用量 最佳的施肥时间和位置 [3] - 通过采用新型肥料 精准施肥技术体系减少肥料浪费和温室气体排放 [3] 氮肥企业应对措施与ESG表现 - A股62家化肥与农用药剂企业中 28家披露2024年ESG报告 披露率为45.16% [4] - 仅19家企业Wind ESG评级得分在A级及以上 多数企业评级维持在BB级 司尔特是唯一得分仅为CCC的肥企 [4] - 氮肥企业需尽早开展碳排放核算与碳足迹管理 建立企业级氧化亚氮排放监测体系 [4] - 企业需加速低碳技术研发与工艺升级 参与化工行业氧化亚氮减排MRV标准研讨 [4] - 化工企业应主动前瞻布局 为纳入全国碳市场做好准备 [3]
你“吃下”了多少化石燃料?
虎嗅· 2025-10-16 19:39
文章核心观点 - 现代食品系统高度依赖化石燃料,其消耗了全球至少15%的化石燃料和40%的石化产品,这种依赖贯穿从农业生产到烹饪的全链条,构成了系统性的环境与资源挑战 [1][2] 食品系统化石燃料消耗结构 - 食品系统消耗的化石燃料中,42%用于食物处理和包装环节,38%用于零售和厨房烹饪环节,20%投入在种植和农业化学品中 [3] - 食品系统还消耗全球40%的石化产品,其中34%用于生产化肥,6%用于塑料生产 [5] 农业生产环节的化石燃料依赖 - 氮肥生产是农业环节化石燃料消耗的关键,全球合成氮肥使用量自1961年以来增加了800%,其供应链贡献了全球2%的温室气体排放 [9] - 氮肥生产环节占合成肥料碳排的40%,而农田施用过程占60%,施肥产生的一氧化二氮温室效应强度是二氧化碳的300倍 [9] - 农用机械如拖拉机、收割机等动力供应也依赖化石燃料,在欧盟,耕地和犁地作业能耗占田间作业能源使用总量近一半 [11] 食品加工与包装环节的能源与材料消耗 - 超加工食品生产能耗是天然食品的2到10倍,其加工过程依赖能源密集型设备,食品加工业所需热能的60%至70%通过化石能源燃烧提供 [19] - 食品系统消耗的石化产品中有74%用于塑料和化肥生产,超加工食品是塑料包装重灾区,亚洲占全球塑料包装用量的43%以上,中国是最大生产国和消费国 [23] - 全球塑料回收率不足10%,食品包装因污染和材料复杂最难回收,PET塑料瓶和HDPE/PVC硬质塑料回收较好,但PP餐盒回收困难 [25] - 培育肉生产能耗是鸡肉的两倍以上,属于高能耗加工形式 [22] 零售与烹饪环节的能源使用与挑战 - 零售和厨房烹饪环节消耗食品系统38%的化石燃料,其中40%的能耗用于制冷,超市开放展示型冷柜能耗比封闭设备高四倍以上 [27] - 全球15%的电力消耗于冰箱和冷库,但每年因制冷不足导致6.2亿吨食物损耗,优化冷链在发展中国家可减少大量损耗,但本地化供应链比优化冷链更节能 [28] - 全球超过三分之一人口(2020年约23亿至28亿人)依赖木柴、木炭等污染燃料烹饪,撒哈拉以南非洲超过80%人口仍使用此类燃料 [29] 行业替代方案与挑战 - 精准农业和数字农业的能效提升潜力缺乏公开数据支持,相关研究核心数据未公开 [12][13] - "蓝色"氮肥生产中的碳捕获率实际远低于行业宣称的90%至95%,例如伊尼德肥料厂仅捕获28%的二氧化碳,且捕获的二氧化碳用于开采石油,导致更多排放 [15][16] - "绿色"氮肥仅占全球肥料销售的极小部分,使用全球氨产量的0.3%,其生产需增加24倍电力、30倍土地和50倍水,而"蓝色"氮肥生产能耗增加58% [17][18] - 食品加工电气化和太阳能使用在技术上可行,但许多公司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未实现,需遏制超加工食品生产以改善能源总需求 [26] 食品公司的影响与责任 - 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和雀巢是全球前三大塑料污染者,食品包装占塑料废物的83%,主要为瓶子、包装纸和容器 [26] - 超加工食品在富裕国家占总热量摄入量的60%,在低收入国家摄入量迅速增长,其生产得到补贴,利润丰厚 [19]
红四方10月15日获融资买入1035.06万元,融资余额1.46亿元
新浪财经· 2025-10-16 09:37
公司股价与交易数据 - 10月15日公司股价下跌0.72%,成交额为8525.03万元 [1] - 10月15日公司获融资买入1035.06万元,融资净买入94.02万元,融资余额为1.46亿元,占流通市值的7.92% [1] - 10月15日公司融券卖出1100股,金额3.79万元,融券余量1.12万股,融券余额38.57万元 [1] 公司基本业务情况 - 公司主营业务为复合肥和氮肥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复合肥产品收入占比92.93%,氮肥产品占比5.07% [1] - 公司于2024年11月26日上市,注册地址位于安徽省合肥市 [1] 公司股东与股本结构 - 截至6月3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2.67万户,较上期减少23.56%,人均流通股为2009股,较上期增加73.78% [2] - 公司A股上市后累计派发现金分红3000.00万元 [3]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1-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14亿元,同比减少8.18% [2] - 2025年1-6月,公司归母净利润为4396.65万元,同比减少47.10% [2] 机构持仓动态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南方中证1000ETF(512100)为公司第一大流通股东,持股72.46万股,为新进股东 [3] - 圆信永丰聚优A(010469)为公司第五大流通股东,持股44.04万股,较上期增加16.61万股 [3] - 华夏中证1000ETF(159845)和广发中证1000ETF(560010)分别为第六和第九大流通股东,均为新进 [3] - 圆信永丰兴源A(001965)已退出公司十大流通股东行列 [3]
红四方10月13日获融资买入477.83万元,融资余额1.45亿元
新浪财经· 2025-10-14 09:47
公司股价与交易数据 - 10月13日公司股价无涨跌 成交额为7991.22万元 [1] - 10月13日公司融资买入477.83万元 融资偿还745.47万元 融资净偿还267.64万元 [1] - 截至10月13日公司融资融券余额为1.45亿元 其中融资余额1.45亿元 占流通市值的7.89% [1] - 10月13日公司融券卖出200股 金额6856元 融券余量1.03万股 融券余额35.31万元 [1] 公司股东与股本结构 - 截至6月3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2.67万户 较上期减少23.56% 人均流通股为2009股 较上期增加73.78% [2] - 公司A股上市后累计现金分红3000.00万元 [2] - 截至6月30日公司十大流通股东中出现多只中证1000ETF 包括新进的南方中证1000ETF(持股72.46万股)华夏中证1000ETF(持股42.26万股)广发中证1000ETF(持股34.13万股) [2] - 圆信永丰聚优A为第五大流通股东 持股44.04万股 较上期增加16.61万股 圆信永丰兴源A退出十大流通股东 [2]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1-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14亿元 同比减少8.18% [2] - 2025年1-6月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4396.65万元 同比减少47.10% [2]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全称为中盐安徽红四方肥业股份有限公司 位于安徽省合肥市 [1] - 公司成立于2012年3月26日 于2024年11月26日上市 [1] - 公司主营业务为复合肥和氮肥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 [1] - 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复合肥产品占92.93% 氮肥产品占5.07% 硫酸钾产品占1.22% 其他业务占0.79% [1]
红四方跌2.00%,成交额9960.53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出922.71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8 14:09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9月18日盘中下跌2%至35.22元/股 成交9960.53万元 换手率5.22% 总市值91.57亿元[1] - 主力资金净流出922.71万元 大单买入占比13.62% 卖出占比22.89%[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下跌12.74% 近5日跌2.89% 近20日跌3.40% 近60日涨5.77%[1] - 年内6次登上龙虎榜 最近8月29日净卖出5595.36万元 买入总额占比10.39% 卖出总额占比17.74%[1] 公司基本情况 - 主营业务为复合肥和氮肥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 复合肥产品占比92.93% 氮肥产品占比5.07%[1] - 所属申万行业为基础化工-农化制品-复合肥 概念板块包括融资融券、基金重仓、次新股等[2] - 成立于2012年3月26日 2024年11月26日上市 注册地位于安徽省合肥市[1] 财务与经营数据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8.14亿元 同比减少8.18% 归母净利润4396.65万元 同比大幅减少47.10%[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3000万元[3] 股东结构变化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2.67万户 较上期减少23.56% 人均流通股2009股 较上期增加73.78%[2] - 南方中证1000ETF新进第一大流通股东 持股72.46万股[3] - 华夏中证1000ETF新进第六大流通股东 持股42.26万股[3] - 广发中证1000ETF新进第九大流通股东 持股34.13万股[3] - 圆信永丰聚优A增持16.61万股至44.04万股 位列第五大股东[3] - 圆信永丰兴源A退出十大流通股东行列[3]
研报掘金丨华鑫证券:予湖北宜化“买入”评级,盈利能力明显提升
格隆汇· 2025-09-11 15:44
公司业务表现 - 化肥行业2025上半年营业收入47.94亿元 同比增长0.99% 占总营业收入39.93% [1] - 化肥行业毛利率同比下降7.10个百分点 [1] - 化工行业2025上半年营业收入43.31亿元 同比下降12.54% [1] - 化工行业毛利率13.89% 同比增长5.65个百分点 [1] - 煤炭产品2025上半年营业收入14.3亿元 占总营业收入11.92% [1] 化肥业务分析 - 氮肥和磷肥存在结构性过剩问题 [1] - 产品价格低迷导致盈利能力减弱 [1] - 通过增加新疆宜化持股比例提升产品产能 [1] - 提高煤炭自给率以降低生产成本 [1] 化工业务发展 - 多项大基建项目上马推动PVC建筑领域需求回升 [1] - 氯碱一体化布局降低原材料成本 [1] - PVC产品盈利能力显著提高 [1] - 季戊四醇在新能源材料领域需求释放 [1] - 绿色环保政策推动季戊四醇盈利能力提升 [1] 增长动力 - 煤炭产品成为公司新增长极 [1] - 化工板块毛利率改善带动整体盈利 [1]
红四方9月10日获融资买入1087.48万元,融资余额1.71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9-11 10:21
股价与融资交易表现 - 9月10日股价下跌0.25% 成交额1.11亿元[1] - 当日融资净卖出347.79万元(买入1087.48万元 偿还1435.27万元)[1] - 融资融券余额1.71亿元 其中融资余额占流通市值8.86%[1] - 融券交易方面 当日卖出100股金额3602元 融券余量9600股余额34.58万元[1] 股东结构与持股变化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2.67万户 较上期减少23.56%[2] - 人均流通股2009股 较上期大幅增加73.78%[2] - 南方中证1000ETF新进为第一大流通股东持股72.46万股[3] - 圆信永丰聚优A增持16.61万股至44.04万股 位列第五大流通股东[3] - 华夏中证1000ETF和广发中证1000ETF分别新进持股42.26万股和34.13万股[3] - 圆信永丰兴源A退出十大流通股东行列[3]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8.14亿元 同比下降8.18%[2] - 归母净利润4396.65万元 同比大幅下降47.10%[2] 公司基本概况 - 公司位于安徽省合肥市 主营复合肥和氮肥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1] - 成立于2012年3月26日 于2024年11月26日上市[1] - 收入构成:复合肥产品92.93% 氮肥产品5.07% 硫酸钾产品1.22% 其他0.79%[1] - A股上市后累计派发现金分红3000万元[3]
湖北宜化(000422):公司事件点评报告:Q2业绩环比高增,多增长极并驾齐驱
华鑫证券· 2025-09-10 23:09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10] 核心观点 - Q2业绩环比高增 多增长极并驾齐驱[1] - 化肥盈利承压 化工与煤炭成为新增长极[5] - 布局磷酸铁产能 打造新能源材料集群[9]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120.05亿元 同比下降8.98%[4]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3.99亿元 同比下降43.92%[4] - 2025Q2单季度营业收入80.59亿元 同比下降10.25% 环比增长104.22%[4] - 2025Q2单季度归母净利润3.65亿元 同比下降36.48% 环比增长972.84%[4] - 预测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68亿元 12.27亿元 13.50亿元[10] - 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5.3倍 13.3倍 12.1倍[10] 业务板块分析 - 化肥行业2025上半年营业收入47.94亿元 同比增长0.99% 占总营收39.93%[5] - 化肥毛利率同比下降7.10个百分点[5] - 化工行业2025上半年营业收入43.31亿元 同比下降12.54%[5] - 化工毛利率13.89% 同比增长5.65个百分点[5] - 煤炭产品2025上半年营业收入14.3亿元 占总营收11.92%[5] 战略布局 - 与宁德时代控股子公司宁波邦普合作建设年产30万吨磷酸铁项目[9] - 重点聚焦新能源 新材料 精细化工及循环经济等领域[9] - 通过延链 补链和转型升级打造新的业绩增长引擎[9] 费用与现金流 - 2025年上半年销售/管理/财务/研发费用率分别同比变化-0.10/+0.37/+1.15/-1.04个百分点[6]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2.87亿元 较上年同期下降40.35%[6]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5.84亿元 较上年同期下降52.1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