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水能
icon
搜索文档
逐绿向新 “十四五”时期能源转型“加速跑”
新华网· 2025-10-15 07:54
文章核心观点 - “十四五”时期中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速度显著加快,取得突破性进展和历史性成就,成为世界能源转型的重要推动者 [1][2][4] - 能源体系正完成由“煤炭为主”向“多元清洁”的实质性跨越,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快速提升,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已超过煤电 [2][4] - 持续不断的科技创新是驱动能源转型的核心动力,中国在新能源领域实现从“跟跑”到“领跑”,并设定了203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超30%的新目标 [6][7][8] 能源生产与消费结构 - 2024年全国发电量超10万亿千瓦时,占全球总发电量三分之一,能源生产总量折合50亿吨标准煤,占全球超五分之一 [1] - 全社会每消费3度电中就有1度源自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 [1] - 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每年增加1个百分点,煤炭消费比重每年减少1个百分点,2024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9.8%,较2020年提升近4个百分点 [2][4] - 单位GDP能源消耗“十四五”以来4年累计降低11.6%,相当于减少11亿吨二氧化碳排放量,接近欧盟2024年碳排放总量的50% [8] 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 - 截至2025年上半年,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达到21.7亿千瓦,稳居全球首位,其中风电装机5.7亿千瓦、光伏装机超11亿千瓦,较“十三五”末实现翻倍增长 [2] - 非化石能源装机占比历史性突破60%,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于2024年首次超过煤电 [2] - 新型储能装机规模约9500万千瓦,5年增长近30倍 [6] - 到2035年,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目标为2020年的6倍以上、力争达到36亿千瓦 [8] 科技创新与产业投入 - 新能源专利数占全球总量四成以上,光伏转换效率、海上风电单机容量等关键技术指标不断刷新世界纪录 [6] - 中国创造、中国制造、中国建造推动全球风电和光伏发电成本在过去10年间分别下降约60%和80% [7] - 企业研发投入显著:中国煤科近5年研发投入超100亿元;东方电气研发投入强度超5%,新增专利增长近50%;国家电网研发投入近1700亿元,较“十三五”增长21% [7] - 《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提出2027年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达1.8亿千瓦以上,带动直接投资约2500亿元 [7] 区域发展模式与跨区域输送 - 各地探索创新模式:云南依托水能,全国装机前十水电站有6座在云南;四川发展“水风光氢”多能互补;西藏新能源装机占比超50%,形成以新能源为主导的清洁能源体系 [3] - 推行“牧光互补”等新模式,实现生态与能源协同发展 [3] - “西电东送”电量正从煤电主导转向绿色电力主导,首笔沪藏跨区域绿电外送交易电量为785万千瓦时,可帮助上海减少2.41万吨标准煤消耗,减排二氧化碳6.01万吨 [4]
探索低碳转型新路径 提升国际贸易竞争力
新华日报· 2025-08-29 05:17
低碳经济对国际贸易的驱动作用 - 低碳经济具有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特点 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变革和国际贸易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1] - 需将低碳经济从概念转化为具体行动以提升贸易竞争力 [1] 贸易结构优化与绿色产业培育 - 国际贸易重点从煤炭、钢铁等高耗能产业转向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 [2] - 推动传统产业低碳转型 鼓励采用余热回收技术、高炉煤气综合利用技术降低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 [2] - 延伸传统产业链以提高产品附加值 减少对不可再生能源依赖 [2] - 政府加大资金投入 重点开发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可再生资源 提高新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 [2] - 通过购车补贴、充电桩建设补贴等政策扶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2] 技术创新提升产品竞争力 - 技术创新是发展低碳经济和提升产品竞争力的核心驱动力 有助于突破贸易壁垒和提升产品附加值 [3] - 构建低碳技术创新体系 围绕能源、工业、交通等关键排放领域集中攻关 [3] - 政府牵头推动高校、企业、科研机构联合建立实验室和技术联盟 [3] - 制定覆盖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技术标准体系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专利申请 [3] - 利用物联网、大数据建立能耗模型实现精准控碳 通过3D打印和柔性制造减少材料浪费 [3] 国际合作与绿色贸易网络建设 - 需加强国际合作应对低碳转型的技术、规则和市场挑战 [4] - 联合主要经济体建立跨区域碳足迹核算和绿色产品认证通用标准 [4] - 在多边贸易协定中嵌入低碳条款和可持续发展专章 推动成员国明确减排目标 [4] - 联合跨国企业和科研机构成立全球低碳技术联盟 重点研发新能源、储能、碳捕获技术 [4] - 在经贸合作区打造绿色产业走廊 形成跨国低碳产业集群 [4] - 通过跨境电商平台设立绿色产品专区 降低中小企业出口门槛 [4] 政策支持体系构建 - 将低碳目标纳入对外贸易发展战略 设定绿色产品出口占比和碳足迹管理量化指标 [5] - 对钢铁、水泥等高碳产品加征碳关税 对低碳技术装备和可再生能源产品减免增值税 [5] - 环保、税务、金融、商务部门协同形成政策合力 制定更严格环保标准和有效税收减免政策 [6]
辛保安: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以能源新质生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人民日报· 2025-08-20 16:00
一、"两山"理念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科学指引 "两山"理念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生动体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是 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蕴含着矛盾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绿水青 山既是生态财富也是经济财富。"两山"理念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与中华民族尊重自然、顺应 自然、保护自然的历史传统一脉相承,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 "两山"理念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价值遵循。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 理念,保持战略定力,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来谋划经济社会发展"。一方面,通过加快经济社 会全面绿色转型,转变"高污染、高消耗、高排放"的发展方式,使发展不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另 一方面,优美生态环境又能创造巨大经济价值,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 撑。 "两山"理念为全球发展提供具有中国智慧的公共产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护生态环境、应对气候 变化需要世界各国同舟共济、共同努力"。"两山"理念倡导构建生命共同体,在实践上走生态优先、绿 色发展的新路,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为各国协同推进经济发展 ...
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以能源新质生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人民日报· 2025-08-18 06:01
"两山"理念与能源绿色转型 - "两山"理念首次提出于2005年8月15日,强调绿水青山既是生态财富也是经济财富,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价值遵循 [1][2] - 理念体现矛盾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与中华民族尊重自然的历史传统一脉相承 [1] - 倡导构建生命共同体,为全球协同推进经济发展与环境治理提供中国方案 [2] 能源行业现状与挑战 - 2024年全球能源相关碳排放达378亿吨,占全球碳排放总量的85%以上 [3] - 化石能源消费产生的甲烷占人类活动甲烷排放量的1/3,85%以上的大气污染物来自化石能源燃烧 [3] - 我国电力碳排放占比约40%,煤炭、石油、天然气开采加剧生态环境脆弱性 [3] 清洁能源发展成就 - 过去20年我国清洁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从7.4%提升至19.7%,发电量占比从18.2%提升至36.8% [5] - 截至2024年6月全国发电总装机36.5亿千瓦,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超60%,较2005年提升37个百分点 [5] - 2023年全国单位发电量碳排放较2005年降低37%,累计减少电力碳排放280多亿吨 [6] 技术创新与生态保护案例 - 火电污染物排放强度较10年前下降95%,促进全国PM2.5平均浓度下降超50% [6] - 晶硅-钙钛矿光伏电池效率突破34.8%,海上风电单机容量达26兆瓦 [6] - 建成全球首座高温气冷堆四代核电、首条35千伏公里级超导输电示范工程 [6] 政策与市场机制 - 2024年完成市场化交易电量6.2万亿千瓦时,绿电交易超2300亿千瓦时,绿证交易4.5亿个 [7] - 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和全球最大规模碳市场 [7] 未来发展方向 - "十五五"期间预计年均新增风光发电2亿至3亿千瓦 [8] - 重点突破高效光伏电池、小型模块化反应堆、新型储能等核心技术 [8] - 推动数智感知、量子通信、人工智能等技术与能源电力深度融合 [8]
上海青悦:新能源行业上市公司生物多样性管理与披露现状调研报告
搜狐财经· 2025-08-01 19:07
今天分享的是:上海青悦:新能源行业上市公司生物多样性管理与披露现状调研报告 报告共计:19页 该报告聚焦新能源行业上市公司生物多样性管理与披露现状,对国内外共42家相关企业展开调研,其中国内36家、国外6家,通过MSCI评级结果、生物多样 性议题披露等指标进行分析,并给出建议。 背景方面,新能源产业在助力"双碳"目标的同时,其项目建设运营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引发关注,国际国内也相继出台相关要求与政策,但行业现状不容乐 观,存在破坏生物多样性及披露不足等问题。 调研结果显示,国外企业整体表现更优。MSCI评级中,国外领先企业更多,国内整体评级较低;治理上,国内外多数披露ESG架构,但鲜少提及生物多样 性专项小组;战略上,国外议题识别更规范、级别更高,战略披露更均衡;风险管理上,国外对生物多样性风险重视度高、披露均衡;指标目标上,国外披 露机制更完善;案例披露上,国外更全面系统。国内也有电能实业等优秀案例,但部分企业仍有不足,且存在诸多生态破坏处罚案例。 对此,报告建议企业提升重视与管理水平,完善披露体系,加强案例借鉴与交流;监管机构强化监管与政策引导;行业加强自律与合作,以推动新能源行业 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协同发展 ...
河北新能源:新能源与互联网:共绘未来蓝图
搜狐财经· 2025-07-23 07:38
能源转型与新能源发展 - 能源更迭伴随生产力飞跃与生活方式剧变,当前面临化石能源枯竭和环境污染的紧迫挑战 [1] - 国际能源署报告显示化石能源仍主导全球能源消费,但其温室气体排放是气候变暖主因 [1] - 发展清洁、可再生、低碳新能源是缓解环境压力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1] 新能源类型与应用 - 太阳能通过光伏转换电能,广泛应用于家庭、工业及公共设施 [3] - 风能利用风力发电,在沿海和开阔地区潜力巨大 [3] - 水能通过水电站转换势能或动能,高效稳定 [3] - 生物质能将有机废弃物转化为燃料或电力,实现资源循环 [3] - 地热能利用地球内部热能供暖、制冷及发电 [3] - 氢能燃烧产物仅为水,是零排放社会的理想选择 [3] 互联网与新能源结合 - 互联网通过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支持新能源智能化、网络化发展 [5] - 智能电网实时监测优化调度,确保新能源发电稳定接入 [5] - 电动汽车充电桩互联网化方便用户查找使用,促进普及 [5] 行业实践案例 - 河北新能源项目借助互联网转型,以线下为基础,线上为渠道 [5] - 通过小程序搭建商城,公众号推广,社群精准营销实现互联网化营销 [5]
河北新能源:利用互联网,共绘未来蓝图
搜狐财经· 2025-05-16 19:16
新能源行业发展趋势 - 新能源已成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影响力引领绿色低碳未来 [1] - 新能源从根本上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为解决全球变暖和生态保护提供可行方案 [1] - 太阳能 风能 水能等清洁可再生能源可满足能源需求增长而不牺牲环境 [1] 新能源产业经济影响 - 技术进步和成本降低使新能源成为全球经济增长新引擎 [3] - 光伏产业蓬勃发展和电动汽车普及催生大量创新企业和就业机会 [3] - 新能源推动能源结构优化升级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为经济可持续发展注入活力 [3] 新能源与互联网融合 - 互联网为新能源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市场平台 通过大数据云计算优化能源配置 [3][4] - 互联网平台开辟新能源产品推广销售新渠道 提升用户接触便利性 [3][4] - 智能化管理和资源优化配置使能源利用更高效 减少浪费和污染 [6] 企业转型案例 - 河北新能源项目通过小程序搭建商城 公众号推广 社群营销实现互联网化转型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