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永赢科技智选混合A/C
icon
搜索文档
公募把脉四季度:A股具备长期投资价值 投资主线聚焦AI、创新药等
北京商报· 2025-10-22 08:44
四季度以来,A股大盘指数持续震荡。10月21日,上证指数重回3900点,A股三大股指均收涨。最新数 据显示,A股9月新开户数量也创年内次高。近日来,多家公募相继发布四季度策略,其中权益市场方 面,多家机构表示看好中国股市中长期表现,同时对热点板块如科技、机器人和创新药依然维持相对看 好。债市方面,有观点指出,当前仍不会形成持续"债熊",也有机构认为,债市仍需耐心等待右侧机会 的到来。 中长期看好A股市场 交易行情数据显示,10月21日盘中,沪指重回3900点。截至收盘,上证指数、深证成指、创业板指分别 报收3916.33点、13077.32点、3083.72点,涨1.36%、2.06%、3.02%。就10月走势而言,上述三大股指的 走势则有所分化,若拉长时间至年内来看,A股三大股指均明显上涨,分别涨16.84%、25.57%、 43.99%。 在市场整体走势向好的同时,AI、创新药、科技等板块也在年内取得突出表现。公开数据显示,截至 10月21日,科创综指、科创50、上证医药主题指数的年内涨幅已达44.65%、42.21%、13.14%。 部分投资相关板块的基金也在年内取得亮眼业绩。Wind数据显示,截至10 ...
公募把脉四季度:A股具备长期投资价值
北京商报· 2025-10-21 23:35
市场整体表现 - 10月21日A股三大股指收涨,上证指数、深证成指、创业板指分别报收3916.33点、13077.32点、3083.72点,涨幅分别为1.36%、2.06%、3.02% [2] - 年内至今三大股指累计涨幅显著,分别上涨16.84%、25.57%、43.99% [2] - 2025年9月A股新开户数达293.72万户,同比增长60.73%,环比增长10.83%,创年内单月次高 [2] 增量资金与投资者情绪 - 9月A股机构新开户数量达1.0914万户,为近四年单月次高 [2] - 9月居民存款大增近3万亿元,同期非银行业金融存款下降超万亿元,反映投资者心态变化及存款搬家步伐放缓 [3] - 若四季度A股市场挑战4000点,存款搬家热情可能再度高涨 [3] 机构对权益市场的观点 - 多家公募机构看好中国股市中长期表现,但对短期走势偏谨慎,认为需政策或经济基本面更多支撑 [2][3] - 联博基金认为优质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和分红水平提升增加股市吸引力,估值在盈利改善背景下仍有提升空间 [3] - 前海开源基金认为四季度牛市行情预计延续,领涨板块依然是科技创新板块 [6] 热点板块表现与机构偏好 - 截至10月21日,科创综指、科创50、上证医药主题指数年内涨幅分别达44.65%、42.21%、13.14% [4] - 永赢科技智选混合A/C份额年内收益率高达175.87%、174.47%,中银港股通医药混合A/C年内收益率实现翻倍 [4] - 机构四季度偏好AI产业链、人形机器人、创新药、固态电池/储能等赛道 [4][5] - 全球科技以AI为主线,算力需求从训练端导向推理端,创新药中长期产业趋势明确 [5] 债券市场表现与机构观点 - 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从6月30日的1.6553%上行至10月21日的1.8552%,上行近20bp [7] - 截至10月20日,中长期纯债基金、短期纯债基金平均收益率分别为0.61%、1.05%,可转换债基平均收益率达16.74% [7] - 招商基金认为债市不会形成持续"债熊",信用债息差价值仍在但缺乏有效锚点 [7] - 东方红资管认为债市需耐心等待右侧机会,基本面与资金面有利于收益率下行,但受权益及商品市场压制 [7] - 平安基金预计四季度信用利差中枢抬升,建议关注中短久期信用债的票息价值 [8]
公募把脉四季度:A股具备长期投资价值,投资主线聚焦AI、创新药等
北京商报· 2025-10-21 21:16
四季度以来,A股大盘指数持续震荡。10月21日,上证指数重回3900点,A股三大股指均收涨。最新数据显示,A股9月新开户数量也创年内次高。近日来, 多家公募相继发布四季度策略,其中权益市场方面,多家机构表示看好中国股市中长期表现,同时对热点板块如科技、机器人和创新药依然维持相对看好。 债市方面,有观点指出,当前仍不会形成持续"债熊",也有机构认为,债市仍需耐心等待右侧机会的到来。 中长期看好A股市场 交易行情数据显示,10月21日盘中,沪指重回3900点。截至收盘,上证指数、深证成指、创业板指分别报收3916.33点、13077.32点、3083.72点,涨1.36%、 2.06%、3.02%。就10月走势而言,上述三大股指的走势则有所分化,若拉长时间至年内来看,A股三大股指均明显上涨,分别涨16.84%、25.57%、 43.99%。 在市场走势上扬的同时,增量资金也跑步进场。上交所数据显示,2025年9月,A股新开户数为293.72万户,同比增长60.73%,环比增长10.83%,创年内单 月次高,仅次于3月的306.55万户。其中,A股股票账户机构新开户数量也达1.0914万户,在近四年的单月开户纪录中 ...
A股中长期向好 权益资产仍具备配置性价比
北京商报· 2025-10-13 23:39
市场短期表现与影响因素 - 10月13日A股三大股指收跌,上证指数跌0.19%报3889.5点,深证成指跌0.93%报13231.47点,创业板指跌1.11%报3078.76点 [1][3] - 市场震荡回调受中美关税消息扰动,10月10日美方表示将从2025年11月1日起对所有中国进口商品加征额外100%关税并实施关键软件出口管制 [3] - 本轮调整受三方面因素影响:中美关税消息引发贸易环境担忧、节前市场涨幅较大导致部分资金获利了结、宏观经济数据波动带来短期情绪扰动 [3] 市场中长期趋势与韧性 - 拉长时间至年内,A股上扬态势明显,截至10月13日上证指数年内涨16.04%,深证成指涨27.05%,创业板指涨43.76% [1][6] - 主要宽基指数表现强劲,沪深300指数涨16.75%,中证500指数涨28.83%,科创综指涨50.04% [6] - 中金公司认为中期市场上行根基未动摇,支撑因素包括“十五五”政策规划出台在即、科技等行业基本面向好、A股整体估值相对合理 [4] - 10月13日A股低开后盘中有资金进场承接,股价逐步震荡上行,上证指数最终微跌0.19%,表现出较强市场韧性 [4] 主动权益类基金业绩 - 截至10月10日,可取得数据的8368只主动权益类产品平均收益率达30.02%,43只产品成为“翻倍基” [1][6] - 永赢科技智选混合A/C以187.86%/186.44%的年内收益率暂居榜首,中欧数字经济混合A/C收益率达132.39%/131.31%,恒越优势精选混合收益率达121.69% [6] - 另有交银优择回报灵活配置混合A/C、红土创新新兴产业灵活配置混合、中航机遇领航混合A/C等共计16只基金年内收益率超过110% [6] 基金投资策略与重点赛道 - 业绩突出产品多聚焦科技、北交所、算力等赛道,例如永赢科技智选混合前三大重仓股新易盛、中际旭创、天孚通信均属通信设备行业,年内涨幅分别为323.96%、206.77%、142.41% [7] - 永赢科技智选混合基金经理表示下半年将重点关注全球前沿模型发布、新兴应用发展以及光通信、PCB等全球云计算产业投资机会 [7] - 中欧数字经济混合重仓股也包括中际旭创、新易盛等个股,基金经理指出将在AI技术迭代背景下把握长期投资机遇 [7] - 年内主动权益基金获得翻倍收益的核心原因在于上半年重仓的AI、算力、高端制造等方向贡献了超额收益 [7] 行业配置与投资建议 - 中金公司建议短期风格变化可参考4月前后市场反应,前期涨幅较大、对外部风险未计入的成长、出海领域有短期压力;有色、军工、国产替代、内需关注度上升 [8] - 优质基金仍具备配置价值,建议投资者采取定投方式参与,平滑市场波动风险,优先选择投研实力强、长期业绩稳健的基金公司产品 [9] - 建议普通投资者保持理性心态,避免追涨杀跌,市场调整时可视为中长期布局时机,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合理安排仓位 [9]
公募规模连破3个万亿大关,货基贡献突出,权益类产品增超9200亿元
北京商报· 2025-08-27 22:32
公募基金规模创新高 - 截至2025年7月末公募基金资产净值达35.08万亿元创历史新高 年内连续突破33万亿、34万亿和35万亿三个万亿级关口 [1][3][4] - 较2024年末32.83万亿元增长约2.25万亿元 较2025年1月末31.93万亿元增长约3.15万亿元 [3][4] 货币基金表现 - 货币基金规模达14.61万亿元 较年初增长1.41万亿元 首次突破14万亿元关口 [1][4] - 7月单月规模环比增长2.68% 主要因流动性管理优势及部分资金过渡需求 [4][5] 权益基金增长 - 股票型基金规模4.92万亿元 混合型基金3.83万亿元 两类权益基金合计较年初增长超9200亿元 [1][3][4] - 7月单月股票基金环比增长4.07% 混合基金增长3.76% QDII基金增长6.77%涨幅最大 [3][4] 债券基金变动 - 债券基金规模7.24万亿元 较年初增长6778亿元 但7月单月环比下降0.66% [2][3][4] 市场表现驱动因素 - 2025年A股三大股指涨幅显著 上证指数涨13.38% 深证成指涨18.06% 创业板指涨27.16% [6] - 超98%权益基金实现正收益 25只基金年内收益率超100% 最高达137.82% [6] 行业发展趋势 - 规模增长受三大长期因素驱动:中国经济前景获海内外投资者认可 公募行业投研与服务能力提升 普惠属性匹配普通投资者需求 [7] - 居民存款向投资转化趋势明显 投资者多元化配置需求提升 尤其全球资产配置通过QDII基金体现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