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汾酒青花20
icon
搜索文档
我们跟几位年轻人聊了聊,发现他们并非不爱喝白酒
搜狐财经· 2025-10-27 14:04
行业趋势 - Z世代(1995-2009年出生)是崇尚个性、敢于消费的“数字原住民”,是消费市场中最活跃的群体之一 [1] - 传统白酒行业面临如何赢得年轻消费者青睐的共同课题,年轻人常被贴上“拒绝白酒”的标签 [1] - 年轻人拒绝白酒的表面原因是辛辣口感和浓烈气味,但深层原因是代际饮酒文化的差异 [1] - 年轻人正主动寻找更贴合自身偏好的白酒产品,新世代的饮酒文化正在萌芽,其发展趋势是多元化、创意化和去权威化 [1][20] 产品特性与定位 - 汾酒具有“绵、甜、爽、净”的口感特性,其纯净的粮食香和绵甜口感是吸引年轻消费者的关键 [6][21] - 汾酒口感柔和,例如山西本地流行的汾酒多为42度,比市面上常见的50多度白酒更柔和,入口舒适不易刺激 [7] - 清香型汾酒是最适合用于调制鸡尾酒的白酒之一,因其在搭配中不易破坏酒体结构,例如在“力量”鸡尾酒中使用了30毫升汾酒作为标准基酒量 [17] - 汾酒青花20被视作商务宴请的“六边形战士”,在价格、品牌档次、酒质及与清淡菜系(如粤菜)的适配性上表现均衡 [19][20] 消费场景与创新应用 - 年轻消费者在非传统场景中饮用汾酒,如旅行途中将汾酒混入可可味冰淇淋,或与蓝莓果汁混饮,创造新的味觉体验 [4][6] - 在社交聚会中,汾酒成为年轻人庆祝重要时刻(如考试通过、送别同窗)的助兴饮品,常见于三五好友的小饭馆聚餐 [9][11] - 调酒师开始以汾酒为基酒创新调制“中式”鸡尾酒,例如酒吧中唯一以汾酒为基酒的“力量”鸡尾酒稳居店内畅销前六,未来计划增加第二款汾酒鸡尾酒 [13][14][17] - 在商务宴请场景中,汾酒因饮后感舒适、不易上头且不残留明显酒气,有助于平衡饭局与次日工作状态,在广东地区的商务饭局中应用广泛,近两年约有一半饭局使用汾酒 [19][20] 品牌与文化连接 - 汾酒凭借一脉相承的文化底蕴和不断创新的产品矩阵,成为连接传统与现代的“通用语”,无需刻意讨好任何一代人 [21][22] - 品牌设计(如青花瓷瓶造型)受到年轻消费者尤其是女性群体的喜爱,被认为美观得可带回家插花 [19] - 汾酒在异地生活的年轻人群中成为家乡印记的象征,例如山西籍消费者会自带汾酒与朋友分享,并被朋友称为“汾酒宣传大使” [8]
海报实验室丨同种白酒不同渠道价格悬殊?实测12种常见白酒:最多相差40%
搜狐财经· 2025-10-25 18:27
白酒渠道价格差异现象 - 多个品牌白酒在不同销售渠道存在显著价格差异,同一产品最高价与最低价相差可达40%以上,例如郎牌郎酒价差达43.9% [1][10][11] - 酒企官方旗舰店(如京东)价格普遍最高,而拼多多百亿补贴渠道价格最低,价差普遍在30%左右 [10][11][15] - 线下实体店(如华致酒行)价格多处于天猫超市和抖音直播间价格之间 [1][11][15] 主要品牌具体价差分析 - **飞天茅台**:可直接购买的价格在京东旗舰店为1920.6元/瓶,天猫超市为1980元/瓶,而抖音直播间和拼多多最低分别为1499元/瓶和1640元/瓶,最高价差达32.1%(481元)[3][4][6][7] - **五粮液第八代**:京东官方旗舰店售价990元/瓶,拼多多百亿补贴后769元/瓶,价差28.7%(221元)[11] - **青花郎**:京东旗舰店售价900元/瓶,拼多多补贴后636元/瓶,价差达41.5%(264元),为测评中价差比例最大的产品 [12] - **国窖1573**:京东旗舰店售价1000元/瓶,华致酒行售价730元/瓶,价差37%(270元)[15] 价格差异成因分析 - 官方旗舰店价格作为酒企树立的价格标杆,旨在向消费者展示产品档次,通常比其他渠道高20%左右 [18] - 电商平台将名酒作为重要引流品类,通过"百亿补贴"等活动进行促销,实际是"赔本赚吆喝",将补贴费用视为广告投入 [18] - 平台从经销商处以团购价(如820元)拿货,再通过优惠券(如50元)使消费者实际支付价(800元)低于经销商成本价(800元拿货),以培养消费惯性 [18]
白酒双十一迎来“冷静期”?线上大促线下观望
南方都市报· 2025-10-24 21:18
行业整体态势 - 白酒行业在双十一期间迎来“冷静期”,线上平台通过补贴拉低高端酒价格,而线下渠道则以观望为主 [1][2] - 双十一前期折扣力度不明显,在理性消费与库存压力的博弈中,酒价波动反映出行业渠道变革与调整的深化 [2] - 线上渠道通过百亿补贴加剧价格竞争,线下终端跟进有限,显示出经销商对旺季动销的谨慎态度 [4][12] 价格表现与波动 - 高端白酒在此波大促中“保持定力”,价格波动不明显,部分中高端产品有降价趋势但幅度不大 [2] - 飞天茅台在广州均价约为2024元,比上期减少约43元,在深圳样本终端均价为2008.55元,比中秋-国庆旺季价格有所下跌 [4][5] - 东莞市场飞天茅台均价跌至1960.15元,较上期的2180.33元大幅下跌220.18元,跌幅高达10.10% [10] 分城市市场动态:广州 - 广州市场超半数统计样本产品市场零售均价出现上涨,上涨幅度从几元到几十元不等 [3] - 酒鬼酒内参与红西凤均价上涨较明显,第八代五粮液、国窖1573及君品习酒的均价上涨幅度均在10元以内 [3] - 洋河梦之蓝M6+均价回调明显,相比上期上涨约12元,部分即时零售渠道售价波动大,如歪马送酒价格上涨100元至699元,京东酒世界价格则从690元降至645元 [3] 分城市市场动态:深圳 - 深圳酒水价格在双十一早期表现相对稳健,部分终端报出新低价,例如1919部分门店的飞天茅台报价在1700元/瓶至1900元/瓶 [5] - 第八代五粮液在1919门店低至700元/瓶,国窖1573逼近800元大关,君品习酒和青花郎也有低于700元和800元的报价 [5] - 酒水价格下降幅度较大的主要是线上即时零售平台,“大额券”发放导致多款产品价格创下新低,但补贴带来的出货量有所增加,名酒库存得到一定下降 [6] 分城市市场动态:佛山 - 佛山酒价整体表现趋于稳定,飞天茅台零售均价出现回暖,本期为2178.32元/瓶,较上期提升约24元 [8] - 千元价格带产品如国窖1573和君品习酒零售均价分别上升4元和3元,而第八代五粮液和青花郎零售均价分别下跌14元和13元 [8] - 当地酒水终端受双十一大促影响不大,主要因参与即时零售大促程度不高且线下终端价格未出现下降 [9] 分城市市场动态:东莞 - 东莞市场核心高端产品波动显著,飞天茅台均价跌幅达10.10%,此轮波动主要源于本期仅采集到线上渠道数据且平台普遍降价 [10] - 中高端产品价格分化明显,君品习酒逆势上涨24.9元至752.97元,涨幅3.42%,而小糊涂仙下跌8.43元至155.17元,跌幅5.15% [10] - 低端酒类延续抗波动特性,如九江双蒸保持19.9元,毛铺苦荞紫荞稳定在248.25元 [11] 渠道与品牌分析 - 线上平台如京东、天猫在百亿补贴下价格相对有优势,而即时零售平台尚未推出大规模促销活动 [4] - 部分头部酒企披露正规购酒渠道,1919等平台因“售价过低”被部分酒企拉入“灰名单” [6] - 茅台、五粮液等头部品牌承压明显,线上促销反映渠道库存压力加剧,而汾酒、习酒等品牌的逆势微涨显示部分品牌消费韧性 [11][12]
双11大促来袭,白酒价格平稳,茅台公开官方销售渠道|大湾区酒价第35期
搜狐财经· 2025-10-17 02:32
白酒价格整体走势 - 双十一期间白酒整体价格走势相对平稳,与节假日期间的波动形成对比 [3] - 在第35期《大湾区酒价》统计的13款白酒中,有5款均价下降,5款均价上涨,3款价格基本维持不变 [4] - 多数白酒的价格变动幅度不大,均价波动在1至2元/瓶之间 [4] 高端白酒价格动态 - 千元价格带高端白酒存在一定波动,飞天茅台在双节短暂回升后再次呈现下跌趋势,最新销售均价为1957.6元/瓶 [3] - 飞天茅台京东官方自营店价格从2043元/瓶降至1940元/瓶,降幅接近百元;终端烟酒行价格从1900元/瓶降至1850元/瓶 [3] - 53度飞天茅台散瓶批价从10月2日的1790元/瓶回落至10月15日的1760元/瓶,基本回到双节前水平 [3] - 另一高端白酒国窖1573最新销售均价为931元/瓶,部分渠道出现小幅波动,终端烟酒行价格在800元/瓶至900元/瓶之间 [4] 次高端及中端白酒价格动态 - 次高端白酒在各渠道的价格变动不明显 [3] - 部分线上渠道白酒价格在双十一促销初期出现不同程度涨跌,例如习酒窖藏1988在京东官方旗舰店价格从448元/瓶降至438元/瓶,在天猫官方旗舰店从486元/瓶降至468元/瓶 [4] - 红花郎红十在京东官方自营店价格从285元/瓶降至280.25元/瓶,但在京东官方旗舰店和天猫官方旗舰店价格分别从309元/瓶和317元/瓶上涨至329元/瓶 [4] 经销商策略调整 - 面对白酒价格下行趋势,经销商采取谨慎策略以减少库存风险 [4] - 有烟酒行老板表示选择减少店内囤货量,每款白酒通常只储备4到5瓶,如有大量需求则临时调货 [4] 白酒企业对电商渠道的监管 - 多家知名白酒企业在电商促销活动期间发布声明,提醒消费者通过正规渠道购买产品 [5] - 贵州茅台发布《温馨提示》,明确官方和正规购买渠道,包括线下自营店、专卖店及线上i茅台app、天猫、京东等合作平台自营渠道,拼多多平台未被纳入官方认可渠道 [5] - 五粮液曾发布告知书披露部分商家在电商平台低价售假的调查情况,剑南春也警示消费者注意部分电商平台店铺授权书造假 [5] 电商渠道发展带来的挑战 - 电商平台已成为白酒销售的重要渠道,但同时也带来了假冒伪劣产品屡禁不止等问题 [6] - 假冒伪劣问题是白酒企业在电商融合发展中不得不面对的挑战 [6]
透过双节酒市窥见行业的“三重变革”时代:价格带分化、区域重构与渠
搜狐财经· 2025-10-12 08:42
文章核心观点 - 2025年国庆中秋双节期间白酒市场呈现“旺季不旺”现象,行业正经历深层次结构性变革,表现为“高端弱复苏、中端承压、低端稳健”的格局分化 [1][3][8] - 消费理性、渠道革命与品牌韧性共同驱动行业重构,未来竞争将转向基于数字化能力的全方位竞争 [3][16] 各价格带市场表现分化 - 头部高端白酒动销稳中有升,部分高端大单品批价企稳回升,显示出头部酒企强大的品牌壁垒和定价权 [3] - 次高端及中端白酒批价普遍承压,价格倒挂频现,多数品牌动销下滑幅度超过30% [4] - 低端白酒表现相对稳健,部分明星产品销量同比增长超两成,大众消费基本盘展现出韧性 [6][8] 区域市场表现差异 - 四川白酒市场整体动销同比下滑约20%,成都市场动销减少三到四成,仅茅台、五粮液和国窖1573在团购市场保持一定销量 [9] - 广东市场白酒整体销量同比下降20%-30%,企业团购订单大幅减少,宴席用酒档次明显下移 [9] - 安徽市场宴席用酒主流价位回落至100-200元区间,经销商库存普遍维持在5个月左右 [11][12] - 河南市场部分品牌实现逆势增长,如杜康销量同比提升约30% [12] - 山东、河北等北方省份市场呈现回暖迹象,区域名酒凭借地缘优势率先受益 [12] 渠道生态变革与即时零售崛起 - 即时零售正从渠道补充升级为重要战略阵地,头部酒企纷纷布局数字化短链通路 [13] - 双节期间美团平台白酒销量同比激增8倍,名酒单日平台成交额突破千万元;京东小时达白酒销售额同比增长98% [13] - 即时零售客群中25-35岁年轻消费者占比超过45%,其消费特征正倒逼酒企重新思考产品定位与营销策略 [15]
中秋国庆旺季不旺?千元白酒价格跳水,酒商忙促销,出货提速
南方都市报· 2025-09-30 17:40
市场整体趋势 - 中秋国庆双节前白酒市场呈现巨大分化与转变,越临近假期各渠道产品降价力度越大,不少高端白酒均价继续下探,部分产品售价跌出新低[2] - 行业处于传统旺季,酒厂与渠道商希望通过促销活动扩大销售、消化库存,导致产品价格整体下探,今年整体酒价较往年下跌明显,尤其是高端产品[21] - 即时零售平台成为价格下探主要驱动力,这些平台通过节庆优惠券和降价促销显著拉低产品均价,而部分新零售平台价格相对克制[6][9] 广州市场 - 广州市场半数以上产品均价继续下降,14款产品市场零售均价出现下滑,包括第八代五粮液、君品习酒等高端及洋河梦之蓝M6+等中高端产品,降幅从几元到几十元不等[3] - 飞天茅台价格保持稳定,均价仅上涨3元,但渠道价差显著,永旺超市售价2299元而美团名酒行售价1799元,价差达500元,即时零售平台到手价多低于2000元[5] - 第八代五粮液在广州多数渠道售价低于1000元,部分渠道跌至800元以下,君品习酒与酒鬼酒内参均价不足800元,成为千元价格带降价最明显产品[5] 深圳市场 - 深圳高端以上产品价格几乎全线下滑,飞天茅台零售均价下探至2038.6元/瓶,4个统计终端价格低于2000元/瓶,线下终端显示无货[8] - 千元价格带产品零售均价全线下跌,第八代五粮液、国窖1573、君品习酒和青花郎本期均价分别为890.18元、942.24元、722.34元和887.91元,较上期下跌21元、18元、35元和51元[8] - 价格下降带动出货量提升,9月白酒出货量较8月进一步增加,千元价格带及以上产品受消费者欢迎,主要用于送礼和聚餐而非商务接待[10] 佛山市场 - 佛山市场进入销售旺季多数产品价格下跌,高端产品全线下滑,但飞天茅台均价逆势上涨5元至2154元/瓶,因低价线上平台暂时下架[13] - 千元价格带中国窖1573、君品习酒和青花郎零售均价分别下跌22元、11元和21元,洋河梦之蓝M6+、古井贡古20均价分别下跌5元和8元[13] - 产品降价主要源于即时零售平台优惠促销,而贵州茅台等产品均价提升反映市场需求激增,部分产品降价则源于渠道清库存需求[15] 东莞市场 - 东莞市场整体价格走势下探,半数以上产品均价下降,飞天茅台零售均价约2180元,较上期2254元下降74元,酒小二平台售价由1999元降至1959元[18] - 第八代五粮液、国窖1573、君品习酒、青花郎四款千元价格带产品均价分别下降21元、20元、18元、10元,第八代五粮液在多数渠道售价低于1000元,部分渠道降至900元以下[18] - 君品习酒在所有渠道售价不足800元,多个平台跌破700元,酒小二、歪马送酒到手价均为679元,较上期709元下降30元[18]
酒商以价换量 高端低度产品“杀出重围”
南方都市报· 2025-09-26 07:12
行业趋势 - 临近中秋国庆双节,白酒终端动销加快,但产品价格普遍下滑,渠道商通过优惠活动消化库存[3] - 行业感受到需求萎缩,销售情况或不及去年同期,酒商通过降价促动销[3] - 高端产品近期销量增加,低度酒产品相比去年热度更高[3] - 中秋国庆销售热潮起势,高端产品因促销降价换取更多销量,低度产品推广力度加大[12] 广州市场 - 15款产品市场零售均价出现下滑,高端及中高端产品几乎全线下滑,飞天茅台均价约2065元,比上期减少约40元,第八代五粮液均价约910元,减少约11元[4] - 高端白酒除国窖1573均价上涨约4元外全线下滑,中高端产品除水晶剑南春外全线下滑[4] - 线上线下渠道售价差异大,飞天茅台最低售价1787元(经销商渠道),最高2299元(永旺超市和小象超市),相差512元[5] - 即时零售平台售价普遍低于线下渠道,美团名酒行价格几乎全网最低,君品习酒到手价668元,国窖1573到手价824元[5] 深圳市场 - 酒水价格波动缓和,飞天茅台总体零售均价2102.91元/瓶,盒马和酒小二报价分别为1959元/瓶和1999元/瓶[6] - 千元价格带产品有升有降,五粮液均价906.72元/瓶下降约15元,君品习酒均价749.54元/瓶下降约13元,国窖1573均价958.94元/瓶上涨约1元,青花郎均价938.04元/瓶上涨约3元[7] - 高端和次高端产品价格趋稳,洋河梦之蓝M6+均价703.15元/瓶上涨约7元,古井贡古20价格持平,品味舍得均价384.47元/瓶跌破400元,剑南春水晶剑均价426.24元/瓶下降8元[7] - 9月高端产品销售环比有望提高约20%,需求度增加促使价格波动回归平静[8] 佛山市场 - 产品价格趋于稳定,飞天茅台零售均价2131元/瓶,线下永旺售价2299元/瓶,线上报价约2000至2100元[9] - 千元价格带产品第八代五粮液均价929.19元/瓶下跌17元,君品习酒均价763.59元/瓶下跌10元,青花郎均价914.49元/瓶下跌10元,国窖1573均价976.98元/瓶上涨1元[9] - 高端产品洋河梦之蓝M6+均价678.46元/瓶下跌约24元,金沙摘要均价530元/瓶下跌43元,古井贡酒古20价格持平约606元[10] - 次高端产品珍酒珍十五均价388.16元/瓶下跌11元,品味舍得均价374.4元/瓶下跌17元,剑南春水晶剑下降6元,汾酒青花20下降1元[10] 东莞市场 - 中高端产品降价趋势明显,18款名酒中14款价格下滑,2款上涨,2款持平,金沙摘要均价521.08元较上期571.4元下滑50.32元,跌幅8.81%[11] - 水井坊井台均价477.58元较上期501.3元下降23.72元跌幅4.73%,汾酒青花20均价415.36元较上期430.3元下降14.94元跌幅3.47%[11] - 小糊涂仙均价169.2元较上期166元上涨3.2元涨幅1.93%,珍酒珍十五均价352.92元较上期351元上涨1.92元涨幅0.55%,九江双蒸均价19.9元,石湾玉冰烧均价16.8元,价格稳定[11] - 低端酒类价格稳定性凸显大众消费市场抗波动性,渠道定价策略与季节性供需变化共同影响酒价走势[12]
白酒行情,突围了吗?
搜狐财经· 2025-09-01 22:56
白酒行业整体表现 - 白酒行业上半年多家酒企业绩下滑 头部企业增速放缓[1] - 20家A股上市酒企总营收2415.08亿元 同比下降20.86亿元[20] - 行业面临渠道 库存 动销等多重压力 存货处于高位[20] 产品价格趋势 - 湾区白酒样本产品价格仍有下探趋势 但幅度不大[1] - 高端白酒降价出售成常态 即时零售平台售价处于低位[1] - 除红西凤外其他千元价格带产品均价均低于1000元 部分低于800元[19] 广州市场价格变动 - 10款产品市场零售均价出现下滑 包括飞天茅台 第八代五粮液等高端产品[2][3] - 飞天茅台均价2106元 较上期减少28元 第八代五粮液均价921元 减少23元[3] - 青花郎 酒鬼酒内参 红西凤均价分别上涨17元 44元 25元[3] - 即时零售平台售价普遍低于线下 美团名酒行价格几乎全网最低[4] 深圳市场价格特征 - 零售均价主要受线上终端价格变动影响 线下终端无较大变动[8] - 即时零售平台对价格影响越来越大 凭借价格补贴政策改变消费习惯[8] 佛山市场价格动态 - 主流产品零售均价几乎全线下降 线上价格波动较大[11][12] - 飞天茅台线上价格2256元 比上期下降近70元 因有平台报价1999元[12] - 酒水消费市场相对发达 线上渠道铺货较多[13] 东莞市场价格分化 - 18款名酒中9款价格下滑 4款上涨 5款持平[16] - 石湾玉冰烧均价16.8元 较上期19.5元下滑2.7元 跌幅13.85%[16] - 郎酒青花郎均价899.9元 较上期947.7元下降47.8元 跌幅5.04%[16] - 金沙摘要均价571.4元 较上期545.2元上涨26.2元 涨幅4.81%[17] 企业应对策略 - 白酒企业积极探索转型之路 调整产品结构适应行业年轻化趋势[20] - 古井贡酒 五粮液等多家酒企推出或预告低度酒产品[20] - 水井坊 洋河等在产品创新 渠道优化 市场拓展等方面发力[20]
荣续ESG智库:2025年白酒行业ESG白皮书
搜狐财经· 2025-08-24 12:51
白酒行业概览 - 白酒行业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与经济生活的独特符号,历经千年传承,从作坊式酿造发展到工业化生产,从区域消费拓展至全国化、全球化布局,在国民经济与社会文化中地位特殊[1][7][8] - 行业已形成贯穿全产业链的现代化生产经营体系,涵盖上游农业种植、中游酿造生产、下游物流销售的全产业链条,具有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创造大量就业岗位、拉动内需消费增长的三重战略价值[15] - 行业呈现强资源约束性和产业链延伸性显著两大特征,生产具有自然禀赋依赖性,品质核心取决于优质水源、特种粮食原料及专属微生物菌群三大关键要素,且呈现不可复制的地域独占性特征[16] 行业生产特征与分类 - 白酒行业属于高环境负荷型生产行业,能耗方面传统酿造依赖化石能源,每生产1吨白酒需消耗1.5-5吨柴油,易导致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17] - 废气排放层面,蒸煮工序产生挥发性有机物和酒精挥发问题,废气成分复杂,且乙醛等有害物质浓度高,对大气环境带来极大挑战[17] - 水资源利用方面,行业面临用水量大和废水处理难双重压力,每生产1吨白酒产生15-25立方米废水,混合废水COD浓度高达10000-50000mg/L,属于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成本高昂达60元/吨[17] - 按香型分类,浓香型市场份额约占50%,代表品牌为五粮液、泸州老窖;酱香型市场份额约35%,代表品牌为茅台、郎酒;清香型市场份额约12%,代表品牌为汾酒、牛栏山;其他香型市场份额约占8%[20] - 按价格带分类,超高端价格区间2000-3500元,代表产品飞天茅台;高端价格区间800-1500元,代表产品第八代五粮液、国窖1573;次高端价格区间500-800元,代表产品剑南春水晶剑、汾酒青花20;中端价格区间300-500元,代表产品泸州老窖特曲、茅台王子酱香;大众消费价格区间100-300元,代表产品分酒玻治、海之蓝;低端价格区间10-100元,代表产品牛栏山二锅头、绿脖西凤[21] 行业价值链分析 上游产业构成 - 原材料是白酒行业的根基,包括酿造原材料和包装原材料,酿造材料以优质高粱、小麦等谷物为主要原料,呈现多元化特征,主要包括高粱、小麦、大米、玉米、糯米、大麦、豌豆等粮食作物[24][25] - 高粱是酱香型和浓香型白酒的核心原料,占比达60%-70%,小麦主要用于制曲,为发酵过程提供糖化发酵剂[28] -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粮食总产量中谷物产量65229万吨(13046亿斤),谷物产量的提高为白酒原材料的供应提供了充足保障[25] - 行业普遍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模式,头部酒企建设自有种植基地,提供专业农技指导服务,保障原料品质和标准化生产[26] - 在包装材料领域,玻璃/陶瓷瓶与纸箱是主要包装物,占比超8%,在"双碳"战略目标指引下,白酒包装呈现出减量化、绿色化趋势,包装层数严格限定为2层,可降解酒盒材料和再生玻璃瓶得到推广应用[27] 中游生产与品质把控 - 白酒生产环节主要包括原料处理→制曲→酒精发酵→蒸馏取酒→陈酿→勾调定型,其中制曲是提供微生物和酶系的关键前置环节,发酵和蒸馏是产酒的核心步骤,而陈酿与勾调则决定了白酒的最终品质和风格[29] - 原料处理环节,领先酒企通过建立多粮配比的"黄金比例"模型,实现了对白酒风味的精准调控,酱香型白酒核心原料红缨子糯高粱以其62-65%的高淀粉含量(其中支链淀粉占比超90%)、1.5-2%的适宜单宁含量以及7-9%的蛋白质含量,构成了酱酒独特风味特质的物质基础[30] - 制曲分为大曲制作和小曲制作,大曲以小麦、大麦、豌豆等为主要原料,适用于酱香、浓香、清香等主流香型白酒;小曲以米粉、米糠为主要原料,适用于米香、豉香型等白酒[32] - 发酵是白酒酿造中微生物转化的核心阶段,现代酒企通过窖龄梯度培育技术,在窖池中建立了包含3000多种微生物的复杂生态系统,通过智能制曲系统将温度控制精度提升至±0.3℃,使30年以上老窖池的基酒优级率达到80%以上[34] - 不同香型发酵特征不同,酱香型发酵容器为石窖,发酵周期30天×8次,温度控制35-42°C;浓香型发酵容器为泥窖,发酵周期45-90天,温度控制28-32°C;清香型发酵容器为地缸,发酵周期21-28天,温度控制20-25°C[35] - 蒸馏分固态蒸馏和液态蒸馏,随着技术进步,行业通过多级精馏技术将酒头中甲醇含量严格控制在≤0.04g/L的安全标准内,优质基酒产出率得到显著提升[36] - 在储存陈酿环节,行业数据显示,目前头部企业基酒储存3年以上比例达72%,通过温湿度精准控制技术,年蒸发损耗率控制在1.5%以内,基酒储存5年可获得120-150%的市场溢价,而15年以上老酒溢价幅度超300%[37] - 勾调定型将不同批次、轮次、年份或风味特征的基酒进行科学配比,数字化技术的深度应用带来变革,AI勾调系统使传统需要30天的基酒组合决策过程缩短至4小时内完成,显著提升勾调效率和精准度[37] - 质量管控方面,区块链与物联网技术的融合应用构建了全程可追溯的质量保障体系,通过NFC芯片和区块链溯源码的双重覆盖,"一物一码"技术使产品从生产到消费的全链路信息透明化,假酒溯源准确率提升至92%[38] 下游流通网络 - 在国家政策引导下,白酒流通体系正加速向绿色化、数字化方向演进,2021年商务部《关于加强"十四五"时期商务领域标准化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推进酒类流通标准化建设,为行业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39] - 绿色物流方面,泸州老窖采用PBAT/PLA复合膜,降解周期缩短至6个月,年减少塑料使用量2000吨,其"共享周转箱"模式覆盖西南地区,包装回收率达95%;水井坊在包装环节推行"减量化+循环化"策略,2024年通过简化设计减少ABS塑料70吨、PE塑料1.7吨[40] - 数字化转型正在重塑白酒销售流通的各个环节,渠道融合方面,洋河股份通过"线上直播+线下体验店"模式,基于消费者大数据分析的区域化产品定制策略成效显著[41] - 供应链管理上,五粮液构建"云店"系统,实现渠道库存可视化,节损耗降低带动供应链整体效率提升15%;消费者体验方面,通过沉浸式体验场景强化品牌文化与消费者之间的深度联结[44] - 洋河股份开放酿酒生产全流程,设置"碳足迹计算器"互动装置,使年轻客群占比提升15%;泸州老窖推出"窖池认养"计划,高端客户可参与酒糟资源化项目[44] 行业市场格局 - 白酒行业竞争格局呈现明显的"马太效应",头部企业市场份额从35%快速提升至50%,头部企业市场控制力增强,加速对市场的整合[50] - 产区集聚效应凸显,中国白酒产业已形成以赤水河流域为核心的酱酒产区,2024年仁怀市白酒工业总产值达1157亿元,浓香型形成宜宾-泸州"双中心格局",清香型则以汾阳为枢纽[50] - 企业层级加速分化,行业呈现出明显的"金字塔"结构,超高端与高端市场被茅台、五粮液等全国性龙头垄断,合计市占率超过85%[50] - 2024年前三季度白酒龙头企业财务表现呈现出明显的梯队分化特征,贵州茅台营业收入1207亿元,净利润608亿元;五粮液营业收入679亿元,净利润249亿元;山西汾酒营业收入313亿元,净利润113亿元;泸州老窖营业收入243亿元,净利润115亿元;洋河股份营业收入275亿元,净利润85亿元;古井贡酒营业收入190亿元,净利润47亿元[53] - 2024年白酒行业市场份额分析显示,行业CR2(贵州茅台、五粮液)合计市占率达30%,其中贵州茅台以20%的份额居行业首位,五粮液则以10%的份额保持第二[54] - 行业集中度CR4提升至38%,除茅台、五粮液外,洋河股份(4.3%)和山西汾酒(4.2%)分列第三、四位;CR8为47%,包括泸州老窖(4%)、古井贡酒(2.75%)、今世缘(1.8%)等区域龙头企业[57] - 从市场格局演变趋势来看,白酒行业呈现出头部企业市场份额持续提升、次高端市场竞争加剧、区域龙头全国化步伐加快三个显著特征[58] 行业发展趋势 - 消费场景多元化,白酒消费场景正从传统的商务宴请(占比40%)向日常消费场景拓展,家庭聚饮、休闲社交、旅游餐饮等大众消费场景贡献率已提升至35%,高端白酒在节庆礼品市场的渗透率持续增长[59] - 年轻消费群体驱动产品创新,行业面临核心消费群体老龄化与年轻化转型的双重挑战,20-35岁年轻消费者对传统白酒的接受度偏低,代际差异导致消费行为分化,20-50°vol的轻口味白酒及果味酒年增速超25%[59] - 数字化营销与渠道变革,2024年直播电商已成为白酒第三大销售渠道,茅台、洋河等头部企业通过抖音等平台实现亿元级单场销售额,"酒文旅融合"模式通过酿造体验、定制酒服务等项目吸引年轻客群[60] - 国际化进程加速,在东南亚市场,头部企业依托免税渠道与文化相近性快速扩张,茅台利用海南自贸港政策强化泰国布局,市占率达17%;在欧美市场,汾酒主导制定ISO20714清香型国际标准,为欧盟出口扫清技术障碍[61] 白酒行业ESG发展 - 在双碳目标推进、ESG理念深入人心的当下,ESG理念为白酒产业发展注入新维度,研究白酒企业如何在生态环境保护、社会责任履行、公司治理完善的要求下,平衡经济效益与社会价值,通过ESG实践提升长期竞争力[2][8] - 白皮书重点剖析了贵州茅台、五粮液、山西汾酒、洋河股份、泸州老窖、珍酒李渡等龙头企业的ESG路径,部分企业开展碳中和规划,核查年度温室气体排放,结合园区现状与规划形成温室气体管理体系和减排方案,还引入第三方核查机构核查温室气体排放,在线监测重点用能单位能耗,并依据相关条例和办法,在定期报告中披露环境信息[2] - 茅台、五粮液等龙头企业年均环保投入超10亿元,茅台废水回收率达90%,能有效减少水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五粮液积极布局低碳技术,生物质燃料覆盖率达30%,减排成果显著[55] - 供应链透明度上,茅台、泸州老窖运用区块链技术建立全流程溯源系统,原料采购与生产过程可追溯率超95%,确保产品质量安全,增强消费者信任;中小酒企供应链数字化率不足30%,难以有效监控原料质量,存在较大质量风险[55] - 行业正面临成本攀升、竞争加剧与政策收紧三重压力,2024年新规要求废水处理达标率100%,中小酒企因环保技术落后面临停产风险;企业出海方面,欧盟碳关税(CBAM)将增加出口成本,沃尔玛(Walmart Corp)提高了供应链透明度门槛,区域性酒企因缺乏数字化管理能力难以达标[50]
白酒巨头掀“降度大战”,年轻人会买账吗?
虎嗅· 2025-08-21 16:56
白酒行业低度化趋势 - 多家头部酒企密集推出低度白酒新品 包括古井贡酒26度年份原浆古20[1] 舍得酒业29度舍得自在[2] 五粮液计划重启29度一见倾心[3] 水井坊针对25-30岁消费者推出38度以下产品[4] 泸州老窖研发28度国窖1573及16度/6度产品[5] 酒鬼酒筹备33度/28度/21度/18度产品[6] - 低度化布局旨在抓住年轻消费群体需求 年轻消费者更倾向低度化/利口化/悦己化酒饮 偏好轻社交场景和高颜值设计[18][20] - 低度酒赛道从边缘尝试走向主流竞争 头部酒企入局推动行业降度竞赛[25] 行业库存与业绩压力 - 白酒行业面临库存高企和价格倒挂压力 2024年A股20家白酒上市公司存货达1683.89亿元 同比增加192.9亿元 其中13家存货增长[12] - 舍得酒业2024年营收53.57亿元同比下滑24.41% 净利润3.46亿元同比下滑80.46% 经营现金流净额-7.08亿元同比下滑超198%[9] - 2024年一季度舍得酒业营收15.76亿元同比下滑25.14% 净利润3.46亿元同比下滑37.10%[10] - 业绩下滑主因行业调整期竞争加剧 次高端及高端白酒消费需求不足[11] 低度酒市场表现与定价策略 - 泸州老窖38度国窖1573占该系列近一半销售额 相当于100亿元含税销售额[21] - 低度产品存在价格争议 38度与52度国窖1573价差约200元[24] - 古井贡酒26度古20定价375元/375ml 按500ml折算达500元 与高度版价差不足百元[33] - 业内质疑低度酒定价接受度 500元价格带面临水晶剑/青花20/梦之蓝M3等高度酒竞争[35][37] 年轻化战略与场景拓展 - 低度酒成为白酒企业年轻化战略核心举措 目标客群为85后/90后及年轻女性[17][20] - 古井贡酒新品覆盖9大饮用场景 包括独饮小酌/朋友小聚/旅行等非传统场景[27] - 行业需解决消费习惯培育问题 包括触达目标人群/重塑品牌认知/场景教育等挑战[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