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浩瀚超级电混
icon
搜索文档
极氪科技:二季度综合毛利率破20%,私有化交割年底前完成
南方都市报· 2025-08-14 23:28
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二季度营收274.31亿元,环比增长24.6%,同比增长36.9%,综合毛利率20.6%创历史新高 [1] - 整车营收229.16亿元,同比增长2.2%,整车毛利率17.3%同比提升5.8个百分点 [1] - 上半年总营收494.5亿元,同比增长42.2%,其中整车营收420.12亿元,同比增长8% [3] - 上半年综合毛利率20%同比提升2.7个百分点,整车毛利率16.9%同比提升4.7个百分点 [3] - 第二季度首次实现经营利润转正,研发费用率7.8%同比下降5.8个百分点,销管费用率12.3%同比下降1.2个百分点 [3] 战略协同 - 领克与极氪合并协同效应推动财务指标全面优化,形成中国星系列、银河品牌、极氪、领克四大品牌矩阵 [3] - 规模化效应显著降低研发及管理成本 [3] - 极氪9X、领克10 EM-P新车型上市,浩瀚超级电混、900V高压平台新技术推出驱动销量与财务表现提升 [3] 私有化进展 - 吉利汽车拟以每股2.678美元收购极氪股份,每股美国存托股份对应26.87美元 [4] - 全部现金收购约需24亿美元,预计现金支付不超过30% [4][5] - 若9月股东大会通过收购计划,交割将在2025年底前完成 [5]
极氪科技:二季度综合毛利率破20% 私有化交割年底前完成
南方都市报· 2025-08-14 23:28
安聪慧表示,领克与极氪合并的协同效应已显现三大战略成果。首先,中国星系列、银河品牌、极氪、 领克四大品牌矩阵清晰重构;其次,规模化效应推动研发及管理成本显著降低;此外,产品周期全面发 力,随着极氪9X、领克10 EM-P等新车型上市,以及浩瀚超级电混、900V高压平台等新技术的推出, 将驱动销量与财务表现持续提升。 业绩会也披露了极氪私有化进展。7月15日,吉利控股集团宣布,旗下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即"吉利 汽车",股票代码:0175.HK)与极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即"极氪",股票代码:NYSE:ZK)正式签署 合并协议,拟以每股2.678美元收购极氪股份。 8月14日业绩会上,吉利汽车行政总裁及执行董事桂生悦透露,吉利汽车与极氪科技签署的合并协议是 每股极氪美国存托股份(等于10股普通股)收取26.87美元,根据初步计算,全部现金收购大约需要24 亿美元。"目前我们了解到大部分投资者会选择换股,因此动用现金量不会太多,应该不会超过 30%。"桂生悦透露。 桂生悦表示,若9月5日吉利汽车(0175)股东大会和9月15日极氪股东大会均通过收购计划,整体交割 工作将在今年年底前完成。 (文章来源:南方都市报) ...
极氪“杠上”库里南
华尔街见闻· 2025-07-10 13:58
产品定位与技术亮点 - 极氪9X定位为"新能源时代旗舰SUV",对标劳斯莱斯库里南等顶级豪华车型,旨在打破传统豪华品牌垄断 [2] - 搭载四大核心技术:浩瀚-S豪华电混架构、AI数字底盘、安全盔甲系统、L3级智驾方案 [2][4] - 浩瀚-S架构采用全栈900V高压系统,具备6C超快充能力,总功率突破1000千瓦,CLTC纯电续航达380公里,创混动SUV纪录 [2] - AI数字底盘整合闭式双腔空悬+双阀电磁减振+48V主动防倾杆,通过智能中枢实现动态预判控制 [3][4] 市场竞争与战略意义 - 瞄准BBA主导的百万级SUV市场,与问界M9等竞品争夺份额,目标进入细分市场前三 [6][24] - 作为品牌冲高关键产品,技术下放将推动平价车型升级,形成"塔尖带动全系"效应 [6][22] - 吉利集团上半年销量140万辆(同比+47%),全年目标上调至300万辆,极氪承担32万辆销量任务 [7][26] 技术路径与研发逻辑 - 从纯电转向电混是权衡用户场景需求后的选择,通过极致纯电体验弱化发动机存在感 [9][10] - 智驾采用全栈自研模式,配备双Thor芯片+5激光雷达,算力1400TOPS,强调安全冗余设计 [4][14][18] - 技术迭代依赖模块化架构设计,工具链体系支持快速开发验证,实现周级别OTA进化 [19][21] 营销与渠道策略 - 通过"先享计划"强化用户互动体验,避免单向输出式营销 [11][12] - 渠道采用分层模式:一二线坚持直营,三四线引入代理,五六线与领克共享网点 [28][29] - 淡化短期销量波动,聚焦长期品牌建设,参考领克900上市后月订单超6000台的案例 [16][27] 行业趋势与集团协同 - 中国车企集体布局全尺寸SUV市场,吉利同步推出极氪9X、领克900、银河M9三款旗舰产品 [6][27] - 极氪定位吉利品牌金字塔顶端,整合领克资源实现"极氪向上、领克向宽"的战略分工 [11][26] - 主机厂智驾自研趋势明确,相比供应商方案更易实现定制化需求和快速迭代 [1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