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液冷机组
icon
搜索文档
2.55万亿元!养老金调仓路径浮现
天天基金网· 2025-07-23 14:31
记者22日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2025年二季度新闻发布会上获悉, 截至6月底,养老保险基金 投资运营规模2.55万亿元,较上一季度增长0.15万亿元。 持续推动扩大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委托投资规模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政策研究司司长、新闻发言人崔鹏程表示,今年上半年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 革平稳实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稳步推进,新就业形态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范围 扩大,截至6月底,试点省份累计参保1234万人。稳步做好社保待遇调整工作。退休人员基本养 老金水平进一步提升,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标准调整工作扎实推进。 上天天基金APP搜索【777】注册即可领500元券包,优选基金10元起投!限量发放!先到先得! 与今年一季度末相比,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新进健友股份,对银轮股份、九丰能源进行了增持,在 万润股份的持股数量维持不变,而在海兴电力,两只养老金产品则出现一增一减的情况。 在这些被基本养老金关注的公司中,银轮股份受到的青睐尤为明显,基本养老金持有其市值达 5.76亿元。回溯历史持股情况,养老金一零零三组合早在2018年三季末就首次进入银轮股份前 十大流通股东名单,之后的几个季度里持续增持。截至2022年二 ...
中鼎股份(000887) - 中鼎股份调研活动信息
2025-07-18 17:06
公司机器人业务布局 - 人形机器人是核心战略业务,子公司安徽睿思博专注拓展部件总成产品业务,谐波减速产品领域有核心优势,产线调试完成并试生产,密封、橡胶及轻量化业务在机器人领域有运用,部分产品完成定点配套,专注生产谐波减速器、力觉传感器,未来拓展到其他产品领域实现关节总成生产 [1][2] - 与浙江五洲新春集团、深圳市众擎机器人科技、埃夫特智能装备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正与其他机器人相关公司对接业务 [3] - 与核心技术团队合资设立合肥星汇传感技术有限公司推进力觉传感器产品落地,产品包括六维力传感器等,应用于人形机器人手腕和脚踝等部位 [4] 公司热管理业务情况 - 2024 年热管理业务营业收入为 50.72 亿元,新能源汽车电池模组温控要求高,流体管路产品单车价值提升,子公司主导热管理系统总成业务,已推出系列产品,正推动更多新能源汽车热管理产品落地 [5] 公司区域业务占比及盈利情况 - 2024 年亚洲、欧洲、美洲三大区域生产占比分别为 65.25%、24.41%、10.34%,国内利润率高于海外,公司通过模块化管理提升海外盈利水平 [6] 公司其他业务情况 - 2024 年其他业务营业收入为 23.33 亿元,占比 12.37%,未来保持稳定,采取价格低位战略储备等措施应对原材料波动 [6]
盾安环境年投5亿研发扣非五连增 格力电器入主3年浮盈18亿
长江商报· 2025-05-22 07:31
公司业务布局 - 公司阀件、换热器及组件产品已成熟应用于数据中心温控领域,储能行业的液冷机组业务取得良好进展 [1] - 主要从事制冷配件、制冷设备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并提供节能服务系统解决方案,为全球制冷元器件行业龙头企业 [1] - 业务涵盖零部件制造(家用与商用空调、热泵、冷冻冷藏、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等领域的制冷阀件、换热器和压力容器)和装备制造(商用空调及核电、净化、通信、轨道交通等领域特种空调以及冷链设备) [6] 财务表现 - 2024年扣非净利润9.29亿元,同比增长13.16% [1] - 2024年一季度营业收入30.21亿元,同比增长15.05%,归母净利润2.18亿元,同比增长4.34%,扣非净利润2.11亿元,同比增长5.44% [2] - 2021年至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98.37亿元、101.44亿元、113.82亿元、126.78亿元,同比增长33.28%、3.12%、11.50%、11.39% [2] - 2021年至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05亿元、8.39亿元、7.38亿元、10.45亿元,同比变动幅度为140.55%、106.98%、-11.50%、41.58% [2] - 2020年至2024年扣非净利润分别为0.68亿元、3.79亿元、4.61亿元、8.21亿元、9.29亿元,同比增长123.76%、461.85%、21.48%、78.08%、13.16% [3] - 2020年至2024年经营现金流净额分别为4.37亿元、5.18亿元、12.70亿元、8.12亿元、11.61亿元,2024年同比增长42.96% [3] 研发与创新 - 2024年研发投入5.03亿元 [1] - 截至2024年底,累计获得国内授权专利3446件(其中发明专利534件),申请PCT国际专利382件,获得海外专利授权292件,累计获得授权专利3738件 [6][7] - 与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美国马里兰大学、伊利诺伊大学等建立产学研合作和培训基地 [7] - 2020年至2024年研发投入分别为2.96亿元、3.70亿元、3.89亿元、4.34亿元、5.03亿元,逐年增长 [7] 市场与行业地位 - 全球多家知名空调厂商的战略合作伙伴,主要产品产销量位居全球前列 [6] - 在北美、南美、欧洲、日本、韩国、泰国、印度等地设有分公司或销售机构,在泰国设有制造工厂 [6] 股东与市值 - 2022年4月格力电器斥资30亿元取得公司控制权,截至2024年格力电器持股市值约48亿元,浮盈18亿元 [1][7] - 截至5月21日收盘,公司股价11.71元/股,市值124.80亿元 [7] 资产负债情况 - 2022年底至2024年底资产负债率分别为56.56%、59.32%、54.65%,2024年一季度末为52.01%,大幅下降 [4] - 2018年归母净利润亏损21.67亿元,2021年后盈利能力显著改善 [4] 业务挑战与应对 - 制冷设备业务板块受国内商用空调市场低迷影响出现下滑,公司将通过调整市场策略、加大研发、拓展新业务、加强成本管控等措施改善 [2] - 目前制冷配件和汽车热管理业务板块订单充足,生产情况良好,制冷设备业务板块订单情况稍弱 [4]
盾安环境(002011) - 2025年5月13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业绩说明会
2025-05-13 20:48
公司技术亮点 - 新产品 NEV 全静音电子膨胀阀集成 87 项专利技术,攻克两大噪音难题,处于行业引领地位 [1] - 超静音电子膨胀阀与 MPHX 新型无折弯双排微通道换热器荣获 2025 年中国制冷展“创新产品奖” [1] - “采用隔振机座的核级冷水机组”通过产品鉴定,填补国内空白,技术指标达国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 [1] 公司 2025 年增长亮点 - 新能源汽车热管理业务产品矩阵完善、客户群体拓展,竞争力增强 [3] - 海外市场订单持续增长 [3] - 电子膨胀阀业务受益于“以旧换新”政策,市场占有率快速提升 [3] - 微通道换热器业务市场拓展进程加速 [3] - 商用部品业务技术创新与市场拓展双驱动,市场份额提升 [3] 各业务板块情况 核电业务 - 中标中核三门核电站、中广核三澳核电站、上海核工院广东廉江核电站等项目,投标进展顺利 [5] 液冷机组业务 - 获多家行业前十客户订单,部分头部企业进入批量供货阶段,部分客户进入送样验证或小批供货阶段 [6] 海外基地业务 - 泰国工厂计划新建换热器与汽车热管理零部件产能,提升运营管理效率 [7] - 审慎评估在海外其他区域设新基地可能性 [7] 新能源汽车热管理业务 - 产品获国内主机厂普遍认可,海外获项目定点,实现重要客户合作新突破 [10] 汽车热管理配件业务 - 在手订单规模约 150 亿元,订单执行周期受主机厂车型销量影响 [10] 其他问题回复 技术水平问题 - 公司在技术创新领域成果亮眼,彰显硬核实力 [1] 与特定客户合作问题 - 与某些特定客户签保密协议,未透露相关信息 [8] 热管理大客户问题 - 已取得国内主机厂认可,海外获项目定点 [10] 比亚迪供货问题 - 为比亚迪提供电磁阀、电子膨胀阀、大口径阀等产品,市场份额有增长空间 [10] 特斯拉合作问题 - 因保密协议未透露相关信息 [8] 业绩差异问题 - 业绩与同行差异源于业务结构不同,制冷设备业务受市场低迷影响下滑 [13] 铜价波动问题 - 构建多维度风险应对体系,对冲价格波动风险,降低生产成本 [13] 美的集团份额问题 - 2022 年份额下滑,2023、2024 年显著回升与增长 [15] 同业竞争问题 - 格力遵守避免同业竞争承诺,关注公司公告 [16] 订单单价问题 - 与客户遵循市场化定价原则,保持良好合作关系 [17] 投资者回报问题 - 已制定未来股东回报规划,关注公司公告 [17] 利益平衡问题 - 公司业务、人员等独立于控股股东 [18]
江航装备子公司天鹅制冷将参加第十一届世界雷达博览会 展出多款液冷产品及技术
快讯· 2025-05-12 17:00
行业展会 - 第十一届世界雷达博览会暨第五届雷达未来大会将于2025年5月17日至19日在安徽合肥滨湖国际会展中心举办 [1] 公司动态 - 江航装备下属全资子公司合肥天鹅制冷科技有限公司将参加本次大会 [1] - 公司将展出氟泵复合冷却模块、轻量化全直驱液冷机组等多款新型液冷产品 [1] - 公司将展示先进氟泵复合技术 [1]
银轮股份(002126):业绩稳健增长,乘用车、海外与第三曲线驱动力增强
华西证券· 2025-04-29 23:17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评级为买入,上次评级也是买入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基本面呈现“新能源车业务高增+海外盈利改善+数字能源放量+机器人前瞻布局”四重共振,后续随着在手订单逐步释放及新业务拓展,业绩有望持续增长,维持“买入”评级 [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概述 - 公司2025年一季报显示,营业收入34.16亿元,同比+15.05%;归母净利润2.12亿元,同比+10.89%;扣非归母净利润2.08亿元,同比+16.25% [2] 业绩表现 - 2025年Q1营收稳健增长,扣非归母净利润增速快于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增速,盈利能力持续增强,得益于良好的费用管控,Q1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分别为1.41%/5.24%/4.01%,同比分别-0.99pct/-0.05pct/-0.60pct,财务费用同比大幅下降88.46%,主要系汇兑损益变动所致 [3] 海外业务 - 公司完善全球属地制造布局,北美以美国休斯顿总部为核心提升能力,墨西哥第三工厂投产;东南亚马来西亚乘用车工厂建成投产,商用车工厂完成建设规划;欧洲波兰新工厂(TMT)完成产能扩产和新客户、新项目产线建设;2024年度北美经营体自营业务收入19646万美元,同比增长50.47%,净利润约604万美元,扭亏为盈;欧洲板块营业收入15749.37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1.29% [4] 三大业务 - 公司三条发展曲线部分头部客户实现历史性突破,2024年销售收入再创新高,全年新项目定点再创新高,2024年累计获得超300个项目,生命周期内新获项目达产后将新增年销售收入约90.73亿元,其中数字能源业务9.53亿元,新能源汽车业务68.43亿元,燃油车及非道路业务12.77亿元 [5] 新兴领域布局 - 公司加快具身智能等领域布局,明确1+4+N发展战略规划,在关键客户取得更大突破,开展对外合作,加强核心技术攻关,储备底层技术,截止报告期末已获得机器人领域10项专利授权,并在关键零部件开发和市场拓展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6][7] 投资建议 - 维持盈利预测不变,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营收为160.30/188.83/215.74亿元,归母净利润为10.48/12.51/15.03亿元,EPS为1.26/1.50/1.80元,2025年4月29日收盘价24.99元,对应2025 - 2027年PE为19.88/16.65/13.86倍,维持“买入”评级 [8] 盈利预测与估值 |财务指标|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11,018|12,702|16,030|18,883|21,574| |YoY(%)|29.9%|15.3%|26.2%|17.8%|14.3%|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612|784|1,048|1,251|1,503| |YoY(%)|59.7%|28.0%|33.7%|19.3%|20.2%| |毛利率(%)|20.5%|20.1%|20.0%|20.0%|20.1%| |每股收益(元)|0.77|0.96|1.26|1.50|1.80| |ROE|11.2%|12.6%|14.4%|14.7%|15.0%| |市盈率|32.40|25.99|19.88|16.65|13.86| [10] 财务报表和主要财务比率 - 包含利润表、现金流量表、资产负债表等多方面财务数据及主要财务指标,如成长能力、盈利能力、偿债能力、经营效率、每股指标、估值分析等在2024A - 2027E期间的情况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