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液冷机组
icon
搜索文档
中鼎股份(000887):中报业绩稳健 重点布局液冷和人形机器人
新浪财经· 2025-09-04 12:37
业绩表现 - 2025上半年实现收入98.5亿元 同比增长2% 归母净利润8.17亿元 同比增长14% 净利率8.3% [2] - 2025年第二季度实现收入49.9亿元 同比持平 环比增长3% 归母净利润4.1亿元 同比增长17% 环比增长3% 净利率8.3% 同比提升1.1个百分点 环比提升0.1个百分点 [2] 业务布局 - 热管理系统业务累计获得订单约71亿元 基于自研热管理控制器及控制算法等核心技术 在储能领域推出系列化液冷机组及浸没式液冷机组 [2] - 超算中心热管理领域主要产品为CDU(冷液分配装置) 未来计划将浸没式技术应用于超算中心热管理 正加速与客户对接 [2] 战略合作 - 与深圳逐际动力科技有限公司签订项目意向合作协议 形成上下游产业链布局 推进机器人本体智造及代工业务发展 [3] - 通过安徽睿思博公司 星汇传感等子公司在关节总成 谐波减速器 行星减速器 力觉传感器等产品完成产业布局 [3] 产品进展 - 橡胶产品已完成配套 轻量化骨骼已向客户送样 [3] - 除与众擎机器人 埃夫特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外 新增与逐际动力的合作意向 [3] 财务预测 - 上调2025-2027年EPS预测至1.30元 1.45元 1.62元 [2] - 基于2025年23倍PE估值 目标价29.93元 [2]
中鼎股份 | 2025Q2:业绩符合预期 进军机器人本体制造【民生汽车 崔琰团队】
汽车琰究· 2025-08-30 22:56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H1营收98.46亿元,同比增长1.83%;归母净利润8.17亿元,同比增长14.11%;扣非归母净利润7.80亿元,同比增长21.53% [2] - 2025Q2营收49.92亿元,同比增长0.31%,环比增长2.84%;归母净利润4.15亿元,同比增长16.74%,环比增长3.04% [3] - 2025Q2毛利率23.83%,同比提升1.78个百分点,环比提升0.51个百分点;净利率8.30%,同比提升1.06个百分点,环比提升0.08个百分点 [3] - 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50元(含税),合计派现约6582.45万元 [2] 业务板块分析 - 冷却系统业务营收26.06亿元,同比增长2.77%;橡胶业务营收20.43亿元,同比增长5.88%;密封系统营收19.42亿元,同比增长0.27% [4] - 底盘轻量化业务营收15.46亿元,同比增长8.08%;空悬系统营收5.68亿元,同比下降0.66% [4] - 热管理系统业务累计获得订单约71亿元,推出系列化液冷机组及浸没式液冷机组,技术拓展至超算中心 [4] 战略布局与发展 - 与五洲新春、众擎机器人、埃夫特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进军人形机器人领域 [5] - 子公司安徽睿思博、星汇传感在谐波减速器、关节总成等产品完成产业布局,橡胶产品已完成配套,轻量化骨骼已向客户送样 [5] - 与逐际动力签署《项目合作意向协议》,拟共同设立合资公司进行机器人本体制造合作 [5] - 与合肥包河区政府签署战略协议,投资建设机器人减速器、传感器及本体制造项目 [5] 未来业绩展望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216.8亿元、243.9亿元、276.9亿元,同比增长15.0%、12.5%、13.5% [6][9]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7.0亿元、19.3亿元、22.4亿元,同比增长35.5%、14.0%、15.6% [6][9] - 对应每股收益分别为1.29元、1.47元、1.70元,PE分别为18倍、16倍、14倍 [6][9]
中鼎股份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14.11%,空悬订单总值达158亿元
巨潮资讯· 2025-08-30 10:51
财务业绩 - 上半年营收为98.46亿元 同比增长1.83% [2][3] - 归母净利润为8.17亿元 同比增长14.11% [2][3] - 扣非净利润为7.80亿元 同比增长21.53% [2][3]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6.17亿元 同比下降13.56% [3] - 总资产达257.05亿元 较上年度末增长6.55% [2][3] - 归母净资产为137.05亿元 较上年度末增长5.64% [2][3]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6.17% 同比提升0.37个百分点 [3] 空气悬挂系统业务 - 德国AMK为空气悬挂系统行业前三的领导者 服务捷豹路虎、沃尔沃、奥迪、奔驰、宝马等顶级主机厂 [3] - 国内空悬市场处于起步阶段 AMK中国正完善供应链体系 [3] - AMK中国已取得多家造车新势力及传统自主品牌龙头企业订单 [3] - 鼎瑜科技专注于空气弹簧研发生产 产品已获得项目定点 [4] - 磁流变减震器项目已投产 正在积极对接客户 [4] - 国内空悬业务已获订单总产值158亿元 其中总成产品订单17亿元 [5] 轻量化底盘系统业务 - 已取得奔驰、长安、广汽、比亚迪等传统及新势力主机厂订单 [5] - 正在斯洛伐克及墨西哥建设轻量化工厂 [5] - 上半年轻量化业务累计获得订单55亿元 [5] 热管理系统业务 - 基于自研热管理控制器及控制算法等核心技术 推出储能领域系列化液冷机组及浸没式液冷机组 [5] - 超算中心热管理领域主要产品为CDU(冷液分配装置) [5] - 正加速与客户对接 上半年热管理系统业务累计获得订单71亿元 [5] 知识产权储备 - 拥有自主知识产权1304项 包括国外专利259项 中国发明专利206项 [6] - 拥有实用新型专利759项 外观设计专利47项 软件著作权33项 [6]
中鼎股份:子公司中鼎流体及中鼎智能热系统主导热管理系统总成业务的发展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8-25 20:10
业务布局 - 公司子公司中鼎流体及中鼎智能热系统主导热管理系统总成业务发展 [1] - 在汽车热管理业务基础上积极布局储能热管理及超算中心热管理 [1] 技术优势 - 基于自研热管理控制器及控制算法、管路系统及密封等核心技术 [1] - 在储能领域已推出系列化液冷机组及浸没式液冷机组 [1] - 超算中心热管理领域主要产品为CDU(冷液分配装置) [1] 发展规划 - 未来根据实际需要逐步将浸没式技术运用到超算中心热管理中 [1] - 目前公司正在加速与客户对接 [1]
中鼎股份(000887):布局超算中心热管理业务 有望带来业绩增量
新浪财经· 2025-08-22 18:39
核心业务布局 - 子公司中鼎流体及中鼎智能热系统在汽车热管理业务基础上积极布局储能热管理及超算中心热管理 储能领域已推出系列化液冷机组及浸没式液冷机组 超算中心热管理领域主要产品为CDU(冷液分配装置) 未来逐步将浸没式技术运用到超算中心热管理中 公司正在加速与客户对接 [1] - 公司持续深耕新能源汽车领域 以智能底盘系统为核心 同时在热管理系统、底盘轻量化系统、空气悬挂系统等多个新能源板块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1] - 2024年新能源领域业务销售额达72.49亿 占2024年汽车业务营收比例为40.20% [1] - 五大业务板块中 空悬/底盘轻量化/冷却系统业务凭借充足的订单预计将保持快速增长 成为公司的主要增长点 [1] 新兴领域拓展 - 公司加速推进人形机器人领域赛道布局 将密封、橡胶业务及轻量化业务进行充分拓展 [2] - 公司及子公司已与浙江五洲新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众擎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埃夫特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提升公司核心优势 加速推动公司机器人谐波减速器及部件总成产品的生产配套 [2] - 安徽合肥积极引进优秀的机器人本体公司入驻 公司作为拥有优秀的制造能力以及布局领先的配套商 机器人业务进展有望实现加速推进 [2] 液冷技术发展 - AIDC液冷领域 子公司中鼎流体及中鼎智能热系统在CDU与浸没式液冷机组上已经布局 [2] - 随着英伟达Rubin技术方案预计2026年下半年出货 产业加速推进 公司有望逐步在浸没式液冷领域实现订单落地 [2] - AIDC液冷市场放量增长预计将为公司带来新的增长点 [2] 业绩增长预期 - 随着公司各板块业务国内落地 业务订单加速放量量产 业绩有望持续增长 [2]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CAGR为18.5% [2]
中鼎股份(000887.SZ):在储能领域已推出系列化液冷机组,及浸没式液冷机组
格隆汇· 2025-08-20 15:35
公司热管理技术布局 - 公司多年来持续推进热管理管路产品研发与生产 旗下子公司德国TFH是发动机及新能源汽车电池热管理管路总成优秀供应商 拥有自主专利的独家生产技术creatube工艺以及TPV软管和尼龙管核心技术 [1] - 子公司中鼎流体及中鼎智能热系统主导热管理系统总成业务发展 在汽车热管理业务基础上积极布局储能热管理及超算中心热管理 [1] - 基于自研热管理控制器及控制算法 管路系统及密封等核心技术 公司在储能领域已推出系列化液冷机组及浸没式液冷机组 [1] 超算中心热管理产品规划 - 超算中心热管理领域主要产品为CDU(冷液分配装置) [1] - 未来根据实际需要逐步将浸没式技术运用到超算中心热管理中 目前正在加速与客户对接 [1]
中鼎股份:公司在储能领域已推出系列化液冷机组及浸没式液冷机组,超算中心热管理领域主要产品为CDU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0 14:25
液冷业务技术布局 - 公司子公司德国TFH专注于热管理管路产品研发与生产 拥有自主专利creatube工艺及TPV软管/尼龙管核心技术 [2] - 中鼎流体与中鼎智能热系统主导热管理系统总成业务 在汽车热管理基础上布局储能及超算中心热管理 [2] - 基于自研热管理控制器/控制算法/管路系统/密封技术 公司已推出系列化液冷机组及浸没式液冷机组 [2] 超算中心热管理应用 - 超算中心热管理领域主要产品为CDU(冷液分配装置) [2] - 未来计划将浸没式液冷技术逐步应用于超算中心热管理 [2] - 目前正加速与客户对接推进超算中心热管理业务落地 [2] 全球市场拓展进展 - 热管理管路产品覆盖新能源汽车电池热管理领域 是发动机及新能源车热管理管路总成优秀供应商 [2] - 通过德国TFH子公司推进欧洲市场热管理产品研发与生产 [2] - 储能热管理业务与超算中心热管理同步开展全球布局 [2]
盾安环境年投5亿研发扣非五连增 格力电器入主3年浮盈18亿
长江商报· 2025-05-22 07:31
公司业务布局 - 公司阀件、换热器及组件产品已成熟应用于数据中心温控领域,储能行业的液冷机组业务取得良好进展 [1] - 主要从事制冷配件、制冷设备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并提供节能服务系统解决方案,为全球制冷元器件行业龙头企业 [1] - 业务涵盖零部件制造(家用与商用空调、热泵、冷冻冷藏、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等领域的制冷阀件、换热器和压力容器)和装备制造(商用空调及核电、净化、通信、轨道交通等领域特种空调以及冷链设备) [6] 财务表现 - 2024年扣非净利润9.29亿元,同比增长13.16% [1] - 2024年一季度营业收入30.21亿元,同比增长15.05%,归母净利润2.18亿元,同比增长4.34%,扣非净利润2.11亿元,同比增长5.44% [2] - 2021年至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98.37亿元、101.44亿元、113.82亿元、126.78亿元,同比增长33.28%、3.12%、11.50%、11.39% [2] - 2021年至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05亿元、8.39亿元、7.38亿元、10.45亿元,同比变动幅度为140.55%、106.98%、-11.50%、41.58% [2] - 2020年至2024年扣非净利润分别为0.68亿元、3.79亿元、4.61亿元、8.21亿元、9.29亿元,同比增长123.76%、461.85%、21.48%、78.08%、13.16% [3] - 2020年至2024年经营现金流净额分别为4.37亿元、5.18亿元、12.70亿元、8.12亿元、11.61亿元,2024年同比增长42.96% [3] 研发与创新 - 2024年研发投入5.03亿元 [1] - 截至2024年底,累计获得国内授权专利3446件(其中发明专利534件),申请PCT国际专利382件,获得海外专利授权292件,累计获得授权专利3738件 [6][7] - 与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美国马里兰大学、伊利诺伊大学等建立产学研合作和培训基地 [7] - 2020年至2024年研发投入分别为2.96亿元、3.70亿元、3.89亿元、4.34亿元、5.03亿元,逐年增长 [7] 市场与行业地位 - 全球多家知名空调厂商的战略合作伙伴,主要产品产销量位居全球前列 [6] - 在北美、南美、欧洲、日本、韩国、泰国、印度等地设有分公司或销售机构,在泰国设有制造工厂 [6] 股东与市值 - 2022年4月格力电器斥资30亿元取得公司控制权,截至2024年格力电器持股市值约48亿元,浮盈18亿元 [1][7] - 截至5月21日收盘,公司股价11.71元/股,市值124.80亿元 [7] 资产负债情况 - 2022年底至2024年底资产负债率分别为56.56%、59.32%、54.65%,2024年一季度末为52.01%,大幅下降 [4] - 2018年归母净利润亏损21.67亿元,2021年后盈利能力显著改善 [4] 业务挑战与应对 - 制冷设备业务板块受国内商用空调市场低迷影响出现下滑,公司将通过调整市场策略、加大研发、拓展新业务、加强成本管控等措施改善 [2] - 目前制冷配件和汽车热管理业务板块订单充足,生产情况良好,制冷设备业务板块订单情况稍弱 [4]
盾安环境(002011) - 2025年5月13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业绩说明会
2025-05-13 20:48
公司技术亮点 - 新产品 NEV 全静音电子膨胀阀集成 87 项专利技术,攻克两大噪音难题,处于行业引领地位 [1] - 超静音电子膨胀阀与 MPHX 新型无折弯双排微通道换热器荣获 2025 年中国制冷展“创新产品奖” [1] - “采用隔振机座的核级冷水机组”通过产品鉴定,填补国内空白,技术指标达国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 [1] 公司 2025 年增长亮点 - 新能源汽车热管理业务产品矩阵完善、客户群体拓展,竞争力增强 [3] - 海外市场订单持续增长 [3] - 电子膨胀阀业务受益于“以旧换新”政策,市场占有率快速提升 [3] - 微通道换热器业务市场拓展进程加速 [3] - 商用部品业务技术创新与市场拓展双驱动,市场份额提升 [3] 各业务板块情况 核电业务 - 中标中核三门核电站、中广核三澳核电站、上海核工院广东廉江核电站等项目,投标进展顺利 [5] 液冷机组业务 - 获多家行业前十客户订单,部分头部企业进入批量供货阶段,部分客户进入送样验证或小批供货阶段 [6] 海外基地业务 - 泰国工厂计划新建换热器与汽车热管理零部件产能,提升运营管理效率 [7] - 审慎评估在海外其他区域设新基地可能性 [7] 新能源汽车热管理业务 - 产品获国内主机厂普遍认可,海外获项目定点,实现重要客户合作新突破 [10] 汽车热管理配件业务 - 在手订单规模约 150 亿元,订单执行周期受主机厂车型销量影响 [10] 其他问题回复 技术水平问题 - 公司在技术创新领域成果亮眼,彰显硬核实力 [1] 与特定客户合作问题 - 与某些特定客户签保密协议,未透露相关信息 [8] 热管理大客户问题 - 已取得国内主机厂认可,海外获项目定点 [10] 比亚迪供货问题 - 为比亚迪提供电磁阀、电子膨胀阀、大口径阀等产品,市场份额有增长空间 [10] 特斯拉合作问题 - 因保密协议未透露相关信息 [8] 业绩差异问题 - 业绩与同行差异源于业务结构不同,制冷设备业务受市场低迷影响下滑 [13] 铜价波动问题 - 构建多维度风险应对体系,对冲价格波动风险,降低生产成本 [13] 美的集团份额问题 - 2022 年份额下滑,2023、2024 年显著回升与增长 [15] 同业竞争问题 - 格力遵守避免同业竞争承诺,关注公司公告 [16] 订单单价问题 - 与客户遵循市场化定价原则,保持良好合作关系 [17] 投资者回报问题 - 已制定未来股东回报规划,关注公司公告 [17] 利益平衡问题 - 公司业务、人员等独立于控股股东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