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虎5X
搜索文档
透视奇瑞出海成绩单,前三季度近百万辆出口“含金量”如何?
格隆汇· 2025-10-17 17:11
中国汽车出海行业趋势 - 中国汽车出海是产业升级和资本市场关注的核心领域,具备持续出海能力并能突破高壁垒市场的车企有望享受更高估值水平 [1] - 全球供应链重构与电动化转型是行业大背景 [1] - 今年前三季度中国汽车出口量达495万辆,同比增长14.8%,其中9月出口65.2万辆,同比增长21%,势头强劲 [1] 奇瑞汽车出海表现 - 9月奇瑞集团单月出口137,624辆,同比增长26.2%,刷新单月出口纪录 [1] - 1-9月奇瑞集团累计出口936,428辆,同比增长12.9%,平均每25秒有一辆奇瑞汽车驶向海外 [1] - 根据乘联会9月数据(含整车+CKD),奇瑞出口138,714辆,环比增长9.4%,同比增长27.7%,是第二名车企出口量的两倍,稳居行业第一 [5][6] - 奇瑞已连续22年蝉联中国乘用车出口第一,并创下三个行业里程碑:首个单月出口突破13万辆、首个连续5个月出口超10万辆、首个累计出口突破500万辆的中国品牌车企 [8] 奇瑞车型与市场突破 - 9月奇瑞瑞虎7出口19,791辆,环比增长19.2%,瑞虎5x出口19,591辆,环比下降2.1%,但同比增长13.0%,两款车型霸榜出口前二 [5][8] - 1-9月奇瑞在欧洲市场销售汽车14.5万辆,实现2倍多的增长,成功渗透这一高法规、高准入的成熟市场 [9] - 欧洲市场的突破彰显了奇瑞的品牌影响力和产品品质 [9] 奇瑞的财务与战略布局 - 2022年至2025年第一季度,奇瑞海外营收分别为303.87亿元、770.6亿元、1008.97亿元、262.89亿元,占总收入比例分别为32.8%、47.2%、37.4%、38.5%,呈现持续扩张趋势 [10] - 公司通过"瑶光2025"战略构建了火星架构、鲲鹏动力、灵犀智舱、猎鹰智驾、银河生态五大核心技术矩阵 [11] - 奇瑞在全球设有8大研发中心,并践行"法规开发、产品适应性开发、竞争力开发和差异化开发"的"四个开发"战略,以适配不同区域市场 [11] - 奇瑞星纪元ES车型获得欧洲ENCAP五星安全认证,公司累计51款车型获全球各类五星安全认证,是获得全球五星安全最多的中国品牌 [12] - 公司在埃及、印尼等地建立工厂,并与西班牙EV Motors成立合资公司,借助EBRO品牌在巴塞罗那建立生产基地,成为首家在欧洲生产汽车的中国车企 [14] 技术延伸与投资价值 - 奇瑞的墨甲机器人"墨茵"通过欧盟三项核心认证,成为全球首个在硬件与软件层面均满足欧盟标准的人形机器人,技术可反哺汽车智能化升级 [15] - 奇瑞计划在2025年底前在欧洲建立45个销售网点,2026年扩展至100个,中期内增至365个,为销量增长提供保障 [17] - 公司IPO募集资金净额的20%将用于拓展海外市场及执行全球化策略 [18] - 2024年公司营收2698.97亿元,净利润143.34亿元,PE TTM为10.10,被认为相对低估,其技术基因和全球化布局使其具备"价值+成长"双属性 [18][19][20]
今年最大造车IPO诞生了
投资界· 2025-09-25 11:51
IPO基本情况 - 奇瑞汽车正式登陆港交所,发行价为30.75港元/股,开盘涨超11%,市值近2000亿港元,缔造今年最大造车IPO [3] - 此次IPO引入13名基石投资者,累计认购约5.87亿美元(约合45.73亿港元)[5] 市场地位与财务表现 - 以2024年全球乘用车销量计算,公司是中国第二大自主品牌乘用车公司、全球第十一大乘用车公司 [7] - 2024年公司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激增267.4%,燃油车销量同比增长29.2%,国内销量同比增长56%,海外销量同比增长37.4% [7] - 2022年至2024年,公司营收从926.18亿元增长至2698.97亿元,复合年增长率高达70.7%;净利润从58.06亿元增长至143.34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达57.1% [8] -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682.23亿元,同比增长24.2%;期内利润为47.26亿元,同比增长超90% [8] 新能源汽车业务进展 - 2025年前3个月,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及增程式电动汽车收入为107亿元,上年同期为25.84亿元,同比激增314%,占乘用车营收比例提升至17.5% [8] - 2025年前3个月,纯电动汽车收入为79.56亿元,上年同期为20.12亿元,同比大增295%,占乘用车营收比例提升至12.8% [8] - 2024年公司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267.4%,iCAR品牌2024年销量达64500辆,智界R7上市两个月拿下大定4.2万台 [17] 研发与技术实力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拥有超过14400名专业研发人员,占非生产员工数量逾50% [10] - 2022年、2023年、2024年研发投入分别为41.28亿元、68.49亿元、105.44亿元,对应同比增长幅度分别为65.9%和53.9%,2025年第一季度研发投入为27.61亿元 [10] - 公司高性能混合动力发动机拥有领先业界的热效率;增程式电动汽车发动机油电转换效率达到3.7度/升;电混DHT在纯电模式下的最高机械效率位列全球前列 [9] 全球化布局与海外市场 - 公司自2003年起连续22年位居中国自主品牌乘用车公司出口量第一 [21] - 2022年到2024年,海外市场营收分别为303.87亿元、770.6亿元和1008.97亿元,占总营业收入的32.8%、47.2%、37.4% [21] - 2025年第一季度海外营收达到262.89亿元,占总营收比例从2024年一季度的37.1%增长到38.5% [21]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在海外有2958个经销商网点,遍布全球主要地区 [23] - 2024年11月,公司与西班牙埃布罗公司合资工厂正式启动首款车型生产,这是中国车企首次在欧洲实现本地化量产 [23] 行业背景与展望 - 2024年全球乘用车总销量为7430万辆,预计2030年总销量将达到9010万辆,2035年将达到1亿辆 [20] - 全球新能源汽车渗透率预计将由2024年的23.0%提升至2030年的47.0%,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为48.9% [20] - 2023年及2024年,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乘用车出口国,预计到2030年,中国自主品牌乘用车出口量将达到696万辆 [20]
从小草房到港交所:奇瑞21年的资本破茧之路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9-25 11:26
公司上市里程碑 - 2025年9月7日,公司成功通过港交所聆讯 [3] - 2025年9月25日,公司正式登陆港交所,股票代码9973 HK,开盘价34 2港元/股,较发行价30 75港元上涨11 22%,市值达1972亿港元 [4] - 截至上市当日9时32分,公司股价为34 52港元,总市值达1990 85亿港元,成交额为8 51亿港元 [4] 公司资本化历程 - 公司1997年3月18日成立,初始注册资本17 52亿元,由安徽省和芜湖市政府下属5家单位共同投资 [9] - 2004年首次尝试借壳上市失败,因多方利益协调困难 [12] - 2008年完成股份制改造后,因金融危机及公司当年亏损1 94亿元,上市计划再次搁浅 [13] - 2016年尝试推动新能源业务借壳“海螺型材”上市,因业务协同性低及新能源车年销量不足2万辆而失败 [20] - 2019年启动混改,引入青岛五道口基金,后者计划出资196亿元收购控股权,但后续因资金链断裂未能完全兑现承诺 [20][21] - 2022年2月,立讯精密以100 54亿元受让股权,成为新的战略投资者,为最终上市奠定基础 [21] 股权结构演变 - 2001年,为获取轿车生产资质,公司无偿向上汽集团转让20%股权(当时估值3 5亿元) [11] - 2004年,上汽集团将20%股权无偿划转回公司原股东方,公司获得独立生产资格 [12] - 2025年1月完成“股东下沉”操作,形成国有资本(21 17%)、管理层持股平台(18 25%)及立讯精密(16 83%)的三元股权制衡体系 [28] 财务与运营业绩 - 2022至2024年,公司营收从926 18亿元增长至2698 97亿元,三年复合增长率70 7% [25] - 同期净利润从58 06亿元增至143 34亿元,增长57 1%,连续两年突破百亿元 [3][25] - 截至上市前,公司手握419亿元现金储备 [3] - 2024年公司新能源车销量达82 3万辆,同比增长265%;燃油车销量183 2万辆,同比增长29% [26] - 2024年国内及海外市场销量均同比增长55%,是唯一实现新能源、燃油车及国内、海外“四赛道”全面增长的中国车企 [26] 技术与品牌布局 - 公司拥有鲲鹏黄金增程、超能电混、超能纯电组成的全动力矩阵,基于28年动力技术自研积累 [23] - 通过合纵连横,在国内拥有五大品牌:奇瑞(主品牌)、星途(高端)、捷途(旅行+)、iCAR(纯电)、智界(与华为合作的高端智能电动) [24] - 2025年3月发布“智瑞星云”技术架构和“星舰计划”产品战略,启动大规模智能化转型 [24] - 公司宣布未来五年投入1000亿元用于技术研发 [21] 市场地位与出口表现 - 公司在欧洲、南美及中东北非市场销量位列中国自主品牌第一 [25] - 瑞虎8在俄罗斯售价较国内溢价50%,星途揽月中东版定价达国内两倍(最高超60万元) [25] - 《财富》中国500强排名从2023年168位跃升至2025年59位,世界500强提升152位至233位 [25] - 预计2025年全年产销量将超过300万辆 [3]
奇瑞瑞虎5X:价格差1万外观动力全变了,客户都给看懵了
车fans· 2025-05-30 08:29
销量表现 - 四线城市4S店月销量62台,其中瑞虎5X占比16%(10台),销售顾问个人月均销售2台 [2] - 单车提成200元,贷款提成增加至300-400元 [2] - 库存18台均为1.5L CVT卓越版和1.5T CVT舒适型,颜色仅白色和灰色 [2] 客户画像 - 目标客群为28-35岁男性(占比90%+),主要为工厂工人及县城个体商户 [4] - 购车动机集中为老旧车辆置换,利用国家补贴后实际支付约4万元 [4][6] 竞品对比 - 主要竞品为吉利缤越(对比率60-70%),次选五菱星驰 [6] - 核心竞争优势:补贴后价格4万元+配置均衡,但品牌力弱于吉利 [6][9] - 典型流失案例:客户因"沃尔沃技术背书"选择多花1万元购买吉利缤越 [9] 产品配置 - 畅销款1.5L CVT卓越版占销量70-80%,白色占比80% [15] - 滞销款1.5T高能版因价格高1万元且维护成本担忧,月销仅1-2台 [15] - 车机系统被诟病界面老旧,分辨率低 [20] 价格政策 - 终端优惠稳定:卓越版优惠8000元,高能版优惠9000元 [11] - 金融方案:5年期贷款(2年可提前还款),返息后按揭落地价24,900元 [13][14] 产品痛点 - 卤素大灯亮度不足引发客户投诉 [17] - 1.5L版本单次保养成本260元,1.5T版本增加100+元 [18] - 高能版被指为滞销车型欧萌达改款,存在"换壳"争议 [19]
“消失的”品牌,汽车圈的淘汰赛
36氪· 2025-04-30 16:22
行业转型与市场分化 - 燃油车向智能电动化转型成为行业共识,技术红利消退后竞争转向产品、技术、品牌和体系能力的全面比拼 [1] - 2025年上海车展缺席品牌包括北京现代、悦达起亚、捷尼赛思、东风雪铁龙/标致、哪吒汽车等,部分品牌因市场压力或策略调整退出 [1] - 头部阵营分化明显,比亚迪、华为鸿蒙智行、吉利等巨头掌握技术创新与供应链主动权,而部分新势力品牌资源紧张、押注单一爆款 [7][9] 新势力困境与合资品牌转型 - 哪吒汽车经营困境加剧,2025年1-2月仅售出487辆,3月无数据披露,IPO失效,面临生存压力 [3] - 韩系品牌北京现代、悦达起亚首次缺席A级车展,新能源布局缓慢,市场份额持续下滑 [5] - 法系品牌神龙汽车推出新能源品牌"HEDMOS示界",首款车型瞄准大众市场,但面临激烈竞争 [7] 反向合资与本土化战略 - 合资品牌加速本土化,丰田将研发决策权移交中国团队,宝马设立中国首席工程师制度,大众安徽成立中国科技有限公司 [10] - 大众ID.ERA概念车由中方团队设计,采用增程式混合动力,整合中国供应商技术 [10] - 通用别克推出高端新能源子品牌"至境",奥迪搭载华为乾崑辅助驾驶系统,丰田与华为合作推出铂智7 [12][14] 技术竞争与全球化布局 - L2级辅助驾驶渗透率超65%,智能化成为标配,华为、地平线等供应商成为核心技术支持者 [18] - 智能科技供应链企业首次大规模参展,包括三星、地平线、商汤绝影等近百家领军企业 [20] - 中国车企全球化加速,奇瑞2025年一季度出口25.5万辆,上汽发布"Glocal战略",计划未来3年推出17款海外新车型 [22][24] 行业趋势与未来展望 - 2025年上海车展反映行业洗牌加速,技术迭代与市场竞争推动优胜劣汰 [27] - 中国汽车出口规模超日本,海外市场成为新增长驱动力,奇瑞、上汽等品牌加速海外布局 [22][24] - 行业变革将带来更高品质、高性能的汽车产品,适应新环境的企业将脱颖而出 [27]
奇瑞总结出海3.0经验——“四个开发”与“四心”
中国经济网· 2025-04-24 20:50
产品与技术展示 - 公司携53款重磅车型亮相上海车展 包括全新QQ 风云A9特别版 瑞虎9L和iCAR V23等车型[1] - 展示海陆空出行创新技术 如捷途纵横G900两栖航行推进器 热效率48%的鲲鹏天擎CDM和鲲鹏黄金增程CEM 以及三体复合飞行翼[10] 海外市场表现 - 海外用户超过470万 全球累计用户达1630万[5] - 连续22年位居中国自主品牌出口销量第一[3] - 一季度出口汽车255,465辆 保持月度季度中国车企出口第一[8] - 2024年首次跨越年内百万辆出口大关[6] - 瑞虎5X达成第100万辆出海 成为继瑞虎7后第二款迈入百万出口俱乐部的车型[8] - 完成从产品出海到出海建厂再到技术创新智造出海的3.0转变[3] - 与西班牙EV MOTORS在巴塞罗那合作建厂 成为首家在欧洲生产整车的中国自主品牌公司[8] 销量与增长数据 - 一季度累计销售汽车620,025辆 同比增长17.1%[10] - 奇瑞汽车累计销售590,533辆 同比增长18.8%[10] - 新能源累计销售163,458辆 同比增长171.8%[10] 品牌价值与行业地位 - 品牌价值增长163%达250亿元 首次跻身汽车制造行业前三[12] - 全国最具价值中国品牌排名第45位 较去年上升82位[12] - 展台主题为中国汽车全球冠军 邀请5000名外国友人参观[3][5] 发展战略与核心竞争力 - 海外市场采用四个开发策略:按法规开发 产品适应性开发 竞争力开发和差异化开发[5] - 2001年出口10辆风云车开启整车出海 2006年开始出口发动机至80多个国家[6] - 公司秉持好胜心 好奇心 自信心和敬畏心的四心精神推动技术创新与品质提升[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