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化战略
搜索文档
罗氏十余款即将在华上市及未来管线产品拟亮相进博会
新京报· 2025-11-01 17:03
此外,罗氏也将首次展示其在华端到端完整医药价值产业链布局,及最新投资20.4亿元新建的生物制药 生产基地全景。该基地将率先用于眼科创新药罗视佳(法瑞西单抗注射液)的本地化生产,目前已经在紧 锣密鼓建设中,预计将于明年年底取得阶段性进展。 "作为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与全球创新成果共享平台,进博会为罗氏这类深耕中国的外资企 业搭建了不可替代的战略舞台。八年间,这里不仅是我们与政府、合作伙伴深化对话的桥梁,更见证了 近15款罗氏全球创新药通过'进博加速度'完成从展品到商品的蜕变,切实惠及中国患者。今年,罗氏带 来十余款即将在华上市及未来管线产品的首秀,覆盖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高血压、代谢性疾病等 重大疾病领域。"罗氏制药中国总裁边欣表示,中国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与创新生态,为外资企业提供 了扎根生长的沃土。上海是罗氏全球第二大市场,今年罗氏在上海投资超20亿元打造的全新生物制药生 产基地,是深化本土化战略的关键里程碑。作为跨国药企首个在华实现大分子抗体生物药本地化生产的 基地,它有力印证了罗氏对中国市场的长期信心。 新京报讯(记者王卡拉)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进入开幕倒计时,"全勤生" ...
电动载人汽车出海月报|9月出口金额高位回落,南美等新兴市场增速领跑
新浪财经· 2025-10-30 08:35
智通财经记者 | 贾璐 智通财经编辑 | 崔宇 【编者按】为了更全面、更及时、更精确地反映电动载人汽车出口状况,2025年3月起,智通财经/界面智库和瀚闻资讯联合推出《中国电动载人汽车出海月 报》。《中国电动载人汽车出海月报》旨在呈现全国及各省电动载人汽车出口金额、出口数量和出口目的地等指标的月度变化趋势,以期为政府、企业和投 资者等提供决策参考。我们将于每月27日左右发布相关月报。 根据界面智库与瀚闻资讯统计,2025年9月,中国电动载人汽车贸易延续结构性分化特征。进口方面,国内市场对进口电动载人汽车的依赖度进一步降低, 进口规模持续收缩,同比仍保持较大降幅。出口方面则展现出强劲韧性,9月单月出口金额达63.02亿美元,同比增长46.91%;尽管出口量较8月高位略有回 落,但1-9月累计出口量已达260.12万辆,同比增幅高达55.15%,且增速较1-8月进一步扩大1.94个百分点,显示出全球市场拓展动能的持续增强。 从细分市场看,9月电动载人汽车出口延续差异化路径。乘用车领域"以价换量"成效显著,出口量达34.39万辆,同比增长69.40%,均价同比下降13.74%至 17426.80美元,其中插电混动车 ...
透视奇瑞出海成绩单,前三季度近百万辆出口“含金量”如何?
格隆汇· 2025-10-17 17:11
当下,中国汽车出海不仅是产业升级趋势,也是资本市场关注的核心领域。在全球供应链重构与电动化转型的大背景下,具备持续出海能力、能突破高壁 垒市场的车企,投资者认为其将享受更高的估值水平。 今年前三季度,我国汽车出口量达495万辆,同比增长14.8%。其中,9月汽车出口量为65.2万辆,同比增长21%,势头强劲。 具体到车企上,比如奇瑞的出海表现尤为亮眼,明显跑赢中国汽车出口增速。数据显示,9月,奇瑞集团取得单月出口137,624辆、同比增长26.2%的成 绩,再次刷新单月出口纪录。1-9月,奇瑞集团累计出口936,428辆,同比增长12.9%,按照官方说法,平均每25秒即有一辆"奇瑞造"驶向海外。 所以从投资的角度来看,奇瑞这份出海的成绩单,是投资者观察中国汽车出海潜力的典型样本。近期奇瑞汽车已在港交所挂牌上市,其出海背后的产品、 技术、市场布局等细节得以披露,也值得深入探讨。 01 出海成绩的"含金量",从规模领先到价值突围 对于出海的成绩单,若将奇瑞的汽车出口数据置于行业之中对比,更加凸显出"含金量"。 尽管其他中国车企在海外销量增长迅猛,奇瑞的销量稳步攀升,释放出强大的规模效应。根据易车整理的乘联分会9月 ...
从“走出去”到“融进去” 传音控股以生态赋能实现“共赢”出海
新华财经· 2025-09-18 13:19
公司战略转型 - 公司从智能手机出口向提供智能终端、移动互联网服务和售后体系等全方位解决方案转型 实现从产品出海到模式出海再到生态出海的三级跃升 [2] - 本地化战略体现在人才、生产和服务三个维度 在尼日利亚设立维修培训学院 在埃塞俄比亚、印度和孟加拉国建立生产基地 售后服务网络覆盖全球超2000个服务触点 [5][6] - 构建以智能终端为入口、移动互联网服务为核心的生态系统 通过硬件生态扩展覆盖移动办公、智能家居和娱乐影音等多场景 [7] 市场开拓策略 - 早期敏锐洞察非洲市场潜力 针对深肤色拍照、多语言支持和电力续航等特定需求进行产品创新 [3] - 研发深肤色影像技术、小语种智能助手和海外离线对话系统 创新防汗USB端口和超级信号增强等特色功能 [3] - 旗下三大手机品牌TECNO、Infinix和itel以及数码配件品牌oraimo连续多年入选"最受非洲消费者喜爱品牌百强"榜单 TECNO稳居中国品牌之首 [4] 数字生态建设 - 移动互联网业务包括应用商店、游戏中心和广告分发平台 音乐流媒体平台Boomplay和内容分发平台Phoenix月活跃用户超1000万 [7] - 搭建商业与技术中台 包括企业级数据洞察平台DataSparkle、云生态平台Dlight Cloud、海外营销平台Eagllwin和媒体变现工具Hisavana [7] - 针对非洲和南亚市场开发支持本地小语种的AI服务 推动智能手机、笔记本和智能眼镜等多品类产品的跨端融合 [8] 本地化运营成果 - 孟加拉国ISMARTU工厂一期总投资2200万美元 建筑面积22000平方米 满员生产可提供超2000个本地工作岗位 [6] - 生产基地建设践行"在当地 为当地"理念 不仅满足本地需求 还将生产工艺和质量标准引入当地带动产业链升级 [6] - 维修培训学院为本地手机售后行业培养技术人才 同时为当地青年提供就业技能培训 [6]
花王集团:加强中国市场本地化战略布局将成为未来核心战略
北京商报· 2025-08-12 20:22
公司业务表现 - 花王集团中国业务整体发展较为顺利 [1] - 化妆品业务2025年上半年销售额按计划实现增长 [1] - 电商平台非授权店铺销售价格等指标变化均在预期范围内 [1] - 本地产品规模较上一年同比增长1.8倍 [1] 中国市场战略 - 中国市场对花王集团至关重要且生产规模巨大 [1] - 进一步推进生产销售本地化是核心战略 [1] - 未来将加强本地化布局 [1]
跨国医疗器械企业布局“中国造”
新华网· 2025-08-12 13:48
行业发展趋势 - 跨国医疗器械企业加强在中国市场的生产投资和本地化战略 表明对中国市场越发重视 [1] - 中国医疗器械产业处于快速发展期 2022年主营业务收入达1.3万亿元 成为全球第二大市场 [1] - 近5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0.54% 预计2030年中国将成为全球第一大医疗器械市场 [1] 企业本地化布局 - 因美纳在华生产制造基地首批系列产品已完成交付 计划5年内实现高端基因测序仪及耗材全面本土化生产 [1] - 西门子医疗对深圳生产基地追加投资超10亿元 建设全新高端医疗设备研发制造基地 [1] - 西门子医疗2023财年第二季度中国销售产品中75%为本土生产 未来这一比重将继续加大 [1] 本地化生产优势 - 中国市场生产配套能力显著提升 为跨国企业建立和强化本地生产能力创造有利条件 [2] - 瓦里安医疗北京基地通过本土供应商合作提升产业链能力 现已成为瓦里安全球最全产品线的研发生产基地 [2] - 中国具备职业技能和良好教育的高端人才资源 特别是深圳地区 吸引企业投资建设新研发制造基地 [2] 市场竞争态势 - 国内外企业产品质量不断提升 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1] - 企业通过加强本地化生产提升产品性价比和供应链韧性 以赢得市场竞争和挖掘产业红利 [1]
可口可乐2025第二季度财报:营销创新与中国市场韧性支撑持续增长
经济观察报· 2025-07-23 16:03
财务业绩 - 2025年第二季度收入同比增长1% 净利润同比增长58% [1] - 更新2025年全年业绩指引 预计可比货币中性每股收益增长约8%(原预期7%-9%)有机营收增长5%-6%(维持不变)每股收益增长约3%(原预期2%-3%) [1] 中国市场表现 - 中国市场表现强劲 旗舰品牌和餐饮渠道推动整体销量增长 [2][3] - 针对中国市场制定精细化渠道策略 开展针对性市场活动并加速冷饮设备投放 [2][3] - 本地化产能布局取得重大进展 包括太古可口可乐海南生产基地和贵州新建易拉罐生产线 [3] 产品创新与品牌营销 - 无糖可口可乐第二季度强势增长14% 精准锁定年轻消费者群体 [2] - "分享瓶(Share a Coke)"活动回归 通过瓶身定制化社交标签强化与Z世代情感共鸣 [2] - 芬达与游戏《绝区零》跨界合作 推出"多巴胺,即刻行动!"主题联动 [3] 战略重点 - 系统保持专注与灵活应变 坚定执行战略重点以实现长期目标 [1] - 通过跨界合作与本地化战略深度融合 扩展目标群体并增强品牌文化渗透力 [3] - 本地化投资密切与中国市场联系 彰显在华长期发展承诺 [4]
西卡在华扩建产线启用,本地战略投资加强全球影响力
搜狐财经· 2025-07-17 19:34
公司动态 - 西卡全球首席执行官贺思乐访问中国并与上海建工集团高层进行战略性会谈 [1] - 贺思乐参观西卡中国苏州总部并为新投资的HVPU扩建产线剪彩 [1] - 西卡中国总裁张烨炯及亚太区汽车和工业负责人罗伯特汇报在华业务发展状况 [1] 产线扩建 - 扩建HVPU产线主要满足国内汽车和工业、建筑工程等领域客户对高粘度聚氨酯产品的长期需求 [3] - 新产线涵盖两大核心模块:全新HVPU生产车间和智能高架仓储系统 [3] - 生产车间配备全球标准化生产设备和自动化液体及粉料处理系统,提升生产精度与效率 [3] - 智能高架仓储系统集成WMS,实现原料与成品的智能化管理,优化供应链响应速度 [3] - 车间建筑预留未来扩建空间并引入新型中间技术工艺,确保产能可灵活提升 [3] 市场定位 - 扩建产线产品定向供应中国市场,覆盖汽车OEM密封粘接、建筑幕墙装配、工业设备制造等核心领域 [5] - 产线扩建是对本土客户快速交付需求的响应,体现公司对中国市场长期发展的坚定承诺 [5] - 本地化产能布局将缩短交付周期,强化客户技术支持与定制化服务能力 [5] 技术优势 - 采用西卡全球标准化配置的关键生产设备,确保产品性能与工艺标准的一致性 [8] - 自动化物料处理系统提升生产效率,降低能耗与人为误差,契合可持续制造战略目标 [8] - 预留扩建空间为未来引入前沿技术和拓展产品线提供充足空间 [8]
在华首次,空客又有新动作
观察者网· 2025-07-16 16:10
空客A321机身系统装配项目在中国启动 - 空客与中航西飞天津公司正式合作启动A321机身系统装配工作,这是该机型首次在中国进行机身系统装配,标志着空客在华工业布局深化[1] - 首架在中国进行机身系统装配的A321飞机前后机身已通过海运抵达天津港并转运至西飞天津厂区,预计10月完成系统装配后交付空客天津总装线[3] - 双方已积累A320机身系统装配合作经验,截至2025年6月底西飞天津已成功交付104架A320系列飞机机身,2023年签约将合作拓展至A321机型[3] 空客本地化战略与供应链布局 - A321机身系统装配项目是空客持续践行本地化战略的重要举措,中航西飞交付的机翼和机身系统装配项目已成为本地化战略典范[4] - 空客全球执行副总裁徐岗表示中国供应链是全球航空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表现出强大韧性和竞争力[4] - 空客进入中国40年来与中国伙伴立足双赢合作,中国供应链对企业提升全球产能作用不可替代[5] 中国航空市场需求与空客订单预期 - 2022年中国三大航司曾订购292架空客A320neo飞机,总价值约372亿美元,创中国民航史上最大单笔订单记录[7] - 市场猜测中国可能在7月下旬宣布与空客达成规模相当的订单,但尚未有官方消息证实[7] - 空客预计未来二十年中国航空客运量将以每年5%左右的速度增长,航空公司对飞机更新有迫切需求[7] 空客在中国市场份额与竞争格局 - 空客在中国的市场份额有望稳步增长,进一步巩固在全球最大航空市场的领先地位[9] - 波音在中国开展业务正变得愈加艰难,因自身问题不断涌现及美国政府贸易政策等因素[9] - 消息人士称中国正考虑7月向空客订购数百架飞机,可能涉及约300架或更多,涵盖窄体和宽体机型[9] A321机型市场表现 - A321飞机凭借出色航程能力和优异性能成为空客新一代单通道飞机主力机型[3] - 自2024年起空客天津交付的A320系列飞机中约40%为A321机型[3]
空客最畅销窄体客机首次在中国进行高难度机身系统装配
新华社· 2025-07-15 19:31
合作项目启动 - 空中客车与中航西飞旗下西飞国际航空制造(天津)有限公司正式启动A321机身系统装配工作 标志着空客最畅销窄体客机首次在中国进行高难度机身系统装配[1][3][5] - 首架在中国进行机身系统装配的A321飞机前后机身已于7月初通过海运抵达天津港并转运至西飞天津厂区[3] - 预计今年10月完成系统装配的机身将交付至空客天津A320系列飞机总装线进行总装[3] 机型与产能配置 - A321飞机是空客新一代单通道飞机中的主力机型 自2024年起空客天津交付的A320系列飞机中约40%为A321机型[1] - 机身系统装配是在飞机前后机身结构基础上完成系统件安装及测试工作 是飞机进入总装环节前的必要步骤[1] 市场前景与需求 - 空客全球市场预测显示未来20年中国需要超过9500架新客机和货机 占同期全球总需求的20%以上[3] - 中国供应链被认定为全球航空业不可或缺组成部分 目前约有200家中国供应商支持空客民机生产[5] 战略布局深化 - 此次合作拓展了双方在空客单通道飞机制造领域的合作范围 是空客持续践行本地化战略的重要举措[3] - 空客持续升级工业设施以增强天津基地的工业韧性和产能 满足中国蓬勃增长的市场需求[5] - 公司正持续对在华供应链进行垂直整合 计划继续扩大在华工业足迹并推动全产业链共同进步[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