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用户侧储能
icon
搜索文档
2025年H1全球用户侧储能出货量排名TOP10
鑫椤锂电· 2025-08-01 15:58
2025 H1 全球用户侧储能出货量 Top10 - 2025年上半年全球用户侧储能出货量前十名包括REPT瑞浦兰钧、EVE亿纬锂能、宇德时代、CHTHIUM海辰储能、比亚迪等公司 [1] - 瑞浦兰钧以BATTERO品牌上榜 [1] - 亿纬锂能同时以EVE和亿纬锂能两个名称出现 [1] - 海辰储能标注有FIS标识 [1] - 榜单包含国内外多家知名储能电池企业 [1] 行业交流渠道 - 提供固态电池行业交流群的加入方式 [3] - 入群需提供公司名称、姓名、职务信息及纸质名片 [3]
6月用户侧储能新增装机创2025新高!湖南、山东、安徽领衔
新型储能市场整体表现 - 2025年6月国内新增投运新型储能项目装机规模2.33GW/5.63GWh,同比-65%/-66%,环比-71%/-72%,主要因新能源"抢装"导致并网高潮前移至5月31日前[1] - 二季度新增装机仍保持增长,达12.61GW/30.82GWh,同比+24%/+27%,高于历年同期水平[1] 用户侧储能市场表现 - 6月用户侧储能新增装机328.6MW/841.4MWh,同比+22%/+43%,环比+77%/+55%,显著优于整体市场[4] - 工商业场景主导用户侧市场,新增装机322.3MW/828.6MWh,同比+25%/+47%,百兆瓦时级项目数量创上半年新高[6] - 技术路线以磷酸铁锂电池为主(占比超99%),全钒液流电池和飞轮储能各有一个项目投运[6] 区域分布特征 - 湖南新增装机占比超30%,山东、安徽、浙江等华东地区合计占比55%,反映中东部电力供需紧张催生储能需求[10] - 浙江新增项目数量最多(占全国1/5),广东、四川项目数量占比均超10%[10] - 山东和湖南峰谷价差涨幅最大,分别达+6.9%和+3.7%[10] 政策驱动因素 - 浙江、安徽等地推出需求响应补贴政策,如温州对工商业用户响应补贴补足至4元/kWh,宁波前湾新区给予1元/千瓦时顶峰补贴[11] - 安徽备案项目同比增长超150%,浙江备案310余个项目(同比+14%),江苏、广东备案量同比下降[14] 长期市场展望 - CNESA预测用户侧储能装机2025-2030年复合年均增长率达45.8%,电力保供需求将成为核心增长驱动力[17] - "十四五"期间全国电力供需趋紧,电力缺口逐年扩大将进一步刺激用户侧储能发展[17]
浙江:鼓励虚拟电厂和用户侧储能等纳入今夏需求响应资源池
中国能源网· 2025-06-18 17:27
浙江电网迎峰度夏电力供需形势 - 6月15日浙江电网进入为期3个月的迎峰度夏阶段 预计最高用电负荷达1.33亿千瓦 同比增长7.8% 较去年增加1000万千瓦 电力供需趋紧 [1] - 国网浙江电力将虚拟电厂等新型主体纳入需求响应体系 通过精细化 规范化 市场化手段扩充电力保供"资源池" [1] 虚拟电厂运营模式创新 - 虚拟电厂是聚合分布式电源等分散资源参与电力系统优化和市场交易的运行模式 今夏浙江新增市场化响应模式 在供需紧平衡期间D-2日确定需求 D-1日衔接现货市场和负荷管理 [6] - 明确用户侧储能可独立参与需求响应 提升储能充放策略优化意愿 扩大灵活负荷调节资源规模 [6] - 已完成11家虚拟电厂运营商能力认证 [7] 虚拟电厂补贴政策升级 - 补贴方式由"单一制"电量补贴转变为"容量补贴+电量补贴"的"两部制" 标准明显提升 [6] - 容量补贴:通过能力认证且总调节能力≥5兆瓦的虚拟电厂可获1元/千瓦·月补贴 [6] - 电量补贴:传统模式下早峰腰峰2元/千瓦时 晚峰3元/千瓦时 新增A+至D级差异化补贴 A+级可达基准单价1.3倍 [6] - 衢州对注册地在本地的运营商或用户额外给予市级固定补贴3元/千瓦时 [7] - 宁波对纳入统一管理的运营商给予区域调峰补贴 慈溪为例响应激励为1元/千瓦时 [7] 需求侧管理措施 - 设立1300余个"政府+供电"微网格 走访5.8万余家企业 开展负荷特性摸排 [8] - 针对公共机构 商业综合体 工业企业等重点用户制定空调 产线等设备用电策略 [8] - 协同政府制定外贸企业"白名单" 实行"一企一策"和"点对点"服务 [8] - 已构建集中检修 虚拟电厂 移峰填谷 需求响应调节资源池分别超100 100 300 600万千瓦 [8] - 通过分时电价 节约用电活动 组织企业集中检修调整至用电高峰等措施引导错峰避峰 [8]
鼓励虚拟电厂、用户侧储能参与!浙江省电力需求侧管理实施方案发布
浙江省2025年迎峰度夏电力需求侧管理方案核心要点 - 方案明确鼓励虚拟电厂和用户侧储能参与需求响应,力争虚拟电厂调节能力达100万千瓦,用户侧储能最大响应能力达600万千瓦[1] - 采用"一次申报、周期滚动、日前调用"原则实施需求响应,建立分时段补贴机制,包括容量补贴和电量补贴[1][4] - 方案设定了四层级响应措施:基础措施(100万千瓦)、前置措施(300万千瓦)、主要措施(600万千瓦)和兜底措施(3700万千瓦有序用电)[8][10][12] 具体工作举措 基础措施 - 通过分时电价引导工商业用户削峰填谷,目标实现100万千瓦以上削峰效果[8] - 对公共机构执行"夏季26度"空调温度规定,管控城市景观照明,开展居民节电专项行动[8] - 组织用电大户集中检修,目标形成100万千瓦检修能力[9] 前置措施 - 空调负荷调控目标200万千瓦,重点缓解早峰和腰峰时段压力[9] - 企业移峰填谷目标300万千瓦,通过错峰生产计划实现[10] 主要措施 - 虚拟电厂参与市场化响应,目标调节能力100万千瓦[10] - 用户侧储能参与需求响应,目标最大600万千瓦约定型响应能力[10] 补贴机制 - 日前削峰响应采用阶梯补贴,电量补贴封顶4元/千瓦时,容量补贴1元/千瓦·月[4][51] - 日内响应采用两部制补贴,小时级和分钟级容量补贴1元/千瓦·月,电量补贴4元/千瓦时[4] - 虚拟电厂补贴按等级差异化执行,A+级可获得1.3倍补贴[53] 实施保障 - 建立省市县三级负荷管理中心,实行24小时值班制[13] - 开展负荷管理实战演练,验证370万千瓦应急机动负荷资源池[12][13] - 全省统筹编制六轮3700万千瓦有序用电方案,要求不低于历史最高负荷30%[12] 地区目标分解 - 全省总目标:空调负荷200万千瓦、移峰填谷300万千瓦、需求响应600万千瓦、有序用电3700万千瓦[14] - 杭州承担最大份额:空调72.2万千瓦、需求响应112.7万千瓦、有序用电695.4万千瓦[14] - 宁波重点在移峰填谷(61.2万千瓦)和需求响应(103万千瓦)[14]
多省份调整分时电价机制,谁受益、谁承压?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5-26 21:20
分时电价机制调整概况 - 全国多个省份密集调整分时电价机制,运用价格杠杆引导错峰用电,江苏省新政策将于6月实施[1] - 山东、四川等省已在今年出台政策完善分时电价机制,江西、安徽、贵州等省则在4月或5月征求意见[1] - 建立季节性差异化分时电价机制,进一步拉大峰谷价差并扩大执行范围是各省共识[1] - 分时电价改革能够鼓励电力用户错峰用电,减轻发电企业和电网供电压力,同时帮助中小企业降低用能成本[1] 各省分时电价调整特点 - 山东构建"五段式"分时电价体系,将全天划分为"尖峰、高峰、平段、低谷、深谷"五个时段[2] - 山东4月35千伏一般工商业电价中,深谷时段执行0.25元/度,晚高峰电价1元/度,尖峰时段电价1.2元/度[2] - 四川分季节划分峰平谷时段,夏季峰平谷时长分别为10、8、6小时,春秋季峰平谷时长分别为7、7、10小时[3] - 四川调整尖峰电价执行时间,取消12月和1月尖峰电价,7月和8月尖峰时长由2小时调整为3小时[3] 分时电价调整原因 - 电气化程度提高导致电力负荷峰谷差增大,新能源占比提高导致出力波动性增加[3] - 新能源出力时段变化需要调整电价机制反映真实供需关系,如将光伏出力高的11点至14点从峰段调整为低谷或深谷时段[3] - 山东通过分时电价引导,2024年午间增加填谷负荷最高达583.87万千瓦,增加新能源消纳量23亿千瓦时[4] 江苏电价改革特点 - 江苏将工商业用户分时电价计价基础由用户到户电价调整为以购电价格为基础,并优化峰谷浮动比例[6] - 执行两部制电价的用户,峰段较平段电价上浮80%,谷段较平段电价下浮65%[6] - 新政缩小浮动对象范围,导致用户感受到的峰谷价差实际缩小[6] - 江苏新政前后峰谷价差从0.85元/kWh降到0.65元/kWh,平谷价差从0.37元/kWh降到0.28元/kWh,降幅约25%[7] 对储能行业影响 - 江苏新政导致工商业储能项目收益下降,充放电模式需从"两充两放"改为"一充一放"或"两充一次高峰放一次平段放"[7] - 江苏曾是国内工商业储能投资高地,但新政将促使资方和企业调整预期[8] - 储能企业需创新收益模式,如与虚拟电厂或售电结合,同时面临老资产模式转变挑战[9] - 江苏6月起将开始电力现货市场长周期结算试运行,为储能企业提供新机会[9] 对发电企业影响 - 四川省分时电价机制调整预计减少西昌电力2025年净利润540万元,减少乐山电力2025年电力业务收益850万元[10][11] - 调整导致全年增加低谷时长180小时,减少平段时长180小时,高峰时段由用电价格较高的春秋季调整到价格较低的夏季[11] - 分时电价对供电双方签订中长期协议具有价格指导作用,可能对发电企业收入造成多级传导影响[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