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纱G75

搜索文档
地产仍处弱景气,供给端的变化更值得期待
中泰证券· 2025-08-17 13:50
行业投资评级 - 建筑材料行业评级为增持(维持)[2] 核心观点 - 地产行业仍处于弱景气阶段,供给端变化更值得关注[1] - 特种电子布需求呈现"竖着"增长态势,终端云厂升级带动需求曲线斜率陡峭,推荐中材科技[7] - "反内卷"背景下水泥板块易涨难跌,推荐华新水泥(尼日利亚产线年底并表),关注西藏天路、青松建化[7] - 防水产品涨价逐步落地推动行业利润率改善,推荐东方雨虹、科顺股份[7] - 品牌建材估值修复弹性充足,结构性看好C端及整合能力强的龙头,推荐三棵树、北新建材、伟星新材[7] 细分行业分析 水泥行业 - 全国水泥市场价格环比上涨0.2%,重庆/贵州/新疆涨幅10-30元/吨,黑吉辽等地计划推涨20-30元/吨[31] - 8月中旬企业出货率45.8%(环比+2pcts),库容比66.44%(环比-0.9pcts)[31] - 长三角熟料价格上涨30元/吨至230-240元/吨,四川/武汉等地跟涨30元/吨[7] - 1-7月全国水泥产量9.58亿吨(同比-4.5%),7月单月产量1.46亿吨(同比-5.6%)[7] 玻纤行业 - 无碱粗纱主流价格3150-3700元/吨(同比-4.25%),电子纱G75报价8300-9200元/吨(周环比-1.86%)[17] - 7月末行业库存90.15万吨(环比+1.5%),新兴领域(风电/电子)需求有望加速[8] - 推荐中国巨石、中材科技,关注国际复材[8] 浮法玻璃 - 本周均价1235.66元/吨(环比-3.08%),生产企业库存5608万重量箱(环比+2.15%)[82] - 行业产能利用率81.87%,管道气燃料玻璃毛利亏损77.99元/吨(环比扩大109.03%)[82] - 推荐旗滨集团,关注信义玻璃[8] 光伏玻璃 - 3.2mm镀膜主流价18.5-19元/平方米,日熔量89290吨(同比-16.71%)[95] - 供给收缩叠加成本下行,推荐旗滨集团,关注福莱特[8] 重点公司数据 - 北新建材:2025E PE 9.9x,EPS 2.7元,目标价26.88元[5] - 东方雨虹:2025E PE 20.2x,EPS 0.6元,目标价12.14元[5] - 三棵树:2025年归母净利润4.36亿元(同比+107.53%)[7] - 华新水泥:2025E PE 12.4x,EPS 1.2元[5] 市场表现 - 建材板块本周涨幅2.88%(超额收益0.51%),年内涨幅13.9%[13] - 涨幅前五:宏和科技、菲利华、蒙娜丽莎、长海股份、三棵树[14]
基建投入持续强化 | 投研报告
中国能源网· 2025-08-11 11:36
行业基本面 - 八月初全国水泥市场需求低迷,重点地区水泥企业平均出货率44%,价格多数触及或跌破成本线,煤炭价格上涨加剧盈利压力[1][3] - 全国高标水泥市场价格339.7元/吨,同比下跌42.5元/吨,华北地区价格周环比下跌4元/吨,泛京津冀和中南地区上涨3.3元/吨[3] - 全国样本企业水泥库位67.4%,周环比+1.2pct,出货率44%,周环比-0.7pct[3] - 浮法玻璃均价1274.9元/吨,周环比-20.4元/吨,库存5490万重箱,周环比+312万重箱[3] - 无碱粗纱均价3521.25元/吨,周环比下跌2.06%,电子纱G75报价8800-9200元/吨持平[3] 投资观点 - 推荐反内卷受益的水泥行业,8月中旬长三角或尝试提价,推荐华新水泥、海螺水泥、上峰水泥[4][6] - 基建投入强化利好低估值港股建筑央企,建议关注坚朗五金、东方雨虹等超跌细分龙头[4] - 科技属性公司受关注,如中材科技、宏和科技受益AIDC产业升级,上海港湾受益商业卫星发射[4][5] - 非美市场拓展成趋势,推荐上海港湾、科达制造、中材国际等新兴市场占比高的企业[5] - 地产链供给格局改善,推荐公牛集团、北新建材、三棵树等低估值标的[5] 细分领域展望 - 水泥行业自律强化,8月中下旬或提前提价,全年盈利中枢有望超去年,推荐华新水泥、冀东水泥等[6] - 玻纤领域特种产品(如Low-Dk)渗透率提升,中材科技、宏和科技技术领先,中国巨石估值低位[7][8] - 玻璃行业亏损加速供给收缩,旗滨集团受益资源成本优势,光伏玻璃业务具成长性[9] - 装修建材受政策拉动,北新建材扩张意愿强,欧派家居、箭牌家居受益国补政策[10] 市场表现 - 建筑材料板块周涨幅1.19%,跑输沪深300(1.23%)和万得全A(1.94%)[2]
中国巨石(600176):价格复苏释放盈利空间,规模优势凸显
华创证券· 2025-05-09 20:1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目标价 16 元 [2][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 年一季度公司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价格复苏释放盈利空间,规模优势凸显 [2] - 玻纤行业需求放量、价格提升,促使公司毛利率改善,规模优势降低期间费用,海外产能使美国加税影响较小,预计 2025 - 2027 年 EPS 增长,基于历史估值法给予目标价并维持评级 [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指标 - 2024 - 2027 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 158.56 亿、174.15 亿、194.7 亿、213.89 亿元,同比增速 6.6%、9.8%、11.8%、9.9% [5] - 2024 - 2027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24.44 亿、32.05 亿、35.1 亿、42.34 亿元,同比增速 -19.7%、31.1%、9.5%、20.6% [5] - 2024 - 2027 年每股盈利分别为 0.61、0.8、0.88、1.06 元,市盈率分别为 20、15、14、11 倍,市净率分别为 1.6、1.5、1.4、1.3 倍 [5] 行业与公司情况 - 2025 年初玻纤行业延续提价行情,一季度下游需求增加,产品销量同比提升,消费电子国补和 AI 发展有望带动高端电子布需求放量 [9] - 2025 年 3 月电子纱 G75 主流报价同比增长约 19.8% - 22.22%,7628 电子布报价同比增长 15.15% - 22.8% [9] - 2025 年一季度公司毛利率边际改善至 30.5%,同比提升 10.4pcts [9] - 2025 一季度公司期间费用率 9.29%,同比下降 2.8pcts,各项费率均同比压降 [9] - 2025 年一季度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净额 -0.93 亿元,较 2024 年同期少流出 0.98 亿元 [9] - 公司海外产能 45.6 万吨/年,美国产能 9.6 万吨/年,美国产线贡献占比低,海外销售受美国加税影响较小 [9] 投资建议 - 预计公司 2025 - 2027 年 EPS 分别为 0.8、0.88、1.06 元/股,对应 PE 各为 15x、14x、11x [9] - 基于历史估值法给予公司 2025 年 20xPE,对应目标价 16 元,维持“推荐”评级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