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icon
搜索文档
铜陵有色(000630.SZ):竞拍取得安徽省铜陵市鸡冠山—胡村铜金钼矿勘查探矿权
格隆汇APP· 2025-11-05 20:18
格隆汇11月5日丨铜陵有色(000630.SZ)公布,2025年11月4日,公司以320,350万元竞得该鸡冠山—胡村 铜金钼矿勘查探矿权,并与安徽省不动产登记中心(安徽省国土资源储备发展中心)共同签署了《探矿 权出让成交确认书》。全矿区累计查明铜矿石量(推断类)3094.64万吨,铜金属量32.88万吨,铜平均 品位1.06%;金矿石量(推断类)147.96万吨,金金属量8640.37千克,金平均品位5.840g/t;钼矿石量 (推断类)1593.57万吨,钼金属量1.50万吨,钼平均品位0.094%;硫矿石量(推断类)857.24万吨,硫 元素量194.67万吨,硫平均品位22.71%。 ...
铜陵有色:竞拍取得安徽省铜陵市鸡冠山—胡村铜金钼矿勘查探矿权
格隆汇· 2025-11-05 19:56
格隆汇11月5日丨铜陵有色(000630.SZ)公布,2025年11月4日,公司以320,350万元竞得该鸡冠山—胡村 铜金钼矿勘查探矿权,并与安徽省不动产登记中心(安徽省国土资源储备发展中心)共同签署了《探矿 权出让成交确认书》。全矿区累计查明铜矿石量(推断类)3094.64万吨,铜金属量32.88万吨,铜平均 品位1.06%;金矿石量(推断类)147.96万吨,金金属量8640.37千克,金平均品位5.840g/t;钼矿石量 (推断类)1593.57万吨,钼金属量1.50万吨,钼平均品位0.094%;硫矿石量(推断类)857.24万吨,硫 元素量194.67万吨,硫平均品位22.71%。 ...
大宝山矿:从“生态疮疤”到“绿色明珠”的涅槃重生
经济网· 2025-06-30 17:48
历史背景与生态问题 - 大宝山矿自1958年建设以来是华南地区重要矿产资源基地,支撑华南重工业发展 [2] -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无序民采活动猖獗,民窿达119条以上,选矿厂8个,洗矿点20多处 [3] - 无序开采导致水土流失、土壤酸化(pH<3)、地表水重金属污染,横石水流域生态严重破坏 [3] 生态修复措施 - 2018-2021年累计投入1亿元专项资金修复新山片区90公顷矿山 [4] - 投入超10亿元实施11项环境整治项目,包括清污分流、外排水处理工程 [4] - 开发"原位基质改良+直接植被"技术,通过中和剂、抑酸菌剂和乡土植物修复土壤 [5] - 建成华南最大酸性重金属污水处理厂,日均处理9.6万立方米,重金属去除率99% [5] 修复成效 - 修复面积达160公顷,植被覆盖率95%以上,土壤pH从2.6升至6以上 [9] - 横石水从"赤水河"恢复清澈,两岸生态显著改善 [9] - 形成免维护植被生态系统,实现从"碳源"向"碳汇"转变 [9] 绿色转型与技术创新 - 推进智能化采矿系统和选矿流程全自动化控制 [11] - 采用清洁能源和节能技术降低能耗排放 [12] - 与中山大学等机构合作研发资源综合利用、生态修复技术 [13] 社会责任与未来规划 - 帮扶周边村镇改善农田水利,开展电商助农,增加农民收入 [13] - 未来计划投入数亿元加强生态修复,引入AI/5G技术建设智能矿山 [14] - "十五五"期间规划建设铜硫二期项目,推动数智化绿色化转型 [14]
安迪苏拟定增30亿投建三大项目 经营回归常态2024年净利超12亿
长江商报· 2025-04-18 07:41
定增募资项目进展 - 公司定增材料被上交所正式受理,拟募资不超过30亿元用于功能性产品、特种产品、可持续发展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 [1][2] - 功能性产品是公司营收支柱,2024年营收116.22亿元(占比74.8%),同比增长24%,毛利率提升13个百分点 [2][5] - 特种产品2024年营收39.13亿元,同比增长4%,毛利率43%(高于功能性产品) [2] 业务战略与产能布局 - 公司推行"双支柱"战略:巩固蛋氨酸全球领导地位(液体蛋氨酸为主),同时加速特种业务发展 [2][5] - 南京特种产品混配工厂试运行,欧洲3万吨特种产品产能扩建完成并加速爬坡,反刍动物产品酯化生产项目预计2025年下半年试产 [3] - 蛋氨酸市占率从2012年23%提升至2023年28% [5] 2024年经营业绩复苏 - 营收155.34亿元(同比+17.83%),归母净利润12.04亿元(同比+2208.66%),扣非净利润13.46亿元(同比+10258.6%) [1][5][6] - 液体/固体蛋氨酸销量创历史新高,蛋氨酸业务营收增长24%,维生素价格年底反弹,特种产品稳定增长 [5] - 运营效率提升缩减经常性成本1.79亿元,毛利率和净利率均改善 [6] 历史业绩波动与原因 - 2022-2023年归母净利润连续下滑:2022年12.47亿元(同比-15.29%),2023年0.52亿元(同比-95.82%) [5] - 2023年业绩下滑主因功能性产品降价与原材料/能源成本上升双重挤压,下半年逐步改善 [5] 研发与市场拓展 - 2020-2024年研发费用持续增长(3.01亿元→4.42亿元),五年累计投入18.58亿元 [6] - 2024年欧洲、北美、亚洲市场销售额均实现两位数增长,2025年蛋氨酸市场价格已上涨8.14%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