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酸奥司他韦

搜索文档
华润三九(000999) - 2025年6月11日-6月20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6-20 20:19
公司战略规划 - 公司未来以内涵式+外延式双轮驱动,加大并购重组和赋能整合,在 CHC 核心业务关注品牌资产,处方药围绕“3+N”领域拓展创新并多样化获取产品 [2][3] - 华润三九核心业务是 CHC 健康消费品,天士力以处方药为核心,昆药集团以三七产品和精品国药为核心,三家协同发展巩固华润三九行业地位 [4] - 公司提前完成“十四五”营收翻番目标,有望超额完成,将制定“十五五”规划,目标进取 [6] 业务发展情况 - 呼吸品类目前发病率与全年市场判断一致,目标未变,已从大品种到大品牌走向大品类发展,不断丰富新品并强化品类组合,999 益气清肺颗粒获批 [5] - 天士力聚焦心血管及代谢、中枢神经、消化等领域,强化研发投入,与华润三九业务协同赋能,争取成为中药创新药引领者和医疗端第一品牌 [9] 市场环境与应对 - 政策鼓励上市公司加大重组和整合力度,尤其在战略新兴产业开展专业化整合 [2] - 零售市场长期有缓慢上升趋势,短期受医保支付政策和线上业务影响,公司与商业渠道和连锁药店保持良好合作关系,关注消费者核心诉求稳固地位 [10] 财务相关情况 - 公司争取适时推出二期激励计划,现金分红比率稳定在 40%-50% [7][8] - 预计三九 CHC、“昆中药 1381”和“777”零售部分费用率趋同,处方药业务集采推进销售费用率降低,整体费用率有下降空间并趋于稳定 [11][12]
冲刺港股IPO的东阳光药,核心产品市占率一年下降10个百分点
搜狐财经· 2025-06-19 20:18
公司上市进展 - 公司获得中国证监会境外发行上市备案 拟以介绍方式在香港主板上市 不涉及新股发行与资金募集 [1][3] - 上市方案为通过吸收合并子公司东阳光长江药业实现私有化 并向换股股东发行H股作为对价 [3] - 完成换股后子公司H股上市地位将被撤销 公司将在港股上市 [3] 核心产品与业务结构 - 核心产品磷酸奥司他韦(商品名"可威")2022-2024年收入占比分别为81.2%、86.9%、64.2% [1][8] - 产品按剂型划分 胶囊剂和颗粒剂2024年收入占比分别为15.3%和84.6% [8] - 公司业务分为抗感染药物(2024年占比69.6%)、慢病治疗药物(26.6%)和其他(3.8%) [3][12]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38.14亿元、63.86亿元、40.19亿元 呈现先升后降趋势 [4] - 同期净利润分别为-14.16亿元、10.14亿元、2480万元 [4] - 2025年一季度收入同比下降40.7% 主要因流感季节缩短导致分销商采购减少 [5] 行业竞争与市场份额 - 中国抗流感药物市场规模2024年为67亿元 有超过120家制药公司参与竞争 [8][10] - 公司磷酸奥司他韦市场份额从2023年64.8%降至2024年54.8% 下降10个百分点 [10] - 竞争对手推出新型流感药如玛巴洛沙韦(销售额从2022年0.7亿增至2023年6.3亿)形成挤压 [10] 产品暂停挂网影响 - 核心产品"可威"磷酸奥司他韦胶囊因不符合要求被浙江省医保局暂停挂网 [1][6] - 暂停挂网可能影响产品市场份额、销售收入、生产计划和品牌形象 [7] 战略布局与未来发展 - 在糖尿病领域布局胰岛素、SGLT-2抑制剂及GLP-1/FGF21双靶点激动剂等产品 [12] - 德谷门冬双胰岛素注射液新药申请获受理 冲刺国产第二家 [12] - 肿瘤学药物领域有治疗AML和食管癌的靶向药物进入III期临床试验 [12]
药企扎堆港股IPO:上市热潮难掩“造血焦虑”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7 15:12
港股创新药市场表现 - 恒生港股通创新药精选指数(HSSCPB)年内累计涨幅达71.83%,较去年同期20.74%的跌幅显著反弹 [1] - 港股创新药ETF(159567)年内增长67.16%,二级市场回暖带动药企IPO热潮 [1] - 6月已有7家本土药企递表赴港,包括翰思艾泰、维立志博等,其中5家仍处于亏损状态 [1][2] 药企IPO财务数据 - 翰思艾泰2023年收入666.4万元,亏损8516万元;2024年收入768.1万元,亏损扩大至1.17亿元 [2][3] - 维立志博2023年亏损3.62亿元,2024年亏损收窄至3.01亿元,2025年Q1亏损7536.7万元 [2][6] - 银诺医药2024年收入2005.5万元,亏损1.75亿元,较2023年7.33亿元亏损大幅收窄 [2][7] - 东阳光药2024年营收40.19亿元,净利润2480.3万元,核心产品奥司他韦占中国抗流感药市场38.5% [2][8] 研发与商业化进展 - 翰思艾泰核心产品HX009处于I/II期临床,研发成本从2023年4670万元增至2024年7470万元 [3][4] - 银诺医药GLP-1药物依苏帕格鲁肽α已商业化,减重适应症IIb/III期临床预计2026年完成 [7] - 轩竹生物2024年收入跃升至3009万元,但超9成依赖单一产品KBP-3571 [8] - 长风药业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占2024年营收94.5%,已纳入集采 [9] 行业趋势与挑战 - 港股18A章为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提供上市通道,吸引A股转港股企业如轩竹生物 [2][3] - 药物从I期到FDA批准平均成功率仅7.9%,耗时10.5年,早期研发风险高企 [4] - CD47靶点研发遇冷,跨国药企要求III期数据才注资,加剧早期企业压力 [5] - 东阳光药面临专利悬崖,奥司他韦胶囊专利已失效,颗粒剂专利2026年到期 [8] 资本运作与战略 - 维立志博与Aditum Bio达成6.14亿美元BD交易,含特许权使用费及股权 [6] - 东阳光药拟通过港股上市整合研发平台,提升全球品牌形象应对专利到期 [9] - 长风药业计划募资投入吸入制剂研发及生产设施扩张,巩固现有优势 [9]
掀赴港上市潮!月内东阳光药等7家药企递表港交所,多家系未盈利创新药企
北京商报· 2025-06-15 20:07
港股IPO市场药企扎堆上市 - 6月以来有7家药企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 包括长风药业 东阳光药 轩竹生物等 [1] - 其中5家企业报告期内未实现盈利 包括翰思艾泰 维立志博等 [1][6] - 港交所近年出台多项政策鼓励医药企业上市 成为行业首选融资渠道 [1][5] 东阳光药上市及财务表现 - 东阳光药于6月11日第二次递交港股上市申请 拟以介绍方式上市 [3] - 核心产品磷酸奥司他韦2022-2024年销售额占比分别为81.2% 86.9% 64.2% [3]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8.14亿元 63.86亿元 40.19亿元 净利润波动较大 [3] - 已提出私有化方案 拟吸收合并东阳光长江药业 [5] 未盈利创新药企情况 - 翰思艾泰2023-2024年亏损0.85亿元 1.17亿元 主要来自研发及运营开支 [6] - 维立志博2023-2024年亏损3.62亿元 3.01亿元 无产品商业化收入 [6][7] - 轩竹生物2023-2024年亏损3.01亿元 5.56亿元 有超过10种在研药物 [9] A股转港股上市案例 - 轩竹生物曾于2022年申报科创板IPO 2024年主动撤回申请 [9] - 长风药业科创板IPO于2023年受理 2024年终止 [10] - 两家公司均转向港股市场寻求融资 [1][9] 行业政策与市场表现 - 港交所2018年改革允许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上市 [7] - 港股创新药板块指数4月8日至6月13日累计涨幅达76.83% [7] - 港交所优化制度支持生物医药企业发展 提供专门上市标准 [5]
华润三九(000999) - 2025年5月27日-5月30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6-03 21:02
公司经营业绩与预期 - 一季度流感和呼吸道疾病发病率降低,1 - 2 月中国实体药店零售规模同比小幅下降,公司一季度业绩受高基数影响有小幅调整,核心业务 CHC 在合理调整范围,感冒呼吸品类受发病率影响,皮肤、胃肠品类表现稳健 [2] - 预计 2025 年公司营业收入将实现双位数增长,净利润匹配营收增长水平 [3] CHC 业务情况 - CHC 业务进入全域布局多品类发展阶段,除核心三大品类,还拓展儿科、骨科等品类,向品类集群发展 [4] - 一季度感冒品类受季节性因素压力,澳诺、皮肤品类增长态势良好,儿童感冒药受一定压力,后续有望抢占市场份额 [4] - 999 澳诺业务和达因药业合作引入维生素 D 滴剂,构建钙 D 联合矩阵,助力儿科品类发展 [4] 感冒呼吸品类产品发展思路 - 密切关注发病率变化,全年呼吸品类目标不变,已从大品种到大品牌,走向大品类发展,不断丰富新品 [5] - 强化品类组合,如强力枇杷露等,今年益气清肺颗粒获批,填补重感康复用药空白 [5] 处方药业务发展 - 一季度处方药业务发展平稳向好,配方颗粒部分政策未落地,积极应对集采,推动成本领先型战略转型 [6] - 中药注射剂处于相对稳定阶段,抗感染业务推动创新业务,希望创新药在处方药业务中占比逐步提升,传统抗感染产品保持集采市场份额 [6][7] - 天士力加入后,以处方药为核心业务,争做中药创新药领导者和医疗端第一品牌,与公司融合强化医疗端品牌影响力 [7] 线上业务发展 - 经过几年布局,线上业务增长快速,目标占比达 10%,2025 年线上占比有望持续提升 [8] 外延并购与产品引进规划 - 政策支持下,以内涵式+外延式双轮驱动,加大并购重组和赋能整合 [9] - CHC 核心业务关注有机会、有潜力的品牌资产,处方药围绕“3 + N”领域拓展创新领域机会,多样化获取产品 [9] 股权激励与分红规划 - 未来根据科改要求,争取适时推出二期激励计划 [10] - 过去几年现金分红比率稳步提升,落实“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推动增加分红频次,稳定在 50%分红比例 [10] 天士力整合规划 - 鼓励天士力以创新驱动业务发展,强化研发投入,聚焦心血管等重要领域,巩固中药创新药领先地位,拓展新业务领域 [12] - 注重与华润三九业务协同赋能,加快产品、渠道等方面协同,为天士力在品牌、渠道等方面赋能 [12] 配方颗粒业务规划 - 制定持续增长策略,2024 年实现恢复性增长,2025 年希望继续保持增长,目前占公司整体营收占比不大,影响总体可控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