昂拉地韦

搜索文档
深港穗铁三角打造“东方创新极”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5 15:15
(原标题:深港穗铁三角打造"东方创新极") 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公共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汪云兴认为,深港穗此次"登顶",既有"新口径"的影响,也与大湾区持续不断加强科技创新 工作有关。新口径也捕捉到了更真实的区域竞争力:深港穗三地正在成为新的创新极点,这里发明者活跃度、科研产出与资本供给相对均衡,已 经形成了从前沿研究、专利布局到企业融资的闭环。 先不具体展开指标分析,大家越来越注意到一个现象:国际顶尖学者正加速向深港穗集聚。 今年4月,菲尔兹奖得主丘成桐领衔的河套数学与交叉学科研究院在深圳河套揭牌,短短半年已吸引17位全球知名数学家入驻,并在生物医药、人 工智能等领域取得突破。5月,广州国家实验室主任钟南山院士团队研发的全球首款抗甲流PB2新药昂拉地韦获批上市,标志着中国创新药研发实 现从"跟跑"到"领跑"的历史性跨越。 这些突破背后,意味着深港穗三城正在形成1+1+1=∞的无限可能。 所谓1+1+1=∞,不是深港穗三座城市简单的资源相加,而是创新要素在空间上高密度耦合、在时间上高频交互、在机制上高弹性匹配后,形成的 持续自我增强系统。它既能不断生成新知识与新企业,也能快速筛选、扩散与迭代,呈现近乎"无 ...
广东探路医工深度融合,加速前沿技术从“实验室”走向“病房”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1 13:07
医工融合与科技成果转化 - 医工融合通过临床需求反向推动技术创新和多学科协同攻关 为医学发展拓展边界注入新动能[1] - 广东省发布首批生物医药重点科技成果转化清单133项 涵盖医疗机构和高校的拟转化成果[1][3][6] - 广东省通过"百企百院粤医行"系列活动推动医工产销对接 实现临床需求与科研攻关精准衔接[2][8] 生物医药产业基础与优势 - 广东省药械化生产企业总量8983家居全国第一 注册备案产品达176万余个居全国第一[4] - 广东省已备案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机构174家 近3年每年新增本省医疗器械临床试验项目超500个均居全国第一[4] - 广东省58家生物医药领域上市公司总市值全国领先 形成广深佛莞中山等特色产业集聚区[3] 创新药物研发成果 - 昂拉地韦片为全球首个流感RNA聚合酶PB2蛋白抑制剂 具有快速强效低耐药特性[1][3] -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与众生药业合作研发来瑞特韦片和昂拉地韦片 形成研发验证上市高效闭环[1][3] - 东阳光药业推介伊非尼酮 众生药业推介来瑞特韦片等重点在研和已上市药械产品[6] 东莞生物医药产业发展 - 东莞生物医药产业历经十余年发展 聚集500余家企业 形成创新药医疗器械体外诊断等多产业链[9] - 2024年松山湖生物医药企业产值超62.5亿元 占东莞市生物医药产业总产值的40%[10] - 松湖药港作为专业产业园建设研发转化研究院CXO平台等 打造全流程垂直生态体系[10] 政策支持与产业促进 - 广东省深化审评审批改革 创新药械获批数量逐年快速增长[4] - 松山湖计划修订新政策 在新药研发医疗器械研发等环节提供更具竞争力补贴与奖励[11] - 东莞市将充分发挥医疗机构支撑作用 打造医工融合新场景助力生物医药产业新高地[11]
广东探路医工深度融合 加速前沿技术从“实验室”走向“病房”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1 13:02
医工融合创新模式 - 昂拉地韦作为全球首个流感RNA聚合酶PB2蛋白抑制剂 通过临床需求反哺基础研究 企业转化实现成果落地 形成研发验证上市高效闭环[1] - 医工融合通过临床需求反向推动技术创新 多学科协同攻关 为医学发展拓展边界注入新动能[1] -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与众生药业合作研发创新药来瑞特韦片和昂拉地韦片 昂拉地韦具快速强效低耐药特性 为全球流感防控提供中国方案[3] 科技成果转化推进 - 广东省发布首批生物医药重点科技成果转化清单 涵盖133项拟转化成果 包括广东省中医院复康宁胶囊和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蚊式仿生抽血机器人等[1][3][6] - 广东省中医院有33个转化项目入选清单 包括4个院内制剂和2个医疗器械[6] - 建立临床价值筛选评价标准和项目收集筛选机制 搭建广东临床转化平台 促进医疗器械科研成果转化落地[4] 生物医药产业基础 - 广东省药械化生产企业总量8983家居全国第一 注册备案产品达176万余个居全国第一[4] - 已备案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机构174家居全国第一 近3年每年新增本省医疗器械临床试验项目超500个居全国第一[4] - 生物医药领域上市公司58家总市值全国领先 形成广深佛东莞中山等特色产业集聚区[3] 产业政策支持 - 以百企百院粤医行系列活动为抓手 推动医工融合产销对接 实现临床需求与科研攻关精准衔接[2][6] - 持续深化审评审批改革 创新药械获批数量逐年快速增长[4] - 松山湖计划修订新政策 在新药研发医疗器械研发产品注册和产业化环节提供更具竞争力补贴与奖励[8] 东莞生物医药发展 - 生物医药产业是东莞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 聚集500余家企业 形成创新药及高端仿制药医疗器械体外诊断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等多产业链[7] - 松湖药港作为专业产业园 建设研发及成果转化研究院成果转化与服务中心干细胞中试平台和CXO平台 打造全流程垂直生态体系[8] - 松山湖生物医药企业2024年产值超62.5亿元 占东莞市生物医药产业总产值40%[8]
众生药业(002317):公司信息更新报告:2025H1利润增长亮眼,加速布局“代谢+呼吸”赛道
开源证券· 2025-08-29 17:46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4]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H1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14.96%至1.88亿元,毛利率提升1.14个百分点至58.07% [4] - 创新管线布局加速,重点关注代谢疾病(GLP-1/GIP双靶点药物RAY1225)和呼吸疾病(昂拉地韦、RSV治疗药物)赛道 [4][6] - 化学药板块营收同比增长6.10%,中成药板块营收同比下降10.14%但毛利率修复至69.57% [4][5] - 上调2025-2027年盈利预测,预计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44/3.81/4.25亿元 [4] 财务表现 - 2025H1营收13.00亿元(同比-4.74%),扣非归母净利润1.87亿元(+7.42%) [4] - 销售费用率33.69%(+1.26pct),研发费用率2.92%(-1.29pct) [4] - 预计2025年营收28.02亿元(同比+13.5%),2027年营收35.40亿元 [8][10] - 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7年PE分别为52.7/47.4/42.6倍 [4][8] 业务板块分析 - 中成药营收6.89亿元(-10.14%),化学药营收4.95亿元(+6.10%),原料药营收0.28亿元(+250.30%) [5] - 中药材及中药饮片销售营收0.80亿元(-30.15%) [5] 研发进展 - RAY1225注射液(GLP-1/GIP双靶点)肥胖适应症III期临床试验完成入组,糖尿病适应症III期试验全面启动 [6] - 布局ZSP1601片(MASH,IIb期)、RAY0221(三受体激动剂)及口服小分子GLP-1RA药物 [6] - 呼吸疾病领域拓展昂拉地韦新剂型及RSV抗病毒药物开发 [6] 市值与估值 - 当前股价21.29元,总市值180.95亿元,流通市值162.15亿元 [1] - 近3个月换手率661.07%,一年股价区间9.85-24.92元 [1] - PB估值2025-2027年分别为4.4/4.2/4.0倍 [8][11]
广东在多个产业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深圳商报· 2025-08-18 06:43
产业科技创新体系 - 构建高水平多层次实验室体系 包括鹏城实验室 广州实验室 24家省实验室 26家全国重点实验室 459家省重点实验室 [1] - 布局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 在粤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达10个 覆盖信息 生命 材料 能源领域 [1] - 形成全过程创新链 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 培育新质生产力 [1] 产业集群发展成果 - 高新技术企业超7.7万家 连续9年全国第一 [1] - 9个战略性产业集群营业收入超万亿规模 包括新一代电子信息等 [1] - 5个产业集群增加值增速超10% 包括前沿新材料等 [1] 重点领域技术突破 - 电子信息领域实现国产芯片在5G基站大规模商用 打破国外垄断 [2] - 人工智能领域打造万亿级多模态基础大模型 综合性能达国际先进水平 [2] - 生物医药领域全球首款抗甲流PB2新药"昂拉地韦"获批上市 [2] - 全球首创双特异性抗体新药"依沃西"在头对头试验中击败全球最畅销抗癌药 [2] - 新能源汽车领域体系化攻关芯片 智驾 三电等产业痛点 [2] - 量子科技领域编制大湾区发展规划 聚焦量子计算 量子材料 量子精密测量 [2] 科技金融支持措施 - 省创新创业基金财政资金认缴放大8.75倍 投资项目778个 总金额超320亿元 [3] - 创新信贷产品包括技术合同贷 优化信贷分担和补偿机制 [3] - 组建五大联盟 签约金额超700亿元 打造全国平台型引领型创投机构 [3] - 推出全国首个技术研发应用综合保险 构建重大技术攻关风险分散机制 [3]
众生药业(002317.SZ):暂无治疗基孔肯雅热病毒的产品
格隆汇· 2025-08-13 15:27
公司产品布局 - 公司暂无治疗基孔肯雅热病毒的产品 [1] - 控股子公司众生睿创对基孔肯雅热病毒开展体外抗病毒活性试验 [1] - 试验涉及已上市创新药昂拉地韦及一款在研药物 [1] 研发进展与数据 - 初步结果显示昂拉地韦及在研药物对基孔肯雅热病毒有较强抑制活性 [1] - 公司将持续获取更多试验数据并关注病毒流行态势 [1] - 研发活动旨在助力疾病防控工作 [1]
研报掘金丨国盛证券:众生药业创新成果有序落地,维持“买入”评级
格隆汇· 2025-08-12 14:09
研发体系与创新成果 - 公司建立多模式良性循环的研发生态体系 采用自主研发为主、合作研发为补充的研发模式 [1] - 创新药进入收获期 已有2个创新药项目获批上市 多个项目处于临床试验阶段 [1] - 主要聚焦代谢性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等疾病领域 [1] 核心产品管线进展 - RAY1225注射液(GLP1/GIP双靶点双周制剂)国内三期临床试验推进顺利 安全性表现优异 海外BD潜力较大 [1] - 昂拉地韦作为全球首款流感RNA聚合酶PB2蛋白抑制剂 面临巨大流感市场空间 产品竞争力显著 有望实现快速放量 [1] - ZSP1601片(MASH一类创新药)正积极推进IIb期临床试验 [1] 业务与业绩展望 - 公司主业呈现触底反弹态势 [1] - 创新成果逐步落地 有望贡献业绩弹性 [1]
众生药业(002317):推荐报告:创新成果有序落地,BD推进贡献弹性
国盛证券· 2025-08-11 17:16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4][8] 核心观点 - 创新药进入收获期:已有2个创新药项目获批上市,多个项目处于临床试验阶段,聚焦代谢性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领域 [1] - 主业利空出尽:复方血栓通系列产品集采降价影响消化完成,2025H1归母净利润预计1.7-2.1亿元(同比+94%-140%),形成"以量补价"盈利韧性 [2] - 创新管线亮点: - RAY1225注射液(GLP1/GIP双靶点):国内肥胖症III期入组完成,24周体重降幅达15.05%,海外II期获FDA批准 [7] - 昂拉地韦片(流感RNA聚合酶抑制剂):全球首款PB2蛋白抑制剂,III期头对头奥司他韦表现突出,2025年5月获批上市 [7] - ZSP1601片(MASH创新药):IIb期试验推进中,Ib/IIa显示抗纤维化潜力 [7] 财务预测 - 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3.51亿元(+217.4%)、4.35亿元(+23.8%)、5.13亿元(+17.9%),对应PE 47.7X/38.6X/32.7X [2][8] - 营业收入:2025E 28.1亿元(+13.9%),2026E 33.5亿元(+19.2%)[3][8] - 毛利率:稳定在56%-57%区间,净利率从2024年-12.1%回升至2027年13.2% [8] 产品与市场 - 核心品种:复方血栓通(集采放量)、脑栓通胶囊(独家品种)[2] - 流感市场空间:全球规模2023年达687.38亿元,昂拉地韦片具备差异化竞争优势 [7] - 研发投入:2025E研发费用1.26亿元,占营收4.5% [8]
众生药业:归母净利润预增94.49%-140.25%!创新驱动下业绩拐点已现
新浪财经· 2025-07-16 12:16
业绩表现 - 公司预计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1.7亿-2.1亿元,同比增长94.49%-140.25%,扣非净利润1.8亿-2.2亿元,同比增长3.64%-26.67%,反映创新药战略进入成果释放阶段 [1] - 业绩增长驱动力来自中药基本盘稳固与"流感+新冠+代谢疾病"三大创新药平台协同发力,标志公司从仿制药向全球创新转型 [1] 创新药突破 - 流感领域:昂拉地韦作为全球首款靶向PB2亚基的创新药,Ⅲ期临床显示中位症状缓解时间38.83小时,较奥司他韦缩短10%,24小时快速降低病毒载量,对H7N9/H5N6等禽流感病毒有效 [3] - 新冠领域:来瑞特韦是国内首个单药3CL蛋白酶抑制剂,无需联合利托那韦,被列为"1A类推荐",填补老年及基础疾病患者治疗空白 [3] - 代谢疾病领域:RAY1225为全球首款GLP-1/GIP双靶点双周制剂,Ⅱ期临床显示9mg剂量组24周平均减重15.05%,Ⅲ期试验已启动 [4] 战略布局 - 公司加速创新转型,2025年6月变更1.03亿元募集资金投向流感与糖尿病新药研发,强化产品管线 [6] - 业务结构形成"创新药为龙头+中成药为基石+化学仿制药为支撑"的体系,中药核心产品复方血栓通集采风险已出清,2023-2024年中成药收入占比稳定在53%左右 [7][8] 行业机遇 - 医药行业面临集采压缩仿制药利润与创新药同质化竞争双重挑战,临床价值导向的创新药稀缺性凸显 [2] - 全球创新药市场吸引力增强,跨国药企专利到期与资产短缺推动中国创新药对外授权,公司作为标志性企业受益于政策红利与技术壁垒 [6][8]
广东初步形成世界一流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
中国新闻网· 2025-06-23 15:36
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建设 - 广东省已建成10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初步形成以信息、生命、材料、能源领域为主的世界一流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 [1] - 全省区域创新综合能力连续8年居全国首位,"深圳—香港—广州"科技集群连续5年位列全球创新指数第二位 [1] - 全省研发经费投入突破5100亿元,继续领跑全国 [1] 实验室体系与科研成果 - 广东省打造具有湾区特色的实验室体系,形成以鹏城实验室、广州实验室为引领的高水平多层次实验室体系 [3] - 广州实验室研发的国产原研药"昂拉地韦"获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成为全球首个抗甲型流感PB2新药 [3] - 将1/3以上的省级科技创新专项资金投向基础研究,一批引领性原创性成果竞相涌现 [3] 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 企业在科技创新中"唱主角",全省约90%的科研机构、科研人员、研发经费、发明专利申请来源于企业 [3] - 2024年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项目中,企业牵头占比50%以上,企业参与占比90%以上 [3] 核心技术攻关与产业布局 - 聚焦"卡脖子"技术、产业补短板技术和关键共用技术"三类清单",分层次、体系化布局实施重大攻关项目 [4] - 深入实施"广东强芯"、核心软件攻关等重大科技工程,取得一批重大技术突破 [4] - 2024年智能机器人产业集群营业收入超900亿元,整体实力处于国内第一梯队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