昂拉地韦
搜索文档
抗流感药需求激增:市场“厮杀”升级 谁能抢占C位?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05 07:04
图片来源:IC photo 流行性感冒(以下简称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每年呈季节性流行,其中甲型流感病毒可引起全 球大流行。每年10月至次年2月是北半球流感高发季。 这一高发季正与我国冬春出境游高峰形成叠加。近年来,随着我国出入境政策持续优化,公众出境游热度攀升,国际旅行作为流感全球传播的 重要驱动因素,正进一步加剧流感传播风险,给公众健康与公共卫生系统带来严峻的考验。 根据《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025年版)》,流感流行季,有流感重型/危重型高危因素的流感样病例,应尽早进行抗病毒治疗,发病48小时 内进行抗病毒治疗获益最大。基于多病原流行的现状,在启动抗病毒治疗前,建议及时进行病原学检查,以指导治疗。 在流感抗病毒治疗中,药物的选择是关键环节。我国目前上市的对流感病毒敏感的药物有神经氨酸酶抑制剂、RNA聚合酶抑制剂和血凝素抑 制剂三种。大多数药物对甲型和乙型流感均有效。根据相关共识,在国内已上市的药物中,奥司他韦和玛巴洛沙韦可作为首选的流感治疗药 物。 多款药物为临床流感治疗提供了丰富选择,但这也使得流感药物市场的竞争迅速进入白热化阶段。从我国市场看,2016年,罗氏 ...
创新出海节奏恢复,关注复苏细分领域
华鑫证券· 2025-11-03 16:49
投资评级 - 行业投资评级为“推荐”(维持)[1][9] 核心观点 - 创新药出海节奏恢复,2025年前三季度License-out交易数量达103笔,总金额920.3亿美元,较2024年全年增长77%[2] - 科研服务和CXO板块引领行业复苏,第三季度归母净利增速分别为99.83%和45.44%[4] - 医疗器械招投标市场第三季度同比增长29.8%,出口额241.0亿美元,同比增长5.0%[5] - 自免和减重等前沿领域取得出海突破,新技术应用有望获得更优临床结果[6][7] - 创新价值兑现加速,在对外授权高峰期维持行业推荐评级[9] 创新出海分析 - 2025年10月第三周国内落地多个创新药对外授权项目,涉及维立志博、翰森制药等企业[2] - 信达生物与武田制药达成全球战略合作,首付款12亿美元,总交易额最高可达114亿美元[2] - 9月1日至10月30日,万得创新药指数下跌8.17%,医药生物指数下跌6.15%,跑输沪深300指数[2] - 辉瑞制药登记SSGJ-707的III期临床,标志出海价值进入里程碑兑现阶段[2] 行业复苏态势 - 药明康德第三季度单季度扣非后归母净利润39.4亿元,创近5年新高[4] - 创新药板块第三季度接近盈亏平衡,研发效率提升和新药商业化使亏损面减少[4] - 高值耗材中骨科企业如春立医疗、大博医疗和威高骨科已实现利润回升[4] - 低值耗材中英科医疗、奥美医疗和康德莱实现前三季度归母利润正增长[4] 医疗器械表现 - 2025年第三季度医学影像设备增长55.02%,体外诊断设备同比下降25.90%[5] - 2025年上半年医疗器械进出口总额410.9亿美元,同比增长1.1%[5] - 医院诊断与治疗类产品出口额112.3亿美元,同比增长8.2%[5] - 中国制造水平提升,产品凭借性价比优势在全球市场持续渗透[5] 前沿领域进展 - 诺诚健华与Zenas BioPharma达成两款临床前口服自免药物合作[6] - 荃信生物与罗氏达成QX031N全球独家许可协议,首付款7500万美元[6] - 诺和诺德与辉瑞就Metsera展开收购交锋,整体估值90亿美元[7] - 礼来替尔泊肽2025年第三季度销售额248.37亿美元,同比增长125%[7] 市场表现跟踪 - 医药生物行业指数最近一周涨幅1.31%,跑赢沪深300指数1.74个百分点[21] - 最近一月跌幅1.83%,跑输沪深300指数1.83个百分点[25][39] - 最近一周化学制药子板块涨幅最大达3.07%,医疗器械跌幅最大为1.15%[28] - 医疗服务子板块一年期涨幅32.97%,PE(TTM)为36.53倍[37] 估值水平 - 医药生物行业指数当期PE(TTM)38.80倍,高于5年历史平均估值31.26倍[42]
深港穗铁三角打造“东方创新极”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5 15:15
全球创新指数排名变化 - "深圳—香港—广州"集群在2025年全球创新指数百强创新集群排名中跃居首位,超越日本"东京—横滨"集群 [1] - 排名变化源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首次将风险资本交易量纳入评价指标,新方法更全面捕捉创新生态真实活力 [1] - 该集群在PCT国际专利申请量、科学论文发表量、风险资本三项关键维度上均衡领先,结构不偏科 [1] 集群创新优势分析 - 深港穗三地形成高度一体化的联合创新区域,创新要素在空间、时间、机制上高密度耦合,构成持续自我增强的系统 [4] - 集群具备从前沿研究、专利布局到企业融资的完整闭环,发明者活跃度、科研产出与资本供给相对均衡 [2] - 得益于高能级科研平台、密集高校集群、丰富算力与数据资源,顶尖人才在此更容易催生并转化科研成果 [4] 高校与科研支撑体系 - 广州作为全国唯一聚集国家实验室等国家级重大平台的城市,拥有41家央省级科研院所、14家省高水平创新研究院及84所高校 [4] - 华南理工大学科技成果转化金额排名全国第八,近5年超1000件专利实现转化,金额达7亿元,近200件专利作价入股企业金额超1.5亿元 [5] - 近十年广东新增40所高校,其中本科院校增加27所,另有十多所高校在规划和建设中,通过"疯狂建大学"扩大创新优势 [5] 创新转化生态与典型案例 - 大疆创新依托港科大知识与国际视野、深圳工程师文化及完善供应链,产品占据全球消费级无人机约七成市场份额 [7] - 晶泰科技以"AI+物理+机器人"切入药物研发,IPO前完成8轮超50亿元融资,投资方覆盖国内外一线机构 [7] - 大湾区拥有33个工业大类支撑快速试制与量产,深圳开放2101公里自动驾驶测试道路,广州提供AI公共算力与数据资源 [7] 创新模式与未来方向 - 深港穗集群采用"场景+资本+制造"模式,将实验室成果直接推向市场,替代"论文—专利—转化"的传统路径 [8] - 集群互补性强且有世界级制造业基地支撑,当三城优势互补形成超级生态时,科研成果转化速度实现指数级上涨 [8] - 国际顶尖学者加速向深港穗集聚,如丘成桐领衔的河套数学与交叉学科研究院已吸引17位全球知名数学家入驻 [3]
广东探路医工深度融合,加速前沿技术从“实验室”走向“病房”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1 13:07
医工融合与科技成果转化 - 医工融合通过临床需求反向推动技术创新和多学科协同攻关 为医学发展拓展边界注入新动能[1] - 广东省发布首批生物医药重点科技成果转化清单133项 涵盖医疗机构和高校的拟转化成果[1][3][6] - 广东省通过"百企百院粤医行"系列活动推动医工产销对接 实现临床需求与科研攻关精准衔接[2][8] 生物医药产业基础与优势 - 广东省药械化生产企业总量8983家居全国第一 注册备案产品达176万余个居全国第一[4] - 广东省已备案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机构174家 近3年每年新增本省医疗器械临床试验项目超500个均居全国第一[4] - 广东省58家生物医药领域上市公司总市值全国领先 形成广深佛莞中山等特色产业集聚区[3] 创新药物研发成果 - 昂拉地韦片为全球首个流感RNA聚合酶PB2蛋白抑制剂 具有快速强效低耐药特性[1][3] -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与众生药业合作研发来瑞特韦片和昂拉地韦片 形成研发验证上市高效闭环[1][3] - 东阳光药业推介伊非尼酮 众生药业推介来瑞特韦片等重点在研和已上市药械产品[6] 东莞生物医药产业发展 - 东莞生物医药产业历经十余年发展 聚集500余家企业 形成创新药医疗器械体外诊断等多产业链[9] - 2024年松山湖生物医药企业产值超62.5亿元 占东莞市生物医药产业总产值的40%[10] - 松湖药港作为专业产业园建设研发转化研究院CXO平台等 打造全流程垂直生态体系[10] 政策支持与产业促进 - 广东省深化审评审批改革 创新药械获批数量逐年快速增长[4] - 松山湖计划修订新政策 在新药研发医疗器械研发等环节提供更具竞争力补贴与奖励[11] - 东莞市将充分发挥医疗机构支撑作用 打造医工融合新场景助力生物医药产业新高地[11]
广东探路医工深度融合 加速前沿技术从“实验室”走向“病房”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1 13:02
医工融合创新模式 - 昂拉地韦作为全球首个流感RNA聚合酶PB2蛋白抑制剂 通过临床需求反哺基础研究 企业转化实现成果落地 形成研发验证上市高效闭环[1] - 医工融合通过临床需求反向推动技术创新 多学科协同攻关 为医学发展拓展边界注入新动能[1] -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与众生药业合作研发创新药来瑞特韦片和昂拉地韦片 昂拉地韦具快速强效低耐药特性 为全球流感防控提供中国方案[3] 科技成果转化推进 - 广东省发布首批生物医药重点科技成果转化清单 涵盖133项拟转化成果 包括广东省中医院复康宁胶囊和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蚊式仿生抽血机器人等[1][3][6] - 广东省中医院有33个转化项目入选清单 包括4个院内制剂和2个医疗器械[6] - 建立临床价值筛选评价标准和项目收集筛选机制 搭建广东临床转化平台 促进医疗器械科研成果转化落地[4] 生物医药产业基础 - 广东省药械化生产企业总量8983家居全国第一 注册备案产品达176万余个居全国第一[4] - 已备案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机构174家居全国第一 近3年每年新增本省医疗器械临床试验项目超500个居全国第一[4] - 生物医药领域上市公司58家总市值全国领先 形成广深佛东莞中山等特色产业集聚区[3] 产业政策支持 - 以百企百院粤医行系列活动为抓手 推动医工融合产销对接 实现临床需求与科研攻关精准衔接[2][6] - 持续深化审评审批改革 创新药械获批数量逐年快速增长[4] - 松山湖计划修订新政策 在新药研发医疗器械研发产品注册和产业化环节提供更具竞争力补贴与奖励[8] 东莞生物医药发展 - 生物医药产业是东莞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 聚集500余家企业 形成创新药及高端仿制药医疗器械体外诊断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等多产业链[7] - 松湖药港作为专业产业园 建设研发及成果转化研究院成果转化与服务中心干细胞中试平台和CXO平台 打造全流程垂直生态体系[8] - 松山湖生物医药企业2024年产值超62.5亿元 占东莞市生物医药产业总产值40%[8]
众生药业(002317):公司信息更新报告:2025H1利润增长亮眼,加速布局“代谢+呼吸”赛道
开源证券· 2025-08-29 17:46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4]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H1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14.96%至1.88亿元,毛利率提升1.14个百分点至58.07% [4] - 创新管线布局加速,重点关注代谢疾病(GLP-1/GIP双靶点药物RAY1225)和呼吸疾病(昂拉地韦、RSV治疗药物)赛道 [4][6] - 化学药板块营收同比增长6.10%,中成药板块营收同比下降10.14%但毛利率修复至69.57% [4][5] - 上调2025-2027年盈利预测,预计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44/3.81/4.25亿元 [4] 财务表现 - 2025H1营收13.00亿元(同比-4.74%),扣非归母净利润1.87亿元(+7.42%) [4] - 销售费用率33.69%(+1.26pct),研发费用率2.92%(-1.29pct) [4] - 预计2025年营收28.02亿元(同比+13.5%),2027年营收35.40亿元 [8][10] - 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7年PE分别为52.7/47.4/42.6倍 [4][8] 业务板块分析 - 中成药营收6.89亿元(-10.14%),化学药营收4.95亿元(+6.10%),原料药营收0.28亿元(+250.30%) [5] - 中药材及中药饮片销售营收0.80亿元(-30.15%) [5] 研发进展 - RAY1225注射液(GLP-1/GIP双靶点)肥胖适应症III期临床试验完成入组,糖尿病适应症III期试验全面启动 [6] - 布局ZSP1601片(MASH,IIb期)、RAY0221(三受体激动剂)及口服小分子GLP-1RA药物 [6] - 呼吸疾病领域拓展昂拉地韦新剂型及RSV抗病毒药物开发 [6] 市值与估值 - 当前股价21.29元,总市值180.95亿元,流通市值162.15亿元 [1] - 近3个月换手率661.07%,一年股价区间9.85-24.92元 [1] - PB估值2025-2027年分别为4.4/4.2/4.0倍 [8][11]
广东在多个产业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深圳商报· 2025-08-18 06:43
产业科技创新体系 - 构建高水平多层次实验室体系 包括鹏城实验室 广州实验室 24家省实验室 26家全国重点实验室 459家省重点实验室 [1] - 布局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 在粤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达10个 覆盖信息 生命 材料 能源领域 [1] - 形成全过程创新链 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 培育新质生产力 [1] 产业集群发展成果 - 高新技术企业超7.7万家 连续9年全国第一 [1] - 9个战略性产业集群营业收入超万亿规模 包括新一代电子信息等 [1] - 5个产业集群增加值增速超10% 包括前沿新材料等 [1] 重点领域技术突破 - 电子信息领域实现国产芯片在5G基站大规模商用 打破国外垄断 [2] - 人工智能领域打造万亿级多模态基础大模型 综合性能达国际先进水平 [2] - 生物医药领域全球首款抗甲流PB2新药"昂拉地韦"获批上市 [2] - 全球首创双特异性抗体新药"依沃西"在头对头试验中击败全球最畅销抗癌药 [2] - 新能源汽车领域体系化攻关芯片 智驾 三电等产业痛点 [2] - 量子科技领域编制大湾区发展规划 聚焦量子计算 量子材料 量子精密测量 [2] 科技金融支持措施 - 省创新创业基金财政资金认缴放大8.75倍 投资项目778个 总金额超320亿元 [3] - 创新信贷产品包括技术合同贷 优化信贷分担和补偿机制 [3] - 组建五大联盟 签约金额超700亿元 打造全国平台型引领型创投机构 [3] - 推出全国首个技术研发应用综合保险 构建重大技术攻关风险分散机制 [3]
众生药业(002317.SZ):暂无治疗基孔肯雅热病毒的产品
格隆汇· 2025-08-13 15:27
公司产品布局 - 公司暂无治疗基孔肯雅热病毒的产品 [1] - 控股子公司众生睿创对基孔肯雅热病毒开展体外抗病毒活性试验 [1] - 试验涉及已上市创新药昂拉地韦及一款在研药物 [1] 研发进展与数据 - 初步结果显示昂拉地韦及在研药物对基孔肯雅热病毒有较强抑制活性 [1] - 公司将持续获取更多试验数据并关注病毒流行态势 [1] - 研发活动旨在助力疾病防控工作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