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特领睿

搜索文档
江铃福特将并入长安福特?福特中国最新回应
中国经营报· 2025-06-24 15:09
合资车企战略调整 - 江铃汽车与福特中国否认合并传闻,江铃汽车声明目前没有资产重组整合计划 [1][3] - 福特中国强调打造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销售服务网络是长期战略核心,注重提升运营效率和跨网络协同 [1][3] - 江铃福特与长安福特产品布局差异化,长安福特以轿车与城市SUV为主,江铃福特专注硬派越野SUV与皮卡 [4] 福特中国业绩与战略 - 2024年福特中国实现约6亿美元净利润,为7年来首次在华盈利 [1][6] - 2024年江铃福特销量近5万辆,长安福特销量回升至24.7万辆 [6] - 福特中国战略转向"重利润、轻销量",砍掉低利润小型车,集中资源发展高毛利大型车 [5] 品牌重塑与产品调整 - 福特中国将品牌定位为硬派与性能代表,林肯主打豪华市场 [5] - 福特中国开辟整车出口业务,2024年出口销量达16.8万辆 [5] - 江铃福特生产的福特领睿远销56个国家,在中东、墨西哥等市场表现良好 [6] 电气化转型进展 - 福特中国电气化转型较慢,福特电马于2023年8月并入长安福特 [6] - 江铃福特推出领睿和领裕两款插电混动车型,计划加快新能源硬派越野车型开发 [7] - 消费者对硬派越野新能源车型接受度提升,福特计划推出新能源福特烈马 [7] 历史合作与股权结构 - 江铃汽车与福特汽车自1995年开始合作,福特汽车持有江铃汽车32%股份,为第二大股东 [4] - 2021年江铃汽车与福特汽车共同成立江铃福特科技,江铃持股51%,福特持股49% [4]
对话江铃福特科技总裁刘继升:“关税战”下如何加快国产化?
中国经营报· 2025-05-04 11:36
关税政策影响 - 中国对美国进口车关税从84%提高至125%,导致美国进口车在华销售困难[3] - 公司进口车型价格将因关税调整而变动,对进口车型销量判断趋于保守[3] - 公司加快进口零部件国产化进程,福特烈马车型已快速推进[4][5] 国产化战略 - 公司正与北美总部讨论更多进口车型和零部件在中国本土生产制造[3] - 国产化决策因素包括出货量和技术难易度,技术简单且本地供应商易找的车型更易国产化[6] - 公司坚持严格的认证流程,即使成熟供应链也需重新测试以确保品质[6][7] 产品与市场表现 - 新福特F-150猛禽和福特烈马复古特别版在2025上海车展首发亮相[3] - 福特烈马国产一年,起售价29万元,主销产品价格39.98万元,消费者偏好高配车型[10] - 中国生产的福特领睿已出口至56个国家,在中东、墨西哥、南美市场表现良好[8] 电动化发展 - 公司注意到中国消费者对硬派越野新能源车型的接受度,计划加速推出新能源"方盒子"产品[9] 改装与用户生态 - 公司官方改装平台"福特纵横购"一年销售额达1亿元,所有改装件均经过工厂适配性检测[12] - 已举办超千场"纵横野"活动,2024年组织车主前往泰国、老挝,2025年第一季度前往尼泊尔[12]
29万的宝马5系,在关税大棒前不值一提!
商业洞察· 2025-04-15 17:49
宝马5系价格变动 - 宝马5系终端价格降至历史冰点,最低裸车价跌破29万(525Li M运动套装车型)[6][12][13] - 指导价43.99万,降价幅度达三分之一(约14.7万)[14] - 销售策略转向现车促销,现车充足且可进一步议价[13] 市场背景与竞争格局 - 2025年Q1共51款车型降价,3月豪华车促销力度达26.1%(同比+4.7pct)[20][21] - 新能源车促销力度达11.5%,国产新能源冲击中高端市场[21][22] - 福特、名爵等品牌推出"一口价"政策,最高优惠3.7万[20] 消费者行为与品牌影响 - 消费者购车偏好转向性价比,品牌光环效应减弱[24] - 宝马5系降价削弱其"中产白月光"的象征意义,部分用户心理落差显著[18][19] - 新能源车因配置与智能化优势抢占用户心智[23] 行业动态与车企应对 - 车企通过智驾技术降本(如比亚迪、吉利等将智驾价格压至6万以下)[27][28] - 传统车企面临利润挤压,北汽蓝谷、上汽集团提及价格战导致毛利下降[26] - Q1新能源销量激增,零跑、小鹏同比翻倍,比亚迪季度销量首破百万[27] 关税政策影响 - 美国关税政策冲击全球汽车供应链,特斯拉等企业成本增加25%-40%[31] - Stellantis、福特等调整生产布局,部分车企暂停对美出口[31] - 关税导致美国终端消费价格上涨,涉及汽车、手机等多品类[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