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化转型
搜索文档
中英工业减碳工作组举行第一次会议
期货日报· 2025-10-23 00:08
本报讯为落实工业和信息化部、英国商业贸易部签署的《第二次中英产业合作对话联合成果》,10月21 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英国能源安全与净零部工业脱碳与碳排放交易司在北京共同召 开中英工业减碳工作组第一次会议。 双方围绕工业减碳政策、重点行业电气化转型、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工业产品碳足迹标准体系建设 等议题进行交流探讨,并针对中英工业减碳工作组后续工作考虑交流意见。(齐宣) ...
AI引爆美国电力需求,燃气轮机成“关键瓶颈”,GE Vernova、西门子能源和三菱重工“三巨头”面临抉择
华尔街见闻· 2025-10-11 15:19
文章核心观点 - AI数据中心引发的电力需求激增将重型燃气轮机行业推向风口浪尖 [1] - 行业三大巨头GE Vernova、西门子能源和三菱重工迎来订单与价格飙升的黄金时代 [1] - 基于历史教训 三大巨头对扩产持谨慎态度 选择有限扩张策略 [1][4] 从"算力竞赛"到"电力竞赛":需求井喷与政策助推 - AI竞赛本质是算力竞赛 其基础是稳定庞大的电力供应 [2] - 燃气轮机凭借高效、灵活、低污染特性 取代燃煤机组成为美国电网主力 [2] - 自2023年中以来 新建燃气发电厂成本已大致翻一番 主要驱动力是燃气轮机价格上涨 [2] - 除AI外 美国制造业复苏、电动汽车普及及其他电气化转型持续推高电力需求 [2] - 美国能源政策为天然气发电提供顺风 将其视为新一代核电站建成前的关键过渡方案 [2] - 法案通过后 对未来五年美国风能、太阳能和电池新增容量的预测下调了23% 加剧对天然气发电的依赖 [3] 以史为鉴:2000年互联网泡沫的"幽灵" - 三大制造商扩产异常谨慎 源于对行业周期性波动的深刻认知及对2000年代初行业灾难的记忆 [4] - 2000年代初 对互联网电力需求的过度乐观预测引发债务驱动的燃气电厂建设狂潮 互联网泡沫破裂后导致电力巨头破产及制造商产能严重过剩 [4] - 当前行业面临挑战是如何分辨需求的真实性 [4] - 市场存在博弈困境:无人增产可维持高价 但一家大幅增产就可能导致整个市场价格崩溃 [4] 有限扩产 - 三大巨头选择有限度地扩张产能 [6] - 扩张计划与过去两年需求增长幅度远不相称 显示其不愿过度承诺 [7] - 生产瓶颈已从总装工厂向上游关键材料蔓延 特种合金等关键材料供应紧张 [7] - 大型燃机制造商已同意与先进合金制造商共同投资扩建工厂以避免材料短缺 当前风险在于能否获得材料而非价格 [7] - GE Vernova计划投资超过3亿美元 将重型燃气轮机年交付能力从平均55台提升至80台 [8] - 西门子能源计划将产能提升30%至40% 并避免对2030年代市场前景进行高风险押注 [8] - 三菱重工预计投资数亿美元用于扩大其在美国的生产规模 [8]
跨国车企重新聚首混动赛道
北京商报· 2025-08-29 01:17
公司战略与产品布局 - 沃尔沃推出基于SMA超级混动架构的首款车型XC70 预售价分别为29.99万元和32.99万元 [1] - 沃尔沃采用SPA2和SMA两线架构并行战略 加速全球电气化转型进程 [1] - 本田计划在2027-2030年推出13款新一代混合动力车型 目标2030年混动销量达220万辆 [2] - 福特决定到2030年为所有燃油车型推出混合动力版本 并推迟部分电动车型上市计划 [2] - 大众针对不同动力系统进行技术投入和产品布局 包括插电式混合动力和增程式技术 [2] 市场表现与行业趋势 - 2023年沃尔沃新能源车型销量占全球销量46% 其中插电式混动销量17.76万辆同比增长16% [1] - 沃尔沃规划2030年全球销量90%以上由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动构成 [1] - 2024年前7个月新能源汽车销量822万辆同比增长38.5% 其中插电式混动销量297.2万辆同比增长25.9% [3] - 2024年前7个月插电式混动出口量47.5万辆同比增长2.1倍 [3] - 插混市场份额预计从30%提升至40% 增程式维持10%市场份额 [3] 企业盈利与竞争格局 - 比亚迪2024年前7个月销量约249万辆 其中插电式混动销量约125万辆占比50% [3] - 理想汽车2023年凭借增程车型成为首家盈利的造车新势力企业 [3] - 赛力斯2023年凭借问界品牌实现扭亏为盈 [3] - 福特首席执行官表示混合动力汽车比非混合动力汽车更具盈利能力 [3] - 纯电市场竞争激烈面临盈利难问题 混动车型因解决续航焦虑和盈利能力强受到车企关注 [4] 技术发展与行业共识 - 燃油、插混、纯电三种动力方式将长期共存 适应不同市场情况 [2] - 混动市场布局已成为跨国车企共识 多家企业调整战略强化混合动力产品 [2] - 企业需要关注产品力和研发力 推出创新且符合市场需求的车型才能获得市场认可 [4]
玛莎拉蒂,只卖30多万了
盐财经· 2025-07-24 18:21
玛莎拉蒂品牌形象与市场定位 - 2017年在中国市场销量达1.44万辆巅峰后,品牌被贴上"微商神车"标签,通过短视频提车场景强化暴富象征形象[2][4] - 9.9元素材包和4S店200元单次拍照服务助推"喜提玛莎拉蒂"成为微商人设打造名梗[3][7] - 品牌曾与法拉利、兰博基尼并称"两王一后",但当前30多万元促销价颠覆超豪华定位认知[9][12] 价格策略与销量危机 - SUV车型Grecale指导价65.08万-103.88万元,上海经销商限时特价38.88万元,降幅超26万元[12] - 北京地区同车型落地价低至30多万元,Levante车型最高优惠达30多万,部分裸车价甚至低于二手车[15][17][22] - 2024年中国销量仅1,209辆,同比暴跌72%,多个月份销量仅两位数[38] - 经销商渠道收缩明显,广州天河4S店已闭店但官网仍显示营业[24][25] 产品力与电气化困境 - 插混版Ghibli技术表现平庸,内饰塑料感强,与保时捷等竞品相比缺乏豪华工艺细节[33][36] - 在售车型仅9款,远少于保时捷50多款的产品矩阵,主力依赖Levante和Grecale两款SUV[35] - 新能源布局滞后,首款插混车型2020年才推出,原计划2025全系电动化目标未达预期[29][30][33] 市场竞争与行业环境 - 国产高端品牌凭借新能源技术优势挤压传统外资豪华车市场空间[27][39] - 超豪华品牌集体遇冷,2025年上半年宾利、劳斯莱斯等销量同比降幅均超10%[38] - 中国新能源汽车政策窗口期2027年结束,玛莎拉蒂恐错过转型机遇[43][45] - 咨询机构预测中国120个电动车品牌中88%将在2030年前被淘汰[45]
沃尔沃纯电小型SUV EX30CC全球同步上市 主打年轻与都市出行
环球网· 2025-07-19 13:50
产品发布 - 沃尔沃汽车推出全新纯电动小型SUV EX30 Cross Country 全球同步上市 售价23 38万元[1] - 新车定位为品牌入门级电动SUV 目标客群为追求时尚 注重环保与科技的年轻都市消费者[1] 技术平台与性能 - EX30CC基于吉利集团SEA浩瀚纯电平台打造 提供单电机后驱和双电机四驱两种动力版本[3] - CLTC工况综合续航里程覆盖多个区间 具体数据待上市配置补充[3] 设计与内饰 - 延续沃尔沃最新家族式设计语言 包括标志性"雷神之锤"前大灯和简洁流畅的车身线条[3] - 内饰采用斯堪的纳维亚简约设计理念 大量应用环保可回收材料[3] 智能化配置 - 搭载基于谷歌安卓系统开发的新一代信息娱乐系统 支持丰富互联应用[3] - 配备先进驾驶辅助系统 可实现L2级别辅助驾驶功能[3] 战略意义 - EX30CC是沃尔沃加速电气化转型战略的重要一步[5] - 旨在以更具竞争力的价格提供纯正的沃尔沃设计 安全与电动体验[5] 市场布局 - 新车已在沃尔沃全球主要市场启动销售[5] - 采用线上直销为主的销售模式[5]
江铃福特将并入长安福特?福特中国最新回应
中国经营报· 2025-06-24 15:09
合资车企战略调整 - 江铃汽车与福特中国否认合并传闻,江铃汽车声明目前没有资产重组整合计划 [1][3] - 福特中国强调打造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销售服务网络是长期战略核心,注重提升运营效率和跨网络协同 [1][3] - 江铃福特与长安福特产品布局差异化,长安福特以轿车与城市SUV为主,江铃福特专注硬派越野SUV与皮卡 [4] 福特中国业绩与战略 - 2024年福特中国实现约6亿美元净利润,为7年来首次在华盈利 [1][6] - 2024年江铃福特销量近5万辆,长安福特销量回升至24.7万辆 [6] - 福特中国战略转向"重利润、轻销量",砍掉低利润小型车,集中资源发展高毛利大型车 [5] 品牌重塑与产品调整 - 福特中国将品牌定位为硬派与性能代表,林肯主打豪华市场 [5] - 福特中国开辟整车出口业务,2024年出口销量达16.8万辆 [5] - 江铃福特生产的福特领睿远销56个国家,在中东、墨西哥等市场表现良好 [6] 电气化转型进展 - 福特中国电气化转型较慢,福特电马于2023年8月并入长安福特 [6] - 江铃福特推出领睿和领裕两款插电混动车型,计划加快新能源硬派越野车型开发 [7] - 消费者对硬派越野新能源车型接受度提升,福特计划推出新能源福特烈马 [7] 历史合作与股权结构 - 江铃汽车与福特汽车自1995年开始合作,福特汽车持有江铃汽车32%股份,为第二大股东 [4] - 2021年江铃汽车与福特汽车共同成立江铃福特科技,江铃持股51%,福特持股49% [4]
辟谣江铃福特被合并传言 福特中国回应:没有相关重组整合计划
中国经营报· 2025-06-23 17:45
合资车企战略收缩 - 合资车企近年面临挑战 战略性收缩成为主旋律 [2] - 江铃汽车否认与长安福特合并传闻 强调无资产重组计划 [2][3] - 福特中国表示打造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销售网络是长期战略核心 [2][3] 江铃福特合作历史 - 江铃汽车与福特汽车自1995年开始合作生产轻型客车全顺 [4] - 福特汽车目前持有江铃汽车32%股份 是第二大股东 [4] - 双方合作持续深化 2021年成立江铃福特科技公司 分别持股51%和49% [5] 福特在华业务表现 - 福特中国2024年实现6亿美元净利润 为7年来首次在华盈利 [2][7] - 2024年江铃福特销量近5万辆 长安福特销量回升至24.7万辆 [7] - 2024年福特中国出口销量达16.8万辆 成为新增长点 [6][7] 福特品牌重塑战略 - 福特中国将品牌定位为硬派与性能代表 林肯主打豪华市场 [6] - 采取"重利润 轻销量"策略 砍掉低利润小型车 专注高毛利大型车 [6] - 电气化转型步伐较慢 目前仅有少量新能源车型 [7] 产品布局差异 - 长安福特以轿车与城市SUV为主 江铃福特专注硬派越野SUV与皮卡市场 [5] - 江铃福特领睿已出口至56个国家 在中东等市场表现良好 [7]
紧急辟谣合体传言,“两个”福特还能撑多久
北京商报· 2025-06-19 16:28
江铃福特与长安福特合并传闻 - 江铃汽车发布声明否认与长安福特合并计划 称目前没有资产重组整合的相关计划 [2] - 此前有消息称福特在华两大合资品牌正考虑全面整合 包括渠道和公司层面 但细节未敲定 [2] - 江铃福特表示正与合资伙伴及经销商共同努力提升运营效率和跨网络协同作用 [2] 福特在华合资企业合作历史与产品布局 - 江铃汽车与福特1995年开始合作生产轻型客车全顺 2006年酝酿转型乘用车 2015年引入福特品牌乘用车 [2] - 2021年江铃福特合资公司成立 主要导入福特品牌乘用车进行生产和销售 [2] - 长安福特布局轿车及SUV车型 江铃福特专注SUV及皮卡市场 两家合资企业产品形成互补 [3] 福特在华销量表现与战略调整 - 福特在华销量从2016年127万辆下滑至2023年46.7万辆 降幅达63% [3] - 福特中国实施新战略 包括聚焦核心业务 加速电气化转型 推进整车出口 [3] - 长安福特持续精简产品线 江铃福特发布面向户外越野爱好者的"福特纵横"渠道品牌 [3] 福特在华业绩改善与挑战 - 2023年福特在中国市场实现约6亿美元利润 为七年来首次盈利 [4] - 长安福特2023年销量同比增长5.97% 但福特中国总裁称"刚出急救室 还没有走出ICU" [4] - 2024年前5个月长安福特销量同比下滑16.43% 江铃福特乘用车销量连续三年下滑 [5] 市场竞争与电动化困境 - 江铃福特在细分市场面临长城炮 坦克等自主品牌竞争 [5] - 长安福特跌出主流合资品牌队列 面临电动化转型自主品牌的挑战 [5] - 福特电马车型在华表现低迷 未能打开电动化市场 [5]
国产捷豹路虎即将停产?奇瑞的好日子却要来了?
电动车公社· 2025-06-06 08:25
捷豹路虎战略调整 - 奇瑞捷豹路虎将停产5款燃油车型(XEL/XFL/E-Pace/揽胜极光/发现运动),转而复活路虎神行者作为新能源专属品牌[1][4] - 神行者首款车型采用插混技术,2026年末中国投产,后续推出纯电/增程版本,定位4.5米小型SUV兼顾公路与越野性能[2][5] - 国产车型价格体系崩塌:发现运动版指导价32.98万降至17万,揽胜极光指导价34.18万降至19.18万[7][8][15] 中国市场表现与困境 - 2024年国产车型销量惨淡:路虎发现运动/极光各1万台,捷豹3款车型合计不足2万台[10] - 2025财年奇瑞捷豹路虎亏损1400万英镑(约1.3亿人民币),同比由盈转亏(上年盈利3600万英镑)[11][12] - 进口车型表现强劲:揽胜19825台(百万级销冠)、卫士18379台(70-100万级销冠),支撑集团67.8%销量[19][23] 全球战略与转型进展 - "重塑未来"战略推进:捷豹将推10万英镑纯电GT,路虎规划5年内6款纯电车型[27][28][29] - 2025财年插混车型零售额同比增长38.2%,揽胜电动车研发中[32] - 关税冲击:中国区销量同比下滑29.4%,北美/欧洲分别增长14.4%/10.9%抵消影响[34][35] 合资模式深度变革 - 借助奇瑞供应链推出中国特供车,目标实现"中国制造、远销海外"[25][26][41] - 合资车企普遍转向中国技术:丰田铂智3X/日产N7等案例显示配置与定价策略本土化[43][46] - 转型窗口期紧迫:需在品牌价值尚存时完成供应链整合,避免市场份额持续流失[48][49] 财务与行业对比 - 捷豹路虎集团2025财年收入290亿英镑(同比持平),税前利润25亿英镑(同比+15%)创十年最佳[22] - 行业分化明显:新势力趋向盈利而合资品牌普遍亏损,反映市场格局重构[12][45]
Ingo Scholten:混合动力是通往净零排放的必由之路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6-05 14:53
公司概况 - 浩思动力于2024年5月成立 全球总部位于英国伦敦 拥有17家生产制造基地 5大研发中心 19000名员工 其中3000名工程师 [3] - 公司年营收达150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233.06亿元) 年销量约800万套动力总成 包括发动机 变速箱及电池 [3] - 产品组合涵盖燃油发动机 混动发动机 插电混动发动机 变速箱等 燃料类型包括汽油 柴油 液化石油气 压缩天然气 甲醇等 [3] 市场定位与战略 - 公司坚持多路径共达零碳 产品可覆盖全球各区域市场80%的乘用车需求 [3] - 电气化转型并非转向单一技术 而是多元路径发展 混合动力是未来重要方向 [4] - 公司致力于成为生态协调者和系统整合者 已实现超混 乙醇 甲醇 合成燃料及氢气等技术应用 [6] 行业趋势与预测 - 到2040年 全球市场预计仍有约50%的汽车是内燃机汽车 即每年约5400万辆非纯电动汽车 [4] - 当前全球燃油车保有量超10亿辆 车辆平均使用寿命为15年 内燃机领域仍将长期存在 [4] - 非洲 东欧等市场仍采用手动变速箱 相关企业需继续生产和维护高质量手动变速箱 [4] 技术发展与创新 - 甲醇发动机的碳排放较传统汽油降低30% 成本与燃油体系相当 [6] - 公司改良燃烧效率和尾气处理手段 推出甲醇 乙醇 氢气及合成燃料的整套应用方案 [6] - 合成燃料应用面临生产成本挑战 需政策支持以推动大规模生产 [5] 区域市场布局 - 针对欧洲 巴西 中国等市场对燃料应用的偏好 公司打造了适应不同地区需求的动力技术平台 [6] - 巴西等南美洲国家广泛使用乙醇燃料 吉利自2005年起研发甲醇发动机和甲醇汽车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