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第六代eDrive电驱技术
icon
搜索文档
2025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 || 宝马集团董事高乐:宝马携手中国合作伙伴以责任守护创新,以合作开创未来
中国汽车报网· 2025-10-17 10:27
公司战略 - 公司面对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关键期 以自主创新为根基 以开放合作为推动产业共进的关键力量 [2] - 公司坚持自主创新与开放合作双轮驱动 在保持核心技术优势的同时深度融合中国本土创新力量 [2] - 公司秉持责任为先 安全为本的理念 将安全视为不可妥协的底线 倡导负责任地使用人工智能 [3] - 公司以创新为引擎 以合作为桥梁 依托在中国的研发体系与本土合作生态驱动产业发展 [3] 中国市场定位 - 中国不仅是公司全球最大的单一市场 更是技术创新的前沿阵地和汽车产业转型的关键驱动力 [2] - 中国汽车产业加速向智能化 电动化与低碳化转型 为公司深化本土合作创造了全新战略机遇 [2] - 新世代车型是公司集全球所长 创中国所需模式的集中体现 [2] 技术产品规划 - 新世代车型以智能 安全 高效为核心特征 定义了新一代智能网联汽车的标准 [2] - 新世代车型集成第六代eDrive电驱技术 BMW首创全景iDrive BMW驾控超级大脑和大圆柱电池等多项突破性技术 [2] - 公司正加速构建面向未来的中国智能化生态体系 与华为 阿里巴巴 Momenta等科技伙伴合作开发智能座舱 智能交互 智能辅助驾驶等核心技术 [3] 合作生态 - 跨行业合作是促进智能网联汽车智能 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2] - 公司为迎接2026年新世代车型国产 正与多家科技伙伴开展紧密合作 [3]
宝马的「新世代」之路:孤独向前、起大早赶晚集、远水难解近渴
36氪· 2025-10-09 19:05
公司战略转型 - 宝马宣布将于2027年启动直销模式,告别传统4S经销商[1] - 公司采取全面自研策略,涵盖Panoramic iDrive车机系统、第六代eDrive电驱技术及全新电子电气架构[1] - 新世代项目于2021年启动,但首款车型iX3L直至今年4月才下线测试,进展相对缓慢[7] 产品竞争力分析 - 新世代车型在能源侧表现突出,具备800V高压平台及预计900公里续航[3] - 智能侧说服力薄弱,核心卖点仍围绕抬头显示和横向视平线长屏等已力推多年的概念[3] - 产品团队扎根于欧洲,受限于当地用车场景及软件开发DNA的欠缺,智能化升级面临挑战[5] 合作与研发布局 - 宝马选择独立摸索,而非像字母奥迪或日产N7那样将产品开发主导权交给中方团队[5][7] - 公司在中国的主要合作方华晨汽车,在底蕴、财力和人才积累上相比上汽、东风处于弱势[7] - 2024年公司加速对外合作,先后与阿里、字节跳动火山引擎、Momenta达成合作,并在南京设立全球六大信息技术研发中心之一[14][15] 市场表现与压力 - 2024年8月华晨宝马销量接近4.5万辆,同比增长超42%,但上半年销量不足32万辆,同比下跌超15%[15] - 主力车型价格大幅下探,5系落地价跌至30万水平,3系跌至20万水平,品牌依赖性价比维系销量[15] - 新世代首款车型iX3L作为战略产品必须如期推出,以表明公司对转型和中国市场的态度,尽管其可能是一款“未完成”形态的产品[17] 设计语言与品牌传承 - 新世代车型采用收窄的双肾前脸设计,引发争议,这是对1933年303车型及1970年代经典车型设计元素的回归[10][12] - 公司试图通过削弱标志性设计又中心聚焦的方式,在保留品牌特征的同时呈现前沿与科幻感[10] - 造型设计与智能座舱的灵感均源于自身历史,体现了公司在转型阵痛中回顾历史寻找答案的策略[12]
佳腾联合威格斯实现PEEK扁线量产 突破800V电机绝缘瓶颈
凤凰网· 2025-08-06 19:28
凤凰网科技讯 8月6日,中国电磁扁线制造商佳腾电业与英国特种聚合物供应商威格斯通过战略合作, 成功实现PEEK绝缘扁线量产,突破800V电机核心材料技术壁垒。 此前,为解决新能源车辆的续航问题,宝马发布第六代eDrive电驱技术,将800V平台作为核心支柱,使 充电速度提升30%,仅需10分钟即可增加300公里续航,而800V系统对电机的绝缘材料、电磁设计和散 热结构有着更高的要求。其中,绝缘材料的选择成为决定电机可靠性的最关键因素。 目前,PEEK扁线凭借其材料特性,应用层面已延伸至三大新兴领域。在机器人关节电机领域,协作机 器人关节空间较传统工业机器人压缩50%,要求电机功率密度提升40%以上。其中,日本发那科七轴机 器人采用PEEK扁线后,电机槽满率提升至75%(传统电机≤55%),扭矩输出增加30%;亿航智能 EH216-S飞行器主驱电机采用PEEK扁线后,成功通过5000米海拔绝缘测试;西门子焊接机器人伺服电 机应用PEEK扁线后,在150℃条件下平均无故障时间延长至26个月。 PEEK(聚醚醚酮)作为一种特种工程塑料,凭借其2300V以上耐压能力、阻燃自熄及耐高温化学腐蚀 特性,成为解决800V电 ...
宝马合作Momenta,驾控之王要如何做智能辅助驾驶?
36氪· 2025-07-15 18:14
宝马AI战略布局 - 公司与中国自动驾驶技术公司Momenta合作开发基于AI大模型的驾驶辅助软件,聚焦中国出行场景,覆盖高速及城区道路全场景点到点功能[3][5][6] - 合作方案采用端到端大模型技术,实现"感知-规划-控制"一体化架构,具备自我进化能力,通过OTA持续迭代[17][18] - 2023年启动360度全链AI战略,覆盖生产运营、用户体验、研发创新三大领域[13] 本土化技术合作 - 座舱领域与华为合作开发HarmonyOS NEXT应用,支持手机解锁车辆功能[15] - 联合阿里通义大模型开发"用车专家"和"出行伴侣"智能体,支持模糊语义理解和多模态交互[15] - 接入DeepSeek大模型升级智能助理的语义理解与情感交互能力[16] 新世代车型技术架构 - 采用4台高性能计算机组成的电子电气架构,其中自主开发的"驾控超级大脑"实现动力底盘二域合一,决策延时<1毫秒,处理速度提升10倍[25][27] - "智能驾驶辅助超级大脑"算力较前代提升20倍,整合四大控制单元功能[27] - 全景iDrive系统提供视平线全景显示和3D抬头显示,保持驾驶专注度[28][30] 电动化技术突破 - 第六代eDrive采用46系列大圆柱电池,能量密度提升20%,续航增加30%,800V平台实现10分钟快充350公里[31][32] - 电池包采用无模组设计和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质量更轻且能量密度更高[31] 安全与系统整合理念 - 智能辅助驾驶系统继承公司20余年安全技术积淀,建立全方位冗余机制[38][39] - 坚持数据安全合规,所有数据处理严格遵循中国法律法规[39] - 强调系统整体优化而非参数堆叠,保持驾驶乐趣与智能辅助的平衡[24][38] 行业竞争态势 - 中国智能驾驶领域年为单位技术进化,月为单位版本更新,10亿级资金投入[6] - 车载计算单元算力快速升级,座舱芯片进入30TOPS时代,驾驶计算单元达上千TOPS[36] - 特斯拉FSD技术推动全球驾驶革命,跨国车企加速本土化智能整合[36][37]
宝马700亿订单即将落地!
鑫椤锂电· 2025-03-03 16:23
宝马第六代eDrive电驱技术 - 宝马集团推出第六代eDrive电驱技术,包含大圆柱电池技术和800V高压平台,支持超快速充电 [1] - 该技术标志着宝马与宁德时代、亿纬锂能、远景动力签署的总价值700亿人民币的大圆柱电池订单即将落地 [1] - 第六代动力电池项目已于2024年底在沈阳生产基地启动试生产,试制电池已交付研发团队测试验证 [1][2] 大圆柱电池技术发展 - 自2020年特斯拉提出4680电池概念后,特斯拉、宁德时代、中创新航、亿纬锂能等企业纷纷加入大圆柱电池阵营 [1] - 2025年有望成为全球动力大圆柱电池产能规划量产的关键节点,出货量与装机量将进一步提升 [1] - 宝马第六代动力电池首次采用大圆柱电芯,标准直径46毫米,有95毫米和120毫米两种高度,容量规格分为75kWh、90kWh及105kWh三种 [2] 宝马产品规划 - 采用大圆柱电芯的第六代动力电池将率先应用于2025年亮相的首款新世代车型,以及2026年起量产的国产新世代车型 [2] - 该技术将广泛应用到其他纯电车型,包括未来的纯电M车型 [2] - 第六代eDrive技术结合新一代车型是宝马历史上最大的投资项目,也是其在电动化、智能化领域的重大突破 [1] 圆柱电池优势 - 圆柱电池具备多单体并联的冗余可靠性、单体热失控不传递的安全性、充放电时横向尺寸稳定性 [2] - 生产自动化程度高、标准统一、经济性强 [2] - 宝马第六代大圆柱电池作为车用大圆柱电池的风向标之一,其即将上车的消息彰显出大圆柱产品在乘用车市场认可度不断攀升 [2] 鑫椤资讯服务 - 鑫椤资讯成立于2010年,主要服务于炭素、锂电、电炉钢3大行业,提供数据库、产业前瞻预测、战略咨询和媒体宣传等服务 [3] - 鑫椤报告涵盖固态电池、快充电池、大圆柱电池、钠电池产业链、锂离子电池回收等多个领域的研究报告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