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租赁

搜索文档
中信银行杭州分行:以金融之力践行“两山”理念,书写绿色金融浙里新篇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8 18:27
绿色金融战略定位 - 绿色金融被列为建设金融强国的"五篇大文章"之一,是推动"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重要抓手 [1] - 中信银行杭州分行将绿色金融纳入公司业务"第二增长曲线"五项重点工作之一,打造中信特色绿色金融品牌 [4] - 绿色金融既是响应国家"双碳"战略的使命,也是践行价值银行理念的内在抉择 [3] 业务发展成果 - 截至2025年6月末,中信银行杭州分行绿色贷款余额近千亿,规模为中信系统内第一,近三年复合增长率达39% [1] - 绿色信贷业务覆盖浙江全省(不含宁波),渗透生态环境、清洁能源等六大绿色产业,实现省域全覆盖、产业全覆盖、产品全覆盖 [4] - 辖属湖州分行成为全行首家挂牌的绿色金融示范行,绿色信贷余额与年均增量稳居全行首位 [1][4] 管理机制与政策支持 - 成立绿色金融专项工作组,构建适配的管理体系,制定15条工作举措的专项行动方案 [3] - 在机构综合绩效考核中设置绿色信贷增长指标,对绿色贷款及碳减排再贷款项目给予奖励 [4] - 与总行政策指导共同构成实施体系,明确路线图和时间表推动落地 [3] 产品创新与场景应用 - 创新打造共富乡村绿色融资模式,覆盖绿色农业、乡村旅游等四大领域,累计支持136个项目,授信超300亿元 [5] - 推出"ESG绿色能效贷"等产品,支持企业绿色项目提级、亩均贡献提效 [6] - 搭建"1+N+N"多层次产品体系,涵盖绿色贷款、债券、理财、租赁等多元化融资需求 [6] 集团协同与综合服务 - 依托中信集团金融全牌照优势,提供IPO、再融资等资本市场服务及资产管理服务 [6] - "产融协同"联动实业板块为高碳企业提供节能降碳解决方案,开发碳排放报告、ESG咨询等专业服务 [6] - 基于中信碳账户开发对公产品,实现"不止于金融"的深度赋能 [6] 区域特色实践 - 深度融入浙江"两个先行"战略,创新"共富+人居环境提升"等组合方案,激活乡村绿色发展动能 [5] - 围绕浙江省"亩均论英雄"提质和"绿色工厂"星级提升,推动传统制造业绿色升级 [6] - 差异化授权开展乡村绿色转型金融支持,生态优势转化为共富优势 [5]
解码建设银行“双碳”实践的创新路径
犀牛财经· 2025-07-18 15:51
绿色金融债券市场动态 - 2024年银行间市场绿色金融债发行规模突破1700亿元,显著高于2024年全年2225亿元的发行规模,发行节奏明显加快 [2] - 近期银行间市场绿色金融债票面利率呈现持续走低态势 [2] - 建设银行计划发行2025年绿色金融债券(第一期),规模达300亿元,其中250亿元为3年期固定利率债券,50亿元为3年期浮动利率债券,募集资金专项用于绿色产业项目 [2] 国家绿色金融政策支持 -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将绿色金融列为金融"五篇大文章"之一,二十届三中全会倡导发展绿色金融等多种金融业态 [3]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与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发布《银行业保险业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推动银行业和保险业在绿色金融领域的深入发展 [3] - 《实施方案》鼓励银行开发特色绿色金融产品与服务,支持银行开展能效信贷、绿色信贷资产证券化等业务,鼓励保险公司优化巨灾保险、开展碳汇价格保险 [3] 建设银行绿色金融业务发展 - 建设银行发放绿色贷款余额达4.70万亿元,较2023年增加8149.73亿元 [5] - 2024年参与承销境内外绿色及可持续发展债券112期,发行规模1863.90亿元,其中承销绿色资产证券化项目7期,发行规模137.67亿元 [5] - 债券投资组合中投向绿色领域资金规模超2000亿元 [5] 建设银行ESG评级与治理 - 2024年建设银行明晟(MSCI)ESG评级跃升至AAA级,为全球市值前十大银行中唯一获得此最高评级的银行,也是中国内地银行首次取得最高评级 [6] - 建设银行将ESG要素全面融入战略规划、业务运营、风险管理及企业文化建设,建立了层次清晰的ESG治理体系 [6] - 公司持续提升ESG透明度,紧跟国际可持续披露标准,确保信息披露符合ISSB、港交所和上交所的最新要求 [7] 建设银行支持低碳经济案例 - 建设银行内蒙古鄂尔多斯分行为隆基光伏年产30GW单晶电池项目投放银团贷款2.98亿元,支持设备采购和厂房建设,项目投产后预计年减排二氧化碳约3000万吨 [8] - 建设银行重庆涪陵分行为通汇公司"涪陵LNG工厂二期项目"授信固定资产贷款超3亿元,项目建成后可年产液化天然气超20万吨,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150万吨 [9][10] - 建设银行通过精准支持绿色项目,实现从"资金提供者"到"绿色转型引擎"的转变,带动减碳千万吨级的切实飞跃 [10]
金融租赁公司加快探索差异化发展路径
金融时报· 2025-07-17 09:43
行业动态与监管批复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多地监管局集中批复多家金融租赁公司的业务资质、高管任命、章程修改、住所变更等事项 [1] - 建信金融租赁董事长、民生金融租赁副总裁、信达金融租赁董事会秘书等高管履新 [1] - 长江联合金融租赁获批在境内设立项目公司开展融资租赁业务及相关担保业务 成为新规实施后第4家获批新业务资质的公司 [1] 业务资质扩容 - 中铁建金融租赁和江苏金融租赁于2024年2月获批新业务资质 前者获得与长江金租相同的业务权限 后者获批向专业子公司提供借款及担保业务 [2] - 太平石化金融租赁于2024年6月获批开办基础类衍生产品交易业务 仅限于套期保值类交易 [2] - 4家机构业务扩容涵盖项目公司运营、专业子公司支持、衍生产品交易三大板块 对应新规核心内容 [2] - 新规允许金融租赁公司申请八类业务 包括境内外项目公司设立、股东借款、担保业务、固定收益投资、资产证券化等 [2] 差异化发展路径 - 金融租赁公司根据股东资源和市场定位采取差异化策略 部分依托股东行业优势开展专业化服务 区域性公司聚焦本地产业需求 [3] - 行业推出绿色租赁、厂商租赁等创新产品 交银金融租赁完成首单10.2亿元新能源融资租赁资产流转项目 [3] - 交银金融租赁还落地首单零碳氢氨项目租赁业务 [3] 行业创新趋势 - 绿色租赁等新型产品持续涌现 体现行业顺应时代需求的创新实践 [4] - 金融租赁公司围绕金融"五篇大文章" 发挥产融结合优势 提升差异化、特色化、专业化能力 [4]
上海自贸区77条试点措施复制推广,涉及数字人民币创新应用等领域
第一财经· 2025-07-04 19:14
自贸试验区制度型开放试点经验复制推广 - 国务院印发通知将77条试点措施向更大范围复制推广 其中34条推广到其他自贸试验区 43条推广到全国 [1] - 复制推广措施聚焦7个方面:服务贸易扩大开放 货物贸易自由化便利化 高标准数字贸易规则 知识产权保护 政府采购改革 "边境后"管理制度改革 风险防控体系建设 [3] - 36条措施涉及知识产权保护 政府采购改革 劳动者权益保护 国有企业改革 环境保护等领域 占比近一半 [4] 数字领域改革开放 - 上海自贸试验区围绕数据跨境流动 数字技术应用 数据开放共享进行先行先试 形成84个数据项的负面清单及管理办法 [5] - 开放300余个政府数据集 开发养老资源"一点通"等便民应用 推进智慧城市建设 [5] - 2024年上海数字贸易进出口达1095.3亿美元 同比增长4.9% 占全国30.1% [6] 金融领域开放创新 - 上海跨国公司跨境资金池达169家 集中外债额度2468.3亿美元 境外放款额度超800亿美元 [7] - 上海自由贸易账户功能全面提升 相关立法已于3月发布 [7] - 金融机构强化绿色债券投融资 支持绿色信托 绿色租赁等产品 将ESG评级纳入融资产品开发 [7] - 将推广数字人民币创新应用至相关自贸试验区 优化电子支付服务至全国 [8]
中油资本总资产连续三年超1万亿 拟6.55亿投资可控核聚变项目
长江商报· 2025-06-23 08:50
公司战略布局 - 公司拟出资6 55亿元与中国石油集团、中石油股份按原有持股比例共同向昆仑资本增资 用于投资可控核聚变项目 [1][3] - 增资后昆仑资本股权结构不变 公司持股比例仍为20% [3] - 本次增资旨在挖掘能源与化工产业战略转型机遇 优化业务布局并拓展成长空间 [3][4] 财务数据 - 截至2024年末 公司资产总额10841 72亿元 同比增长1 01% 连续三年保持万亿元规模 [1][2][5][6] - 2024年营业总收入390 24亿元 同比增长0 08% 净利润99亿元 [1][5] - 银行业务资产总额4555 60亿元 同比增长5 84% 营业总收入167 40亿元 净利润17 05亿元 [7] - 财务公司业务资产总额5157 32亿元 营业总收入163 35亿元 净利润60 40亿元 [7] - 金融租赁业务资产总额726 17亿元 同比增长4 85% 营业总收入28 42亿元 净利润7 33亿元 [7] 业务发展 - 财务公司业务资金集中度达67% 创历史新高 [7] - 银行业务投放产融贷款近500亿元 服务产业链客户近1 4万户 [7] - 信托业务新增产融项目80余个 规模近200亿元 [7] - 金融租赁业务新投放产融业务45亿元 聚焦高端制造、天然气、化工新材料领域 [7] - 保险业务实现中国石油集团未上市资产统保全覆盖 "石油保"服务用户数量增长近7倍 [7] 绿色金融 - 公司制定《碳达峰实施方案》 明确绿色金融发展目标 [8] - 2024年绿色金融规模超1000亿元 [9] - 本外币绿色信贷余额超603亿元 投放绿色租赁、信托项目规模248 5亿元 [9] - 保险业务为能源与化工、"风光热电氢"领域提供风险保障超2300亿元 [9] 昆仑资本概况 - 昆仑资本注册资本100亿元 主营私募股权投资及资产管理业务 [3] - 截至2025年5月31日 昆仑资本总资产108 79亿元 净资产108亿元 1-5月净利润1907 98万元 [4]
兴业银行绿色贷款余额超万亿元
中金在线· 2025-05-13 15:12
绿色金融业务规模 - 截至一季度末兴业银行人行口径绿色贷款余额突破万亿元达到10175亿元 [1] - 集团口径绿色金融融资规模达到23181亿元较年初增长4.98% [2] 环境效益成果 - 所支持项目可实现年减排二氧化碳2968万吨年节水量1816万吨 [1] - 投向水和固废治理等减污重点领域贷款余额超1200亿元 [1] - 清洁能源与储能、绿色公共出行等降碳重点领域贷款余额超3400亿元 [1] 区域布局重点 - 长江流域沿线分行绿色贷款余额超5100亿元 [1] - 黄河流域沿线分行绿色贷款余额超1700亿元 [1] 产品创新方向 - 2024年以来落地碳资产质押类、碳减排挂钩等碳金融领域贷款产品超200亿元 [1] - 依托企业碳账户体系提供碳咨询、碳核算等非金融服务 [1] - 积极拓展绿色债券、绿色资管、绿色租赁、绿色信托、绿色基金等一揽子产品 [2] 战略定位 - 公司是国内绿色金融、ESG领域的领先者 [1] - 深化降碳减污领域布局助力新兴赛道成长壮大、传统产业绿色转型 [1]
金融监管总局、央行发布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施工图”
证券时报· 2025-02-27 20:47
银行业保险业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核心内容 政策背景与总体目标 - 金融监管总局与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发布《银行业保险业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旨在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金融服务绿色高质量发展的适配性 [1] - 政策重点包括优化信贷供给、完善保险体系、拓展服务渠道、健全标准体系及信息披露机制 [1] 金融供给与服务优化 - 鼓励大型商业银行发挥主力军作用,协调金融资源支持绿色产业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地方法人银行需精准服务地方绿色产业 [3] - 保险公司需研发针对性风险保障方案,加强绿色债券、绿色资产支持证券等投资 [3] - 截至2024年末,21家主要银行绿色信贷余额达32.78万亿元(同比增长20.61%),绿色保险保费收入3331亿元,赔款支出2014亿元 [4] 重点支持领域与资金渠道 - 聚焦产业结构升级、能源低碳转型、生态环境改善及碳市场建设,推动绿色信贷增长与保险覆盖面扩大 [4] - 发展绿色信托、绿色租赁等多元化资金支持方式 [4] 风险防控与机制建设 - 要求银行保险机构将环境、社会、治理(ESG)纳入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实施客户分类管理与动态评估 [6] - 禁止无序压价竞争和资金空转套利,对落后产能企业采取信贷压缩退出等措施 [6] - 深化内部管理、数据基础、信息披露、激励约束及人才储备等机制建设 [6] 后续政策方向 - 金融监管总局将推进绿色金融统计标准统一,完善工业、建筑等领域支持举措,促进产品创新与市场发展 [7] - 支持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指导地方实践探索 [7] (注:文档id[8][9][10]为版权声明及无关内容,已跳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