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活

搜索文档
华熙生物交出上市后“最差中报” 赵燕回归一线能否扭转颓势?
新京报· 2025-08-30 17:13
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2.61亿元同比下降19.57% 归母净利润2.21亿元同比下降35.38% 创上市以来中报最大降幅及最低净利润水平 [2] - 2020-2024年中报营收同比变动幅度分别为17.05%/104.44%/51.58%/4.77%/-8.61% 归母净利润同比变动幅度分别为0.75%/35.01%/31.25%/-10.27%/-19.51% [2] - 2023年营收60.76亿元同比下降4.45% 净利润5.93亿元同比下降38.97% 2024年营收53.71亿元同比下降11.61% 净利润1.74亿元同比下降70.59% [4] 业务板块分析 - 皮肤科学创新转化业务(原功能性护肤品)上半年收入9.12亿元同比下滑33.97% 占比主营业务收入40.36% 该业务2024年已同比下滑31.62% [3] - 原料业务上半年收入6.26亿元同比微降0.58% 占比27.7% 医疗终端业务收入6.73亿元同比下降9.44% 占比29.77% 三大业务板块同步下滑 [3] - 原料与医疗终端业务合计贡献超57%主营业务收入 被定位为高利润高壁垒核心板块 [9] 财务与运营调整 - 二季度计提信用减值及资产减值损失4837万元 组织架构升级产生管理费用2900万元 [3] - 销售费用大幅下降至8.08亿元同比下降31.44% 研发费用增长至2.31亿元增幅15.25% 研发项目较2024年减少88个 [8] - 员工数量从2024年末4444人减少至约3860人 半年内减少584人 研发人员902人占比23.37% [7] 管理变革与战略调整 - 创始人赵燕2025年3月重回业务一线推行改革 包括厉行反腐要求及组织架构调整 [6] - 彻底摒弃外聘职业操盘手模式 启用创业型人才 管理层出现大换血 首席科学家及多位副总裁离任 [7] - 品宣策略转向效益导向 停止价格促销投流 转向小红书等平台客户交流 [7] 季度业绩回暖迹象 - 2025年第二季度营业收入11.83亿元同比下降18.44% 归母净利润1.19亿元同比增长20.89% 扣非净利润0.92亿元同比增长8.75% [8] - 净利润率自2024年一季度以来首次上升 显示边际回暖趋势 [8] 未来战略方向 - 聚焦原料业务与医疗终端业务两大核心板块 削减无明确技术支撑的品牌孵化计划 [9] - 皮肤科学创新转化业务经营逻辑从流量驱动转变为科学论证 通过人才组织优化提升人效 [10] - 围绕润百颜/夸迪/米蓓尔等核心品牌 拓展生命科学产业生态 [10] 行业背景 - 2024年中国透明质酸出口量达161吨 其中医药级高端产品出口11.8吨 同期重组胶原蛋白出口量不足0.02吨 [10]
华熙生物(688363):董事长亲赴一线,Q2利润显著改善
光大证券· 2025-08-28 11:14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目标价未明确提及[1][11] 核心观点 - 董事长亲赴一线管理 Q2利润显著改善 归母净利润同比+20.9%[1][4] - 品牌营销向"效益导向"转型 销售费用率大幅下降[8][9] - 原料业务相对稳健 医美产品体系持续完善 护肤品业务处于调整阶段[5][6][7] - 二季度利润拐点已现 看好未来业绩弹性释放[10][11] 财务表现 - 1H2025营收22.6亿元(-19.6%) 归母净利润2.2亿元(-35.4%)[4] - 2Q2025营收11.8亿元(-18.4%) 归母净利润1.2亿元(+20.9%)[4] - 1H2025毛利率71.0%(-3.5pcts) 归母净利率9.8%(-2.4pcts)[8] - 2Q2025期间费用率56.6%(-6.8pcts) 销售费用率35.0%(-12.5pcts)[9] 分业务表现 - 原料业务营收6.3亿元(-0.6%) 毛利率62.0%(-4.3pcts)[5][8] - 医疗终端产品营收6.7亿元(-9.4%) 毛利率81.6%(-2.9pcts)[5][8] - 皮肤科学创新转化业务营收9.1亿元(-34.0%) 毛利率69.7%(-3.4pcts)[5][8] - 营养科学创新转化业务营收0.4亿元(+32.4%)[5] 业务亮点 - 原料出口业务营收3.3亿元(+0.9%) 占原料业务52.9%[5] - 欧洲/东南亚/韩国收入增速近10% 日本市场增速超20%[5] - 弗思特品牌收入0.6亿元(+61.3%) 销量80吨(+23%)[5] - 新增8个国际医疗器械注册证 涉及巴西/泰国/俄罗斯市场[6] - 润百颜屏障修护系列收入占比超50%[7] - BM肌活/米蓓尔品牌营销变革见效 人效提升/库存周转改善[7] 盈利预测 - 下调2025-2027年营收预测至48.25/56.31/67.35亿元(下调14%/15%/14%)[11] - 维持2025年归母净利润预测 下调2026-2027年至5.9/8.0亿元(下调11%/12%)[11] - 预计2025-2027年EPS为0.98/1.23/1.66元 对应PE 60/47/35倍[11][12] - 董事长拟增持2-3亿元公司股份 显示发展信心[11]
华熙生物的“围城”:股价下滑、举报接连不断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8 15:07
股价表现与市值变动 - 截至7月28日午间休盘 华熙生物股价收报52.43元/股 下跌2.6% 总市值252.54亿元 [2] - 股价自2021年7月历史峰值314.99元/股后持续震荡下跌 2024年在50元/股附近徘徊 总市值约250亿元 [2] 财务造假指控与公司回应 - 自称前高管的李振在社交平台发布《玻尿酸女王那些事儿》 指控公司2018年存在财务造假和欺诈发行债券行为 [2] - 公司声明称相关内容纯属捏造且发布于境外网站 指控李振曾通过第三方公司骗取券商900万元 已向公安机关报案 [2][3] - 李振回应称公司声明为"精准的升级版威胁" 并表示"故事才刚刚开始" [3] 历史财务检查与监管记录 - 2019年公司回复上交所问询时表示 经财政部、FDA等检查 在会计核算、收入成本真实性等方面不存在重大违法违规 [4] - 华熙昕宇2020年因2017年可交换债募集说明书成本费用披露不准确 被北京证监局出具警示函 [6] 内部举报与争议事件 - 2022年底有举报称董事长赵燕强制低价回收员工价值8.8亿元股票 另涉及联合创始人数年分红未兑现 [6] - 2024年6月夸迪前主理人枝繁繁公开起诉公司 指控其通过客服号在经销商群造谣 [6] - 公司回应称高速发展期引入人员鱼龙混杂 个别人员存在作风问题 [7] 内部治理变革与人事调整 - 2024年启动业务流程重塑、组织与人才变革等多个项目推进治理革新 [7] - 2025年初赵燕内部讲话承认组织熵增问题 称主动踩刹车导致业绩调整 [7] - 2024年年报前三位副总经理调整出管理层 核心技术人员郭学平退休离任 [7] 行业竞争与市场环境 - 公司承认产品线处于激烈竞争市场 玻尿酸赛道尤为突出 设立竞争情报部应对竞争性传播活动 [8] - 行业技术升级带来深刻变革 产品同质化严重 价格战压缩生存空间 创新能力成为关键差异化因素 [9] - 医美市场从玻尿酸主导转向再生和胶原类产品为主流 市场风向转变加剧业绩考验 [11] 财务业绩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53.71亿元同比下降11.61% 归母净利润1.74亿元同比下降70.59% [9] - 业绩延续2022年以来双降态势 亏损幅度逐年加剧 2023年营收和净利润跌幅分别为4.45%、38.97% [9] - 皮肤科学创新转化业务收入同比下滑31.62% 原料业务和医疗终端业务分别增长9.47%、32.03% [10] - 四大核心品牌润百颜、夸迪、米蓓尔、肌活2024年收入分别为9.23亿、6.49亿、2.9亿、2.79亿元 连续两年同比下滑 [10] - 2025年一季度营收同比下滑20.77%至10.78亿元 归母净利润下降58.13%至1.02亿元 [11] 业务调整与展望 - 2024年为组织变革元年 2025年皮肤科学创新转化业务中BM肌活与米蓓尔率先进行组织结构优化 [10] - 公司称管理变革虽带来短期业绩压力 但将为长期发展奠定基础 预计2025年皮肤科学业务有望触底回升 [10]
华熙生物:今年皮肤科学创新转化业务有望触底回升
财经网· 2025-07-01 23:32
原料业务表现 - 2024年度原料业务实现收入12.36亿元,其中境内收入6.28亿元、境外收入6.08亿元,分别较上年增长2.61%、17.60% [1] - 境外业务增长主要得益于本土化布局深化:2024年境外团队超过10人(外籍员工5人),参加海外展会27场、举办研讨会8场,覆盖北美/南美/欧洲/亚洲等地区 [1] - 多款生物活性原料获得美国GRAS、印尼HALAL认证,进入海外核心客户供应链 [2] - 弗思特品牌HA销售量达143.12吨(同比+22%),平均单价提升8%;华熙生物品牌HA销售261吨(同比+13%) [3] - 双品牌协同策略:弗思特以性价比切入市场后引导客户升级至华熙生物中高端产品 [2] 医疗终端业务突破 - 医疗终端业务收入14.40亿元(同比+32.03%),其中皮肤类产品10.73亿元(同比+43.57%),骨科注射液2.40亿元(同比+16.70%) [3] - 明星产品表现突出:微交联润致娃娃针收入同比超100%,润致填充剂同比超30% [3] - 渠道覆盖31省315城7,000+机构,构建"直销精耕头部+经销覆盖长尾"体系,2024年直销渠道占比达75% [3][4] - 润致娃娃针覆盖机构超5,000家(同比+46%),润致填充剂覆盖3,000+家(同比+48%) [4] 功能性护肤品运营优化 - 2025年Q1皮肤科学业务收入4.02亿元,营业成本1.07亿元,销售毛利率69.29% [5] - 库存去化成效显著:2024年底存货4.79亿元,2025年1-5月消化1.88亿元(去化率39%),1年以上库存从1.85亿降至1.12亿 [5] - 通过大促活动/私域销售/赠品推广等多途径消化库存,2025年Q1存货减值损失转回98.36万元 [5] - 四大品牌(润百颜/夸迪/米蓓尔/肌活)针对大促制定差异化备货策略 [4] 生产与存货管理特点 - 存货周转率1.11,低于贝泰妮(1.86)/爱美客(2.63)等同行,主因自主生产模式(建有济南/天津/法国等7大生产基地) [6][7] - 线上销售占比43.92%,需提前2-3个月备货至电商仓以确保物流时效 [7] - 境外收入占比16.56%显著高于同行(昊海生科16.11%/贝泰妮1.37%/爱美客0.05%),需储备安全库存应对交货周期 [8]
华熙生物: 华熙生物关于2024年年度报告的信息披露监管问询函的回复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01 00:44
主营业务与经营业绩 - 2024年营业收入53.71亿元,同比下滑11.61%,净利润1.74亿元,同比下滑70.59% [1] - 功能性护肤品业务收入同比下滑明显,医疗终端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2.03% [1][4] - 研发投入4.66亿元,与上年基本持平,2025年一季度战略性创新业务投入保持稳定 [1] 原料业务 - 2024年原料业务境内收入6.27亿元,境外收入6.08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61%和17.60% [2] - 境外收入增长主要因素:本土化布局增强(27场海外展会、8场研讨会)、前瞻性注册策略(获得美国GRAS等认证) [2] - 弗思特品牌定位性价比市场,2024年收入7459.55万元;华熙生物品牌定位高端市场,2024年收入11.62亿元 [3] - 透明质酸原料销量超400吨,同比增长超10%,国际市场收入占比提升至49.19% [14] 医疗终端业务 - 2024年医疗终端业务收入14.40亿元,同比增长32.03% [4] - 皮肤类产品收入10.73亿元(+43.57%),其中微交联润致娃娃针收入增长超100% [4] - 骨科注射液产品收入2.40亿元(+16.70%),"海力达"覆盖医院超10,000家 [7] - 累计获得11张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覆盖皮肤与填充双赛道 [5] 功能性护肤品业务 - 2024年功能性护肤品业务收入结构:润百颜9.23亿元、夸迪6.49亿元、米蓓尔2.90亿元、肌活2.79亿元 [9] - 直销渠道占比从2023年65%提升至2024年75% [5] - 库存去化效果显现:2024年底库存1-5月去化1.88亿元,去化率39% [39] 研发与战略布局 - 聚焦糖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两大方向,构建"科学-技术-产品-品牌"发展逻辑 [12] - 合成生物学平台取得突破:肝素项目完成A轮融资,硫酸软骨素完成关键技术突破 [15] - 医药材料原料领域布局:无菌级透明质酸2025年上市,合成生物法硫酸软骨素推进中试 [16] 渠道与组织优化 - 医疗终端构建"直销精耕头部+经销覆盖长尾"体系,2024年直销占比超75% [23] - 医美团队采用"铁三角"作战单元(市场+医学+销售经理),覆盖7000+机构 [25] - 原料业务组建国际化团队,海外子公司实现销售与技术本地化 [20] 存货管理 - 2024年末存货账面价值12.48亿元(+9.96%),库存商品占比87.41% [37] - 功能性护肤品平均库龄465.60天,医疗终端产品111.90天 [37] - 2025年一季度存货余额降至12.85亿元,库存管控初见成效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