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物流服务

搜索文档
海油发展跌2.02%,成交额1.16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81.48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04 10:28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9月4日盘中股价下跌2.02%至3.88元/股 成交额1.16亿元 换手率0.29% 总市值394.41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81.48万元 特大单买入648.87万元(占比5.58%) 卖出1099.79万元(占比9.46%) 大单买入2381.19万元(占比20.49%) 卖出1848.79万元(占比15.91%) [1] - 年内股价下跌6.17% 近5日跌5.13% 近20日跌4.67% 近60日跌0.89% [1] 公司基本面 - 主营业务构成:能源物流服务44.19% 能源技术服务41.38% 低碳环保与数字化19.16% [1]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25.97亿元 同比增长4.46% 归母净利润18.29亿元 同比增长13.15%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47.47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33.54亿元 [3] 股东结构变化 - 股东户数6.67万户 较上期减少9.53% 人均流通股152,370股 较上期增加10.53%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1.60亿股(第二大股东) 较上期减少2145.73万股 [3] - 银华富裕主题混合A增持509.90万股至3900.00万股(第六大股东) 南方中证500ETF增持413.09万股至3011.71万股(第九大股东) [3] 行业属性 - 所属申万行业:石油石化-油服工程-油田服务 [1] - 概念板块涵盖:油气改革 低市盈率 天然气 低价 油气勘探 [1]
ST广物:累计回购约1477万股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1 22:37
公司股份回购进展 - 截至2025年8月31日通过集中竞价累计回购股份约1477万股,占总股本11.93亿股的1.24% [1] - 回购价格区间为4.62元/股至10.96元/股,已支付总金额约8499万元 [1] - 当前公司市值为105亿元,收盘价为8.8元 [1] 营业收入结构 - 2025年1至6月能源物流服务占比79.11%,为主要收入来源 [1] - 商品房销售占比16.89%,物流园经营占比3.7%,保理业务占比0.3% [1]
广汇物流20250830
2025-09-01 00:21
公司概况与财务表现 * 广汇物流2025年上半年营收14.21亿元,同比下降约21%,归母净利润2.6亿元,同比基本持平,经营活动净现金流8.78亿元,同比增加28.81%[1][2] * 公司总资产215.87亿元,归母净资产72.43亿元,资产负债率64.21%,较年初下降1.5个百分点[2] * 公司本部亏损显著减少,上半年亏损4600万元,同比减亏近5000万元,主要因分期支付红淖铁路股权款产生的未确认融资费用和江闹铁路公司亏损计提投资损失[1][3] 能源物流业务表现 * 能源物流业务营收11.24亿元,同比下降20%,占总收入80%,平均毛利率38%,净利率17.662%[1][2][4] * 红淖铁路上半年总发运量1349万吨,同比增长38.96%,其中始发运量630万吨,过货量719万吨,同比增长95.16%[1][2][4] * 公司采取降价措施应对煤价下行和运价下浮,包括下调始发杂费30元每吨和发运运价10%,8月中旬对过货运价回收10个点优惠[4][7] 房地产业务进展 * 房地产业务营收2.5亿元,同比下降56%,归母净利润1.16亿元,加速出清尾盘[1][3][5] * 未销售存货成本约22亿元,其中成都天府新区及周边占18亿,其余位于广西桂林和新疆乌鲁木齐,业态以商业为主(14.3亿)[1][3][6] 运量目标与发展展望 * 2025年运量目标3100万吨,同比增幅37%,其中绿电1600万吨(同比增长24%),过货1500万吨(同比增长54%)[2][8] * 预计2026年年运量在3500万吨到4000万吨之间,同比增幅约15%到30%[2][9] * 新疆煤炭行业持续增产,上半年产量2.8亿吨,全年预计5.7亿吨以上,同比增长5.5%[10] 重大事项与战略举措 * 1月注销3720万股员工持股计划预留股份,总股本由12.31亿股减至11.93亿股[7] * 2月红淖铁路与林哈联络线开通并首发,成为唯一同时连接兰新线和宁哈线的通道,缩短运输距离[7] * 乌鲁木齐铁路局对部分煤炭实行15%到30%运费优惠政策,7月底后逐步收回部分优惠,目前实行8%到24%优惠政策[7] * 公司计划10月12日向交易所提出摘除ST申请[2][13] 物流基地与铁路建设 * 明水和广元物流基地预计2026年投用,柳沟物流园扩能改造后最大周转量由1500万吨提升至2000万吨,远期增至4000万吨[14] * 降闹铁路修复工程计划2027年底完成,国铁集团已成为其控股股东(持股50.26%),公司计划出售持有的18.92%股权给国铁,预计带来接近1亿元投资收益[2][15][16] * 明水和宁东物流园区项目可能推迟至2026年上半年运营,广元项目延后至2027年上半年[17] 回购计划与市场影响 * 现金回购计划延期至2026年4月30日,回购金额2至3亿元不变,已回购股份1477万股,使用金额8500万元[2][13] * 新疆煤炭完全成本140到160元/吨,到甘肃和青海成本与运费比例约1:1,到宁夏1:2,到川渝地区1:3[11] * 新疆煤炭在甘肃占主要市场份额,在宁夏与晋陕蒙平分秋色,在川渝地区占比从个位数上升至20%[12] * 甘肃2024年缺口约7000万吨,宁夏约7500万吨,川渝缺口最少9000万吨[12] 风险与机遇 * 煤炭价格反弹影响运输价格,公司正研究调整始发费用及其他相关费用[7] * 公司认为煤炭行业最坏时期已经过去,长期看好新疆煤炭行业及疆煤外运前景[20]
ST广物:8月28日召开董事会会议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30 02:36
公司治理 - 公司第十一届2025年第六次董事会会议于2025年8月28日以现场和通讯相结合方式召开 [1] - 会议审议关于聘任公司财务总监的议案等文件 [1] 财务表现 - 2025年1至6月公司营业收入构成中能源物流服务占比79.11% [1] - 商品房销售业务收入占比16.89% [1] - 物流园经营收入占比3.7% [1] - 保理业务收入占比0.3% [1] 行业动态 - 近120个品牌和1600辆车参与下半年国内首个A级车展 [1] - 新能源领域出现"第三极"可能改写车市格局 [1]
海油发展股价小幅回落 养老金二季度持股超5200万股
搜狐财经· 2025-08-21 21:24
股价表现 - 股价报4.04元 较前一交易日下跌0.74% 开盘价4.07元 盘中最高4.07元 最低4.03元 [1] - 成交量680481手 成交金额2.75亿元 [1] - 主力资金当日净流入350.22万元 近五个交易日累计净流出1.71亿元 [1] 股东结构 -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八零八组合二季度末持股5210.22万股 位列第五大流通股东 [1] - 养老金账户较上季度增持5.68% 连续第二个报告期持有该公司股票 [1] 业务概况 - 公司属于采掘行业 主营业务涵盖海洋石油工程技术服务 FPSO生产技术服务 能源物流服务 [1] - 作为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旗下专业服务公司 业务覆盖油气田开发全生命周期 [1]
【石化油服(600871.SH/1033.HK)】25H1业绩显著改善,新签合同再创新高——公告点评(赵乃迪/蔡嘉豪/王礼沫)
光大证券研究· 2025-08-21 07:06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H1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226亿元,同比+4.5%,归母净利润18.3亿元,同比+13.1% [4] - 2025Q2单季营业总收入125亿元,同比+0.78%,环比+24.30%,归母净利润12.35亿元,同比+10.75%,环比+107.97% [4] - 25H1年化ROE为13.4%,同比+0.4pct,成本费用利润率9.2%,同比+0.7pct,资产负债率40.5%,同比-3.0pct [5] - 营业外支出1.2亿元,同比+443%,主要因台风资产修复支出 [5] 行业环境与公司业务 - 2025H1布油均价70.81美元/桶,同比-15.1%,Q2布油均价66.71美元/桶,同比-21.5%,环比-11.0% [5] - 能源技术服务产业营收79.93亿元,同比+2.79%,低碳环保与数字化产业营收38.70亿元,同比+11.17%,能源物流服务产业营收116.40亿元,同比+5.13% [6] - 井下工具业务工作量同比+16.11%,新能源技术业务工作量同比+32.89%,数字化业务工作量同比+10.17% [6] 成本管控与产业转型 - 25H1毛利率15.33%,同比+1.18pct,通过精益管理和穿透式成本管理体系优化成本 [7] - 新增3家智能工厂进入试运行阶段,布局6大领域、137项战新产品与服务 [8] - 推进"钻头+"业务新方向,LNG运输船项目进入"十船同造"阶段,海洋大数据生态系统完成陆地调试 [8] 行业展望与战略 - 2025年全球油服市场规模预计3265亿美元,同比+3.3%,海上油气开发加速 [9] - 中国海油25-27年产量增速目标分别为5.9%、2.6%、3.8%,加速渤海、南海开发 [9] - 公司深化科技创新与提质降本增效,有望实现收入与盈利持续提升 [9]
海油发展(600968):上半年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0.3%,三大主业平稳增长
国信证券· 2025-08-20 15:40
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1][15]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26.0亿元(同比+4.5%),归母净利润18.3亿元(同比+13.2%),扣非归母净利润18.3亿元(同比+20.3%)[1][9] - 单二季度营业收入125.2亿元(同比+0.8%),归母净利润12.4亿元(同比+10.8%),扣非归母净利润12.8亿元(同比+18.1%)[1][9] - 单二季度毛利率达17.3%(同比+1.5pcts),扣非净利率10.2%(同比+1.5pcts),均为历史新高[1][9]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42.1/49.8/55.4亿元,摊薄EPS为0.41/0.49/0.54元[15] 业务板块表现 - 能源技术服务板块营收79.9亿元(同比+2.8%),毛利率21.5%(同比+2.5pcts),利润总额12.1亿元(同比+5.7%)[2][12] - 低碳环保与数字化板块营收38.7亿元(同比+11.2%),毛利率19.4%(同比+1.2pcts),利润总额2.8亿元(同比+42.7%)[2][12] - 能源物流服务板块营收116.4亿元(同比+5.1%),毛利率8.6%(同比+0.1pcts),利润总额7.4亿元(同比+4.2%)[2][12] 行业前景 - 中国海上油气是我国未来油气主要增量,预计2025-2026年中国海油国内产量中值分别为524.4、552.0百万桶油当量,增速分别为7.1%、5.3%[3][13] - 公司2025年上半年与中海油集团/海油股份公司等关联方收入占比63.3%[3][13] - 随着海上油气田开发进入中后期,稳产增产工作量加大,公司技术服务收入利润增速有望高于海上油气产量增速[3][13] 估值比较 - 当前PE为9.5/8.0/7.2x,PB为1.34/1.21/1.09x [15][17] - 可比公司中海油服2025E PE为16.5x,海油工程为10.3x [16]
海油发展2025年1-6月净利润为18.29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3.15%
搜狐财经· 2025-08-19 21:23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1-6月营业总收入225.97亿元 同比增长4.46% [1] - 净利润18.29亿元 同比增长13.15% [1] - 每股收益0.18元 净资产收益率6.57% [1] - 销售毛利率15.33% 每股经营现金流量-0.0470元 [1] 公司基本情况 - 成立于2005年 注册资本101.65亿人民币 法人代表朱磊 [1] - 注册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外小街6号 [1] - 属于采掘行业 专注于海洋石油工业全产业链技术服务 [1] 业务范围 - 为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生产、销售、油气加工、LNG、炼化等环节提供产品与技术服务 [1] - 形成能源技术服务、低碳环保与数字化、能源物流服务三大产业板块 [1] 企业运营数据 - 对外投资64家企业 参与招投标项目5000次 [1] - 拥有商标信息56条 专利信息4033条 [1] - 取得行政许可59个 [1]
ST广物:公司及控股子公司对外担保余额为约30.39亿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6 19:59
公司财务与业务结构 - 公司及控股子公司对外担保余额为人民币30.39亿元,占最近一期经审计归母净资产的43.57% [2] - 公司不存在逾期担保情形 [2] - 2024年1至12月营业收入构成为:能源物流服务69.0%、商品房销售27.91%、物流园经营2.86%、保理业务0.23% [2] 行业与业务分布 - 能源物流服务是公司核心业务,占比达69.0% [2] - 商品房销售业务占比27.91%,是公司第二大收入来源 [2] - 物流园经营和保理业务占比较小,分别为2.86%和0.23% [2]
海油发展20250616
2025-06-16 23:20
纪要涉及的公司 海油发展,是中海油控股的子公司 [3]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综合竞争力与运营模式**:公司综合竞争和抗风险能力强,在油气生产阶段提供专业技术服务,具有轻资产运营属性,固定资产周转率高,盈利稳定且抗周期波动性强,还通过深化体制降本增效提升经营质量 [3] - **财务表现**:2025 年一季度营收 100.74 亿元,同比增长 9.42%;归母净利润 5.94 亿元,同比增长 18.56%,创历史新高;净利率和毛利率分别达 6.14%和 12.9%,同比增长 0.32 和 1.02 个百分点;2024 年营业成本 448.38 亿元,同比上升 5%,低于营收变动幅度 6.5%,人均创收 25.56 万元,人均创利增长 12% [2][4][5] - **业务结构**:主要业务包括能源技术服务、低碳环保与数字化产业以及能源物流服务;能源物流服务是主要收入来源,占比 44.19%,能源技术服务产业增速最快,同比增长 31.27%,业务结构正在优化 [2][5] - **数字化转型**:2024 年自主研发工业软件融合数据和 AI 技术,在智能化井控、海上油气田高效运营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果,生产交付 323 套智能化产品,自动化生产力达到 74.4% [2][6] - **行业竞争地位**:在中国近海市场占据主导地位,是中国近海采油装备实力最强的提供商之一,FPSO 数量位列亚洲第二、全球第四;是国内唯一溢油应急海洋环保服务提供商,建成沿海 50 海里内 6 小时应急响应圈;在智能助采技术、稠油热采等领域取得显著成果,如海洋石油 115 项目释放产能约 25,420 方,产生经济效益 8,400 万人民币 [4][7] - **盈利预测与评级**:预计 2025 - 2027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41.35 亿元、46.99 亿元和 52.81 亿元,对应 EPS 分别为 0.41 元、0.46 元和 0.52 元,P/E 分别为 10 倍、8 倍和 7 倍,首次覆盖给予强烈推荐评级 [8]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公司面临国际政治经济因素变动、原油和天然气价格波动、技术创新不及预期的风险;业务对新增资本开支依赖较低,账期可能对业绩有一定影响,但一般账款在一年内能够收回,整体业绩较为稳定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