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自主品牌产品
icon
搜索文档
优宁维(301166) - 301166优宁维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721
2025-07-21 15:48
自主品牌情况 - 自主品牌整体毛利率约为 50%,2024 年合计收入同比增长近 30%,目前收入占比较低,后续有望提升 [2] 产品销售策略 - 产品结构为自主品牌与第三方品牌相互错位发展、相互补充,通过整合市场渠道资源,以解决方案式销售带动同步发展 [2] 股份回购情况 - 2024 年累计使用 25,987,076 元自有资金回购 927,600 股股份用于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今年推出新方案,计划用 1500 - 3000 万元自有资金回购股份用于注销并减少注册资本 [2] 海外市场拓展 - 业务主要集中在国内,2024 年已在新加坡设立公司,后续会根据情况适时推进自主品牌出海,通过线上宣传和线下展会提升产品知名度 [2] 外延并购方向 - 围绕“两个极致战略”,做好一站式平台和研发能力建设,加大多方面投入;把握行业趋势,寻求有协同效应的潜在上下游标的企业 [3]
连续8季正增长!广东外贸半年破4.55万亿,占全国超两成
南方都市报· 2025-07-18 17:45
广东上半年外贸表现 - 进出口总值达4 55万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4 增速高于全国1 1个百分点 连续8个季度正增长 [1][4] - 出口2 89万亿元 增长1 1 进口1 66万亿元 增长9 5 三项规模均创历史同期新高 [4] - 占全国外贸比重20 9 较去年同期提升0 2个百分点 对全国外贸增长贡献率达28 [1][4] 贸易主体结构 - 民营企业进出口2 92万亿元 增长4 3 占全省外贸总值64 2 较去年同期提升0 2个百分点 [1][5] - 有进出口实绩的民营企业数量达11万家 增加8 6 [5] - 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1 42万亿元 增长5 5 [5] 主要贸易伙伴 - 对东盟进出口7571 3亿元 增长5 9 占全省16 6 比重提升0 3个百分点 [5] - 对中国香港 欧盟 中国台湾 日本 韩国分别增长7 9 7 2 26 2 8 1 7 2 对美国下降8 1 [5] - 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1 79万亿元 增长3 8 其中中亚五国增长23 1 [5] 产品结构升级 - 高技术产品出口5054 3亿元 增长13 3 机床 无人机出口分别增长18 7 29 2 [6] - "新三样"产品出口增长28 8 自主品牌产品出口增长11 2 [6] - 一般贸易占比59 2 保税物流增长14 占20 1 加工贸易占19 7 [7] 消费品进口动态 - 进口消费品1349 2亿元 增长3 3 其中乘用车增长48 1 食用油增长39 5 [7] - 食用水产品增长33 4 乳品增长20 9 美容化妆品及洗护用品增长8 9 [7]
上半年安徽省进出口规模突破4500亿元 创历史同期新高
证券时报网· 2025-07-17 18:27
外贸总体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安徽省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4585 4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5 2% 创历史同期新高 [1] - 出口3098 5亿元 增长15 4% 进口1486 9亿元 增长14 7% [1] - 进出口总值保持全国第9 中部第1位 进出口增速位居全国第6 长三角第1位 [1] 出口结构分析 - 机电产品出口2229 1亿元 增长18 5% 占全省出口总值71 9% [1] - 汽车(含底盘)出口46 1万辆 出口量全国第1 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量增加29 9% [1] - "新三样"产品出口371 3亿元 增长67 8% [1] - 自主品牌产品出口1559 8亿元 增长9 1% 占比50 3% 在全国省市中保持领先 [1] 贸易伙伴分布 - 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2484 9亿元 增长14 9% 占进出口总值54 2% 较去年同期提升3 8个百分点 [2] - 对东盟进出口617 1亿元 增长34 5% 对RCEP其他成员国进出口1182 5亿元 增长23% [2] - 对欧盟进出口613 2亿元 增长20% 对日本进出口241 7亿元 增长28 1% [2] 特色产品出口 - "新三样"产品出口至其他金砖国家116 2亿元 增长138 4% 占该类产品出口总值31 3% [2] - "新三样"产品出口至共建"一带一路"国家165 5亿元 增长98 7% 占比44 6% [2] 综合保税区表现 - 综合保税区进出口794 5亿元 同比增长31 6% 高于外贸平均增速16 4个百分点 [2] - 对全省外贸增长贡献率达31 6% 成为引领安徽开放性经济发展的重要平台 [2] - 推行"空车智能识别"系统后 70%空车实现卡口自动验放 时效提升83% [3] 物流通道优化 - 合肥新桥国际机场创新"空侧直通"监管模式 单票货物转运时间从2小时压缩至15分钟 [3] - "绿色通道+机坪直提"组合措施为进口半导体 生鲜产品提供"零等待"通关保障 [3]
九安医疗收盘上涨2.71%,滚动市盈率10.82倍,总市值182.63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5-13 12:28
股价与估值 - 5月12日收盘价为38.6元,涨幅2.71%,总市值182.63亿元 [1] - 滚动市盈率PE为10.82倍,静态PE为10.94倍,市净率0.85倍 [1][2] - 行业平均PE为49.84倍,静态PE为45.68倍,市净率4.61倍,行业中值PE为36.59倍 [1][2] - 在医疗器械行业中,公司PE排名第32位 [1] 机构持仓 - 截至2025年一季报,共有36家机构持仓,包括32家基金、3家其他机构、1家社保 [1] - 合计持股17452.56万股,持股市值73.37亿元 [1] 业务概况 - 公司专注于家用医疗器械研发、生产及销售,以及云平台系统及服务 [1] - 逐步转型为互联网+医疗解决方案提供商 [1] - 主要产品包括Health系列产品、非自主品牌产品、传统硬件产品、互联网医疗产品及服务、新零售业务 [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报营业收入5.07亿元,同比下降33.49% [1] - 净利润2.66亿元,同比增长7.62% [1] - 销售毛利率为70.46% [1] 行业对比 - 行业总市值平均为105.51亿元,中值为46.93亿元 [2] - 同行业可比公司中,天益医疗PE(TTM)为-1742.06倍,澳华内镜PE(TTM)为-602.36倍,诺唯赞PE(TTM)为-409.62倍 [2] - 华大智造总市值最高,达318.43亿元 [2]
梦百合(603313)2025年一季报点评:盈利显著改善 美国工厂优势凸显
新浪财经· 2025-05-09 08:32
核心观点 - 受益跨境电商业务盈利改善,利润表现亮眼,海外工厂优势有望进一步扩张 [1] 盈利预期与估值 - 上调2025-2027年盈利预期,预计EPS为0.49/0.57/0.77元(原2025-2026年为0.41/0.49元) [2] - 给予2025年20xPE,上调目标价至9.84元,维持"增持"评级 [2] 营收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营收20.43亿元,同比增长12.31% [2] - 北美主营业务收入10.20亿元,同比增长10.04%,美国工厂产能利用率提升,美东美西工厂保持盈利 [2] - 欧洲主营业务收入5.13亿元,同比增长17.36% [2] - 梦百合自主品牌内销线下、线上渠道收入同比增长3.45%和6.43% [3] - 境外线上收入同比增长64.46%,内生海外电商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超70%(剔除美国MOR及西班牙MATRESSES线上业务) [3] 盈利能力 - 2025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5872万元,同比增长196.22%,扣非归母净利润5822万元,同比增长206.80% [3] - 毛利率39.37%,同比提升0.84个百分点 [3] - 管理费用率降至5.96%(2022年为7.59%),同比下降0.99个百分点 [3] - 利息费用同比减少23.93% [3] 海外产能优势 - 产能全球化布局成型,实现本土化供应,海外渠道布局完善 [3] - 美东美西工厂运营良好,美西二厂建设中,美国产能储备充足 [3] - 关税战有利于公司美国本土产能优势发挥,提高市场份额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