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立体仓库
搜索文档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前三季度全国社会物流总额263.2万亿元 同比增长5.4%
智通财经网· 2025-10-29 18:11
核心观点 - 2025年前三季度中国物流行业呈现“稳中有进、质效提升”的发展态势,社会物流总额达263.2万亿元,同比增长5.4% [1][2] - 物流需求结构持续优化,工业品物流贡献率达81%,高端制造、绿色物流等领域增长强劲 [2][6] - 物流供给规模稳步扩张,物流业总收入10.5万亿元,同比增长4.7%,多式联运、航空物流等领域表现突出 [7][8][9] - 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比率为14.0%,同比下降0.1个百分点,降本增效成果巩固 [11][12] - 技术创新与模式升级驱动行业提质增效,新能源物流车、无人设备、数字化平台等应用加速 [14][15] 物流需求总量与结构 - 全国社会物流总额263.2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4%,各季度增速分别为5.7%、5.5%、5.2% [2] - 工业品物流总额同比增长5.6%,贡献率达81%,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需求增速快于工业品平均水平3.5和3.4个百分点 [2] - 进口物流总额同比下降1.0%,但三季度同比增速加快至3%,机床与集成电路进口物流量增速达13%和8.9% [3] - 单位与居民物品物流总额同比增长6.6%,三季度增速加快至8.0%,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长6.5% [4] - 再生资源物流总额同比增长15%,新能源汽车、锂离子动力电池、太阳能电池生产物流量分别增长29.7%、46.9%、14.0% [6] 物流供给规模与细分领域 - 物流业总收入10.5万亿元,同比增长4.7%,物流业景气指数均值50.6%,9月升至51.2% [7] - 铁路货运发送量39.1亿吨,同比增长2.8%,中欧班列开行超1.4万列,中亚班列开行超1万列,同比增长22.8% [8] - 航空货邮运输量740万吨,同比增长14.0%,新开国际货运航线169条,周增航班超352班 [9] - 电商物流总业务量指数9月为132.5点,环比回升1.1点,黄金周主题商品销售火热 [10] 降本增效与物流效能 - 社会物流总费用14.2万亿元,同比增长4.3%,与GDP比率14.0%,同比下降0.1个百分点 [11] - 运输费用8.1万亿元,同比增长4.7%,保管费用4.5万亿元,同比增长4.3%,管理费用1.6万亿元,同比增长2.1% [12] - 水运货物周转量同比增长5.6%,民航货物周转量同比增长16.5%,仓储物流设施利用率连续处于50%以上 [12] - 铁水联运集装箱货物发送1277.8万标箱,同比增长16.9%,上海港海铁联运业务量同比增长18% [13] 技术创新与模式升级 - 无人叉车在移动机器人智能设备中占比约18%,增速约20%,无人机制造销售收入同比增长69.8% [14] - 新能源轻卡累计销售121929辆,同比增长88%,多家快递企业投入超千辆无人车 [14] - 重点物流企业一体化物流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4.7%,铁路网络货运平台入驻汽车14.3万辆,完成铁公联运运量2.42亿吨 [15] 物流服务价格与微观主体 - 9月公路物流运价指数105.1点,环比回升0.01%,快递服务单票价格环比回升0.02% [16] - 沿海(散货)综合运价指数月平均值1006.71点,环比下跌5.9% [16] - 重点物流企业物流业务收入同比增长4.5%,每百元营业收入成本下降0.2元,收入利润率回升至3.3% [18]
广交会观察:中国企业优化市场布局 打开外贸新空间
中国新闻网· 2025-10-17 19:52
10月17日,第138届广交会在广州继续举办。图为境外采购商正在观看中国企业展出的激光切割机。 中新社记者 程景伟 摄 在广东省鑫全利激光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展位,一款三维五轴多功能切割机轻松实现对100毫米钢板的切 割穿孔,耗时不到8秒,现场吸引不少境外采购商围观洽谈。据李海波介绍,这款激光切割机搭载智控 系统,具备图形编程功能,还能实时监测能耗等数据。 "很多新兴市场国家正处于工业转型发展期,对先进制造装备需求上升。"李海波称,激光切割机属于工 业母机,中国的激光切割机技术水平已经足以媲美欧美国家,且价格上更有竞争优势。近年来,中国国 内很多企业的激光切割机出口呈现增长态势,尤其是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受到欢迎。 中国海关总署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中国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17.37万亿元 人民币,同比增长6.2%,占进出口总值的51.7%,比重提升了1.1个百分点。 在智能物流解决方案领域,参展广交会的中国企业表现亮眼。江苏徐州天辰货架制造有限公司携自动化 立体仓库及四向穿梭车亮相。该公司国际事业部经理韩硕介绍,这款四向穿梭车采用智能导航系统和模 块化设计,可根据客户需求灵活调整路径 ...
音飞储存上半年净利润逾6000万元 积极深化与行业头部企业战略合作
证券时报网· 2025-08-29 19:58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5.43亿元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234.71万元 [1] 战略合作拓展 - 与行业知名企业签署线缆行业智能工厂建设战略合作协议 通过智能仓储与智能制造技术融合打造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 [1] - 合作预计使客户人工成本下降60% 库存积压减少30% 能耗降低25% 订单交付周期缩短40% 设备故障率下降50% 质量追溯效率提升80% [1] - 与京东工业达成战略合作 覆盖工业品采购 智慧物流 市场拓展 技术对接 金融服务等领域 共建数智供应链生态体系 [1] 技术创新与解决方案 - 子公司罗伯泰克为工业视觉龙头企业打造"双库协同+智能调度"仓储解决方案 破解万级SKU管理难题 [2] - 方案实现料箱出入库效率2000箱/小时 托盘180托/小时 存储容量提升3.2倍和2.5倍 推动人工拣选向自动化转型 [2] 产能规模与产业布局 - 拥有六大生产基地覆盖国内外(南京江宁 南京溧水 安徽马鞍山 江西景德镇 苏州及泰国) 总面积超600亩 [2] - 具备年产货架20万吨 穿梭车5000台套 堆垛机2000台套的产能规模 综合产能位居行业前列 [2] 品牌与市场体系 - 通过"音飞"与"罗伯泰克"双品牌战略构建全球市场立体化品牌体系 形成显著协同效应 [2] 行业认可与政企合作 -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物流装备专业委员会赴江西音飞调研 重点考察自动化立体仓库和智能搬运机器人创新成果 [2] - 政企双方就建立联合创新中心 开展标准制定 组织示范项目等达成多项合作意向 [2]
2025年中国自动化物流设备行业政策、产业链、发展现状、细分市场及未来趋势研判:政策赋能与科技驱动并进,自动化物流设备迈向智能化、绿色化新征程[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6-23 09:27
行业概述 - 自动化物流设备是现代智慧物流体系的核心基础设施,具有自动化、智能化、高效化特征 [1] - 行业在电子商务爆发式增长和制造业智能化转型推动下迎来发展机遇 [1] - 2024年行业规模达1166.8亿元,同比增长16.23% [1][10] - 主要设备包括仓储设备、搬运设备、分拣设备、包装与码垛设备、信息管理设备 [2][3] 发展历程 - 20世纪80-90年代为萌芽期,依赖进口技术 [4] - 2000年后本土企业开始自主研发AGV、自动化仓储设备 [4] - 2010年后电商爆发推动智能分拣、无人仓技术普及 [4] - 2020年至今进入智能化阶段,AI、5G技术赋能无人配送和柔性自动化 [4] 政策环境 - 国家出台《"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十四五"现代物流发展规划》等政策 [6] - 政策推动智能仓储、无人搬运、自动分拣设备在制造、零售、医药领域规模化应用 [6] 产业链 - 上游为钢材、铝材、塑料等原材料及传感器、伺服电机等零部件 [8] - 中游为智能仓储设备、智能输送设备、自动分拣装备等制造环节 [8] - 下游应用涵盖快递物流、电子商务、服装、医药、智能制造等行业 [8] 市场现状 - 2024年移动机器人市场规模289亿元,同比增长36.32% [12] - 自动分拣设备市场规模330.5亿元,同比增长14.82% [12] - 码垛机器人市场规模315.2亿元,同比增长16.78% [12] 竞争格局 - 国际巨头如日本大福、德马泰克主导高端市场 [14] - 本土龙头企业如诺力股份、昆船智能布局全产业链 [14][16][18] - 专业化企业如今天国际、中科微至在细分领域建立优势 [14] 重点企业 - 诺力股份2024年营收69.79亿元,仓储物流车辆及设备收入37.15亿元(+4.77%) [16] - 昆船智能2024年营收20.02亿元,智能物流系统及装备收入8.64亿元(-18.52%) [18] 发展趋势 - AI、物联网、5G技术推动智能仓储、无人配送、自动化分拣系统应用 [20] - 电动叉车、可降解材料等绿色环保措施成为发展方向 [21][22] - 产业链整合加速,企业加强全球化布局参与国际竞争 [23]
研判2025!中国自动化立体仓库行业发展历程、产业链、发展现状、竞争格局和发展趋势分析:电商需求驱动,我国自动化立体仓库建设驶入快车道[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5-13 09:27
自动化立体仓库行业概述 - 自动化立体仓库(AS/RS)是一种集成机械、电气和计算机技术的现代化仓储系统 通过高层立体货架储存物资 并利用计算机管理和自动控制设备进行存取作业 [2] - 系统组成包括货物储存系统(立体货架货格)、货物存取和传送系统(堆垛机、输送机等)以及管理控制系统(计算机管理) [2] - 分类方式包括按储存物品特性(常温、低温、防爆型)、建筑形式(整体式、分离式)和货架形式(单元货架式、贯通式等) [4] 行业发展历程 - 自动化立体仓库最早出现在美国 日本自20世纪60年代中期快速发展 成为全球保有量最多的国家之一 [6] - 中国于1973年研制首座计算机控制立体仓库(高15米) 1980年投入运行 但早期应用受限 [6] - 行业发展阶段:1985-1995年初步发展(PLC控制技术) 1995-2005年高速发展(激光测距技术 年均增长40套) 2005年后进入成熟阶段(年均需求90套) [6] 产业链结构 - 上游包括硬件设备供应商(货架、分拣机、AGV、堆垛机等)和软件技术提供商(WMS、WCS系统) [8] - 中游为系统集成商 整合硬件和软件形成完整仓储系统 [8] - 下游应用领域涵盖电商、零售、医药、烟草等行业 [8] 市场规模与增长 - 中国自动化立体仓库保有量从2019年的6000座增长至2024年的11000座以上 五年新增超5000座 [1][14] - 立体仓库面积从2020年的3.45亿平方米增长至2024年的4.5亿平方米 年复合增长率6.9% [16] - WMS市场规模从2019年的26.7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75.8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23.21% [10] 驱动因素 - 电商行业快速发展:2024年中国电子商务交易额达46.4万亿元(2017年为29.16万亿元) 推动自动化立体仓库需求 [12] - 技术优势:提升仓库空间利用率 降低劳动强度 减少错误率 并缩短客户等待时间 [12] 竞争格局 - 行业由大型仓储设备生产商主导 包括北自科技、苏州德力、音飞储存、华晟智能、东杰智能等企业 [18] - 北自科技2024年智能仓储物流系统营业收入12.74亿元 同比增长36.91% [19] - 音飞储存自动化系统集成营业收入从2020年的3.9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12.12亿元 2024年上半年达4.95亿元 [21] 技术发展趋势 - 智能化升级:通过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实现货物识别、资源优化和远程维护 [23] - 柔性化设计:采用模块化、可扩展系统适应多样化需求 [24] - 微型化布局:在城市中心建立微型履约中心(MFC)或零售场所建立微型仓储中心(MWC)以提升交付效率 [25] 国际对比与潜力 - 中国自动化立体仓库保有量(11000+座)较发达国家仍有差距 美国(20000+座)、日本(38000+座)、德国(10000+座)表明未来增长空间广阔 [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