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干

搜索文档
铆足劲拼生产!从化荔枝加工量将突破2万吨
南方农村报· 2025-07-15 12:02
从化荔枝加工产业概况 - 从化区进入荔枝上市后段,特晚熟品种槐枝、流溪红荔等大量上市 [2][3] - 2023年从化荔枝总产量7.35万吨,加工量约2万吨,加工率27% [39][40][41][42] - 产业链延伸至保健品、化妆品领域,开发荔枝多糖提取、荔枝面膜等高附加值产品 [45] 主要加工企业生产情况 广州市顺昌源酒业有限公司 - 连续多天抢收荔枝,最高日收购量超10万斤 [4][5] - 荔枝清汁通过管道输送至发酵罐,加工高峰期将持续半个月以上 [6][7] 广州市从化华隆果菜保鲜有限公司 - 采用冻眠锁鲜技术,保鲜期突破1年,实现错峰上市 [17][18] - 2023年荔枝速冻原料加工储备与冻眠鲜荔枝总量5000吨,其中从化荔枝占比超90% [19] 广州佳荔干鲜果食品有限公司 - 烘干房昼夜不停加工荔枝干,2023年计划加工4000吨鲜果 [26] - 加工流程包括初步烘干使荔枝脱水30%,后置入冷库延长保质期 [29][30] 广州喜丰乐收农产品有限公司 - 2023年累计收购1000吨鲜荔枝用于加工荔枝干 [32] - 采用二次烘干工艺,初步脱水后冷藏保存 [30][31] 广州浩恩奉仕食品有限公司 - 研发荔枝爆珠产品,将荔枝汁包裹在爆珠内,产品出口至俄罗斯等国 [35][36][37] 加工技术及产品创新 - 冻眠锁鲜技术产业化,打破季节性销售限制,填补国内秋冬季荔枝市场空白 [17][18] - 开发荔枝冻干、荔枝红茶、荔枝米酿等多样化加工品 [33] - 传统加工品包括荔枝干、荔枝酒,新兴深加工品包括荔枝果汁、荔枝酥等 [44]
研判2025!中国荔枝行业发展历程、产业链、种植面积、产量及未来趋势分析:荔枝市场空间广阔,产量将增至365.04万吨[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7-03 09:35
荔枝行业概况 - 荔枝为无患子科植物,原产于中国南部,是亚热带果树,常见品种包括妃子笑、白糖罂、糯米糍等 [3] - 荔枝具有显著的"大小年"特性,2024年恰逢小年,全国产量172.79万吨,同比减产47% [1][18] - 2025年主产区成花率良好,早熟品种平均成花率90%,中晚熟品种88.5%,新品种87.4%,预计产量将达365.04万吨,同比增幅111.26% [1][18] 种植区域分布 - 中国荔枝主要分布于广东、广西、海南等六省区,广东种植面积403.27万亩,占比51.36%,其中茂名约140万亩 [16] - 2024年广东产量87.64万吨,占比49.21%,广西41.61万吨占比23.36%,海南17.5万吨占比9.83% [19] - 预计2025年广东产量206.26万吨,广西114.51万吨,海南18.4万吨,福建13.26万吨 [19] 主要品种产量 - 2024年妃子笑产量62.79万吨居首,黑叶18万吨,怀枝9.35万吨,桂味5.05万吨 [22] - 白糖罂产量7.95万吨,糯米糍1.57万吨,新品种仙进奉1.67万吨,无核荔枝1.05万吨 [22] - 四川地区大红袍产量1.79万吨,展现区域差异化优势 [22] 产业链与政策 - 产业链涵盖种苗培育、种植、加工、销售等环节,下游包括深加工、冷链运输及文旅融合 [14] - 茂名市2025年推出荔枝定制工作方案,整合多方资源创新销售模式 [11][13] - 国家实施农产品"三品一标"行动,促进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农产品消费 [11][13] 企业格局 - 广东中荔农业集团拥有32000亩合作基地,构建完整产业链,2021年获评农业国际贸易高质量发展基地 [26][28] - 深圳百果园通过连锁零售网络占据消费终端主导地位 [26] - 广东泽丰园发展果蔬深加工产业,产品包括冻干荔枝、荔枝酥粒等,获得多项认证 [30] 发展趋势 - 未来将注重品种改良与品质升级,发展无核荔枝、冰荔等特色品种 [32] - 通过大数据和物联网技术应对气候风险,减少"大小年"现象影响 [33] - 消费市场向多元化发展,拓展深加工产品和国际市场,利用新零售渠道提升效益 [34]
岭南不仅有荔枝
叫小宋 别叫总· 2025-06-29 22:29
历史背景 - 岭南公司创始团队具有开拓精神 在集团成立前已将业务拓展至东南亚 包括荔枝及衍生品出口[4] - 集团成立后岭南公司凭借外贸优势长期保持最佳业绩 但当前国际形势对其冲击较大[4] - 公司需重构产品线、客户网络及贸易链条 转型过程存在阵痛期[4] - 额外承担两项任务:对接集团回购的外资子公司(存在管理体系差异) 以及向效益差的子公司直接转移利润[5][6] 地理劣势 - 水运条件逊于东方公司:依托第二大河流量 集团清淤投入较少 需自筹资金改善航道[9] - 地形限制明显:"七山一水二分田"格局导致土地资源紧张 厂区被城中村分割 被迫发展"工业上楼"模式[9] 半导体产业挑战 - 集团集中资源支持总部和东方公司发展半导体 岭南公司面临人才与产业基础短板[10] - 虽自主投入半导体 但单子公司难以支撑全产业链 且集团资源分配有限[10] - 拥有顶尖半导体人才(偏爱菊红色菊花) 但其与集团高层直接沟通 对内部传帮带意愿不足[10][11] 土建业务风险 - 集团各子公司均有土建业务 唯岭南公司下属孙公司出现"爆雷"事件 引发集团不满[12][13] 未来展望 - 集团上下认可岭南公司历史贡献(包括利润转移)与业务能力[15][16] - 预期其能适应国际环境变化完成转型 并借力顶尖人才突破半导体领域[17][18] - 市场信心重建将基于经济环境、商业氛围及荔枝等传统优势[18]
水平村见“高水平”:持续擦亮广东荔枝金字招牌的基层探索
南方都市报· 2025-06-25 14:27
荔枝产业种植技术 - 茂名高州荔枝园年产20多万斤荔枝,以鲜果销售为主同时加工生产荔枝干等食品[2] - 农业部门技术人员提供覆盖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的技术指导,被农户称为"农业110"[4] - 台风预警后技术人员指导抢收荔枝并做好病虫害防控,降低损失[2][3] 荔枝保鲜技术 - 小蜂嗡嗡公司日发货量达3万至4万件,采用水冷和压差预冷技术将荔枝果心温度快速降至0-5摄氏度[5][6] - 压差预冷技术可在2-3小时内完成降温,有效延长荔枝货架期[6] - 东莞大朗镇建设田头冷库,实现采摘后立即降温,显著延长保鲜期[6] 销售渠道建设 - 水平村修缮道路将泥巴路硬化成水泥路,运输效率大幅提升[7][8] - 建设通信基站解决农场信号覆盖问题,改善客户沟通条件[7] - 设立集中售卖点并对接电商平台,帮助果农产品更快对接市场[8] 科技赋能产业 - 使用农用无人机后200亩果园打药时间从1周缩短至半天[10] - 引入空气能高温热泵烘干机改进传统荔枝干烘焙工艺,提高安全性[12] - 开发荔枝干、荔枝雪糕等高附加值产品延伸产业链[13] 政府支持措施 - 政府组织各地推介活动提升"高州荔枝"品牌知名度[5] - 大朗镇开展31次专题调研走访5600多户居民和2400多家企业[9] - 政府协助企业解决用工问题,快速响应招工需求[13]
网红助“荔”,东莞荔枝成“顶流”!
南方农村报· 2025-06-21 16:02
东莞荔枝产业概况 - 东莞是"中国荔枝之乡",荔枝为当地种植面积最大、品种特色最鲜明的水果[2][3] - 优质荔枝品种占比超过90%,12个本地选育品种占全国新选品种的六分之一[12][13] - 全省重点推广的10个荔枝新品种中有4个源自东莞[14] 高端品种与技术创新 - "冰荔"特级果进驻北京SKP售价760元/斤,常供不应求[8][9][11] - 观音绿、岭丰糯等品种具有高焦核率等特色,形成高端"种业硅谷"[15][16][21] - 应用水肥一体化系统、重金属检测室等智慧农业设备,产量品质持续提升[18][19][20] 电商与直播销售 - 大隐庄园直播间团购销量突破3000份,多平台同步直播带动转化率[24][25][26] - 农户通过直播带货年销售额超百万,部分账号粉丝超10万[28][29] - "互联网+莞荔"模式为国内最早农产品电商案例之一,现直播预售成新趋势[36][37][38] 深加工与文创衍生 - 岭南荔园深加工品销售额占比达50%,推出荔枝醋、曲奇等全年可售产品[44][45][48] - 开发荔枝特饮咖啡、主题书吧等消费场景,延伸钥匙扣等文创IP[50][51][52][53] - 加工产品打入火锅等年轻消费场景,推动从应季特产向日常消费品转型[49] 政府与平台赋能 - 政府组织40+网络大V开展助荔活动,联动京东、顺丰等平台建立产销链路[57][58][63][67][68] - 构建"新农具+新农资+新农活"数字体系,推动产业集群化发展[69][70][71] - 通过国家荔枝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加速"土特产"向"金招牌"升级[74][75]
从土特产到文旅大IP,看荔枝撑起的深圳南山“甜蜜经济”
南方都市报· 2025-06-17 15:02
南山荔枝产业发展现状 - 南山荔枝2025年预计总产量近5000吨,种植面积达2.25万亩,早熟品种妃子笑6月6日上市,中迟熟品种糯米糍、桂味近期上市,果季持续至7月上旬 [2] - 南山荔枝2006年成为全国首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的荔枝产品,具有"焦核率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优"的品质特征 [2][7] - 物流企业顺丰增设150余个航空专线架次,开通海外"极速达"服务,实现荔枝24小时送达海外 [3] 荔枝产业链延伸与创新 - 京东物流和顺丰分别竞拍获得百年荔枝树采摘权与冠名权,顺丰实施"荔枝+"战略推动智慧物流与文旅融合 [5] - 开发荔枝干、荔枝酒、荔枝冰激凌、保健品等深加工产品,推出文创产品实现"四季好物"转型 [7] - 辖区企业联合研学机构推出"荔枝+教育"课程,涵盖古法制荔、文创设计等体验内容 [6] 文旅融合与品牌升级 - 2025年荔枝旅游消费季推出多条"荔枝+"主题路线,结合科技、文化、邮轮等场景打造全业态文旅体验 [5] - 举办公园音乐会、无人机灯光秀、"云端品荔枝"等配套活动,深圳人才公园设置荔枝品鉴区 [6] - 通过百年老树拍卖、IP冠名权交易等创新形式提升品牌溢价能力 [5] 市场拓展与消费趋势 - 冷链物流发展使南山荔枝形成全国性消费网络,东北等地通过电商实现稳定跨区域采购 [3] - 海外市场拓展至新加坡等国家,顺丰专项服务保障运输时效 [3] - 消费者评价显示品牌认知度显著提升,形成"深圳南山荔枝"的地域联想 [3][4]
救命!离开枝头就“自毁”,如何抢救?
中国食品网· 2025-06-16 11:55
剧版《长安的荔枝》热播与唐代职场共鸣 - 剧版《长安的荔枝》开播一周后因情节接地气且折射唐代职场打拼不易引发现代打工人深度共鸣成为热搜话题 [1] - 剧中"荔枝计划"展现唐代从岭南运输新鲜荔枝至长安的难题需解决缩短运程或延长保鲜时间两大核心问题 [1] 唐代荔枝保鲜技术创新 - 剧中角色李善德创新三种保鲜方法:分枝植瓮法通过培养运输中的荔枝枝干延长生长周期盐洗隔水法抑制微生物冰镇保鲜法增强低温效果 [2] - 保鲜技术突破帮助小吏完成使命将荔枝运抵长安 [3] 现代荔枝产业现状与挑战 - 2025年广东荔枝预计产量超160万吨同比2024年增长30%但流通过程损耗率达18%-30%年损失约40亿元 [5] - 荔枝鲜果出口仅占总产量0.3%主因高温季节果皮吸水受热导致腐烂及采后呼吸作用加速品质下降 [5] - 现代保鲜需低温恒温(2-4℃)且湿度控制在85-95%RH以延缓呼吸和乙烯释放 [7] 荔枝加工与全球化运输技术 - 荔枝加工历史悠久宋代已有荔枝膏等产品现代通过冷库冷藏和湿度控制(如百奥超声波加湿技术)实现出口欧美 [8] - 除湿热泵干燥系统可解决岭南水果易腐问题并应用于龙眼芒果等深加工提升经济效益 [10] 古今荔枝供应链对比 - 从唐代"一骑红尘"的昂贵运输到现代冷链技术普及荔枝已成为北方夏季常见水果且保鲜技术远超古代 [12]
“东方爱情果”广东荔枝二度入沪,全链对接长三角近40家主流采购商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09 22:53
广东荔枝产业产销对接与市场拓展 - 广东早熟荔枝5月北上上海,中熟荔枝6月接棒形成"双季联动"策略,延长市场供应窗口期[1] - 6月10日举办广东中熟荔枝上海采购商对接会,40家长三角采购商与广东主产区企业对接桂味、糯米糍等品种[1] - 通过上海平台辐射长三角核心市场,构建大湾区与长三角的农产品通道[1][2] - 广东荔枝品种结构完善,实现早中晚熟有序衔接,部分区域通过科学种植规划实现错峰上市[1] 荔枝深加工与产业链发展 - 广东已开发荔枝干、荔枝酒、荔枝气泡水等20多种加工产品,突破鲜果季节性限制[2] - 茂名形成完整荔枝加工产业集群,全产业链总产值超120亿元[2] - 高州拥有国内最先进荔枝榨汁生产线,日处理鲜果200吨[2] - 配套加工产业及冷链物流助力荔枝深入长三角市场,建立"高端化、品牌化"消费认同[2] 政府支持与区域合作 - 广东省农业农村厅推动产地与销区全链路合作,实现"产地有温度、销区有热度"[1] - 广东省驻沪办整合在沪粤商资源,推动冷链物流、品牌共建等项目落地[2] - 活动由广东省农业农村厅等多部门联合主办,覆盖广州、惠州、东莞等主产区[3] 采购商反馈与市场预期 - 上海采购商期待通过对接会达成合作,共同打造荔枝主题美食活动[3] - 上海及华东地区对高品质荔枝需求旺盛,是广东重要消费市场[2]
岭南荔枝借力文博会预售1.5万吨 惠州文化搭台经贸唱戏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3 17:58
惠州荔枝产业发展 - 惠州全市荔枝种植面积39.6万亩,占全省十分之一,占全市水果面积35%,以"桂味""糯米糍"等优质品种为主,百年以上古树3555株 [3] - 2024年挂果面积35.3万亩,预计产量12-13万吨,6月上旬至7月中旬批量上市 [3] - 荔枝产业已形成鲜果销售(75%)与加工(25%)双轮驱动格局,加工产品包括荔枝干、荔枝酒、荔枝醋等 [4] 品牌建设与市场拓展 - 打造"东方爱情果"文化IP,推动荔枝从农产品升级为文化符号,活动现场达成1.5万吨采购签约(含5000吨出口) [1][4] - 拥有"镇隆荔枝"和"罗浮山荔枝"两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七个"粤字号"品牌,18家出口备案基地及加工厂 [3] - 首批出口签约涵盖加拿大、RCEP成员国、中东、东南亚、北美及澳洲市场,涉及桂味、糯米糍等大宗品种 [5] 产销对接与物流支持 - 国内大宗采购达9900吨,包括首衡集团1300吨直供京津冀,祯州集团3000吨怀枝采购等 [5] - 顺丰速运设立60+临时集散点及106个村级站点,构建从产地到市场的全链条物流体系 [6] - 活动现场汇聚7家精深加工企业,展示荔枝酒、荔枝茶等多元化产品,推动产业链延伸 [6] 文旅融合与产业协同 - 发布五条荔枝文旅路线,如博罗县罗浮山(年产量3.5万吨)结合东坡文化打造旅游体验 [3] - 通过文博会平台衔接文化产业与乡村振兴,激发营销新活力 [1]
抢“鲜”上市 果园忙——广西灵山早荔上市见闻
新华社· 2025-05-23 10:30
荔枝产业概况 - 灵山县是全国重要荔枝主产区 种植面积达42万亩 拥有"三月红""妃子笑""白糖罂""桂味"等多个品种 形成早中晚熟梯次结构 [1] - 凤凰果场种植面积约200亩 今年总产量预计接近20万公斤 当前用工高峰期每天需雇用三十多名周边村民参与采摘 [1] - 当地不断优化品种结构 推广绿色种植 完善冷链设施 推动荔枝产业提质增效 [1] 生产与销售情况 - 早熟"三月红"荔枝已上市 果场每天采摘五六千斤 主要销往北京和上海等地 [1] - 电商渠道助力销售 农户反映"卖果不用愁" 部分果农种植的"桂味"荔枝挂果比往年多 [1] - 京东物流开通绿色通道 引进自动化分拣设备 组建百人客服团队 提供全方位保障服务 [2] - 采用冷链干线 高铁专列 航空直发等多种运输模式 实现省内"次晨达" 重点区域"翌日达" [2] 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 - 推进荔枝产业数字化转型 打造"智慧果园"体系 实现病虫害可视可控 果园施肥精准可调 [2] - 采用水肥一体机 虫情测报灯 孢子仪等设备 大幅提升种植管理效率 [2] - 面对持续干旱 通过人工增雨 物资支援 技术指导等措施保障稳产增收 [2] 产业链延伸与融合发展 - 开发荔枝干 荔枝酒 荔枝醋等系列产品 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3] - 构建以荔枝为核心的农业 加工 物流 文旅一体化发展格局 [3] - 计划6月举办荔枝文化旅游节 推出"沉浸式夜游""体育+旅游"等文旅新业态 [3] - 通过节庆活动打造"魅荔灵山"品牌 激活荔枝产业带动效应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