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特色农牧业
icon
搜索文档
文旅经济再创新高,四川文旅强县如何让产业“多点开花”?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30 11:44
旅游业绩表现 - 康定市共接待旅游人数1232.9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35.47亿元,同比增长7.36%和5.44%,旅游人次和收入均再创新高 [1] 旅游品牌与产品策略 - 着力打造“四季康定”旅游品牌以破解季节性瓶颈,夏季发展生态露营和高山徒步,冬季主打冰雪运动和温泉康养 [2] - 建设唐卡绘制和情歌文化实景演艺等藏文化沉浸式体验项目,并完善高端民宿、酒店和特色餐饮等配套服务 [2] - 打造“遇见贡嘎”精品线路、“钻石线路”、“黄金线路”和“经典徒步线路”等一大批旅行线路,连续举办六届康定情歌国际音乐节 [2] 商业模式创新与产业融合 - “一店多营、淡旺互补”模式成为小微文旅业态的生存智慧,例如咖啡馆在淡季举办“草原读书会” [3] - 构建“文旅+百业”生态路径,发展“生态+现代服务业+旅游”、“生态+现代农业+乡村旅游”和“生态+非遗文化+旅游”等模式 [3] - 紧扣“全域全业态”发展路径,推动“文旅+百业”,使康定连续三年跻身全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佳县 [3] 绿色工业发展战略 - 康定锚定绿色工业和能源产业作为发展重点,以平衡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 [6] - 锂矿资源丰富,甲基卡矿区已查明氧化锂资源储量229.15万吨,潜在资源量超350万吨,有望成为全球最大硬岩性锂辉石矿区 [6] - 集中力量推动宁德时代项目建成投产,力争锂产业年产值突破10亿元,打造锂电产业集群 [6] 清洁能源发展现状 - 以大渡河流域为重点开发水能资源,2024年全市统调上网电量高达261.35亿千瓦时,完成产值68.76亿元 [6] - 通过“清洁能源+绿色矿业”双轮驱动,已开发水电687万千瓦,规划光伏340万千瓦,两条特高压线路助力电力外送 [7]
西藏立足特色培育产业体系
经济日报· 2025-10-18 18:30
经济日报拉萨10月17日讯(记者代玲)西藏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召开以来,特色农牧、清洁能源、文化 旅游、高原轻工业等产业蓬勃发展,现代化产业体系初步建立,西藏自我发展的能力不断提升。 西藏将青稞作为推动产业振兴的重要产业之一,不断强化政策引领和项目支持。西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厅长张会明说,西藏构建了全国首个青稞产业技术体系,培育出藏青系列、喜玛拉系列等78个优质品 种;开发出青稞产品4大类80余个品种,培育市级以上龙头企业38家。 那曲市色尼区达嘎普村运行着全球海拔最高、西藏容量最大的独立构网型储能项目——西藏开投色尼区 达嘎普独立构网型储能电站。西藏开投那曲河水电公司副总经理王伟彬介绍,自去年底投运以来,截至 今年9月中旬,累计上网电量超9500万千瓦时。 围绕清洁能源产业发展,近年来,西藏加快建设国家清洁能源基地,按照"一基地、两示范"能源发展新 格局,强化清洁能源产业招商和地方服务,统筹推进清洁能源产业园建设。去年8月份,山南市建成并 投产西藏首个清洁能源装备产业园——中车山南清洁能源装备产业园。中车株洲所西藏分公司市场部部 长陈戈说,产业园投产至今,已实现工业产品销售2300多万元。 文旅产业也呈现出蓬 ...
宁夏农民收入四成以上来自特色产业
中国新闻网· 2025-10-17 16:53
宁夏农民收入四成以上来自特色产业 中新网银川10月17日电 (记者 于晶)10月17日,记者从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获悉,"十四五"以 来,宁夏聚焦枸杞、牛奶、滩羊等特色农牧业,大力推动特色农牧业区域化布局、链条化升级、集群化 发展,肉牛、滩羊饲养量和奶牛存栏分别达到252万头、1435万只、87万头,冷凉蔬菜面积达319万亩。 2024年,宁夏农林牧渔业总产值933.7亿元、一产增加值451.2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015元, 较"十三五"末分别增长32.8%、33.5%、36.9%,农民收入40%以上来自特色产业。 宁夏全面推行省级领导包抓和"六个一"工作机制,出台现代农业"十强行动"等政策措施,建立支农资金 稳定增长机制。2024年中央和宁夏涉农资金投入达127.8亿元,较"十三五"末增长16.4%。 "我们先后争取资金11亿元,实现'六特'产业国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全覆盖。"宁夏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 人介绍,宁夏聚力"生产+加工+科技+绿色+品牌"一体化建设,推进全产业链壮大、全价值链开发,累 计建设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8个、产业强镇22个,创建县区(乡镇)数量比重均居西北首位。 同时,宁夏大 ...
宁夏扎实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
央视网· 2025-10-09 20:39
宁夏是全国唯一全境属于黄河流域的省份。"十四五"以来,宁夏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加快构建体现宁夏优势、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 系,已建成现代煤化工、新型材料、特色农牧业三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培育高端装备制造、清洁能源等百亿级产业链,大力发展大数据算力、人工智能、生 物技术等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比提高到8.6%。 以科技创新赋能高质量发展。"十四五"以来,宁夏组织实施东西部科技合作项目超2000项,带动约1000家区外创新主体、1万多名区外人才参与宁夏科 技创新,新建宁夏高等研究院、六盘山和贺兰山两个实验室,实现高能级创新平台"从无到有"的突破。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十四五"期间,宁夏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 ...
农业农村部:大力支持西藏特色农牧业发展
新浪财经· 2025-09-02 18:43
行业政策支持 - 大力支持西藏特色农牧业发展 聚焦青稞 牦牛 藏香猪等特色产业 [1] - 加快补上产品加工 冷链物流 品牌营销等短板 [1] - 推进农牧业特色化 绿色化 品牌化 优质化发展 [1] 产业振兴措施 - 指导支持西藏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抓好考核评估发现问题整改 [1] - 提高监测预警和精准帮扶效能 做实做细就业帮扶 产业帮扶和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 [1] - 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底线 [1] 乡村振兴规划 - 大力支持西藏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 [1] - 立足地域条件和民族特色 围绕乡村道路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教育 医疗 养老等民生关切 [1] - 谋划实施更多小而精 小而美的民生项目 建设富有高原特色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1]
习言道|讲好新时代西藏故事
中国新闻网· 2025-08-21 08:13
政治与社会稳定 - 强调保持西藏政治安定和社会稳定 [4][5] - 要求促进民族团结和宗教和顺 [5] - 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和加强党的建设 [19] 经济发展与产业方向 - 推动西藏高质量发展需从实际出发并发展高原特色优势产业 [16] - 重点发展特色农牧业和清洁能源产业 [16] - 持续发展资源加工业并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 [16] - 促进文旅产业融合 [16] 文化教育与民族交流 - 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9] - 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和中华民族发展史宣传教育 [9] - 广泛宣传西藏自治区60年来的辉煌成就并讲好新时代西藏故事 [9] - 积极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并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11] - 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并推动西藏与内地经济、文化、人员双向交流 [11] 宗教事务管理 - 按照系统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和加强宗教事务治理法治化的要求 [14][15] - 引导藏传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15]
习近平: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 努力建设团结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
中国基金报· 2025-08-20 19:47
政治与战略方向 - 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 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 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 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 [1] - 持续深入抓好稳定 发展 生态 强边四件大事 努力建设团结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 [1] - 治藏稳藏兴藏首先要保持西藏的政治安定 社会稳定 民族团结 宗教和顺 [1] 经济发展与产业建设 - 因地制宜发展高原特色优势产业 包括特色农牧业和清洁能源产业 持续发展资源加工业 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 [2] - 促进文旅产业融合 有力有序有效推进雅下水电工程 川藏铁路等重大项目建设 [2] - 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2] 社会民生与生态建设 - 扎实做好就业 教育 医疗卫生 社会保障 养老 托幼等民生工作 提升各族群众获得感 幸福感 安全感 [2] -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协同推进降碳 减污 扩绿 增长 守护好世界屋脊和亚洲水塔 [2] - 继续做好定日县灾后重建工作 [2] 民族团结与文化认同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加强党史 新中国史 改革开放史 社会主义发展史 中华民族发展史宣传教育 [1] - 广泛宣传西藏自治区60年来的辉煌成就 讲好新时代西藏故事 引导各族干部群众增进五个认同 [1] - 积极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 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1] 党的建设与治理体系 - 始终坚持党的领导 加强党的建设 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 引导各族干部群众听党话 跟党走 [3] - 大力弘扬老西藏精神和两路精神 坚持严管厚爱统一 激励约束并重 引导广大党员 干部和各类人才奋发进取 [3] - 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 坚持正风肃纪反腐相贯通 一体推进不敢腐 不能腐 不想腐 营造风清气正政治生态 [3]
宁夏中卫打造特色农业品牌
经济日报· 2025-08-17 09:24
行业规模与经济效益 - 硒砂瓜种植面积达42.7万亩 总产量110万吨 总产值18.37亿元[1] - 品牌价值达35.98亿元 十年间瓜农户均收入从万元增至10万元[1] -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上半年同比增长5.9%[2] 产业发展模式 - 构建"科研院校+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产业联合体[2] - 建成全国首个硒砂瓜质量安全溯源体系 培育100余家生产经营主体[1] - 通过规模化建设与集约化生产提升产业化经营水平[2] 品牌建设与市场拓展 - 实施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 建设精品农产品展销店[1] - 从提篮小卖转向品牌强农 精准把握市场趋势[1] - 枸杞与肉牛产业协同发展 形成全产业链增值效应[1] 战略规划方向 - 围绕"大规划 大基地 大融合 大发展"工作思路[1] - 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优势产业 健全联农带农机制[2] - 通过延链条 优品质 拓市场实现产业振兴[2]
雪域高原活力涌动
经济日报· 2025-07-29 05:44
央企在藏投资 - 16家央企与西藏签署75个产业项目投资协议 预计2027年底前完成投资999亿元 [1] - 2021年以来央企在藏累计投资项目8833个 完成投资1457.86亿元 [1] - 中国铁建为江达县打造特色文旅小镇项目 探索城镇化与文旅业协调发展新模式 [1] 特色产业发展 - 央企聚焦清洁能源、特色农牧业、文化旅游业等优势产业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2] - 东方电气、中国建材研发高海拔地区新技术 多个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投入应用 [2] - 中国中化、中粮、国药推动青稞、牦牛、藏药材全产业链开发 [2] - 中国旅游集团、华侨城开发旅游项目 吸引海内外游客进藏 [2] - 中石化产业援藏案例"卓玛泉"饮用水通过加油站渠道全国销售 直接带动800余人就业 [1] 能源与基建 - 国家电网"十四五"在藏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45亿元 投运拉萨500千伏等重点工程 [2] - 青藏/川藏电力联网工程外送西藏清洁电力 累计外送电量超160亿千瓦时 [2] - 中国电信/联通/移动加快5G建设 实现县级以上宽带千兆全覆盖 [3] 生态与民生 - 20余家央企参与拉萨南北山绿化工程 累计捐赠4.57亿元 植树5.74万亩 [3] - 央企在教育、医疗、人居环境等领域实施民生工程 吸纳西藏籍高校毕业生就业 [3] - 央企在工程项目中优先吸纳当地群众 带动就业增收 [3]
青海举办特色农牧业品牌推介及签约会
中国新闻网· 2025-06-27 00:49
青海省特色农牧业发展 - 青海省举办"净土青海·高原臻品"品牌推介会,展示绿色有机农牧业成果和投资前景 [1] - 活动现场达成12项合作,涉及数字农业、精深加工、冷链物流等产业链关键环节 [1] - 签约项目包括中荷数字农业科技示范中心建设、现代化光伏畜棚应用等前沿领域 [1] 青海农牧业优势 - 青海省农业农村厅强调当地绿色有机优势明显,产业发展基础坚实,标准体系不断完善 [1] - 青海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世界四大超净区"之一,自然环境独特,农牧产品具有"天然、绿色、有机"特质 [1] - 当地年平均气温零下5至8摄氏度,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病虫害少、土壤有机质含量高 [1] 市场表现与输出 - "青字号"农畜产品以高品质、高端化著称,深受消费者好评 [2] - 西宁市年均向粤港澳大湾区及北京、上海、浙江等地输出蔬菜45万吨以上,牦牛藏羊肉3万吨以上,农畜加工产品近10万吨 [2] - 西宁市重点推介名特优新农产品,旨在扩大特色优质农畜产品市场影响力 [2] 合作与投资机会 - 青海省农业农村厅呼吁投资者在农牧产业发展、农畜产品加工销售等领域展开合作 [2] - 高原农牧业正加快向高质量发展转型,"世界屋脊"成为"品质高地","生态净土"释放"有机魅力"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