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蚁小保
icon
搜索文档
蚂蚁保首次发布年度消保工作报告:“AI+人工”模式创新 全面守护消费者权益
证券日报网· 2025-09-25 16:56
AI技术在消费者保护工作中的应用 - 公司率先将AI技术应用于消保工作 采用AI+人工结合模式提升体系化和力度[1] - 智能保险顾问蚁小保内测期间解答用户2万多个保险疑问[1] - AI智能核保辅助用户确认健康状况符合投保条件 若健康告知阅读时间低于15秒会主动提醒[2] - 2024年平台发出健康告知阅读提醒1.4亿人次[2] - AI智能核保2024年发出312万人次的重复投保提醒[2] - 试点机构阳光财险81%门诊险和50%住院医疗险实现秒级结论审核[3] 理赔服务与纠纷处理机制 - 公司与十多家保司共建高品质理赔服务安心赔 承诺理赔速度保障和全程协赔[2] - 2024年健康险理赔领域合作保司向消费者赔付92亿元 理赔人次达725万[2] - 建立AI自助解读+真人协赔专家多元纠纷化解体系 AI自助解读为221万用户提供理赔结论解读 自助解决率96%[4] - 真人协赔专家2024年服务9.4万名用户 协赔化解率达99%[4] - 高复杂度理赔案件通过送调机制转送浙江省银行业保险业人民调解委员会[4] 消费者教育与特殊群体保护 - 公司针对老年人 新市民 偏远地区等重点群体制定差异化方案[5] - 构建以保险科普课 保险漫画词典 线上科普基地为核心的教育体系[5] - 2024年累计科普教育用户近两千万人次[6] 行业影响与发展方向 - 公司示范金融消保工作从被动合规转向主动管理 提升消费者获得感和安全感[4] - 消费者保护工作融入业务全流程 推动保险行业高质量发展[3] - 保险行业消费者保护工作正步入大消保时代[4]
蚂蚁保发布年度消保工作报告:AI全面加持消保工作 构建“大消保”工作格局
证券日报网· 2025-09-25 16:20
AI技术在消费者保护工作的应用 - 公司率先将AI技术应用于消保工作 采用AI+人工结合模式提升体系化和力度[1] - 上线智能保险顾问蚁小保 内测期间解答超2万个保险疑问[1] - AI智能核保辅助健康条件确认 2024年发出1.4亿人次健康告知阅读提醒[2] - AI系统主动识别重复投保 2024年发出312万人次重复投保提醒[2] 理赔服务与纠纷处理机制 - 与十余家保司共建安心赔服务 2024年健康险赔付92亿元 理赔725万人次[2] - 试点秒赔服务 阳光财险81%门诊险和50%住院医疗险实现秒级审核[3] - 建立AI自助解读+真人协赔专家体系 2024年AI自助解读服务221万用户 自助解决率96%[4] - 协赔专家2024年服务9.4万名用户 化解率达99% 另设送调机制处理复杂案件[4] 消费者教育与社会责任 - 针对老年人/新市民/偏远地区制定差异化方案[5] - 构建保险科普课/漫画词典/线上基地教育体系 2024年科普教育近2000万人次[5] 行业影响与发展方向 - 公司实践推动行业从被动合规转向主动管理[4] - 通过技术创新构建大消保工作格局 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3]
云姨夜话丨财富正随AI开启一场新的迁徙
齐鲁晚报· 2025-09-14 22:35
王坚背景与AI愿景 - 王坚于2008年9月加入阿里巴巴集团担任首席架构师 专注于虚拟现实、智能人机交互及航空心理学领域研究 [2] - 王坚提出AI和计算是人类探索深空的必需品 强调人工智能不应局限于手机和电脑而应拓展至太空领域 [2] - 王坚个人财富达55亿元 [3] 中国财富管理市场概况 - 截至2024年底中国个人金融资产规模达205万亿元 成为全球第二大财富管理市场 [3] - 未来5年中国财富管理市场复合增长率预计维持在10% 市场发展空间巨大 [3] AI在财富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 生成式AI重塑财富管理技术边界 具备数据智能、情绪共鸣和多体协同的"拟人化"陪伴能力 [4] - AI广泛应用于投研自动化、风险预警和合规监管 推动行业向高效、透明、普惠方向发展 [4] - 70%机构投资用户使用AI工具 其中64%为偶尔使用 深度使用比例仅7% 显示专业场景潜力巨大 [5] - 传统财富管理服务受限于人力 存在个性化、科学性和投后跟踪不足的问题 [5] 蚂蚁集团AI产品与生态进展 - AI健康管家AQ累计服务用户超1.4亿 其中近60%来自三线及以下城市和乡镇 [5] - 蚂蚁财富开放平台升级至3.0 面向金融机构开放AI投研助手、AI运营助手和AI内容创作助手三大专业工具 [5] - 平台已有超百家基金、券商、银行等金融机构注册使用AI助手 [6] - 1.0阶段开放自运营场景和AI决策参谋工具 2.0阶段搭建理财社区、直播及AI服务矩阵 3.0阶段实现全场景开放 [6] - 蚂蚁数科安全风控产品蚁盾服务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 成为多国银行及电子钱包核心风控技术 [6] 金融科技AI创新产品 - 支付宝发布行业首个AI支付产品"支付宝AI付" 支持语音指令完成交易 [6] - 蚂蚁保推出智能保险顾问"蚁小保" 提供产品解读、方案配置和理赔办理服务 [6] - 国泰海通推出券业首款全AI智能APP"灵犀" 搭载数字人直播技术实现实时互动答疑 [6] - 平安银行联合头部基金公司打造"银基开放平台" 通过AI驱动的"Masters"模型筛选优质基金产品 [6] AI技术发展焦点与趋势 - 机构用户重点关注AI在非结构化数据处理、研报生成和交易信号挖掘方面的效率提升 [7] - 中国有望在政策与场景双轮驱动下形成全球领先的AI财富管理生态 实现从模型驱动到场景落地的全面领先 [4]
保险业进入AI应用转型之年,开启“体验制胜”新周期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9-14 20:24
行业趋势 - 保险业进入AI应用转折之年 2025年是AI在保险业应用的转折之年[1][2] - AI技术性能突破与成本下探推动行业迈入智能化变革关键阶段 全行业应用从寡头或小众运用变成普惠技术[1][2] - 行业创新重点从效率提升转向价值创造维度的体验制胜[1][3] 应用渗透范围 - AI全面渗透保险业务上中下游 下游主流保险公司与互联网机构 中游工具类服务商 上游数据领域均已实现广泛布局[2] - 技术快速落地销售 核保 理赔 客服等多元场景 功能适配度高且布局便捷[2] - 正在应用大模型与未来一年计划应用的机构占比持续攀升 加速迹象显著[2] 应用阶段划分 - 效率提升阶段是当前大多数保险公司落地最多场景 效果显著[3] - 价值创造阶段通过强大数据分析和客户洞察力实现 正处于不断试验发展期[3] - 深度决策阶段仍处于探索阶段 保险机构态度偏谨慎[3] 具体应用案例 - 蚂蚁保发布智能保险顾问蚁小保 提供产品解读 方案配置和陪伴式理赔服务 保证专业性严谨性合规性[4] - 镁信健康一码直付平台实现先就医后付费免材料的商保直付服务 系统30秒完成审核与保险责任匹配[4] - AI全面融入承保 理赔 营销 客户服务等核心环节 提升运营效率并优化客户体验[4] 服务模式创新 - AI+人工协同成为主流服务范式 AI解决效率问题 人工增强共情体验[5][6] - 健康险客服对话涉及保险合同严谨性要求 人工在监管要求 适老化服务 复杂纠纷处理场景不可替代[5][6] - 未来保险服务实现效率与温度平衡 标准化需求靠AI 个性化场景保留人工服务[6] 发展挑战与建议 - AI模型仍处早期进化阶段 需与行业私域知识结合才能承担专家级任务[6] - AI转型需以一把手工程定调 优先从降本增效防控风险的刚需项目突破[7] - 需深度挖掘数据价值 积累激活保险医疗数据 加大AI人才培养[7]
金融科技AI进行时:创新应用加速落地,青年人才涌现
国际金融报· 2025-09-13 21:09
金融科技AI应用创新 - 支付宝推出国内首个AI付 打通智能体内下单与支付全链路 用户可通过语音交互在瑞幸小程序或App完成下单支付[5] - 支付宝与Rokid、雷鸟合作推出全球首个智能眼镜"看一下支付" 实现从二维码支付到碰一支付的升级[5] - AI理财助理"蚂小财"已服务超千万用户 依托大模型推理技术可在数秒内提供专业系统的投资咨询服务[6] - 蚂蚁财富升级开放平台3.0模式 向合作伙伴开放AI能力 推出AI投研助手、AI运营助手和AI内容创作助手三大专业工具[6] - AI运营助手可帮助金融机构节省90%的生产时长和精力 显著提升运营效率[6] - 智能保险顾问"蚁小保"可根据用户年龄、预算和地区生成定制化保险配置方案[1] 行业政策与趋势 - 国务院出台《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 标志我国AI行动进入规模化、商业化、生态化发展新阶段[3] - 全球AI创新重心从"比拼模型能力"转向"探索应用落地" 金融科技成为重要落地领域[3] - 原中国银保监会副主席陈文辉指出AI性能和成本已达临界点 保险行业应用迎来爆发期[6] - 中国金融科技通过"金融科技+AI"模式持续领跑全球 外滩大会展示系列创新应用成果[7] 人才培养与产学研合作 - 外滩大会举办人工智能硬件科创大赛、AFAC金融智能创新大赛和全球AI攻防挑战赛 吸引全球近20个国家地区2万名科技青年参赛[9] - AFAC大赛由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国计算机学会指导 蚂蚁集团、北京大学、复旦大学、香港大学等20余家机构联合发起[9] - 2025年AFAC大赛吸引4800多支参赛队伍 同比增长48% 参赛人数约1.5万人[9] - 大赛最终评选出挑战组34支获奖队伍和初创组11支获奖队伍 多模态和智能体应用案例显著增加[9] - 青年科技人才为金融场景带来跨学科、跨领域且兼具前瞻性和实用性的解决方案[10]
外滩大会聚焦:AI应用进入关键一年,智能体重构保险业服务生态
证券时报网· 2025-09-13 15:36
行业趋势与转折点 - 2025年是AI在保险业应用的转折之年 行业凭借数据富集和流程标准化特性在AI技术应用方面具备优势 AI性能和成本已达临界点 应用在2025年迎来爆发[2] - 保险行业处于技术赋能和生态重塑的十字路口 技术迭代速度加快 需要同步更新保险认知[3] - 大模型是保险业下一阶段数字化和智能化的关键技术 随着模型成熟和算力普及 正驱动保险大模型场景大规模落地[4] 技术应用与创新 - AI能力经历三重进化:从工具辅助到人机协作再到交付结果 模型能力持续提升解决复杂金融问题的能力 发展方向是更专业、更聪明、更多模态[4] - 大模型在推荐保险产品场景中需同时读懂产品和读懂人心 将条款转化为白话 从碎片对话捕捉真实保障缺口和财务目标 考验推理能力、对人类理解和技术工具调用[4] - 平安健康险将AI技术深度融入智能营销、智能风控、智能理赔等业务场景 构建覆盖客户全生命周期和健康全旅程的"保险保障+医健服务"体系[5] 普惠保险与生态变革 - 普惠保险成为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重要基石 以"共建共治共享共济"新范式书写独特路径 科技重构保险价值链 数据要素激活长尾市场 全流程算法驱动产品设计到理赔服务[3] - 中国太保将"人工智能+"与"大康养"纳入集团三大发展战略 利用AI技术赋能健康管理、风险预警和情感陪护三大康养核心场景 涵盖银发群体从预防性健康管理到心理关怀的多层次需求[7] - 太保家园成都社区共建"智慧康养联合研究中心" 整合保险场景、AI医学护理与测绘信息工程 打造"产、学、研、用"一体化创新平台 通过"一中心、四功能"架构实现全周期智能支持[7] 具体业务场景应用 - 营销端利用AI技术洞察客户需求 制定个性化健康守护方案 使产品触达和购买决策更科学高效[6] - 健康管理通过AI技术覆盖就医全过程、疾病全病程、健康全旅程的"乐健康"服务体系 拓宽理赔服务、就医服务、康复管理、慢病管理等服务边界[6] - 运营服务依托AI打造智能核保和智能核赔功能 作出客户利益最大化的核保及赔付决策[6] 智能产品与服务 - 蚂蚁保发布基于大模型技术的智能保险顾问"蚁小保" 提供保险产品解读、保险方案配置和陪伴式理赔服务 全流程解决用户保前、保中和保后需求[8] - "蚁小保"集成海量保险知识体系和全周期服务经验 达到金融级专业性、严谨性、合规性 几乎没有专业知识盲区 能对保险知识进行通俗化降维表达[8] - "蚁小保"搭载于智能保险服务开放平台"蚁桥" 接入平台的保险公司可使用其能力 实现"AI+人工"结合的服务范式 提升服务体验和效率[8]
外滩大会聚焦:AI应用进入关键一年 智能体重构保险业服务生态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9-13 13:13
AI技术在保险业的应用转折点 - 2025年是AI在保险业应用的转折之年 保险行业凭借数据富集和流程标准化等特性 在AI技术应用方面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 [1][3] - AI性能和成本已达到临界点 应用在2025年迎来爆发 能极大增强保险从业人员工作能力 将他们从简单重复性任务中解放出来 [3] 技术赋能与行业生态变革 - 保险行业需要平衡技术创新与风险管控 用数字技术和前沿科技实现保险普惠和高质量发展蓝图 [3] - 技术迭代速度正在加快 保险认知需要同步更新 行业处于技术赋能和生态重塑的十字路口 [3] - 普惠保险是风险分担机制的创新延伸 更是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重要基石 科技正革命性地重塑普惠保险的生态格局 [5] 大模型技术在保险场景的应用 - 大模型是保险业下一阶段数字化和智能化的关键技术 在智能理赔和车险反欺诈等核心场景深入融合 [5][7] - 大模型能力经历三重进化:从工具辅助到人机协作再到交付结果 持续提升解决复杂金融问题的能力 [7] - 大模型需要同时读懂产品和读懂人心 将条款转化为白话 从碎片对话中捕捉真实保障缺口和财务目标 考验推理能力和对人类的理解 [7] 健康保险领域的AI实践 - 平安健康险通过"AI in ALL"实现服务升级和效率提升 将AI技术深度融入智能营销、智能风控和智能理赔等业务场景 [9] - 构建覆盖客户全生命周期和健康全旅程的"保险保障+医健服务"体系 从保未病到管已病 [9] - 在营销端利用AI制定个性化健康方案 在健康管理中覆盖就医全过程和疾病全病程 在运营服务上打造智能核保和核赔功能 [9] 康养生态的科技赋能 - 将"人工智能+"与"大康养"纳入集团发展战略 利用AI技术赋能健康管理、风险预警和情感陪护三大核心场景 [12] - 与武汉大学和复旦大学共建"智慧康养联合研究中心" 整合保险场景、AI医学护理与测绘信息工程 打造产研学用一体化创新平台 [12] - 通过"一中心、四功能"架构实现风险预防、健康促进、疾病管理和全面照护的智能化 支持老人全周期需求 [12] 智能保险顾问的创新应用 - 蚂蚁保发布基于大模型的智能保险顾问"蚁小保" 提供产品解读、方案配置和陪伴式理赔服务 全流程解决用户保险需求 [14] - 集成海量保险知识体系和全周期服务经验 在专业性、严谨性和合规性方面达到金融级标准 几乎没有专业知识盲区 [14] - 能够对保险知识进行通俗化表达 不捆绑任何保险公司 没有销售和佣金导向 做到客观可信赖 [14] - 搭载在智能保险服务开放平台"蚁桥"上 保险公司也可使用其能力 实现"AI+人工"结合的服务范式 [14]
蚂蚁保推出智能保险顾问“蚁小保” 入选《科技助力普惠保险高质量发展报告》
新华网· 2025-09-12 15:41
产品发布 - 蚂蚁保于2025年9月12日发布基于大模型技术的智能保险顾问"蚁小保" 提供保险产品解读 方案配置和理赔服务 覆盖保前 保中和保后全流程 [1] - "蚁小保"免费向用户开放使用 不捆绑任何保险公司 无销售和佣金导向 定位客观中立 [2][5] 技术能力 - "蚁小保"集成蚂蚁保平台海量保险知识体系 在专业性 严谨性和合规性方面达到金融级标准 几乎无保险专业知识盲区 [5] - 采用专业大模型和HRAAM保险配置模型双重驱动 根据用户地区 年龄 预算等信息生成个性化保险方案 并解释配置逻辑 [5] - 能够对保险知识进行通俗化表达 避免使用专业术语 提升小白用户理解度 [5] 用户使用数据 - 8月内测期间累计370万用户使用"蚁小保" 平均每次对话4.1轮 [3] - 用户最常提问"这个产品保什么" 用于快速了解产品保障范围 [3] 理赔服务 - "蚁小保"提供陪伴式智能理赔服务 可自动识别107种医疗和理赔凭证 与保险公司协作快速审核 [6] - 遇材料缺失时会主动提醒 用户对理赔结论有疑问时可进行对话分析和解答 [6] 开放平台整合 - "蚁小保"能力同步搭载至蚂蚁保智能保险服务开放平台"蚁桥" 接入保险公司可使用其能力提升服务体验和效率 [2][6] - 截至8月底"蚁桥"已引入22家保险公司产品专家 "AI+人工"协同服务日均用户超10万人 服务半径高出行业均值5-7倍 [6] 行业影响 - 原中国银保监会副主席陈文辉表示2025年是AI在保险业应用的转折之年 行业具备数据富集和流程标准化优势 [2] - 入选中国人民大学《科技助力普惠保险高质量发展报告》 解决保险专业服务"最后一公里"可及性问题 [7] - 提供7×24小时全天候服务 有效扩大保险公司服务半径 降低客服环节成本 [9] - 中国人民大学魏丽教授认为智能保险顾问将加速行业数字化智能化升级 提升用户体验和运营效能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