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蚂小财
icon
搜索文档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AI金融迈向“零幻觉、具身化、多模态”时代
第一财经· 2025-07-28 14:27
AI金融应用的新突破 - 华东师范大学SAIF发布新一代Smith RM金融推理模型,30秒生成1.2万字信贷报告,幻觉率控制在0.3%以内,较上一代下降97%,已辅助审批科创贷款47亿元,单笔审批时效从5.7个工作日压缩至11分钟 [3][4] - 交通银行推出"小姣"具身智能机器人,高1.2米,搭载14自由度机械臂,提供引导、理财查询等服务,展示人机交互新方向 [5] - 蚂蚁集团升级AI金融管家,推出"蚂蚁保"和"蚂小财",并发布"看一看"智能眼镜支付方案,通过语音识别和摄像头扫描完成支付流程 [5][6] - 上海银行发布AI手机银行,支持沪语和普通话语音操作,秒级完成养老金查询、理财推荐等高频业务,内置适老化模式 [7] AI落地面临的挑战 - 浦发银行董事长指出技术壁垒已不大,关键在于将AI技术有效应用于具体场景,如快速生成研发和信贷报告,提升精准性和效率,需在战略层面调整管理流程 [9] - 摩根大通行长认为技术、组织架构和管理缺一不可,金融科技公司与银行相辅相成,区块链技术应用由金融科技公司需求推动 [9] - 香港理工大学教授强调产学研合作,传统AI与生成式AI在金融领域应用不可割裂,科技与行业应用相互促进 [10] - 联合国大学研究员指出AI芯片短缺加剧数字殖民主义风险,全球南方低工资劳动力标注数据,但AI工具开发和决策权掌握在北方 [10] AI重塑未来金融格局 - 斯坦福教授分析算力作为生产资料的重要性,应用场景和效率比算力本身更重要,AI在金融领域应用需更多人类智慧和判断 [13] - 中金首席经济学家指出中国算力全球第二,芯片技术瓶颈犹存,但制造业基础和市场规模稳固,AI应用场景拓展将带来新机遇 [13] - IEEE推动AI技术全球合作与共识,制定可解释性AI、环境影响评估等标准,确保技术发展符合伦理和社会价值 [14] - 数据主权对可持续发展影响深远,倡议建立可持续资产新形式,通过激励机制促进AI技术在可持续发展领域应用 [14]
ESG年报解读|蚂蚁集团200场风控会尝试改善违规情况,风控、消保合规仍需提升
搜狐财经· 2025-07-02 17:59
核心观点 - 蚂蚁集团发布2024年可持续发展报告,强调AI普惠服务与跨境支付创新,同时暴露子公司治理与消费者保护问题 [4][6][9][14] ESG创新与成果 - AI驱动的普惠服务升级:推出三大AI管家(健康、理财、生活),服务超1.3亿用户,43%来自三线及以下城市 [4] - "AI健康管家"服务786万用户,提供近百项功能 [4] - "蚂小财"优化用户资产配置与交易理性度 [4] - 跨境支付服务:Alipay+覆盖70多个市场、17亿消费者账户、1亿商户,万里汇累计交易额超3000亿美元,服务120万家中小微企业 [6] - 科技投入:2024年科研投入234.5亿元(占营收超10%),自研"百灵大模型",成立具身智能子公司,推进密态计算等技术 [6] - 技术开源:累计开源2000个代码仓库,新增20个项目,吸引11000名开发者参与 [8] 公司治理问题 - 子公司违规:蚂蚁消金因治理不完善、风控不足被罚140万元(2025年披露,源于2022年检查) [9] - 网商银行因多项违规被罚735万元,两名高管被警告(2024年8月) [9] - 治理改进:2023年起将风险管理纳入高管考核,2024年召开200多场风控会议,但子公司风控独立性仍存漏洞 [10][13] - 蚂蚁消金风控部门与集团委员会权责交叉未明确披露 [13] 消费者保护缺陷 - 投诉与隐私问题:蚂蚁消金和网商银行因催收管理、隐私泄露遭大量投诉,投诉处理低效 [14] - 第三方合作机构监管失效,导致侵犯消费者权益行为 [14] - 改进措施:优化投诉流程,成立调解工作室,开展消保培训与考试,但实际效果未达预期 [14][15]
对话京东金融:如何让AI理财变得更加靠谱
钛媒体APP· 2025-07-02 15:02
智能理财行业概述 - 智能理财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依据投资者个性化需求提供自动化资产配置建议 [2] - 与传统理财相比,智能理财具有门槛低、费率低的特点,服务对象扩展到长尾市场客户 [2] - 2024年全球智能理财市场规模约16,450亿美元,北美地区尤其是美国处于领先地位 [3] - 中国智能理财市场预计2025年规模达21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38%,但渗透率仅0.0068% [3] 技术驱动与商业模式 - 多智能体协同框架将理财任务拆解为专业子模块,上海银行专利系统效率提升超20% [4] - 金融大模型专业化突破通用能力瓶颈,蚂蚁"蚂小财"和银河证券DeepSeek-R1实现"千人千面"服务 [4] - 主流采用2B2C模式,国金证券、华安基金等通过AI赋能理财间接服务客户 [4] - 蚂蚁数科Agentar平台提供低代码工具,让金融机构快速部署智能体应用 [4] 京东金融京小贝产品特点 - 采用多模型融合与多智能体协同机制,搭载京东大模型与金融垂类模型 [6] - 构建"通用能力+垂域深耕"混合大模型体系,强化数学建模和复杂问题拆解能力 [5] - 接入海量金融数据,实时解析市场动态,生成多维度量化评估报告 [5] - 通过持仓分析、行为建模及风险偏好追踪构建智能服务体系,降低误判风险 [6] 风险控制与市场应对 - 引入多模型"圆桌讨论组"机制,对政策影响进行多视角激辩 [6] - 自动监测资产组合目标偏离情况,触发风险预警并提出再平衡建议 [6] - 预设特定品类投资上限值,通过智能体辩论确定阈值,控制黑天鹅事件影响 [7] - 将用户非理性操作降低60%,强调70分的稳定性大于100分完美 [7] 行业发展趋势 - 竞争焦点从"智能密度"转向"人性温度",重新锚定理财AI的本质 [10] - 京东金融升级京小贝,新增"财富管家压力测试"功能,深化用户画像技术 [8] - 开放式生态聚合头部金融机构策略库,形成可拓展的AI策略矩阵 [9] - 技术成熟推动行业向普及型"千人千面"服务靠拢 [4][9]
投研创新高 蚂蚁AI“接地气”
北京商报· 2025-07-01 00:17
蚂蚁集团AI战略进展 - 公司提出AI First战略后持续发力大模型场景应用,目标是让AI像扫码支付一样普及[1] - 三大AI管家已服务超1.3亿用户,其中43%来自三线及以下城市[1] - AI应用覆盖打车、买咖啡、订车票等日常生活场景,以及医疗、金融等专业领域[1] 医疗与金融AI新进展 - 医疗场景推出AI健康应用"AQ",具备追问功能模拟真人医生问诊体验,提供健康科普、就诊咨询等上百项功能[2] - 理财助理"蚂小财"新增接入推理大模型并做金融领域增强,实现产品功能、沟通表达和交互体验全面升级[2] - 投资者使用理财AI的三大主要需求是行情解读、基金分析和配置方法[2] 技术投入与战略规划 - 2024年科研投入达234.5亿元创历史新高[2] - 提出"AI优先、支付宝双飞轮和加速全球化"三大新业务战略[2] - 从"扫码付"到"刷脸付"再到2024年推出"碰一下"付款,持续创新支付技术[2] AI发展面临的挑战 - 需解决"最后一米"应用生态问题,包括技术突破和多场景落地[3] - 需通过多模态传感器融合等技术降低大模型能耗,保障数据安全[3] - 需平衡技术投入与商业价值,通过行业赋能和监管优化促进技术落地[3] - 需提升用户主动使用意愿,加强交互功能并深化细分场景解决能力[4]
234亿元!科研投入创新高,蚂蚁AI再进化
搜狐财经· 2025-06-30 22:32
可持续发展战略刷新 - 公司2024年可持续发展战略进行整体刷新 AI成为关键词 聚焦医疗服务 理财服务等场景 [1] - 技术是战略底色 2024年科研投入达234 5亿元 连续三年研发投入占比超营收10% 巨额资金持续注入AI领域 深度融入金融 医疗等场景 超1 3亿用户已从中受益 [1] AI应用场景落地 - 公司AI特点为"接地气" 三大AI管家服务超1 3亿用户 43%来自三线及以下城市 应用场景涵盖打车 买咖啡等日常生活及医疗 金融等专业领域 [4] - 医疗场景发布AI健康应用"AQ" 具备追问功能 提供健康科普 就诊咨询 报告解读等上百项功能 模拟真人医生问诊体验 [5] - 理财场景升级AI助理"蚂小财" 新增接入推理大模型并进行金融领域增强 实现产品功能 沟通表达 交互体验全面升级 专业力超越通用大模型 [5] - "蚂小财"新增盯盘 诊基功能 可解读持仓基金相关大事 提示波动风险 分析全市场基金 45%服务人群来自三线及以下城市 [6] 技术研发投入 - 2024年科研投入234 5亿元创新高 2022年 2023年分别为204 6亿元 211 9亿元 连续三年研发投入占比超营收10% [7] - 投入方向包括人工智能 数据要素技术 布局大模型 强化学习 智能体等 构建全面智能技术体系 同时探索具身智能 可穿戴设备等人机交互技术 [8] - 加快密态计算 可信执行环境等技术建设 为数据要素价值释放提供技术底座 推出"Plan A"AI人才专项 招募全球顶尖研究人员 [8] AI战略与伦理建设 - 2024年提出"AI优先 支付宝双飞轮 加速全球化"三大新业务战略 将继续加码技术投入和AI探索 [9] - 需解决"最后一米"应用生态 通过多模态传感器融合等技术实现自动交易 降低大模型能耗 防范数据安全风险 [10] - 成立科技伦理委员会 联合行业专家探索AI伦理建设 将"向善"基因融入技术研发全链路 [11]
蚂蚁集团将医疗健康升级为主要业务板块
搜狐财经· 2025-06-30 15:47
战略升级 - 公司将AI医疗健康升级为主要业务板块之一,强调AI时代为小微群体提供更多服务的机会 [1] - 自2023年提出AI First战略以来,持续发力大模型场景应用,目标是让AI像扫码支付一样普及 [2] 业务布局 - 重点聚焦普惠金融和普惠医疗健康两个垂直专业领域 [2] - 发布全新AI健康应用AQ,提供健康科普、就诊咨询等上百项服务,近200位三甲医院名医上线"AI分身"提供7×24小时服务 [2] - 升级AI理财助理"蚂小财",提供"盯盘"和"诊基"功能,从多角度为用户提供深度解析 [2] 用户覆盖 - 三大AI管家(健康、理财、生活)累计服务用户超1.3亿 [2] - 43%用户来自三线及以下城市 [2] 技术伦理 - 公司成立科技伦理委员会,联合行业专家探索AI伦理建设 [3] - 致力于将"向善"基因融入技术研发全链路,确保代码负责任 [3]
蚂蚁集团董事长、CEO联合发布致辞:用AI为小微群体做更多、做更好
证券时报网· 2025-06-30 10:46
公司战略与业务发展 - 公司提出AI First战略并持续发力大模型场景应用,重点聚焦普惠金融和普惠医疗健康两个垂直专业领域[1] - 将AI医疗健康升级为主要业务板块之一,推出全新AI健康应用"AQ"提供健康科普、就诊咨询等上百项服务[1][4] - AI理财助理"蚂小财"新版升级,提供行情解读、持仓分析等个性化理财服务[1][5] - 网商银行已服务超过6800万小微经营者,未来定位为创造增量价值的AI银行[5][9] 技术投入与创新 - 过去三年研发投入每年超过营收的10%,2024年投入234.5亿元创历史新高[5][10] - 全面投入AI技术并深耕数据库、区块链、密态计算等底层技术,已服务超24000家实体企业数字化升级[5][10] - 开源2000多个代码仓库,支持11000名开发者共建开源社区[10] - 推出"大雁"供应链金融系统构建AI产业链图谱,"大山雀"卫星遥感技术服务超181万农户[9] 产品与服务进展 - AI健康应用"AQ"连接全国95万真人医生,构建近200个三甲医院名医AI分身提供7X24小时服务[4][8] - 全球跨境支付解决方案Alipay+支持多币种交易,区块链清结算平台实现秒级跨境贸易结算[9] - 外汇大模型提升外汇交易预测准确率,帮助企业降低对冲成本[9] 社会价值与愿景 - 公司创业20年来以科技降低服务门槛为主线,从担保交易、余额宝到收钱码持续助力小微发展[4][7] - 通过AI技术拓宽普惠服务半径,解决金融和医疗领域专业服务不均衡问题[4][8] - 成立科技伦理委员会,将"向善"基因融入技术研发全链路[5][10]
提前7年布局,靠谱的理财AI来了
搜狐财经· 2025-06-23 16:53
公司动态 - 蚂蚁集团旗下理财AI"蚂小财"于6月23日新增接入通义大模型,结合自研大模型提升服务能力 [1] - "蚂小财"定位为普惠金融AI助手,2023年9月正式发布,2024年8月底月度活跃用户达7000万,45%来自三线及以下城市 [5] - 产品功能覆盖行情查询、基金诊断、资产配置建议等,支持"哪里不懂按哪里"的交互方式,实现7*24小时陪伴式服务 [5][9][12] 技术优势 - 基于蚂蚁20年金融科技积累和通义大模型的通用能力,"蚂小财"在金融专业性与AI技术结合上形成断层领先 [8][9] - 技术团队曾登顶SQuAD2.0机器阅读理解榜单(模型分数超真人),并拿下NL2SQL国际权威榜单Spider第一名 [8] - 接入200多家金融机构数据,实现业务场景深度结合,输出兼具专业性与通俗易懂的理财建议 [12] 市场影响 - 将传统高净值人群专属的理财经理服务普惠化,用户资产配置合理程度提升5%,频繁交易比例下降60% [1][7] - 在全球金融AI领域尚无绝对领先者的背景下,"蚂小财"在交互体验和场景结合方面实现突破 [8][12] - 马云自2008年起布局云计算,2018年启动智能客服项目"安娜",为AI应用奠定基础 [2][5] 行业地位 - 蚂蚁集团通过"蚂小财"在数字金融赛道建立技术壁垒,有望引领全球普惠金融AI化浪潮 [8][12] - 区别于通用大模型和娱乐类AI,金融AI需攻克数据时效性、专业理解等难点,公司已具备技术+业务双重优势 [8] - 产品在国际AI赛事中多次击败Meta、微软等竞争对手,展现中国在金融科技领域的创新实力 [8]
QuestMobile2025 全景生态流量春季报告:智能设备持续爆发,催动生态流量边界扩张!
QuestMobile· 2025-04-29 09:59
全景生态流量发展现状 - 2025年3月全网用户规模达12.59亿,同比增长2.2%,智能设备、数字阅读、移动视频、教育学习为月活增速Top4赛道,同比分别增长9.8%、9.3%、6%、5.1% [2][8] - 智能设备行业爆发式增长:智能家居、智能穿戴、智能汽车APP月活同比分别增长14.6%、14.8%、33.2%,其中智能汽车APP月活达0.86亿 [2][10] - 米家、华为运动健康、萤石云视频去重用户规模分别为1.04亿、5787万、5350万,同比增速达31.3%、16.5%、16.3% [2][25] 跨终端协同与智能生态构建 - 智能设备行业以APP为中枢串联多品类,形成生态协同,智能家居、智能穿戴、智能汽车行业规模分别达3.54亿、1.48亿(同比+15%)、双位数增长 [10][23] - 音乐/K歌类应用向智能电视、汽车终端延伸:QQ音乐TV版活跃设备量708万台,芒果TV全景生态用户量4.25亿,OTT占比13.9% [2][42] - 华为、小米等企业通过物联网系统研发实现多设备高效互联,TOP10智能设备应用用户规模同比均增超20%,如小米运动健康增长36.4% [25][27] 小程序商业化与行业竞争格局 - 小程序整体月活达10.12亿,生活服务行业借微信/支付宝/百度小程序获取流量,蜜雪冰城、古茗、霸王茶姬去重用户规模分别为5384.1万、2835.2万、1469.4万 [2][12][20] - 外卖赛道竞争加剧:美团与京东APP重合用户规模同比增15.2%至3.55亿,美团众包与达达秒送骑士APP重合用户达126万 [18] - 近一年新上线小程序中,移动视频、手机游戏类占比均超30%,抖音借短剧形成差异化优势 [12][13] 企业生态渠道拓展策略 - 芒果TV通过热门综艺IP带动00后、90后用户活跃,全景生态流量同比增长3.5%至4.25亿 [45] - 汽车品牌通过直播营销、剧集联动(如汽车之家)及KOL测评内容触达用户,易车全景生态用户量达5.93亿(同比+4.3%) [49][53][55] - 运动鞋服品牌布局微信小程序与直播矩阵:FILA斐乐、Nike耐克去重用户规模分别为333.3万(+13%)、266.1万(+20.5%) [33][35] 行业标杆数据榜单 - 互联网全景生态TOP玩家:芒果TV总用户量4.25亿,汽车之家5.09亿,新浪新闻4.96亿,易车5.93亿 [63] - 餐饮品牌线上活跃用户TOP3:肯德基9339.01万、麦当劳5857.20万、瑞幸咖啡5593.14万 [65] - 运动鞋服品牌线上活跃用户TOP3:FILA斐乐333.29万、安踏306.85万、李宁301.07万 [67]
上市遇挫急转弯:蚂蚁金服聚焦AI,这次真能弯道超车?
搜狐财经· 2025-04-27 23:37
蚂蚁金服IPO重启迹象 - 2024年底市场传闻公司可能重启IPO,2025年多项迹象显示上市计划可能推进 [1] - 2024年12月公司获批参与数字人民币试点,此前已获得钱塘征信、重庆蚂蚁消金等多张关键业务牌照 [1] - 2025年1月公司满足科创板申报时间要求(2023年1月完成实控人变更后满两年) [1] - 2025年3月新任CEO韩歆毅上任,其投行背景被解读为上市筹备信号 [1] 历史IPO中断影响 - 2020年公司估值超2万亿元时A+H股上市计划被紧急叫停 [2] - 暂停原因涉及监管环境变化和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审慎考量 [3] - 业务横跨支付、信贷、理财等多个核心金融领域,规模庞大 [3] 当前市场竞争格局 - 支付领域面临微信支付等强劲对手的竞争 [4] - 信贷业务受到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创新产品的挑战 [4] - 新兴金融科技企业和传统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加剧行业竞争 [4] 业务整改与转型 - 对花呗、借呗业务进行模式重构,加强风险管理和用户授信机制 [5] - 调整余额宝业务策略,注重资金安全性和流动性 [5] - 明确支付宝与网商银行的业务边界划分以降低风险传导 [5][6] AI战略布局 - 成立"NextEvo"部门专注AI创新研发,由集团副总裁徐鹏领导 [6] - 自研蚂蚁百灵大模型,推出生活管家"支小宝"、金融管家"蚂小财"等AI应用 [6] - 投资至少6家AI相关企业,涵盖大模型、视频生成、AI芯片等领域 [7] - 马云在集团20周年活动上强调AI将是未来20年变革核心 [8] AI发展挑战 - 大模型研发需要突破数据、算力和算法三重技术瓶颈 [8] - C端面临微信支付的生态竞争,B端遭遇传统金融科技企业的行业壁垒 [9] - 需平衡技术创新与监管合规的双重要求 [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