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电商保

搜索文档
★资金驰援 保险护航 金融创新呵护实体经济重点领域关键环节
上海证券报· 2025-07-03 09:56
金融增量政策落地 - 科技企业并购贷款18个试点城市"首单"全部落地 [1] - 小微融资协调机制累计走访经营主体超过6700万户 [1] - 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试点已设立74只私募股权投资基金 [1] - 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保险累计风险保障金额超万亿元 [1] 知识产权金融生态综合试点 - 四川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余额同比增长4.48%、当年累放金额同比增长30.97% [2] - 全国首单知识产权质押关税保函落地四川,明夷科技以核心专利获批保函额度 [1][2] - 知识产权质押关税保函减少企业保证金、税金资金占用,提升跨境贸易效率 [1] 小微企业融资支持 - 邮储银行向大连地拓重工发放430万元贷款,提供5年"无还本续贷"优惠 [2] - "无还本续贷"政策扩围至所有小微企业及阶段性中型企业,累计续贷4.4万亿元 [2] - 一季度末全国高新技术企业贷款余额17.7万亿元,同比增长20% [3] - 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累计发放贷款12.6万亿元,其中约三分之一为信用贷款 [3] 股权投资与债券创新 - 成都交子工融股权投资基金完成注册,规模10亿元,聚焦智能制造、新能源等领域 [3] - 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试点扩大至18个城市,已设立74只基金,签约意向金额突破3800亿元 [4] - 科技创新债券推出,首批4单覆盖四川、天津、陕西和浙江企业 [4] - 截至5月15日,各类机构发行或待发行科技创新债券近80只,合计规模超1700亿元,银行占比超七成 [4] 创新保险产品 - 短期出口信用险一季度承保金额超2400亿美元,电子信息、现代化工等行业承保金额大幅上升 [5] - 深圳推出"跨境电商保",首单提供200万元风险保障,解决境内采买痛点 [6] - 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保险累计风险保障超万亿元 [6] - "内贸险共保体"推出专属产品,强化外贸企业出口转内销融资保障 [6]
助力中国企业“走出去”,平安产险深圳分公司构建全方位跨境服务新生态
南方都市报· 2025-06-27 07:12
跨境电商保险创新 - 全国首创"跨境电商保"试点在深圳启动 标志着平安产险深圳分公司与政府及各保司合作扩大跨境电商"服务圈"[2] - 已推出商业综合责任险、亚马逊TRO保险等产品 形成"保险+风控+服务"创新模式 针对性解决跨境电商痛点[2] 知识产权风险保障 - 联合多方成立全国首个海外知识产权保险联共体 采用"保司共保体+服务联合体"双轨机制 覆盖风险识别至解决全链条[3] - 成功落地南山区科技企业首单知识产权海外侵权责任保险 开启知识产权出海新业务领域[3] 新能源汽车出口保障 - 2024年1月起承保新能源车企出口欧洲、澳洲、北美商业综合责任险 总保额超2800万美元[4] - 2月签署首单"出口汽车延保责任险" 为中国车企提供全周期海外市场保障[4] 全球化综合服务生态 - "平安24"产品覆盖保险保障、医疗救援、应急援助等核心功能 服务劳务外派、商旅、留学等出境人群[5] - 从跨境电商初期风控到高端制造业综合保障 构建覆盖企业及个人的全球化护航体系[5]
从现款压力到信用增信,“外贸第一城”何解跨境电商采买痛点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5 19:34
跨境电商行业现状 - 2024年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达2.63万亿元,同比增长10.8% [1] - 深圳作为外贸第一城,汇聚超12万家贸易型企业,约占全国总数一半,2024年进出口总额达3720亿元,占全国总量14% [1] 境内采买痛点 - 传统现款交易模式弊端凸显,销售旺季前供货商要求现金采购爆款商品导致资金周转压力剧增 [3] - 海外销售遇冷时货款回笼延迟,国内应付账款到期出现资金缺口 [3] - 新供货商履约风险、企业抵押物不足难以获取银行贷款导致"有单不敢接"困境 [3] 政策支持与金融创新 - 2024年6月8日商务部等9部门发布文件要求畅通跨境电商企业融资渠道,鼓励金融机构优化服务模式和出口信用保险承保模式 [3] - 深圳保险业推出"跨境电商保",由6家保险公司组成共保体,全国首单于2024年4月落地深圳 [3][4] - 6家保险公司联合签署服务公约,约定按市场化、法治化原则运作,通过信息共享提升承保能力 [4] 产品效果与案例 - "跨境电商保"承保跨境电商对外应付账款风险,为境内赊购采买提供信用支持 [5] - 某户外用品企业投保后付款方式从现金交易变更为120天付款,缓解旺季资金压力 [5] - 某3C数码品牌企业投保后供货商信用额度提升50%,计划将产品作为供应链管理工具 [5] 投保门槛与试点政策 - 投保门槛要求跨境卖家为深圳"阳光化"跨境电商卖家,试点期间暂不要求"阳光化"资质 [5][6] - "阳光化"企业可享受通关、收结汇等"一站式"公共服务,在通关效率、融资、退税等方面具备优势 [6] - 供货商需为依法注册的国内法人,付款期限不超过180天 [7] 行业挑战与展望 - "跨境电商保"是金融机构对境内采买风险的系统性应对,通过保险增信解决信用问题与资金压力 [7] - 行业竞争加剧下,平衡保险机构风险控制与企业需求将影响产品持续发展 [7]
首创!深圳保险业推出“跨境电商保” 专为深圳跨境电商打造
南方都市报· 2025-06-13 23:00
行业动态 - 深圳保险业举办跨境电商保险服务对接会 推出全国首个"跨境电商保"服务公约 [1] - 活动由深圳人保财险联合平安财险、国寿财险、太保财险、太平财险、大家财险共同举办 [2] - 深圳作为全国首个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和第二批跨境电商综试区 不断强化政策创新、品牌培育、平台支撑、服务供给 [3] 产品创新 - "跨境电商保"是专为深圳跨境电商企业设计的创新保险产品 依托保险机构风险保障能力构建"政策引导—金融支持—企业发展"良性循环 [6] - 产品为全球首创金融工具 填补跨境电商交易环节资金风险管理解决方案空白 [10] - 产品提供四大核心权益:专属深圳资质保证、支持灵活赊购方式、作为融资工具箱助力资金管理、增强采购端信心和议价能力 [10] 政企协同 - 六家保险公司联合签署服务公约 承诺按市场化、法治化原则运作并加强信息共享 [7] - 产品紧密围绕国家"新国十条"指导精神 结合深圳产业特点实现"政保企"协同创新 [7] - 政府部门包括商务局、海关、税务局、外汇管理局等现场解读政策 助力企业合规运营 [10] 企业案例 - 深圳拉米酷科技作为龙岗跨境电商协会会长单位 分享产品帮助改善资金困境的实践经验 [10] - 企业反馈产品通过稳定现金流提升了抗风险能力 增强了采购端信心 [10] 生态建设 - 南方电子口岸公司介绍跨境电商阳光化一站式公共服务平台 [10] - 电子商务服务中心和前海九米信息公司提供行业视角和合规经营解决方案 [10] - 深圳着力构建全国最优跨境电商产业生态 持续为行业注入全新动能 [6][11]
深圳将优化新能源车险供给 推广房屋市政工程保险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3 22:02
深圳保险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核心内容 - 深圳市发布《关于推动深圳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行动方案》,提出20条具体措施和2025年重点实施的保险创新项目清单 [1] - 发展目标:到2029年每年实施推广不少于30项保险创新项目,2035年打造具有深圳辨识度的保险创新标志性成果 [1] - 围绕四大核心方向:服务民生保障、服务实体经济、深化改革开放、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1][2][3] 服务民生保障措施 - 完善巨灾保险体系:深圳2014年率先实施巨灾保险制度,截至今年2月已救助29.15万人次,救助金额2745.06万元 [2] - 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支持养老产业投资和服务整合 [1] - 优化健康保险服务:推动理赔直赔和产品创新 [1] - 扩大普惠保险覆盖面:为特定群体和新市民提供专属保障 [1] 服务实体经济措施 - 科技保险:截至2024年底深圳市知识产权保费累计近8000万元,为17000余家企业提供风险保障近70亿元 [2] - 低空经济保险:今年5月全国首单"低空天气保"落地深圳 [2] - 绿色保险:支持新能源产业发展 [2] - 航运保险:支持跨境电商,今年4月全国首单"跨境电商保"保证保险落地深圳 [2] - 信用保险:助力中小微外贸企业 [2] - 保险资金对接: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2] 深化改革开放措施 - 服务"一带一路":深圳人保财险海外业务覆盖143个国家和地区,提供风险保障1.9万亿元 [3] - 建立保险创新机制:推动产品服务创新 [2] - 深化车险改革:优化新能源车险供给 [2] - 加强深港保险业互通:支持粤港澳大湾区保险机构合作 [2] 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措施 - 提高数智化水平:推动保险机构数字化转型 [3] - 加强保险宣教:提升居民金融素养 [3] - 促进行业交流合作:推动保险机构与产业合作 [3]
金融机构化身出海“服务站” 直接帮跨境卖家做运营?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04 20:28
企业出海趋势 - 深圳企业如日丽丰科技正积极开拓新兴市场,产品出口占业务80%,总经理李小瑞计划赴中东考察投资建厂可行性[1] - 企业出海需求集中在物流、市场准入、合规经营、税收政策、跨境融资和本地化运营等领域[2] - 2024年深圳跨境收支规模全国第三,人民币跨境收支金额超5万亿元,同比增长34.1%[3] 金融机构服务升级 - 银行如宁波银行提供从产品标题优化到法律咨询等非金融服务,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分别推出资源对接服务和"全球撮合家"平台[2] - 宁波银行开发跨境电商金融服务平台,覆盖贸易结算、融资理财和全球开店等业务[3] - 工银巴西针对中资出海企业提供跨境结算等服务,巴西雷亚尔贷款利率高达20%-50%[3] 人民币国际化推进 - CIPS系统2024年处理跨境人民币支付175万亿元,同比增长43%[4] - 深圳计划创新跨境人民币产品,建立企业快速响应机制,推动FT账户试点和优质企业名单共享[4] - 拉美国家在贸易中增加人民币使用,降低企业汇率风险和汇兑成本[3][4] 保险服务创新 - 中国信保提供出口贸易险、特险及海外投资险等产品,覆盖政治风险和信用风险[5] - 深圳"大统保"服务支持2.2万家中小微企业,2024年承保出口额909.1亿美元,同比增长27.5%[5] - "跨境电商保"试点启动,6家保险机构组成共保体,针对应付账款风险提供低费率保障[5][6]
金融创新呵护实体经济重点领域关键环节
上海证券报· 2025-05-17 04:09
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试点 - 四川省首批次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试点基金设立 [1] - 2024年9月金融监管总局将试点范围由上海扩大至18个大中型城市 [1] - 试点政策放宽股权投资金额和比例限制 [1] - 目前已设立74只私募股权投资基金 [1] - 签约意向金额突破3800亿元 [1] 科技创新债券 - 5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证监会推出科技创新债券 [1] - 5月8日邮储银行承销发行4单全国市场首批科技创新债券 [1] - 首批债券覆盖四川、天津、陕西和浙江的多家企业 [1] - 科技创新债券有利于拓宽科技创新企业融资渠道 [1] - 截至5月15日各类机构已发行、待发行科技创新债券近80只 [1] - 合计规模超过1700亿元 [1] - 银行发行规模占比超七成 [1] 外贸保险创新 - 宁波某外贸企业在中国人寿财险宁波分公司成功投保短期出口贸易信用险 [2] - 一季度短期出口信用险承保金额超过2400亿美元 [2] - 电子信息、现代化工、整车工程机械等产业承保金额大幅上升 [2] - 深圳市某新生活数码品牌跨境电商企业投保全国首单"跨境电商保" [2] - 获得200万元风险保障 [2] - "跨境电商保"由6家头部财险公司的深圳分公司组成共保体 [2] 其他创新保险 - 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和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保险补偿试点已累计提供风险保障超过万亿元 [3] - 金融监管总局指导组建"内贸险共保体"推出专属产品 [3]
资金驰援 保险护航金融创新呵护实体经济重点领域关键环节
上海证券报· 2025-05-17 04:09
金融创新支持实体经济 - 科技企业并购贷款18个试点城市"首单"全部落地,小微融资协调机制累计走访经营主体超过6700万户 [1] - 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试点已设立74只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保险累计风险保障金额超万亿元 [1] - 银行业保险业通过信贷试点、股权投资试点、创新保险等方式为实体经济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提供资金支持和风险保障 [1] 知识产权金融生态试点 - 全国首单知识产权质押关税保函落地四川,明夷科技以核心专利获批保函额度,减少资金占用并提升跨境贸易效率 [1] - 四川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余额同比增长4.48%,当年累放金额同比增长30.97% [2] 小微企业融资支持 - "无还本续贷"政策扩围至所有小微企业并阶段性扩展至中型企业,银行机构累计为中小微企业续贷4.4万亿元 [2] - 支持科技创新担保计划和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为重点领域企业带来信贷增量资金 [3] - 一季度末全国高新技术企业贷款余额17.7万亿元同比增长20%,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累计发放贷款12.6万亿元,其中约三分之一为信用贷款 [3] 股权投资与债券创新 - 成都交子工融股权投资基金完成注册,聚焦智能制造、新能源等领域,支持原创性技术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4] - 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试点扩大至18个城市,已设立74只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签约意向金额突破3800亿元 [5] - 科技创新债券推出,首批4单覆盖四川、天津、陕西和浙江企业,截至5月15日各类机构发行及待发行规模超1700亿元,银行占比超七成 [5] 创新保险产品 - 短期出口信用险一季度承保金额超2400亿美元,电子信息、现代化工、整车工程机械等产业承保金额大幅上升 [6] - "跨境电商保"为深圳企业提供200万元风险保障,降低采购信用成本并增强市场竞争力 [6] - 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保险累计风险保障超万亿元,"内贸险共保体"推出专属产品支持外贸企业出口转内销 [7]
【深度】摸查进行时!关税冲击下,金融机构应考
新浪财经· 2025-05-09 20:55
核心观点 - 美国"对等关税"政策对中国外贸行业造成深度冲击,企业面临订单损失、利润下滑和客户流失风险 [3][4][5] - 金融机构积极出台稳外贸措施,包括不抽贷不断贷、提供专项贷款和汇率避险工具,缓解企业资金压力 [10][13][26] - 企业采取多元化应对策略,包括转口贸易、开拓新兴市场、海外设厂和内销转型,以降低对美依赖 [4][16][21][22] - 跨境电商受小额包裹免税取消影响显著,部分商家暂停对美出单,考虑迂回贸易和海外仓建设 [12][13] - 长期来看关税战将加速产业链重塑,推动企业技术升级和市场多元化,金融机构面临挑战与机遇并存 [7][27][30] 行业影响 - 出口导向型企业受冲击最严重,35.1%企业受影响较小,32.8%影响一般,31%影响较大 [5] - 电子、机械、纺织行业短期销售收入明显下滑,建行深圳分行预计10-15%客户营收下降 [6] - 跨境电商主体超12万家,产业园区超1000个,近期对美出单量骤减 [11][12] - 前4个月对东盟和中亚五国进出口分别增长9.2%和9.9%,新兴市场开拓成效显现 [21] 企业应对措施 - 海外设厂企业通过产能转移实现"无缝衔接",佛山某公司将30%对美订单转至泰国工厂 [4] - 东莞服饰公司通过提前布局内销品牌和欧洲市场,业务订单受影响较小 [4] - 部分企业考虑东南亚设厂,越南工厂业务量因订单转移出现显著增长 [16][17] - 义乌进出口公司暂停新订单交付,采取观望态度避免客户永久流失 [3] 金融支持 - 央行明确不抽贷不断贷政策,无还本续贷累计4.4万亿元,出口信用险增长15.3% [10] - 浙商银行推出最高500万元"跨境电商贷",中行提供海外仓金融支持 [13] - 建行"跨境快贷"利率降至3.45%,期限延长至1年,深圳财险业推出"跨境电商保" [14] - 中行2024年跨境人民币结算量超16万亿元,跨境电商结算增长40% [26] 市场转型 - 交通银行开往"一带一路"涉外保函增长115.1%,支持企业新兴市场拓展 [21] - 中行深圳分行举办新兴市场货币分析会,累计服务190人次企业客户 [22] - 支付机构预计将加速开发东南亚、欧洲等多币种结算服务,推动区域化转型 [23] - 汇率波动加剧,离岸人民币报7.23,金融机构加强外汇套保工具供给 [24][26] 长期趋势 - 建行预计关税战将加速优胜劣汰,促使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和技术自主创新 [7] - 产业链重塑催生企业"出海"需求,商业银行面临服务升级机遇 [30] - 金融机构需优化全球网络布局,大行侧重全方位服务,中小银行加强代理行合作 [29] - 邮储银行指出降息环境下银行净息差承压,但服务外贸是社会责任与增值项 [27][28]
多部门发声落实民营经济促进法:详解如何强化金融支持、破除壁垒、规范执法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08 18:02
民营经济促进法核心内容 - 我国首部民营经济促进法将于5月20日正式施行 旨在通过法治手段优化营商环境 破除市场壁垒 强化权益保护 激发民营经济活力 [1] - 法律实施将聚焦金融支持 市场准入 执法监督三大领域 形成政策组合拳 [1][4][6] 金融支持措施 - 对高新技术和新兴产业领域开展"一业一策"精准服务 已设立74只私募股权投资基金 科技企业并购贷款在18个试点城市落地 [2] - 创新知识产权质押融资 推出科技创新担保计划 高新技术企业贷款余额达17.7万亿元(同比+20%) [2] - 实施首台套装备/新材料首批次保险补偿试点 累计风险保障超万亿元 [2] - 外贸领域单列小微融资协调机制 短期出口信用险承保2400亿美元 电子信息/现代化工/工程机械领域承保额显著增长 [2] - 建立民间投资项目清单机制 运用大数据实现"资金找项目"模式转变 [3] 市场准入改革 - 新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缩短范围 开展半年集中整治行动 1-4月民企中标率同比+5pct 1亿元以下项目民企中标占比超80% [4] - 将推出交通/能源/水利/新基建等领域3万亿元投资项目 支持民企参与国家重大项目建设 [4][5] - 鼓励民企布局新兴产业 平等使用国家科研设施 参与新技术应用场景建设 [5] 执法监督机制 - 建立行政执法投诉举报处理机制 涉企诉求沟通机制 推行行政执法监督员制度 [6] - 开展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 重点抽查问题领域 对整改不力者督办 [6][7] - 加快制定行政执法监督条例 健全监督体制机制和程序 [7] 行业影响领域 - 直接受益行业包括:高新技术(17.7万亿贷款支持)、外贸(2400亿美元信用险)、新基建(3万亿投资) [2][4] - 重点扶持领域涉及电子信息、现代化工、工程机械、交通运输、能源水利等 [2][4] - 政策将促进私募股权投资(74只基金)、科技保险(万亿保障)、跨境电商等金融创新业态发展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