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远程诊断服务
icon
搜索文档
J.D. Power研究:移动服务成新能源汽车售后服务满意度新战场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8-21 16:26
研究背景与目的 - J D Power发布中国新能源汽车售后服务满意度研究 评测拥车期2至24个月车主在用车旅程及品牌门店售后服务体验 涉及用车咨询 车主权益 补能服务 服务发起 服务接待 服务质量六大环节 同时涵盖积分 补能服务 数字化服务 灵活服务等热点话题 [1] 整体满意度表现 - 2025年新能源汽车售后服务整体满意度得分775分(1000分制) 豪华品牌 主流品牌 自主品牌满意度得分分别为776分 775分和774分 呈胶着态势 [6] - 服务满意度与城市能级成反比 一二线城市得分比三四线城市低18分 一二线城市用户期望值显著高于三四线城市 [6] 移动上门服务发展 - 移动上门服务使用率从2024年12.4%升至2025年32.3% 从"救急选项"向"价值创造中心"转变 [7] - 使用移动服务用户过去一年售后花费平均高出未使用人群591元 [7] 远程诊断服务现状 - 2025年23.1%新能源用户使用过远程诊断服务 但满意度和NPS反低于未使用者 79.9%用户仍需线下入店 [9] - 仅当服务在20分钟内一次性解决问题时体验最佳 [9] 用车服务响应问题 - 反馈响应非常及时用户占比从52.3%升至55.4% 但认为一次性有效解决问题用户占比从74.1%降至68.8% [10] - 新能源汽车用户权益兑现问题率高达48.2% 一旦出现此类问题 车主权益满意度因子得分直接下降31分 [10] 补能服务满意度 - 2025年新能源补能满意度持续下降 传统自主品牌下滑最为明显 [11] - 品牌专属公充电桩问题率从2024年44.6%升至2025年47.4% 品牌APP/车机查找充电桩问题率攀升至49.7%(2024年为40.7%) [11] 行业发展趋势 - 服务体验成为新能源下半场核心竞争力 产品同质化下售后服务是构建品牌差异化 提升用户忠诚度核心战场 [8] - 车企需差异化施策 一二线城市侧重超越期望与精细化运营 三四线城市需强化基础保障与体验提升 [6] - 补能行业进入体验精细化运营阶段 需将补能网络从基建资产重新定义为数据产品 [11]
元征科技20250806
2025-08-06 22:45
元征科技2025年上半年业绩分析 **公司概况** - 公司名称:元征科技(元贞科技)[1] - 报告期:2025年上半年 --- **财务表现** 1. **营收与利润** - 营收8.94亿元,同比增长10%;同口径调整后营收10.16亿元,同比增长15%[2][4] - 净利润1.96亿元,同比增长28%,净利润率提升至20%(2024年同期为17%)[2][6] - 调整财务费用及软件递延收入后,实际利润约2.5亿元[8][9] 2. **毛利率与费用** - 原创产品毛利率提升至47%(2024年同期46%),收入7.2亿元,同比增长13%[10] - 总费用同比增加5,000万元,其中销售费用增加3,000多万元,财务费用(汇率损益)增加1,200万元[8] - 费用控制有效,研发和管理费用仅分别增加700万元和300万元[8] 3. **分红与回购** - 中期每股分红0.31元,总计1.3亿元,派息率65%(2024年同期55%)[30] - 已回购超6,000万元股票[30] --- **业务分项** 1. **产品线表现** - **诊断类设备**:出货16.7万台,同比增长16%;海外市场增长17%,电商渠道增长30%[7] - **胎压传感器**:出货63万个,同比增长87%,全渠道增长[7] - **OEM汽保设备**:收入1亿元,同比下降15%,计划逐步退出[10] - **软件业务**:销售额1.04亿元,确认收入7,000万元;同口径收入1.44亿元,同比增长28%[10][34] 2. **新兴业务** - **远程诊断服务**:收入700万元(实际收款870万元),同比增长超50%[12][13] - **大数据服务**:收入790万元,同比增长61%[13] - **轮胎与新能源设备**:收入2,800万元,同比增长51%,全年目标1.16亿元[14] 3. **区域表现** - **海外市场**:收入7.5亿元,同比增长19%,占总收入78%;北美增长23%,亚太区增长1,100万美元,俄语区增长20%[15][20] - **国内市场**:收入2.1亿元,同比下降(OEM设备减少1,700万元,主机厂订单减少1,000万元)[15] --- **战略与展望** 1. **核心战略** - 聚焦诊断设备和软件业务,退出低毛利OEM业务[10][41] - 通过区块链技术(RWA项目)探索数据资产化,累计诊断报告19亿份[17][29] - 海外扩张:欧洲市场布局(收购英国公司、扩大意大利业务),目标下半年欧洲增长20%[32][33] 2. **未来预期** - 全年收入目标21.8亿元,同比增长20%[23][44] - 2026年软件收入目标接近2-3亿元[35][44] - 设备出货量:全年目标35万台(海外27万台),2026年目标超30万台[45] --- **风险与挑战** 1. **关税影响** - 美国关税问题导致4-5月发货延迟,收入减少几百万美元;通过越南代工厂(关税20%)和提前备货缓解[19][21] - 存货比例上升,美国存货成本增加[19] 2. **竞争与市场** - 远程诊断服务暂无直接竞争对手,客单价从9元提升至13元(2025年7月起)[36][38] - 国内修理厂数量减少,但市占率保持20%[46] 3. **汇率风险** - 人民币升值可能影响报表利润,但核心业务增长可抵消部分风险[27][28] --- **其他关键数据** - **连接车辆数**:全球近4亿辆(国内2亿,海外1.9亿)[16] - **远程诊断订单**:上半年96.5万单(国内47.2万,海外49.3万),同比增长59%[38] - **现金流**:回款同比增幅显著,支撑稳健分红与回购[47]
一图读懂元征科技(02488)2025年中期业绩
智通财经网· 2025-08-04 17:24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9.82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0% [1][4] - 净利润1.96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28% [1][4] - 净利润率20% 同比提升9个百分点 [5] - 主营业务成本收入比例52% 降低1个百分点 [6] - 管理、研发、销售、财务四项费用占比约30% [6] 业务亮点 - 海外业务(含海外电商)收入7.46亿元人民币 占总营收76% 创历史同期新高 [1][8][9] - 客户购买软件金额1.04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28% [1][10] - 客户购买远程诊断服务金额877万元人民币 业务量同比增长23% [11] - 汽车数据业务收入797万元人民币 业务量同比增长61% [11] - 全球已建立约110个元征新能源站 覆盖国内13座城市 [11][12] 用户与数据规模 - 累积汽车诊断报告数近19亿份 [13] - 汽车诊断设备终端年活跃数逾350万台 [13] - 日均产生汽车诊断报告105万份 [13] - 中国区域年活跃用户约130万 海外年活跃用户约百万 [14] - 上半年全球举办客户培训6201场 [16][17] 研发与技术投入 - 研发人员占比达30% [21] - 累计获得国家授权专利1098件 含发明专利998件 [22][23][24] - PCT专利346件 软件著作权登记283项 [25] - 2025年上半年获得国家授权专利33件 含发明专利26件 软件著作权登记1项 [26] 战略布局 - 智能诊断服务(ADS)提升汽车诊断智能化 实现诊断硬件全语音控制 打造智能化汽车故障分析和预判系统 [28] - 智能汽车服务(AAS)应用先进AI大模型为车主、修理厂、整车厂和配件商提供汽车AI服务 元征AI汽修智能体可提供基于故障码的AI故障概率分析及维修解决方案 [29] - 新能源汽车服务(EVS)以新能源车为目标 帮助全球汽修厂客户升级 以元征新能源站为抓手销售新能源维修设备 提供新能源车维修工位改造及售后服务 [29] 股东回报 - 拟派发中期股息每股0.31元人民币 [1] - 2025年上半年累计回购股份约300万股 金额3000万元港币 [31] - 连续三年派发股息 [31] 未来展望 - 提升海外业务规模 扩大超级远程诊断交易量 发展元征AI 提高硬件、软件、服务、数据四大业务收入 [33][34] - 建立数字化、智能化客户关系 [35] - 继续降低运营成本和产品成本 通过AI和先进工具提高工作效率 [36] - 引进更多战略型人才 [37]
泰兴市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探索县域经济新路径
新华日报· 2025-04-29 05:47
生产性服务业战略布局 - 泰兴市经济总量近1500亿元 工业开票超2200亿元 将生产性服务业作为制造业升级核心支撑 [1] - "十四五"期间构建"一核两带三极"空间布局 主城区聚焦金融商务 沿江发展科技创新带与港口物流带 差异化打造科技服务 现代物流 电商服务三大增长极 [2] - 2024年出台《两业融合实施方案》 建立"需求画像+精准匹配+动态评估"全周期管理机制 连续四年迭代升级现代服务业招商政策 [2] 创新平台与数字化转型 - 建设黄桥特医所 高新区陶瓷所等研发平台 打造"技术攻关—中试孵化—成果转化"全链条服务体系 [3] - 苏中沿江化工物流园实施危化品仓储标准化 虹桥商贸物流园引入智能分拣技术 构建"江海河 公铁水"多式联运网络 [3] - 2024年建成国家5G工厂1个 省工业互联网平台3个 智能制造车间20个 星级上云企业282家 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 [4] 产业融合与价值链重塑 - 精细化工领域建设中试孵化产业园 装备制造企业转型"全生命周期服务商" 生物医药构建覆盖研发至商业化生产的创新生态 [5] - 引进检验检测认证机构建立区域服务中心 搭建"线上+线下"中介服务超市 定制焊接 危化工艺等专项职业培训课程 [6] - 设立4000万元专项基金支持绿色转型 泰隆集团实施设备工艺升级 经济开发区建设表面处理循环经济产业园实现废液资源化 [6] 发展成效与区域定位 - 通过系统性布局破解产业升级桎梏 生产性服务业成为县域经济转型核心抓手 [7] - "一核两带三极"格局深化后 泰兴有望成长为长三角生产性服务业新高地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