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豆子
搜索文档
黄金新规出台,非官方黄金要交税,普通人手里的黄金要贬值了?
搜狐财经· 2025-11-07 07:04
黄金税收新规对个人持有和交易的影响 - 新规实施后黄金首饰变现难度增加且回收价格被压低 例如100克金首饰回收价可能从9000元降至七八千元 [2][5] - 非官方渠道购买的金条和金豆子因缺乏上海黄金交易所或上海期货交易所凭证 面临回收困难或价格被大幅压低的问题 [5] - 个人持有的非官方渠道黄金资产可能转变为难以变现的"沉睡资产" 其投资属性显著减弱 [5] 黄金市场交易渠道与产品偏好的变化 - 新规明确只有上海黄金交易所和上海期货交易所的黄金可享受免税待遇 引导交易向官方平台集中 [8] - 银行积存金和黄金ETF因处于官方监管体系 具有免税 易变现和交易成本低的优势 成为更受青睐的黄金理财选择 [7][20] - 非官方渠道的实物黄金购买成本可能更高且未来变现麻烦 促使投资者转向官方体系的金融产品 [7][20] 新规对黄金功能属性的重新分类与界定 - 新规将黄金划分为"投资金"和"消费金" 并实施差异化税收政策 金条 金锭等投资金免税而金首饰等消费金需缴纳6%增值税 [10][12] - 政策意图在于鼓励黄金作为长期保值资产配置 抑制短线炒作 并明确金首饰的消费属性而非投资属性 [10][12] - 黄金市场的功能定位因此更为清晰 旨在引导消费者根据用途进行更理性的购买决策 [12] 新规背后的宏观战略与市场规范目标 - 新规旨在规范过去分散混乱的民间黄金交易秩序 减少假货和欺诈风险 并使国家能更准确掌握黄金资源流动 [10][14] - 通过引导民间黄金流回官方平台 有助于国家积累可控的黄金储备 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信用支撑 [15] - 长期目标是建立透明规范的市场环境 使普通投资者能更安全地参与黄金投资 享受其抗通胀和保值价值 [24] 个人黄金投资策略的调整建议与误区规避 - 应避免将黄金首饰视为保值工具 其价值应定位于装饰和情感寄托 购买时需考虑工艺费和未来变现的税收损失 [16][18] - 规避囤积非官方渠道实物金条的观念 因其存在购买成本高和未来变现难的问题 [20] - 家庭避险应依赖国家黄金储备对货币信用的支撑 而非自家囤积金条 通过黄金ETF等官方体系产品更能享受有效的避险效果 [22]
深夜黄金大跌!熊孩子如厕竟拉出10克重金豆,引50多万人围观
搜狐财经· 2025-10-28 09:59
黄金饰品价格动态 - 老铺黄金于前天完成全线上调,周大福部分一口价产品于昨天完成上调,上调幅度在5%至28%之间 [1] - 周大福一款传承系列黄金镶嵌钻石项链价格从13300元上调至17800元,上调幅度达33% [1] - 周大福计划在10月底前对旗下“一口价”黄金饰品进行价格调整,涨幅预计在12%到18%之间 [2] - 周大福经典传承系列丝绒福袋套链标价从16800元上调至21800元,一条项链上涨5000元,涨幅为29.76% [2] - 某网购平台一款传承系列丝绒金珠足金项链价格从13300元上调至17800元,涨幅达33.84% [4] - 按黄金克价计算,部分高工艺饰品克价已突破3000元/克 [2][4] 国际与国内金价走势 - 国际现货黄金(伦敦金现)价格跌破4000美元/盎司,最新报3982.360美元/盎司,较前日下跌82.460美元,跌幅2.03% [1] - 上海金ETF嘉实价格报8.999,下跌0.44% [1] - 沪金期货价格报915.80元/克 [4] 银行黄金投资产品规则调整 - 建设银行于10月17日发布公告,提请客户提高贵金属业务风险防范意识,此为9月底以来该行第三次发布相关风险提示 [4] - 兴业银行于10月21日发布公告,计划将积存金业务按金额购买的起点由1000元上调至1200元,按重量购买的1克起点不变 [6] - 平安银行于10月21日发布公告,宣布自2025年10月24日起,平安金积存业务按金额设定的定投计划起投金额由900元上调至1100元 [7] - 交通银行于10月24日发布公告,宣布自2025年10月27日9:30起,贵金属钱包积存计划起点金额将调整为随金价浮动的方式 [7]
日本惊现金荒!民众疯抢黄金,纸币信仰崩塌下的恐惧与贪婪
搜狐财经· 2025-10-16 16:23
日本黄金市场概况 - 日本国内金价突破每克2.24万日元(约合人民币1057元),实现两年翻倍、五年四倍的涨幅 [2] - 市场出现反常现象:金价上涨时消费者不是套现而是越涨越买,反映出对货币信心的崩塌 [2] - 抢购黄金由通胀和日元贬值两大因素推动 [2] 黄金产品供需分析 - 100克金条标价220万日元(约10.4万人民币)的高门槛使5克、10克、20克等小克重“黄金碎钞”成为散户主要购买目标 [2] - 田中贵金属因熔铸速度赶不上抢购速度而被迫暂停50克以下金条销售 [3] - 其他店铺官网普遍挂出“售罄”标识,供应链被疯狂需求击穿 [3] 市场参与主体行为 - 9月下旬金价突破2万日元/克时,店内突然涌进大批西装革履的上班族抢购 [2] - 出现老太太当掉和服买金豆子、公司高管用年终奖换金条等多样化购买行为 [3] - 消费者像抢购末日船票一样恐慌性购买,生怕错过机会 [2] 宏观环境影响因素 - 全球局势包括特朗普政策不确定性、中东战火、亚洲地缘博弈推高避险需求 [3] - 高市早苗当选自民党总裁被视为“日元贬值的加速器”,进一步动摇民众对日元的信心 [3] - 尽管美日利差缩小本应支撑日元,但所有政治派别都在推行财政扩张政策 [3] 行业与社会文化意义 - 当国家信用动摇时,黄金被视为比央行承诺更可靠的保值工具 [4] - 日本黄金抢购潮可能是全球货币体系崩溃的预演 [4] - 黄金抢购反映了曾经坚信“终身雇佣制”的社会对稳定预期的集体幻灭 [4]
史上首次!纽约期金上4000,商场黄金被抢购,婚嫁金火到排队
搜狐财经· 2025-10-08 19:00
金价表现 - 现货黄金价格历史首次站上3980美元/盎司,纽约期金价格突破4000美元/盎司 [1] - 国内主流品牌足金价格普遍冲上1100元/克,部分门店现场成交价加上加工费后每克超过1200元 [3] - 从2025年1月的2625美元/盎司一路上涨至10月的4000美元/盎司,期间1月单月涨幅超过6.5%,3月14日突破3000美元整数关口,9月23日COMEX期金价格达到3824.6美元/盎司 [3] - 2025年上半年国内金价涨幅达24.50%,加权平均价格同比上涨41.07%,7月1日至9月23日期间上海期货交易所黄金价格整体涨幅达到11.84% [8] 市场驱动因素 - 美国政府“停摆”风险、持续的地缘政治风险、美联储释放偏鸽派预期以及全球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共同推升了避险和配置需求 [3] - 市场工具数据显示,10月美联储维持利率不变的概率仅为5.4%,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高达94.6%;12月累计降息50个基点的概率为84.9% [3] - 各国央行在2024年净购金量创下1045吨的新高,为金价提供了底层买盘支撑 [9] - 分析师观点认为,美联储鸽派立场、通胀预期和宏观不确定性正在推高黄金价格重心,中长期看涨逻辑不变 [8] 行业与公司动态 - 黄金矿企在此轮行情中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同比齐增,扩产热情高涨 [8] - 四川黄金推进梭罗沟金矿东、西采区的接续工程,赤峰吉隆将生产任务分解到各矿山并计划扩能改造并购,山东黄金加大地质勘查和并购力度,中金黄金也在抓资源增储 [8] - 2025年上半年中国黄金首饰消费量同比下降26%,但“双节”假期期间门店迎来一波热闹行情 [8] - 国信证券认为未来金价大概率维持强势,黄金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将持续改善,业绩兑现度有望稳步提升 [9] 消费者行为与市场情绪 - “双节”假期期间,全国多个城市的金店客流爆满,上海城隍庙一带需要排号,广州、深圳的门店人来人往 [5] - 婚嫁相关黄金饰品如“四件套”经常被一次性购买,几万元的交易刷卡即走,带有传统纹样的摆件和5D工艺黄金成为婚庆市场新宠 [5] - 消费者表现出对高金价的接受,购买动机包括情感表达(如节日礼物)和抗风险需求 [3][11] - 有分析提醒需警惕短期利好出尽后的技术性回调,但长期看黄金仍有较强支撑 [8]
周大福老凤祥营收暴跌44%!金价越涨,品牌为何越亏?
搜狐财经· 2025-10-08 17:18
行业核心矛盾 - 黄金零售市场出现“销售火爆但企业财报表现疲软”的背离现象 [1] - 国际金价飙升至3900美元,国内零售价达到1134元/克,但主要公司营收出现显著下滑,如周大生上半年营收暴跌43.92%,老凤祥下滑16.52% [1] 公司盈利能力分析 - 潮宏基珠宝上半年盈利3亿元,但毛利率连续三年下降,从29.3%跌至23.1%,导致单件产品工费收益大幅缩水 [3] - 金料采购价格随国际金价快速上涨,库存黄金在加工成首饰前,进货成本已进一步跳升,侵蚀利润 [3] - 行业内价格高度透明,消费者进店首先询问“今日金价”,迫使工费被压缩至5元/克的白菜价 [11][13] 行业经营压力 - 金店面临库存管理的巨大挑战,高价进货恐遇金价暴跌造成亏损,不进货则面临柜台空置、客户流失的风险 [5] - 具体案例显示,有金店老板以1134元/克进货,在金价回调至1100元/克后,每克亏损34元 [6] - 市场竞争极度激烈,同行扎堆现象严重,县城百米内可出现三家金店,促销战惨烈,例如金镯送冰箱、满10克减200等 [13] - 渠道扩张陷入两难,不开新店恐丢失市场份额,开设新店则可能陷入赔本赚吆喝的境地 [15] - 对加工厂而言,金价波动带来巨大风险,接单后若国际金价突然下跌(如下跌50美元),工费收益可能无法覆盖原料亏损 [15] 潜在破局方向 - 老铺黄金通过差异化策略突破行业困境,其店员不强调产品克重,转而讲述古法金饰的文化寓意和工艺故事,将产品定位为传家宝 [17] - 该策略成功提升产品溢价,例如一款古法金镯标价19800元,并附赠收藏证书,毛利率因而提升至40%,显著高于周大福等同行 [17]
95、00后正在卷存款!3人存款超50万元,12%的00后存款超过30万
搜狐财经· 2025-07-18 15:44
储蓄行为分析 - 30%的95后受访者存款突破50万元 00后中12.3%的人存款超过30万 但样本84.5%来自一线及新一线城市高薪行业从业者 [3] - 央行数据显示全国仅1.5%的人存款超30万 现实中70%年轻人仍背负债务 部分高存款案例源于父母购房支持或直播带货风口红利 [3] - 2025年前五个月中国居民储蓄暴增8.3万亿 定期存款占比达历史峰值74.29% 38.8%的00后每月存储超半数工资 [4] 消费观念转变 - 56%储蓄者直言"怕突然失业" 48.1%为求心理安全感 消费降级现象普遍 如38元咖啡替代为保温杯 [4][6] - 豆瓣"丧心病狂攒钱小组"聚集22万人 分享速溶咖啡替代挂耳等妙招 60%的Z世代认为存款比消费更安心 [6] - 年轻人采用"必要-需要-想要"三级消费标准 多数"想要"类消费被剔除 如放弃新手机但坚持每周200元大餐 [7] 理财工具创新 - 支付宝"笔笔攒"实现消费自动储蓄 微信零钱通转化红包为货币基金 招行90后用户平均设置3-5个自动储蓄计划 [6] - 95后偏好余额宝等货币基金 85后布局股票保险 年收入50万+群体使用3.6种理财工具 远超低收入者的2.6种 [8] - 黄金成为Z世代"安全感实体化"象征 周大福金豆子受捧 周生生迪士尼联名款抢购一空 看重佩戴与变现双重属性 [7][8] 区域差异 - 五线城市37.8%年轻人存款达20-30万 因低房价消费水平 多选择银行储蓄获取利息 [8] - 一线城市案例显示 1.5万月薪者通过合租(月租2500元)与自带午餐 可实现月存9000元 但多数初入职场的00后月薪仅5000-8000元 年存款不足3万 [3][4] 储蓄方法论 - "52周阶梯存款法"首周存10元每周递增10元 年攒13780元 可覆盖相机等大件消费 [6] - 部分00后采用科学资产配置 工资50%进货币基金 30%定投指数基金 20%炒股博高收益 [8] - 极简生活方式实践者一年可多存6万元 黄金成为奖励性储蓄 案例显示8000元金链两年增值至12000元 [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