铋化合物材料
搜索文档
先导基电(600641):联合研究|公司点评|万业企业(600641.SH):先导基电(600641):万业企业:营收保持高增,积极拓展新业务市场
长江证券· 2025-11-12 18:12
投资评级 - 报告对万业企业的投资评级为“买入”,并予以“维持” [9] 核心观点 - 公司正处于业务转型期,半导体设备和材料业务有望成为未来成长的核心驱动力 [12] - 公司离子注入机产品线持续拓展,已通过国内多家晶圆厂客户验证并形成商业化订单,未来收入规模及盈利能力有望快速提升 [12] - 新材料(铋业务)产能与销量加速爬坡,通过多维度协同提升整体盈利水平,成为公司未来重要增长驱动力 [12]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67亿元、1.67亿元、3.15亿元,对应当前股价市盈率分别为249倍、101倍、53倍 [12] 财务表现总结 - **2025年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70亿元,同比增长246.80%;归母净利润为-0.22亿元,同比减少156.57%;毛利率为23.71%,同比减少34.72个百分点 [2][6] - **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0.69亿元,同比增长247.43%;归母净利润为0.19亿元,同比增长158.93%;扣非净利润为-0.24亿元,同比减少587.45%;毛利率为26.20%,同比减少33.10个百分点 [2][6] 业务进展总结 - **半导体设备业务**:离子注入机业务已实现低能大束流、高能离子注入设备等批量交付,首台CIS器件掺杂低能大束流离子注入机已通过验收 [12] - **设备研发**:正加快开发超高能离子注入设备、SOI氢离子注入设备、中束流离子注入设备等全谱系差异化竞争设备 [12] - **业务模式**:依托先导科技集团优势,提供从离子注入机整机、零部件、原材料到维修、开发、升级等一站式解决方案 [12] - **新材料(铋)业务**:生产基地涵盖广东清远、安徽五河、湖北荆州、浙江衢州等地,其中清远与五河基地已正式生产,荆州与衢州基地正推进新产能,计划于2025年底前完成新增产能扩张 [12] - **铋业务优势**:通过灵活库存策略、规模效应、下游客户挖掘及供应链稳定性建设,多维度协同提升盈利水平 [12] - **铋市场前景**:2024年中国精铋产量约2.2万吨,2023年全球铋消费量达1.68万吨(同比增长6%),预计2025年全球消费量将突破2万吨,下游需求增长及供给端收紧预计将支撑价格维持高位 [12] 财务预测总结 - **利润表预测**:预计营业总收入将从2025年的13.58亿元增长至2027年的29.22亿元 [19] - **盈利能力预测**:预计毛利率将从2025年的31%提升至2027年的34% [19] - **每股收益预测**:预计每股收益将从2025年的0.07元增长至2027年的0.34元 [19]
万业企业前三季度营业收入10.69亿元 同比增长逾247%
中国证券报· 2025-10-29 21:21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69亿元,同比增长247.43% [1] - 第三季度营收3.7亿元,同比增长246.8%,延续高速增长态势 [1] - 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866.72万元 [1] 业务收入构成 - 材料与设备领域的协同效应持续释放,合计收入占比近九成,是营收增长的核心动力 [1] - 铋材料业务上半年贡献收入5.25亿元,占公司整体营收比重达75.14% [1] - 第三季度铋材料业务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1] 铋材料业务 - 依托控股股东先导科技集团在铋、铟等金属提纯技术的领先优势 [1] - 旗下安徽万导在铋化合物材料研发生产的关键工艺上构建核心竞争力 [1] - 形成从原材料到高端应用材料的多元产品矩阵,产品应用于Micro TEC制冷片、固态电池、电子元器件、医药制剂等领域,新兴需求领域渗透度持续提升 [1] 离子注入机业务 - 子公司凯世通是国内离子注入机领域领军企业,已在国内十余家12英寸晶圆厂产线实现约50台设备稳定运行 [2] - 设备覆盖逻辑、存储、CIS、功率等主流半导体制造领域 [2] - 全谱系差异化产品研发验证稳步推进,为后续订单放量奠定基础 [2] 技术研发与行业认可 - 2025年9月凯世通凭借技术突破荣获工博会首届"集成电路创新成果奖",展现产业链整合能力 [2] - 面向人工智能、机器人等新兴产业,积极推进先进制程低能大束流离子注入机的研制与产业化 [2] - 不断满足先进逻辑、先进存储等先进工艺各类芯片制造需求,服务国内集成电路产业高质量安全发展 [2]
万业企业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增逾247% 拟更名为“先导基电”
证券时报网· 2025-10-29 18:56
财务业绩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69亿元,同比增长247.43% [1] - 第三季度单季营收3.7亿元,同比增长246.8% [1] - 2025年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866.72万元 [1] - 第三季度单季净利润出现波动,主要因新产线建设、研发投入与市场拓展导致管理费用与财务费用阶段性上升 [1] 战略定位与公司更名 - 公司中文全称正式由“上海万业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上海先导基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拟变更为“先导基电” [1][3] - 更名标志着公司战略定位全面升级,“基”代表半导体电子材料,“电”象征材料的电子功能属性与设备的电控核心 [3] - 公司持续深化“半导体装备+新材料+零部件”多轮驱动发展定位,致力于成为集成电路平台型企业 [1][4] 业务板块表现 - 材料与设备领域协同效应释放,2025年前三季度合计收入占比近九成 [2] - 铋材料业务实现跨越式发展,上半年贡献收入5.25亿元,占公司整体营收比重达75.14%,第三季度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2] - 公司旗下安徽万导在铋化合物材料关键工艺上构建核心竞争力,产品应用于MicroTEC制冷片、固态电池、电子元器件、医药制剂等领域 [2] 产能布局与子公司进展 - 公司在广东清远、安徽五河、湖北荆州、浙江衢州四地构建专业化生产基地,形成覆盖华东、华中、华南的供应链网络 [2] - 新成立的衢州万导热电科技正推进MicroTEC产品研发制造,瞄准数据中心、激光雷达等领域的精准控温需求 [2] - 子公司凯世通作为离子注入机领军企业,已在国内十余家12英寸晶圆厂实现约50台设备稳定运行,覆盖逻辑、存储、CIS、功率等制造领域 [3] - 凯世通于2025年9月荣获工博会“集成电路创新成果奖”,并积极推进先进制程低能大束流离子注入机的研制与产业化 [3] 产业链整合与未来展望 - 公司依托控股股东先导科技集团在稀散金属、电子材料等领域的积累,加快构建从材料、零部件到设备、应用解决方案的一体化产业平台 [4] - 公司以推动中国集成电路产业高水平自主可控为使命,聚焦核心技术突破与产业化落地 [4]
研报掘金丨东方证券:维持万业企业“增持”评级,目标价20.25元
格隆汇APP· 2025-09-29 17:37
铋材料加工业务 - 公司开展铋材料加工业务实现增收增利 2025年上半年铋业务销售收入达5.25亿元占总营收75% [1] - 铋业务产能与销量逐季爬升 二季度收入环比一季度增长450% [1] - 湖北荆州与浙江衢州基地计划于2024年底前完成新增产能扩张 全年产能及销量规模在铋材料市场处于领先地位 [1] 半导体业务发展 - 公司离子注入机实现规模量产 国产设备硬卡替环节空间广阔 [1] - 半导体设备业务与集团深化合作 静电卡盘和流量计等核心零部件获赋能 [1] - 未来有望借助先导集团高端材料-器件-模组-系统全产业链优势 实现半导体材料业务的横向开拓和纵向延伸 [1] 估值与评级 - 根据可比公司2025年75倍PE估值给出目标价20.25元 [1]
万业企业(600641):铋加工业务增收增利,半导体设备核心零部件获赋能
东方证券· 2025-09-28 20:36
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目标价20.25元 [3][6][11] 核心观点 - 铋加工业务成为重要增长引擎 2025年上半年实现销售收入5.25亿元 占总营收75% 二季度收入环比一季度增长450% [10] - 离子注入机实现规模化量产突破 已交付8台12英寸设备 其中低能大束流离子注入机完成首台验收 晶圆安全生产过货量突破500万片 [10] - 半导体设备核心零部件国产化取得进展 与先导集团在静电卡盘、流量计等核心子系统深化合作 供应链海外依存度逐步降低 [10] 财务预测 - 预测2025-2027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27元、0.30元、0.37元(原2025-2026年预测为0.12元、0.14元) [3][11] - 预计2025年营业收入将达1,892百万元 同比增长225.4% 2026-2027年分别增长26.5%和19.0% [4][13] - 预测2025年归属母公司净利润250百万元 同比增长132.7% 2026-2027年分别增长10.8%和23.5% [4][13] - 毛利率预计从2024年的47.7%调整至2025年的29.8% 并保持稳定 [4][13] 业务发展 - 铋材料加工产能持续扩张 湖北荆州与浙江衢州基地计划2025年底前完成新增产能 全年产能及销量规模在铋材料市场处于领先地位 [10] - 离子注入机国产化率不足10% 属于"硬卡替"关键环节 公司作为国内先行者有望在产能扩充中提高市场份额 [10] - 通过集团协同获得电子材料、零部件到原位检测等供应链支持 关键零部件国产化供应能力成为业务拓展关键力量 [10] 市场表现 - 股价18.35元(2025年09月26日) 52周最高价20.59元 最低价11.06元 [6] - 近期表现强劲 1周绝对回报8.32% 1月回报17.7% 3月回报37.34% 12月回报69.94% [7] - 总市值17,077百万元 总股本93,063万股 全部为流通A股 [6] 行业定位 - 属于电子行业 可比公司包括北方华创、拓荆科技、芯源微、中微公司、上海新阳等 [12] - 采用2025年75倍PE估值 低于可比公司调整后平均市盈率74.67倍 [3][11][12]
万业企业(600641):铋加工业务增收增利 半导体设备核心零部件获赋能
新浪财经· 2025-09-28 20:29
铋材料业务 - 全资子公司安徽万导成为先导科技集团旗下唯一铋金属深加工及化合物产品平台 [1] - 2025年上半年铋业务实现销售收入5.25亿元 占总营收75% [1] - 二季度铋业务收入环比一季度增长450% 产能与销量逐季爬升 [1] - 湖北荆州与浙江衢州基地计划于今年年底前完成新增产能扩张 全年产能及销量规模在铋材料市场处于领先地位 [1] - 未来有望借助先导集团高端材料-器件-模组-系统的全产业链优势 实现半导体材料业务的横向开拓和纵向延伸 [1] 离子注入机业务 - 上半年已交付8台12英寸离子注入机 其中应用于CIS器件掺杂的低能大束流离子注入机实现首台设备验收 [2] - 国产低能大束流离子注入机的12英寸晶圆产品片安全生产过货量突破500万片 实现从样机研发到规模量产的跨越式发展 [2] - 离子注入作为国产化率不足10%的硬卡替环节 其规模化国产替代进程将加速 [2] - 公司作为掌握关键核心技术的离子注入机国内先行者 有望在新一轮产能扩充进程中提高市场份额 [2] 半导体设备零部件 - 先导集团与凯世通在静电卡盘 流量计等核心子系统零部件方面深化合作 全力赋能凯世通国产化零部件建设 [2] - 通过对外合规经营 对内优化管理及集团协同合作 获得从电子材料 零部件到原位检测等多方面供应链支持 供应链对海外依存度逐步降低 [2] - 关键零部件的国产化供应能力有望成为半导体设备业务板块加速拓展的关键力量 [2] 财务预测与估值 - 预测2025-2027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27元 0.30元 0.37元 原2025-2026年预测为0.12元 0.14元 [3] - 根据可比公司2025年75倍PE估值 给出目标价为20.25元 维持增持评级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