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镀镍合金箔
icon
搜索文档
电池新能源产业步入深度调整期:技术破局、安全重构与生态博弈
中国汽车报网· 2025-11-12 12:30
论坛概况 - 论坛主题为“求新应变 重塑价值——中国电池新能源产业大洗牌周期下的定力与韧性”,于11月11日-13日在苏州相城举行 [1] - 论坛汇聚500余位全球电池新能源产业链各界精英代表,旨在探索新发展路径并推动资源对接 [1] - 中国凭借全链条领先优势已稳固“世界电池工厂”地位,产业在领跑全球的同时面临短期挑战加剧与长期格局重塑的现实 [1] 技术路线竞速 - 下一代电池技术竞争格局清晰,固态电池与钠离子电池成为两大并行发展主线,前者瞄准高端动力与新兴场景,后者聚焦性价比市场与供应链安全 [3] - 固态电池技术路径呈现多元竞争态势,氧化物、硫化物、聚合物与卤化物四大路线各具优劣,短期内难以形成统一标准 [3] - 硫化物全固态电池已在-70℃极端低温环境下实现稳定运行,展现出在军工、航天等特殊场景的应用潜力 [3] - 蜂巢能源提出“三步走”策略,其热复合转印技术已实现270Wh/kg方形半固态电芯量产并搭载欧洲豪华品牌车型 [3] - 半固态电池凭借与现有产线的高兼容性与较低成本成为产业化先锋,比克动力的聚合物+氧化物复合半准固态电池能量密度达330-350Wh/kg,并获低空飞行器企业订单,预计2026年批量交付 [4] - 全固态电池仍面临界面阻抗、成本高昂与制造工艺三大瓶颈,规模化量产需待2027年后,预计2030年全固态电池需求量达到156GWh [4] - 钠离子电池在细分市场快速起量,盘古新能源的20Ah软包钠电已在低速车、备用电源领域实现规模化出货,其-40℃低温容量保持率超85%及“零膨胀”特性成为铅酸替代的有力竞争者 [5] - 产业链协同创新推动技术瓶颈突破,例如诺德股份推出镀镍合金箔解决硫化物固态电池中铜箔腐蚀与硅碳负极膨胀问题,蓝科途开发出4微米超高强度隔膜兼顾能量密度与安全性能 [6] 安全范式重构 - 随着电动车渗透率突破50%与储能装机规模激增,安全成为产业生命线,行业理念从“事后防护”向“事前预警”的系统性转变 [7] - 德赛电池提出“AI电芯+7重防护”体系,通过内置温压传感器实时监测电芯内部产气速率,可在热失控发生前30天实现精准预警 [7] - 系统层级安防创新活跃,中车株洲所的高压级联储能系统通过拓扑结构优化实现“黑启动”与惯量支撑,在山西调频电站中实现5毫秒级响应 [7] - 云山动力展示大圆柱全极耳电池的“零热蔓延”设计,通过定向防爆与热电分离在模组层级阻断热失控传播 [7] - 材料本征安全攻关加速,雄韬电源在固态电池关键电化学性能上取得突破,多氟多以大圆柱电池“永不燃烧、永不爆炸”为目标进行材料创新 [8] - 安全标准提升倒逼产业规范化发展,行业需守住底线杜绝不良品流通与无序梯次利用,缺乏安全核心能力企业的生存空间将被极大压缩 [8] 产业生态博弈 - 动力与储能市场呈现结构性分化,动力领域磷酸铁锂占比攀升至八成,但三元电池在高端增程与性能车型中仍不可替代 [10] - 快充技术成为竞争焦点,4C以上充电方案预计2026年渗透率超20%,推动超薄集流体、低阻抗电解液等材料创新 [10] - 储能市场从“强制配储”走向“市场化运作”,工商业储能与户用储能成为新增长点,对寿命、效率与全周期成本要求愈发严苛 [10] - 中车高压级联储能系统通过“一簇一管理”提升电池利用率4%,循环效率达92%,在调频市场实现收益翻倍 [10] - 德赛电池的主动安全方案直击储能电站运维痛点,通过精准预警降低运维成本30%以上 [10] - 全球化布局成为头部企业必然选择,多氟多规划南宁100GWh基地面向东盟市场,诺德股份布局海外3万吨铜箔产能响应欧盟供应链本土化需求 [11] - 产业价值锚点正从规模转向质量,可持续发展能力与电池护照等数字化工具将成为应对欧盟新规的核心竞争力 [11]
亿纬锂能/欣旺达/常州锂源/容百科技/诺德股份/大族锂电/逸飞激光/卡洛维德等企业亮相 高工金球奖首批公示(持续更新)
高工锂电· 2025-10-24 18:35
行业活动概览 - 高工锂电年会暨金球奖颁奖典礼将于2025年11月18-20日在深圳举行,高工金球奖被誉为锂电行业奥斯卡,是行业发展的风向标 [2] - 2025年高工金球奖评选已有超过160家锂电产业链企业参与 [2] 亿纬锂能 - 2025年上半年全球储能电芯出货量28.71GWh,排名全球第二 [3] - 2025年上半年动力电池出货量21.48GWh,国内装机量排名第五,中重型商用车装机量排名全球第二 [3] - 全固态电池性能可实现-20℃~60℃宽温工作,20MPa压力下稳定运行,循环性能达45℃@1C,2000圈以上,60℃满电存储28天容量恢复率>93%,支持8C放电 [3] - “龙泉二号”重量能量密度达300Wh/kg,体积能量密度700Wh/L,计划2025年内提升至400Wh/kg和1000Wh/L [3] - 成都全固态电池量产基地分两期,一期2025年12月建成,二期2026年12月交付,最终实现100MWh年产能,聚焦人形机器人、低空飞行器等新兴市场 [4] 欣旺达动力 - 2025年5月发布闪充电池4.0,迭代至12C极充版本,单次补能压缩至5分钟级 [6] - LFP欣星驰2.0千安极充版支持1400A闪充,1分钟极充150km+,5分钟补能450km,-20℃低温能量保持率90%以上 [6] - LFP欣星驰2.0长续航版电芯能量密度200Wh/kg,支持10分钟补能560km,续航800km+;NCM欣星耀2.0千安极充版8分钟补能700公里,综合续航1000公里 [6] 常州锂源 - 2025年3月全球首发一烧工艺磷酸铁锂四代高压实密度产品,打破行业二烧工艺瓶颈 [8] - 印尼基地一期3万吨全面投产,稳定出货约2500吨/月,成为全球首家在海外投产的中国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厂家 [8] - 推出T601球形超低温正极材料,-20℃环境下容量保持率75%;T246材料1C放电容量提升7.6%至145mAh/g以上,适用重卡等场景 [8] 容百科技 - 9系以上超高镍产品累计出货超2万吨,批量导入欧美、日韩头部电池厂 [10] - 全球首批富锂锰基材料即将产业化,为下一代400Wh/kg电池提供正极方案 [10] - 硫化物固态电解质中试线2025年四季度投产,成本较主流路线下降30%;超高镍正极匹配固态体系通过多家国际客户验证 [10] - 钠电正极产品在国内外头部电池厂商中卡住领先位置,2025年下半年至2026年产销规模有望迅速提升,千吨级订单落地 [10] 诺德股份 - 2024年电解铜箔总产能14万吨/年,规划至2030年全球总产能达30万吨/年 [12] - 自主研发镀镍合金箔,破解固态电池材料卡脖子难题,具有耐腐蚀、耐高温、机械强度突出等优势,赋能低空交通、机器人等新兴领域 [12] 大族锂电 - 自主研发高速高柔性CTP-Pack产线,具备高效率、高柔性、高兼容性、高稳定性四高特性 [14] - 产线采用高速连续输送流水线转运技术,实现电芯上料至堆叠全流程不间断作业,同步完成测试、清洗、质检等工序 [14] - 模组堆叠采用高速并联机器人,优化堆叠结构,提升效率与兼容性 [14] 逸飞激光 - 交付行业首条快充宽温46系大圆柱电池量产线,采用全极耳集流体无损成型、激光焊接智能控制等新工艺 [16] - 产线采用磁悬浮传输技术,传送速度2000mm/s,传输效率提升4倍以上,结合飞拍检测技术生产效率提升50%以上 [16] - 采用新一代机器视觉智能检测系统,产品定位精度控制0.01mm以内,实现高良率、高柔性生产 [17] 卡洛维德 - 正负极极耳极柱压熔焊工作站整合电阻焊、超声波焊与激光焊优势,实现160层极耳极柱一步法焊接,良率超99.95% [19] - 产线单台设备效率可达10PPM,设备采用模块化技术,易集成,在设备成本相当情况下通过减少工序大幅降低整体成本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