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锂电新周期
icon
搜索文档
野村东方国际 锂电新周期 全球产业格局的变迁
野村· 2025-06-26 22:0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日韩电池企业受《通胀削减法案》驱动在北美扩张产能后调整策略,削减开支并可能转向储能领域;中国锂电市场面临供给过剩但产能利用率回升,企业加速海外布局尤其看好欧洲市场;固态电池预计2027年量产,此前投资围绕技术路线演进,市场有轮动机会;中国企业出海进入国际化2.0阶段,有望提升估值,但需警惕贸易壁垒 [1][3][7] 各部分总结 日韩电池企业在北美市场布局及业绩 - 2022 - 2024年,美国《通胀削减法案》推动日韩企业在北美加大产能布局,LG化学北美产能规划从不足50GWh增至500多GWh,占比达40% - 50%,使韩国企业2023年全球锂电市场表现突出 [4] - 2025年起,日韩企业削减资本开支,优先提升现有产能利用率,如LG化学收回合资工厂股权并转向储能领域 [6] - 2025年一季度,LG化学利润扭亏为盈,得益于成本管控、毛利率提升和美国补贴,为应对政策不确定性,降低北美资本开支并可能转产储能电池 [10][11] 中国锂电市场情况 - 2022 - 2024年,中国锂电市场面临严重供给过剩,因前期需求增长吸引大量企业进入,导致产能阶段性过剩和盈利能力下滑 [5] - 当前,国内产能利用率触底回升,部分小型企业出清促进提升,同时企业加速海外布局,看好欧洲市场 [7] 全球电动汽车市场需求 - 全球电动汽车市场需求增长面临挑战,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接近50%增速趋稳,美国受政策和价格因素影响渗透率增长乏力,欧洲缺乏高性价比车型,低价车型大规模推出前市场供需衔接不畅 [8] 固态电池发展情况 - 2024 - 2026年处于中试阶段,大量企业将推出中试线,2027年有望规模化量产,单一企业产能可达吉瓦时级别 [8] - 2027年前,投资逻辑围绕技术路线演进,市场呈板块轮动,每年有2 - 3次交易机会,下跌时可投资;SNE Research预测未来三至五年渗透率可能达8%,技术成熟度和成本下降速度影响该预测 [9] 日韩主要电池企业业绩及策略 - 三星SDI 2025年一季度利润下滑,受电动工具市场去库存和产能利用率下降影响,策略是推动储能市场增长,控制产能投资 [13][14] - SK On较早收缩美国投资,转向中国和欧洲,业绩有所改善但毛利率较低 [15] - 松下能源业务2025年一季度利润改善43%,利润率11%,但较2024年四季度下降,主要客户出货量持平致美国工厂盈利能力不强,仍按规划推进投产和新产品开发 [15] 中国企业出海情况 - 欧洲市场为中国企业提供投资机会,出海进入国际化2.0阶段,需具备海外建厂能力,预计带来估值提升 [3][16][17] - 中国企业出海欧洲具备客户关系和价格优势,但需警惕贸易壁垒,欧洲电动汽车市场2025 - 2027年因新车型推出将释放需求 [3][19][20] 企业案例分析 - 宁德时代目前市值约1.1万亿人民币,预计2025年底达1.6万亿人民币,基于海外市场扩张确定性增强;其欧洲工厂逐步放量,有望验证全球化能力推动估值提升 [2][23] - 科达利作为锂电池结构件行业领先企业,市场占有率第一,客户资源可复用,产能利用率将随下游释放提升,机器人业务若超预期发展将带来新增长点 [24] 投资建议 - 固态电池短期内规避追高风险,长期在2027年量产前有投资机会,稳健型投资者可关注厦钨新能,股价回调至40 - 50元人民币区间可布局,可进行长维度、短期波段交易策略性布局 [25]
锂电新周期|全球产业格局的变迁
全球锂电池需求增长驱动因素 - 2020-2024年全球动力电池装机年复合增速达57%,中国新能源车渗透率从5%提升至41% [3] - 2025年后中国电动车需求进入稳定增长阶段,欧美市场需接力但可能面临"青黄不接"阶段 [3] - 2024年全球锂电池需求1339GWh,储能占比18%(235GWh),2025年储能需求预计305GWh(同比+30%) [3] - 储能增长动力:海外电价上涨、储能系统度电成本下降、新能源消纳需求及AI数据中心建设推动大储装机 [3] - 2030年全球储能新增装机预计390GW,2024-2030年复合增速32% [3] 行业供需与盈利修复 - 2025年产能过剩改善,新增产能增速从2023-2024年的68%/52%降至2025-2026年的29%/10% [4] - 2026年产能利用率预计修复至46%,中国锂电池行业2025-2026年营收增速21%/14%,归母净利润增速64%/32% [4] - 供给侧改善推动行业进入向上复苏周期,头部企业通过海外市占率稳固实现超额盈利 [4][5] 全球格局变迁与竞争策略 - 日韩企业2025-2027年资本开支下降,聚焦盈利修复;中国企业加速全球化出海 [5] - 欧洲市场为出海优选:2025年欧盟碳排放政策调整提供电动化转型窗口,大储需求接力户储 [6][9] - 美国市场景气下行:日韩企业面临产能利用率下滑风险,中国企业通过欧洲布局规避贸易摩擦 [7] - 欧洲贸易壁垒以《新电池法》为主,非关税壁垒引导中国先进产能落地 [7] 欧洲市场机遇与竞争格局 - 2025年欧洲锂电池产能利用率从62%提升至69%,动力电池需求200GWh(同比+25%) [11] - 中国企业欧洲远期规划产能362GWh,高于韩国(213GWh)和欧洲本土企业(300GWh) [12] - 中国企业配套23家国际车企,显著优于韩国(18家)和欧洲(4家) [13] - 2021-2024年中国企业在欧洲市占率从17%升至42%,韩国企业从47%降至35% [15] 投资逻辑与行业趋势 - 欧洲需求复苏驱动中国出海企业盈利改善,头部企业通过规模效应和产业链整合形成性价比优势 [12] - 动力电池与储能双重增长支撑欧洲长期需求,本土化产能布局规避贸易风险 [9][11] - 中国企业在研发、制造能力和客户响应速度上优于欧洲本土竞争对手 [12][13]
起点锂电 董事长 李振强新年贺词:价格底部已确认 锂电迈向新周期!蛇来运转 多财多锂!
起点锂电· 2025-01-29 17:49
由于提供的文档内容不包含具体的行业或公司研究信息,仅展示了一个锂电产业智库的服务范围和联系方式,因此无法提取关键投资要点或行业分析内容。以下是仅能基于现有文本整理的结构化信息: 智库服务范围 - 提供资本服务包括IPO规划、融资服务[1] - 品牌服务涵盖数据营销、宣传展会[1] - 研究咨询服务涉及调研报告、行业研究[1] - 政府服务包含招商顾问、国际合作咨询[1] 联系方式 - 联络人为邱先生 电话18938023176[1] 注:原文档未涉及锂电行业数据、公司财报或具体投资观点,故无法进一步分析核心观点或行业动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