镍)
搜索文档
巴克莱:AI狂潮如何重塑全球大宗商品超级周期?
美股IPO· 2025-11-20 21:09
AI投资驱动大宗商品超级周期 - AI基础设施升级催生全球大宗商品超级周期,带来重大投资机遇 [3] - 超大规模云服务商未来五年资本支出将超过2.5万亿美元 [1][5] - 资本支出数字可能被低估,因估算为滞后指标且未包含非超大规模企业和私营公司 [5] 核心受益大宗商品需求 - 在所有大宗商品中,铜的需求最为突出 [1][3] - 硅需求位居前列,其次是稀土元素、电池金属(锂、钴、镍)、铂族金属和铝 [7] - 能源、电力、电气基础设施、冷却系统、半导体及数据中心建筑材料等相关大宗商品均将受益 [6] - 国际能源署报告显示,未来15年仅铜、锂、镍和钴就需要5000-6000亿美元新投资,其中铜占资本支出需求的一半 [7] - GPU/AI芯片及电力和冷却系统折旧较快,将带来持续的增量替代需求,而非一次性建设需求 [8] 主要受益矿产出口国 - 智利、秘鲁、刚果(金)和澳大利亚等矿业出口国将迎来多年投资繁荣 [1][3] - 从铜矿角度看,智利、秘鲁和刚果(金)处于最有利位置 [10] - 智利是最大铜矿开挖国,矿业投资已回升,未来项目承诺增加 [10] - 阿根廷凭借巨大未开发储量有望加入受益国行列 [10] - 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和巴西将从其他矿产和稀土元素出口中显著受益 [11] - 中国在精炼领域占据主导地位,处理全球近50%精炼矿产,格局短期难改 [11] 商品繁荣周期的历史启示 - 21世纪初由中国主导的商品繁荣期显示,大宗商品出口国固定资本形成总额显著增加,成为GDP增长重要贡献者 [13] - 繁荣初期,铜、钢铁和石油价格增长超过300% [13] - 周期早期阶段,强劲的出口增长足以覆盖资本品进口增加,推动贸易差额大幅改善,秘鲁和智利等矿业出口占比高的国家改善最显著 [15] - 出口增长与实际有效汇率上升呈正相关关系 [20] 铜价与油价脱钩的独特机遇 - 本轮周期最显著特征是铜价上涨与油价疲软脱钩,打破了传统高度相关性 [1][20] - 脱钩源于美国、巴西等非欧佩克国家石油供应增加及天然气替代作用 [20] - 对智利、秘鲁、澳大利亚和南非等AI关键矿产主要出口国兼石油净进口国是重大利好 [24] - 这些国家享受矿产出口收入激增的同时,无需承受油价上涨导致的进口成本压力,贸易条件将获额外提振 [24] - 贸易条件改善为其货币提供比过去任何周期都更强劲的支撑 [24][27] - 2024年以来,智利贸易条件随铜价走高油价走低而改善,已伴随智利比索走强 [27] 货币表现与周期阶段判断 - 基于历史经验和当前趋势,智利比索、秘鲁索尔和澳元在铜油脱钩助推下应表现优异 [28] - 当前正处于商品超级周期的早期阶段,是贸易平衡改善最显著、货币升值潜力最大的时期 [1][28]
AI狂潮如何重塑全球大宗商品超级周期?
华尔街见闻· 2025-11-20 11:53
巴克莱认为AI投资狂潮正在催生一场全球大宗商品的超级周期,对投资者而言意味着重大机遇。 追风交易台消息,11月19日,巴克莱研究部发表研报,随着AI基础设施建设的持续升级,对特定矿产和稀土元素的需求将急剧攀升,这将为矿产出口国 带来多年投资周期的红利。 研报强调在所有受AI驱动的大宗商品中,铜的需求最为突出。智利、秘鲁、刚果(金)和澳大利亚等矿业出口国将迎来多年的投资繁荣,对应主权货币 汇率有望走强。 国也将从AI投资潮中受益) (左图:铜矿商将受益最多,右图:矿业出口 巴克莱指出,目前铜价上涨与油价疲软并存的罕见现象,对于那些进口石油但出口金属的国家(如智利、秘鲁)来说是巨大的贸易条件重大利好,为其货 币提供了额外支撑。 AI投资推动商品需求爆发式增长 AI基础设施建设的速度决定了技术进步的步伐,而这一建设过程严重依赖特定矿产和稀土元素,使大宗商品日益成为焦点。 研报估计,仅超大规模云服务商在未来五年的资本支出就将超过2.5万亿美元。分析认为这一数字甚至可能被低估,因为估算数据通常是滞后指标,且不 包括非超大规模企业和私营公司。 能源、电力、电气基础设施、冷却和散热管理、半导体和硬件投入,以及数据中心建筑材 ...
“最强板块”,突然调整!刚刚,解读来了
中国基金报· 2025-10-19 12:20
板块表现与驱动因素 - 2025年以来中证申万有色金属指数以近70%的涨幅领跑31个一级子行业 [2] - 板块走强受多重利好共振驱动,包括宏观宽松、供需格局改善、市场情绪和板块轮动效应 [17] - 美联储降息预期及全球流动性宽松格局推动美元走弱,强化了有色金属的硬通货属性 [17] - 供给端面临收缩,而新能源汽车、光伏等新兴领域需求激增,传统领域需求稳步增长,供需紧平衡推动价格上涨 [17] - 稀土的战略价值在大国博弈中获得高度认可,成为其重估的重要因素 [18] - 全球上游资本开支长期不足,导致产能释放不及预期,未来加工冶炼环节也可能面临困境 [18] 行情性质与估值分析 - 有色金属板块年内经历了典型的“戴维斯双击”行情,即金属价格上涨带来盈利预期提升,叠加估值从历史低位修复 [15][20] - 行情启动前板块估值处于历史中位数以下,具备向上修复弹性 [17][20] - 与传统周期板块相比,有色金属需求更多导向高端制造领域,如电子、军工、半导体、新能源、AI等,成长性更优 [23] - 有色金属兼具“传统周期+绿色成长+硬科技”三重属性,有望支撑其估值中枢系统性上移 [24] - 弱美元化趋势强化了有色金属的金融属性,作为对抗货币贬值的硬通货吸引资金配置 [24] 细分领域投资逻辑 - 贵金属(金、银)金融属性最强,主要受避险和对冲信用货币贬值需求推动 [18][33] - 工业金属(铜、铝)和能源金属(锂、钴、镍)的需求受益于宏观经济复苏与能源转型 [33] - 稀土与小金属的需求主要由下游特定产业的技术进步和渗透率提升驱动,题材属性和成长性更强 [33] - 稀土出口管制政策升级巩固了中国在全产业链的竞争优势,强化了全球定价权,其战略价值是中长期行情的坚实支撑 [30] - 基本金属中的铜和铝在全市场有较大预期差,核心在于供给的不可抗力约束和需求的爆发性可能超预期 [35] 后市展望与配置价值 - 从中长期视角看,在美元降息周期、“去美元”浪潮和资源民族主义背景下,有色金属板块的配置价值十分坚固 [15][27] - 有色金属长期供应受限,当前国内无风险收益率低于2%,美国处于降息周期,商品稀缺性和板块估值吸引力均具备较好的配置价值 [26] - 可以重点关注四大信号:美联储降息节奏、矿端扰动情况、国内稳增长政策落地效果、以及国内PPI企稳信号 [27] - 随着美联储甚至全球央行的降息周期开启,有色金属板块会持续受益 [28] - 未来国外经济体脱离中国制造的低成本赋能,宏观环境走向再通胀的概率增加,商品类资产在通胀环境下的配置优先级很高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