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恒生科技指数QDII

搜索文档
基金经理来信:长城恒生科技指数QDII拟任基金经理雷俊、曲少杰
新浪基金· 2025-06-17 09:32
港股科技板块表现 - 截至6月11日恒生指数和恒生科技指数年初以来涨幅分别达21 47%和22 00%显著跑赢A股沪深300和创业板指同期表现-1 02%和-3 72% [1] - 港股科技板块行情始于AI技术突破引发的中国科技资产重估浪潮增长动能有望延续 [1] 政策支持 - 国内科技自立自强政策持续加码芯片国产替代和软件自主可控领域支持力度提升 [1] - 九部门联合发文明确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重点支持半导体智能装备等卡脖子领域通过专项基金税收优惠等组合拳加速产业突围 [1] 产业发展 - 以DeepSeek为代表的国产AI技术迎来突破性发展AI+推动科技企业盈利模式升级并有望成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2] - 港股科技板块作为相关企业上市聚集地直接受益于AI产业周期上行 [2] 资金流动 - 南向资金年内累计净流入达6755 53亿港元刷新历史同期纪录在港股交易中占比持续提升 [2] 恒生科技指数优势 - 指数集结30只港股优质互联网及科技制造业龙头其中26只未在A股同步上市提供差异化布局中国科技资产工具 [2] - 采用季度调整与快速纳入规则确保成份股代表行业技术前沿涵盖硬科技和软科技企业契合内需提振和自主可控方向 [3] - 成份股均为具备技术壁垒和市场竞争力的行业龙头深度参与AI产业链AI商业化落地加速或进一步增强企业盈利兑现能力 [3] 长期展望 - 中国科技力量崛起是长期故事恒生科技指数有望持续焕发生机 [3]
捕捉中国科技资产重估机遇,长城恒生科技指数QDII正在发行中
新浪基金· 2025-06-11 15:16
全球AI革命与中国科技资产 - 全球AI革命进入临界点 国产大模型如DeepSeek凭借低成本高性能优势推动全球AI竞争多极化格局 [1] - AI革命催化中国科技资产价值重估 形成技术突破 政策红利与资本流动三重共振 [1] - 恒生科技指数作为中国科技资产风向标 凭借低估值高成长特性持续吸引全球关注 [1] 恒生科技指数概况 - 恒生科技指数由30家市值最大的香港上市科技企业组成 非必需性消费占比54.3% 资讯科技业占比40.7% [1] - 成份股多为互联网科技平台型公司及新消费领域企业 代表中国科技核心资产集群 [1] - 成份股与A股科技资产形成差异化互补 深度参与AI产业链上下游 覆盖芯片 云厂商 大模型等热门领域 [2] 指数业绩表现 - 2024年成份股营业收入增速中位数达11.29% 归属净利润增速中位数32.94% 平均净利润172亿元 [2] - 近一年涨幅40.09% 跑赢恒生指数(28.82%)和沪深300(7.27%) 展现更高弹性 [3] - 2020-2024年历年涨幅分别为78.71% -32.70% -27.19% -8.83% 18.70% [3] 估值与投资机会 - 当前TTM市盈率20.87倍 处于近十年13.04%分位点 低位布局意义明显 [3] - 高成长+低估值组合为价值回归提供广阔空间 [3] - 长城基金发行恒生科技指数QDII产品(A类024148 C类024149) 提供一键布局港股科技核心资产机会 [1][3]
长城基金雷俊:产业周期与政策支持共振 港股科技板块迎来配置机遇
上海证券报· 2025-06-09 02:12
港股科技板块投资机遇 - 全球科技浪潮与AI产业变革驱动下,中国科技资产价值凸显,恒生科技指数今年以来涨幅达16.15%,领先全球主流指数 [1] - 恒生科技指数凭借高弹性、低估值等优势,成为布局港股科技赛道的重要工具 [1] - AI产业链技术突破加速向应用场景扩散,国内互联网大厂研发投入增加,民营科技企业景气度显著提升 [1] AI产业与公司发展 - AI浪潮推动港股科技公司业绩预期改善,云计算和AI大模型的研发投入与商业化落地成为核心驱动力 [1] - 港股科技板块作为相关企业上市聚集地,直接受益于AI产业周期上行 [1] - 政策红利持续释放,支持芯片、软件等领域发展,为科技行业注入新动能 [1] 恒生科技指数特点 - 恒生科技指数由30只与科技主题高度相关的港股组成,涵盖软件服务、专业零售、资讯科技器材、半导体等领域 [2] - 成分股多为中国科技龙头企业,26家未在A股同步上市,与A股科技指数形成差异化互补 [2] - 指数具有高创新、高成长特征,短期波动大但弹性明显,当前估值20.43倍,处于近5年低位,显著低于纳斯达克指数 [2] 后市展望 - 港股科技板块处于估值修复转向业绩驱动的过渡阶段,短期波动不改长期投资价值 [3] - AI技术突破驱动的科技股行情有望持续,港股科技板块仍有较大向上空间 [3]
一键投资中国科技企业领袖,长城恒生科技指数QDII正式发行
新浪基金· 2025-06-03 17:12
港股科技板块表现 - 2024年一季度港股科技板块受AI技术突破驱动表现突出,恒生科技指数一度领涨全球,但二季度波动加大[1] - 波动原因包括板块内部交易结构过热、短线资金获利了结以及海外关税政策扰动,但不影响长期投资价值[1] - 恒生科技指数自基日(2014年12月31日)累计上涨72.75%,跑赢同期恒生指数(-0.51%)和上证指数(5.52%)[3] - 2020-2024年恒生科技指数历年涨幅分别为78.71%、-32.70%、-27.19%、-8.83%、18.70%[3] 港股科技板块投资价值 - 港股市场汇聚众多科技互联网龙头企业,积极布局AI技术研发和应用场景拓展,或将深度受益于国内AI发展[1] - 政策持续呵护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叠加降准降息落地,有望提振港股科技资产盈利表现[1] - 南向资金持续流入港股科技相关行业,包括非必需性消费、资讯科技业、医疗保健业、电讯业等[1] - 恒生科技指数PE(TTM)为20.53倍,处于近3年15.38%、近5年9.52%的较低分位水平,投资性价比凸显[3] 恒生科技指数特点 - 恒生科技指数由30只与科技主题高度相关且市值较大的香港上市公司股票组成,每季度调整样本并设有快速纳入机制[2] - 指数成份股涵盖软件服务、专业零售等"软科技"领域,以及资讯科技器材、半导体等"硬科技"领域[2] - 成份股多为基本面优质、成长性较高的科技龙头,指数具备较强业绩弹性[3] - 恒生科技指数被视为中国新兴科技的风向标和全球科技资产的高性价比标的[3] 长城恒生科技指数QDII基金 - 长城基金于6月3日起发行长城恒生科技指数QDII(A类:024148;C类:024149),紧密跟踪恒生科技指数[2] - 该基金一键投资中国科技企业领袖,助力投资者高效把握港股科技机遇[2]
布局港股新经济 长城恒生科技指数QDII 6月3日起正式发行
新浪基金· 2025-05-29 13:35
港股科技板块现状 - 恒生科技指数近期走弱 但机构认为结构性机会和估值修复潜力仍存 [1] - 恒生科技指数成份股数量占港股市场1% 但自由流通市值占比高达34% [1] 恒生科技指数特点 - 行业分布:专业零售(22.62%) 软件服务(18.62%) 资讯科技器材(12.53%) 媒体及娱乐(11.97%) 汽车(11.79%) [2] - 包含腾讯 阿里等互联网平台 以及中芯国际 地平线机器人等硬核科技企业 [2] - 30家成份股中有26家未在A股上市 与A股科技指数形成互补 [2] 成长性与估值 - 2024年成份股整体营收增速11% 归母净利润增速52% 显著超越港股主板 [2] - 当前市盈率(TTM)20.62倍 处于基期以来10%分位点 低于纳斯达克科技指数(32.58倍)和创业板指(30.40倍) [3] 投资机会 - AI技术突破和商业化落地有望推动港股科技板块新一轮增长周期 [1] - 短期调整或为配置良机 中长期配置价值值得看好 [1] - 长城恒生科技指数QDII基金将于6月3日发行 跟踪恒生科技指数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