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港股科技投资
icon
搜索文档
港股科技ETF(513020)午后翻红!资金抢筹,连续5日净流入!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4 14:29
港股科技板块投资价值 - 港股科技板块具备长期投资价值 科技龙头企业护城河深且竞争优势显著 [1] - 当前港股科技板块估值优势明显 PE约20倍 处于历史底部 存在显著估值修复空间 [1] - 板块拥挤度较年初大幅下降 投资价值凸显 同时ROE企稳回升 成长性较高 [1] 港股通科技指数及ETF产品 - 港股科技ETF(513020)跟踪港股通科技指数(931573) 该指数由中证指数公司编制 精选不超过50家港股通科技企业 [1] - 指数成分股具有显著成长潜力与市场波动特征 全面反映港股通科技领域表现 [1] - 无股票账户投资者可关注联接基金产品 包括国泰中证港股通科技ETF发起联接A(015739)和C类(015740) [1]
港股科技指数投资价值如何?四轮涨跌隐藏了哪些特点?|第396期精品课程
银行螺丝钉· 2025-07-28 22:27
港股科技指数表现与特点 - 港股科技成为2024年港股表现最好的板块之一,经历4轮显著上涨-下跌周期 [1][17][19] - 长期跑赢恒生指数,但波动较大,呈现"进三退一"或"进三退二"特征 [17][33] - 2024年1月至2025年4月经历4轮涨跌: - 第一轮:2024年1月跌36.87%,2-5月反弹39.08% [21] - 第二轮:5-9月跌18.06%,9月单月暴涨64.53% [23] - 第三轮:2025年1月回调21.45%,春节后上涨55.72% [25] - 第四轮:4月回调29.58%,随后快速反弹30% [27] 主要指数对比 - **恒生科技指数(HSTECH.HI)**: - 成分股30只,市值平均数4954.33亿港元,中位数1929.05亿港元 [5] - 聚焦网络、电子商贸、智能化等科技主题,要求研发开支占比≥5%或收入增速≥10% [7] - **港股科技指数(931573.CSI)**: - 成分股50只,市值平均数2758.56亿港元,中位数684.42亿港元 [5] - 覆盖通信、互联网、医药生物、新能源等更广领域,含港股医疗类品种 [6][9] 行业与持仓特征 - 两大指数行业分布相似:可选消费+信息技术合计占比80%-90% [8] - 前十大重仓股重合度高,合计权重约70%: - 包括小米(8.06%-11.26%)、腾讯(7.73%-9.87%)、比亚迪(7.12%-9.53%)等 [12][13] - 港股科技指数额外纳入信达生物(3.16%)等医疗股 [13] 驱动因素分析 - **短期波动主因**: - 美元利率与汇率变化显著影响资金流向,如2024年9月美联储降息引发64.53%暴涨 [37][39][41] - **长期核心动力**: - 盈利增长驱动,2024年后盈利同比大幅提升,形成"戴维斯双击" [29][35] - 涨跌周期与财报披露高度重合,机构投资者对盈利数据敏感 [34] 估值与投资工具 - 恒生科技指数市盈率21.94倍,市净率2.74倍,ROE 12.48% [46] - 港股科技指数市盈率43.67倍,反映更高成长性 [46] - 可通过指数基金(如513010、012348)跟踪恒生科技指数 [46]
锚定港股科技投资机遇 港股通科技ETF南方(159269)7月10日重磅上市
中国经济网· 2025-07-10 09:22
港股通科技ETF南方上市 - 南方中证港股通科技ETF(159269)于7月10日在深交所上市 为投资者提供布局港股科技龙头的一站式解决方案 [1] - 该ETF紧密跟踪中证港股通科技指数 覆盖互联网 新能源汽车 创新药等特色产业 通过科学行业配置实现均衡布局 [1] - 指数在电子 传媒等传统科技领域配置适度 在汽车 医药生物等成长性板块侧重布局 避免单一行业风险 [1] 中证港股通科技指数特点 - 指数聚焦通信 互联网 医药生物 电子 半导体 新能源及航空航天与国防等核心科技领域 [2] - 选股策略注重基本面 囊括港股科技龙头企业 在各细分领域占据领先地位 [2] - 截至2025年4月30日 指数自基日以来累计收益达227% 年化收益率约12% 显著优于同类指数 [2] - 港股科技板块在过去20年展现出稳健的长期超额收益能力 成为配置科技资产的重要方向 [2] 南方基金优势 - 南方基金指数投资团队核心成员平均从业年限超过10年 在ETF管理领域经验丰富 [3] - 团队建立完善量化投研体系 通过自主研发智能管理系统实现投资组合精细化管控 [3]
近5个交易日累计“吸金”超9亿元!恒生科技ETF(513130)规模首次突破270亿元,创历史新高
新浪基金· 2025-07-09 11:45
港股通人民币股票交易柜台 - 香港证监会表示人民币股票交易柜台纳入港股通的技术准备工作进展顺利 实施细则有望近期公布 [1] - 南下资金带动下 人民币计价港股交易规模有望持续增长 [1] - 7月8日港股市场交投情绪走强 恒生科技指数表现活跃 [1] 恒生科技ETF资金动向 - 恒生科技ETF(513130)近5个交易日净流入9.54亿元 为同期追踪该指数的ETF中唯一超8亿元产品 [1] - 该ETF规模突破272.10亿元 创历史新高 [1] - 年内日均成交额达49.58亿元 流动性优势显著 [2] 恒生科技指数特征 - 指数涵盖小米、腾讯、阿里等10家港股稀缺科技龙头 前十大成份股均为行业创新领导者 [2] - 当前市盈率20.10倍 处于近5年9.3%低分位数 配置价值凸显 [2] 产品运营信息 - 华泰柏瑞基金旗下ETF总规模突破5000亿元 位列行业第一梯队 [2] - 恒生科技ETF管理费率0.2%/年 托管费率0.05%/年 支持T+0交易 [3] - 设有场外联接基金(A类015310/C类015311)便利非股票账户投资者 [3]
一键投资中国科技企业领袖,长城恒生科技指数QDII正式发行
新浪基金· 2025-06-03 17:12
港股科技板块表现 - 2024年一季度港股科技板块受AI技术突破驱动表现突出,恒生科技指数一度领涨全球,但二季度波动加大[1] - 波动原因包括板块内部交易结构过热、短线资金获利了结以及海外关税政策扰动,但不影响长期投资价值[1] - 恒生科技指数自基日(2014年12月31日)累计上涨72.75%,跑赢同期恒生指数(-0.51%)和上证指数(5.52%)[3] - 2020-2024年恒生科技指数历年涨幅分别为78.71%、-32.70%、-27.19%、-8.83%、18.70%[3] 港股科技板块投资价值 - 港股市场汇聚众多科技互联网龙头企业,积极布局AI技术研发和应用场景拓展,或将深度受益于国内AI发展[1] - 政策持续呵护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叠加降准降息落地,有望提振港股科技资产盈利表现[1] - 南向资金持续流入港股科技相关行业,包括非必需性消费、资讯科技业、医疗保健业、电讯业等[1] - 恒生科技指数PE(TTM)为20.53倍,处于近3年15.38%、近5年9.52%的较低分位水平,投资性价比凸显[3] 恒生科技指数特点 - 恒生科技指数由30只与科技主题高度相关且市值较大的香港上市公司股票组成,每季度调整样本并设有快速纳入机制[2] - 指数成份股涵盖软件服务、专业零售等"软科技"领域,以及资讯科技器材、半导体等"硬科技"领域[2] - 成份股多为基本面优质、成长性较高的科技龙头,指数具备较强业绩弹性[3] - 恒生科技指数被视为中国新兴科技的风向标和全球科技资产的高性价比标的[3] 长城恒生科技指数QDII基金 - 长城基金于6月3日起发行长城恒生科技指数QDII(A类:024148;C类:024149),紧密跟踪恒生科技指数[2] - 该基金一键投资中国科技企业领袖,助力投资者高效把握港股科技机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