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科技投资

搜索文档
近5个交易日累计“吸金”超9亿元!恒生科技ETF(513130)规模首次突破270亿元,创历史新高
新浪基金· 2025-07-09 11:45
港股通人民币股票交易柜台 - 香港证监会表示人民币股票交易柜台纳入港股通的技术准备工作进展顺利 实施细则有望近期公布 [1] - 南下资金带动下 人民币计价港股交易规模有望持续增长 [1] - 7月8日港股市场交投情绪走强 恒生科技指数表现活跃 [1] 恒生科技ETF资金动向 - 恒生科技ETF(513130)近5个交易日净流入9.54亿元 为同期追踪该指数的ETF中唯一超8亿元产品 [1] - 该ETF规模突破272.10亿元 创历史新高 [1] - 年内日均成交额达49.58亿元 流动性优势显著 [2] 恒生科技指数特征 - 指数涵盖小米、腾讯、阿里等10家港股稀缺科技龙头 前十大成份股均为行业创新领导者 [2] - 当前市盈率20.10倍 处于近5年9.3%低分位数 配置价值凸显 [2] 产品运营信息 - 华泰柏瑞基金旗下ETF总规模突破5000亿元 位列行业第一梯队 [2] - 恒生科技ETF管理费率0.2%/年 托管费率0.05%/年 支持T+0交易 [3] - 设有场外联接基金(A类015310/C类015311)便利非股票账户投资者 [3]
一键投资中国科技企业领袖,长城恒生科技指数QDII正式发行
新浪基金· 2025-06-03 17:12
港股科技板块表现 - 2024年一季度港股科技板块受AI技术突破驱动表现突出,恒生科技指数一度领涨全球,但二季度波动加大[1] - 波动原因包括板块内部交易结构过热、短线资金获利了结以及海外关税政策扰动,但不影响长期投资价值[1] - 恒生科技指数自基日(2014年12月31日)累计上涨72.75%,跑赢同期恒生指数(-0.51%)和上证指数(5.52%)[3] - 2020-2024年恒生科技指数历年涨幅分别为78.71%、-32.70%、-27.19%、-8.83%、18.70%[3] 港股科技板块投资价值 - 港股市场汇聚众多科技互联网龙头企业,积极布局AI技术研发和应用场景拓展,或将深度受益于国内AI发展[1] - 政策持续呵护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叠加降准降息落地,有望提振港股科技资产盈利表现[1] - 南向资金持续流入港股科技相关行业,包括非必需性消费、资讯科技业、医疗保健业、电讯业等[1] - 恒生科技指数PE(TTM)为20.53倍,处于近3年15.38%、近5年9.52%的较低分位水平,投资性价比凸显[3] 恒生科技指数特点 - 恒生科技指数由30只与科技主题高度相关且市值较大的香港上市公司股票组成,每季度调整样本并设有快速纳入机制[2] - 指数成份股涵盖软件服务、专业零售等"软科技"领域,以及资讯科技器材、半导体等"硬科技"领域[2] - 成份股多为基本面优质、成长性较高的科技龙头,指数具备较强业绩弹性[3] - 恒生科技指数被视为中国新兴科技的风向标和全球科技资产的高性价比标的[3] 长城恒生科技指数QDII基金 - 长城基金于6月3日起发行长城恒生科技指数QDII(A类:024148;C类:024149),紧密跟踪恒生科技指数[2] - 该基金一键投资中国科技企业领袖,助力投资者高效把握港股科技机遇[2]
每日钉一下(投资港股科技,这2个技巧要掌握)
银行螺丝钉· 2025-03-16 21:53
人民币债券市场 - 过去几年人民币债券市场经历了一轮小牛市 [1] - 2024年长期债券在上涨后波动逐渐增大 [2] 债券指数基金 - 债券基金的收益和风险特点受到关注 [7] - 债券指数基金更适合普通投资者 [7] - 当前部分债券指数基金具有较高投资价值 [7] 港股科技类指数投资策略 - 港股科技类品种属于成长风格 上涨下跌弹性较大 [9] - 港股存在成长风格与价值风格轮动特征 例如2019-2021年港股通科技指数涨幅高于港股红利指数 而前几年港股通科技下跌较多时港股红利品种整体上涨 [10] - 投资港股科技类品种时可搭配价值风格以降低整体波动风险 [10] - 港股科技类指数作为行业主题品种波动较大 投资比例建议控制在15%-20%以内 [10] - 港股通科技指数在2021年2月至2024年2月期间出现过73.33%的最大回撤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