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医疗险

搜索文档
中国太保入选六项行业典型案例
和讯网· 2025-07-10 20:31
公司荣誉与综合实力 - 公司荣获"2025中国保险业创新发展典型案例"六项大奖,涵盖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化转型、健康服务、社会责任等前沿领域 [1] - 公司以专业创新服务国家战略,持续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1] 数字化转型 - "苍穹"消保数字平台实现消保全流程线上作业与数字化管控,覆盖40家分公司 [2] - 平台上线后审查时效从3天缩短至1天,作业效率提升30% [2] - 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推动消保工作向先知、先觉、先行方向发展 [2] 普惠金融 - "沪惠保"项目累计超2600万人次购买,2024年参保人数超640万人,连续四年全国规模最大 [3] - 四年累计赔付金额超22亿,结案案件数超110万件,平均结案时间优化至当天完成 [3] - 年参保率稳定在30%以上,单人累计最高赔付金额超300万 [3] 绿色金融 - 公司发行绿色资产支持专项计划,精准支持绿色低碳产业 [4] - 产品以电子废弃拆解基金补贴款债权为基础资产,推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4] 健康服务创新 - 蓝医保·长期医疗险(好医好药版)首创20年保续医疗险,上线4个月服务客户超7.5万,年化保费近5千万 [5][6] - 产品全面放开外购药品和器械,首次打通12家公立医院"医保+商保"理赔直付 [6] 社会责任 - 公司举办8场大型义诊及健康咨询活动,服务客户超千人次 [7] - 组织4场康复专家进社区活动,服务寿险客户及社区老人超千人次 [7] 养老金融 - 太保百岁居养老服务项目服务超140城,设立近200多个线下智慧体验中心 [8] - 项目为"保险+养老"融合提供创新范式,助力老龄化社会可持续发展 [8]
2025保险毕业生流向何方?管培、精算核心岗位热度高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09 18:34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孙诗卉 上海报道 近日,复旦大学发布 2025届复旦保险专业硕士就业质量报告,该届54名保险专业硕士中,就业率96.30%,人均斩获Offer数量2.86个,平均薪资23.18万元。 其中,offer所在行业中,36.8%来自保险行业,24%来自商业银行,17.4%来自互联网/科技行业。2025年,保险公司、互联网/科技企业对保险人才的需求显 著提升,整体就业去向仍然呈现多元化趋势。 保险业为就业首选方向 从2025届校招的情况看,今年头部险企招聘规模普遍增长,吸纳大量应届生人才。中国人保集团及旗下8家子公司释放超6500个岗位,涵盖科技类与综合 类;中国平安开放超2000个岗位,涉及金融、医养、科技等8大类;泰康保险提供2100+岗位,覆盖保险、医养、科技等七大序列;中型险企(如瑞众保 险、大地财险)因业务扩张,人才需求亦显著增加。 据了解,2025年校招中,中国人寿、中国平安等机构争相招募复旦学子,分公司岗位需求同比激增,精算、风控等核心岗位起薪普遍超过25万元/年。 在本届斩获的保险业offer中,管培、精算、产品等核心岗位热度最高,占比超过60%,此外,斩获的offer呈现多元化趋 ...
转型未果,人保换帅
虎嗅· 2025-06-10 17:16
公司概况 - 中国人保是财政部控股的副部级保险央企,在财险领域长期保持市场份额超30%的龙头地位,但保费收入增速从2022年的8.3%放缓至2024年的4.3% [1][10] - 公司业务结构失衡,2024年财险收入占比高达84%,而人身险仅占15%,且财险承保利润连续三年下滑(2022年142.14亿元→2024年70.85亿元)[10][12] - 与从老人保分拆的国寿集团相比,总保费规模长期位居行业第三,未能恢复历史第一地位 [1][2] 新董事长战略方向 - 丁向群作为保险业首位中央委员级董事长,提出"五个一流"目标,重点强调"绩效一流"(优化盈利能力)和"服务一流"(巩固财险优势+提升寿险竞争力)[7][8] - 战略重心从规模扩张转向服务民生,强化"金融国家队"定位,要求发挥保险的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功能 [7] - 改革措施包括向管理要效益、创新业务模式,但需平衡社会责任与盈利目标 [7][8] 财险业务挑战 - 车险占比60%但面临新能源车险盈利难题:新能源车险因高出险率(较燃油车高10%+)和维修成本导致综合成本率超100%,2025年目标降至100%以内难度大 [13][14] - 非车险业务整体亏损:2024年承保利润-22亿元,责任险/企财险综合成本率分别达105.2%/113.4%,仅农险盈利(综合成本率97.3%)[13][18] - 外部竞争加剧:比亚迪等车企自营车险将分流市场,海外拓展(如香港、泰国)面临与国内相似的成本压力 [15][17] 人身险转型困境 - 渠道结构薄弱:2024年个险渠道占比仅48.3%,代理人8.3万人远低于国寿(61.5万)和平安(36.3万)[21] - 产品结构缺陷:趸交比例2024年仍达17%(国寿12%),期缴产品发展滞后影响可持续性 [21] - 养老布局面临强竞争:泰康/太保/平安等已建立"保险+养老社区"成熟模式,人保的"暖心岁悦"康养服务体系尚处追赶阶段 [22][23][25] 业务数据摘要 | 指标 | 2022年 | 2023年 | 2024年 | |---------------------|-----------|-----------|-----------| | 财险保费收入(亿元) | 4854.34 | 5158.07 | 5380.55 | [10][12] | 财险承保利润(亿元) | 142.14 | 110.73 | 70.85 | [12] | 非车险承保利润 | - | - | -22亿元 | [13] | 人身险收入占比 | - | - | 15% | [19]
手回集团正式登陆港交所:下一个十年继续深耕全球保险市场
IPO早知道· 2025-05-30 11:37
公司上市与融资 - 手回集团于2025年5月30日在港交所主板上市,股票代码2621 [2] - 本次IPO发行24,358,400股,香港公开发售获990倍认购,国际发售获1.13倍认购 [2] - 引入天津海泰集团和鹿驰资本作为基石投资者,累计认购4955万港元,募资总额1.97亿港元 [2] - 公司获得信天创投、红杉中国、经纬创投等知名机构投资,其中经纬创投自2017年B轮融资起持续陪伴 [5] 市场地位与业务模式 - 按2023年长期人身险总保费计算,公司是中国第二大线上保险中介服务机构,市场份额7.3% [3] - 旗下拥有小雨伞、咔嚓保和牛保100三大平台,覆盖不同销售场景 [7] - 累计分销超1900个产品,其中定制产品280种,2024年定制产品首年保费12.34亿元,占比40.5% [7] - 已与68家人身险公司和46家财产险公司建立合作,总计超过110家保险公司 [8] 财务表现 - 2022年至2024年营收分别为8.06亿元、16.34亿元和13.87亿元 [10] - 同期经调整后净利润分别为0.75亿元、2.53亿元和2.42亿元,净利润率从8.3%提升至17.4% [10] - 通过优化推广渠道和提高营销精准度实现成本管控 [10] 产品与技术创新 - 打造"超级玛丽"重疾险、"大黄蜂"少儿重疾险等明星产品 [8] - 建立数字化平台连接保险公司、代理人、投保人等各方 [8] - 计划加大研发投入,优化数字化平台,提升运营效率和客户体验 [11] 行业前景 - 线上中介占中国人身险中介市场总保费比例从2019年82.1%升至2023年89.1%,预计2028年达95.2% [11] - 线上中介总保费从2019年600亿元增至2023年2110亿元,复合年增长率36.9% [11] - 预计2028年线上中介总保费将达10310亿元,复合年增长率34.2% [11] - 长期保险总保费从2019年120亿元增至2023年880亿元,复合年增长率64.6% [12] - 预计2028年长期保险总保费将达6270亿元,复合年增长率24.5% [12]
儿童节来临,如何用保险规划为成长撑起“保护伞”
北京商报· 2025-05-29 22:14
儿童保险市场趋势 - 保险公司借势"六一"儿童节展开营销 力推少儿专属保险产品 形成"基础保障+教育储备"双层架构 [1] - 家长消费偏好从实物礼品转向构建儿童保障体系 需结合家庭经济状况与成长需求规避配置误区 [1] 产品创新与分类 - 儿童保险分为基础保障类(意外险 重疾险 医疗险)和投资理财类(教育金 增额寿险 年金保险) [3] - 百万医疗险覆盖18个月至25周岁群体 最高保障200万元住院费用 免赔额1万元 聚焦白血病等少儿高发重疾0免赔100%报销 [3][4] - 创新产品包括保证续保至17岁的少儿长期医疗险 提供百万元保额及医疗费垫付服务 [4] - 监护人责任险(熊孩子险)年保费几十元起 可覆盖儿童过失侵权风险 部分学平险已内置该保障 [4][5] 产品定价与配置策略 - 意外险年保费100-数百元 医疗险覆盖数百元普通产品至上万元高端医疗 [5] - 100万保额重疾险示例:终身型年缴保费超万元 定期30年型年保费低于2000元 [5] - 配置需动态匹配年龄阶段风险特征:0-6岁侧重医疗 7-12岁强化意外 13岁以上关注重疾与新型风险 [7] 投保误区警示 - 常见误区包括重理财轻保障 过度投保(如家庭年缴保费超总收入20%) 混淆教育金与理财产品功能 [7] - 监管规定10岁以下身故赔偿限额20万元 10-18岁限额50万元 超额投保无必要 [7] - 中高端医疗险通常要求全家投保 教育金保险建议5岁前规划以获得更佳收益 [8]
一季度健康险“开门红”, 今年能否突破万亿门槛?
搜狐财经· 2025-05-16 22:16
图片来源:界面图库 智通财经记者 | 吕文琦 一季度本应是"开门红"的季节,但2025年前3个月,保险业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2.17万亿元,同比微增 0.93%。 与整体增长平缓相比,2025年一季度健康险保费收入达3782亿元,同比增长4.85%。财险业健康险亦表 现突出,实现保费收入1141亿元,同比增长7.6%。 不得不承认,尽管健康险发展较其他险种迅速,但是过去数年仍没有达到业内梦想中的"万亿蓝海"。而 医疗改革的进一步铺开,或许能为健康险带来新的契机。 梦想和现实 商业健康险曾被视为人身险业的"黄金赛道",重疾险、百万医疗险与惠民保构成三大增长支柱:重疾险 以超30%的年均增速支撑险企价值业务,百万医疗险助力中小险企突围非车险市场,惠民保全国开花。 "从2018年开始,健康险保费收入每年增速非常快,到2020年时保费规模突破了八千亿,当时我们都认 为规模站上万亿指日可待,财险公司也纷纷成立健康险部来加速布局,抓住机会。"有中型财险公司健 康险负责人告诉智通财经。 "但到了2021年,增速开始放缓,2024年行业保费收入9774亿元,连续第三年未能突破万亿门槛。不仅 仅是百万医疗和重疾险增长缓慢,还有惠 ...
手回集团通过港交所聆讯 再有保险中介将登陆港股
证券时报网· 2025-05-16 20:09
公司概况 - 公司母公司深圳手回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已通过港交所聆讯并于5月15日披露通过聆讯后的资料集 [1] - 公司成立于2015年,定位为人身险中介服务提供商,核心业务为通过数字化平台促成保险交易,收入主要来自保险公司支付的佣金 [1] - 公司商业版图由三个数字化平台构成:面向C端用户的直营平台"小雨伞",赋能保险代理人的"咔嚓保",以及连接B端合作伙伴的"牛保100" [1] - 按2023年长期人身险的总保费计算,公司是中国第二大线上保险中介服务机构,市场份额为7.3% [1] - 按2023年长期人身险的首年保费计算,公司同样是中国第二大线上保险中介服务机构 [1] - 公司自成立以来分销了超1900个产品,其中超280个为定制产品,截至2024年12月31日在售产品有306个 [1] - 公司已成功孵化超过14个IP,覆盖长期寿险、长期重疾险、长期医疗险及其他保险以及短期保险等各类产品 [1] 行业趋势 - 中国线上中介人身险市场总保费由2019年的600亿元增至2023年的2110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36.9% [2] - 预计到2028年,线上中介将为中国人身险市场贡献总保费10310亿元,2024年至2028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34.2% [2] - 线上长期人身险的总保费从2019年的120亿元增至2023年的880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64.6% [2] - 预计到2028年,线上长期人身险的总保费将达到6270亿元,2024年至2028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24.5% [2] 财务表现 - 2022年至2024年,公司营收分别为8.06亿元、16.34亿元、13.87亿元 [2] - 同期经调整后净利润分别为0.75亿元、2.53亿元和2.42亿元 [2] 融资与资金用途 - 公司已获得红杉中国、经纬创投、歌斐资产、天士力资本、信天创投等国内顶级投资机构投资 [2] - IPO募集所得资金净额将主要用于加强并优化销售和营销网络以及改善服务,提升研发能力并改进技术基础设施,选定兼并、收购和战略,以及用作营运资金及一般公司用途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