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界M系列

搜索文档
智博会折射“AI+”新动向
经济观察网· 2025-09-07 21:25
2025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概况 - 2025年9月5日至8日在重庆举行 聚焦新能源汽车、电信运营商、AI大模型及基础设施等行业头部企业参与[1] - 国务院2025年8月发布《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 推动产业全要素智能化发展和传统产业改造升级[1] 新能源汽车行业AI应用 - 长安汽车竞争策略聚焦"先电后智 电智并举" 构建数字化平台并打造阿维塔、深蓝和长安启源三大数字品牌[2] - 长安汽车推出"天枢智能"平台 运用60余项核心技术实现90多个功能场景 其中8项为行业首创[2] - 赛力斯构建AI驱动的"产业大脑" 以"AI+5G"基座赋能研产供销服全链业务 问界M系列在高端SUV市场取得成功[3] - AI技术变革汽车产业:生成式AI加速设计迭代 AI视觉质检使缺陷率趋近于零 AI智能调度优化物料[3] 电信运营商AI布局 - 中国联通打造应用个性平台 推进AI在新型制造、数字城市、居家生活等重点领域应用[4] - 在陕西助力长安汽车打造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 使产线效率提升20% 生产成本下降20%以上[4] - 支撑400多座城市和26万行政村数字化升级 服务重庆、天津12345热线智能化升级[4] - 全面推进算力网络协同联动 在重庆建设西南算力中心并打造万卡集群[4] AI大模型技术发展 - 科大讯飞星火大模型以70亿参数实现对标近万亿模型效果 大幅降低算力需求和幻觉率[5] - 教育大模型与高校合作培养超过2万名AI人才 显著提升就业率[6] - 医疗大模型服务诊断量近10亿次 修正170万次错误诊断和9000多万次不合理用药[6] AI计算基础设施生态 - 国内AI算力领域面临高端算力供给不足、算力成本高、自主软硬件生态不成熟等问题[6] - 中科曙光协同20多家产业链企业发布国内首个AI计算开放架构 覆盖五个技术层面以降低研发门槛[6] - 启动建设"AI计算开放架构联合实验室" 破解硬件、软件和生态壁垒 共建开放普惠的智能计算产业生态[7]
探店16家,理想为何遭遇销量迷局?
36氪· 2025-09-03 17:28
销量表现与增长轨迹 - 2022年公司销量13.3万辆 同比增长47.2% [1] - 2023年销量达37.6万辆 同比增长182.2% 成为新势力销冠并首次实现全年盈利 [1] - 2024年销量50.05万辆 增速超30% 蝉联新势力冠军 三年累计增长450% [1] - 2025年1-8月销量26.3万辆 同比下降8% 8月跌出新势力销量前五名 [1] 高端市场竞争格局 - L9车型定价超40万元 曾连续5个月销量破万 是利润主要贡献者 [4] - 问界M9 2024年销量15.8万辆 夺取50万元以上车型销冠 理想L9同期销量降至8.58万辆 [5][8] - 2025年上半年L9销量进一步下滑至2.1万辆 月均销量仅4000余辆 [5][8] - 问界M8定价35.98万元 卡位L8与L9之间 吸引30-35岁家庭用户及00后群体 [11] 中端市场价格战加剧 - L6与L7占品牌销量60%以上 20-30万元SUV市场陷入价格火拼 [15][16] - 问界M7改款后起售价较L7低7万元 乐道L90起价26.58万元 Baas方案下可降至17.98万元 [16][18] - 长三角地区理想L6自然进店量减少 8月交付量砍半 [19] - 空气悬架/零重力座椅/辅助驾驶等配置已成市场标配 差异化优势快速消失 [19] 产品竞争力分析 - 增程技术解决续航焦虑 L7轴距3005mm 油电综合续航1315公里 [16] - "理想同学"语音助手针对儿童声纹及语法优化 提升家庭用户满意度 [23][24][25] - L系列NPS(净推荐值)位列行业榜首 家庭场景体验塑造为核心壁垒 [25][28] - MEGA纯电MPV定价55.98万元 设计先锋但受众局限 [30][31] 品牌定位与挑战 - L系列过度强调"家用"属性 收窄高端市场受众 [32] - 高端市场需求包含商务属性/兴趣属性/身份象征 非单纯产品力竞争 [33] - 竞品在增程和家用属性外赋予多样化吸引力 理想面临前后夹击 [33] - 25-30万元市场仍占据产品/用户/口碑黄金点位 但需新产品理念突破 [34]
探店16家,理想为何遭遇销量迷局?
36氪· 2025-09-03 17:10
销量表现与增长轨迹 - 2022年公司销量13.3万辆 同比增长47.2% [5] - 2023年销量37.6万辆 同比增长182.2% 首次实现全年盈利并成为新势力销冠 [6] - 2024年销量50.05万辆 增速超30% 蝉联新势力销量冠军 [7] - 三年累计增长达450% [8] - 2025年1-8月销量26.3万辆 同比下降8% 8月跌出新势力销量前五 [10] 高端市场竞争格局 - L9车型2024年销量8.58万辆 2025年上半年降至2.1万辆 [15][25] - 问界M9 2024年销量15.8万辆 成为中国市场50万元以上最畅销车型 [15][24] - L9 Pro版本2023年降价3万元至42.98万元 实现连续5个月交付破万 [22][23] - 问界M8定价35.98万元起 卡位L8与L9之间价格带 [28] - 高端消费者更关注品牌内涵与身份表达 而非单纯产品力 [29][31] 中端市场价格战加剧 - L6与L7占品牌销量60%以上 [33] - 问界M7改款后起售价较L7低7万元 [36] - L6车型2024年销量19.2万辆 月均超2.4万辆 [36] - 乐道L90起售价26.58万元 Baas方案下可低至17.98万元 [38] - 20-30万元级SUV市场配置趋同 空气悬架/零重力座椅等成为标配 [40][41] 核心技术优势与用户洞察 - 增程技术解决续航焦虑 NVH与空悬持续升级 [45] - "理想同学"语音助手针对儿童声纹与语法优化 提升家庭用户粘性 [49][50] - L系列NPS(净推荐值)位列行业榜首 [51] - 跨部门协同体系实现产品快速迭代 [52][53] 产品布局与品牌挑战 - 纯电MPV MEGA定价55.98万元 设计风格分化消费者接受度 [55][57] - L系列家族化设计缺乏新鲜感 需突破价值锚点 [58] - 过度强调"家用"标签限制高端市场拓展 [59] - 在25-30万元家庭市场仍占据产品/用户/口碑优势 [62]
探店16家,新势力一哥为何进入销量迷雾?
36氪· 2025-09-02 18:21
销量表现与增长轨迹 - 2022年公司销量13.3万辆 同比增长47.2% [1] - 2023年销量37.6万辆 同比增长182.2% 成为新势力销冠并首次实现全年盈利 [1] - 2024年销量50.05万辆 同比增长超30% 蝉联新势力销量冠军 [1] - 2025年1-8月累计销量26.3万辆 同比下降8% 连续24个月榜首地位被打破 [1] 产品竞争格局 - L9车型2024年销量8.58万辆 2025年上半年下滑至2.1万辆 [4][8] - 问界M9 2024年销量15.8万辆 超越宝马X5成为50万元以上销冠 [4][8] - L6和L7占品牌销量60%以上 L6车型2024年销量19.2万辆 [14][15] - 问界M8起售价35.98万元 精准卡位L8与L9之间价格带 [10][11] - 乐道L90起售价26.58万元 Baas方案下可低至17.98万元 [17] 技术优势与用户体验 - 增程技术实现"城市用电 长途用油" 油电综合续航达1315公里 [1][15] - 针对儿童声纹和语言习惯优化语音助手 提升家庭用户满意度 [22][23][24] - NVH持续改善 空悬从单腔单阀进化至双腔双阀 [20] - NPS指数位列行业榜首 构建体系化用户体验闭环 [25][26] 市场挑战与竞争环境 - 高端市场被问界M9分流 L9月均销量降至4000多辆 [4][8] - 20-30万元SUV市场陷入价格战 问界M7改款降价7万元 [14][15] - 纯电车型乐道L90凭借换电优势和更低价格分流L6用户 [17][18] - 50万元以上高端消费者分为兴趣购买和用途购买两类 [28] 品牌定位与发展战略 - 通过"冰箱彩电大沙发"定义家庭SUV产品定位 [1] - MEGA车型定价55.98万元 切入高端兴趣消费市场 [27][28] - 销售费用率仅8% 跻身高端用车市场 [1] - 面临向上突破品牌溢价和向下拓宽价格带双重挑战 [29][30]
透视半年报|净利巨滑356.89%,江淮汽车押注尊界
贝壳财经· 2025-08-27 12:59
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业收入193.60亿元,同比下降9.10%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73亿元,同比下滑356.89%,由盈转亏 [1] - 累计销售汽车及底盘19.06万辆,同比下降7.54% [3] - 货车销售7.95万辆,同比减少2.38%;皮卡销售3.29万辆,同比增长15.00%;乘用车销售6.60万辆,同比下降16.12% [3] 尊界品牌发展 - 尊界S800上市87天大定订单达1.2万台,月销量突破1万辆 [1][6] - 上市19天大定订单突破5000台 [6] - 售价70.8万元-101.8万元,切入百万级豪华市场 [2][5] - 江淮汽车在尊界项目投入超百亿元资金,用于新建超级工厂、上海设计中心及流程变革 [6] - 组建超5000人的专属团队支持尊界品牌 [6] 研发与费用投入 - 研发费用22.16亿元,同比增长34.47%,占营业收入比重11.44% [4] - 管理费用11.2亿元,同比增长43.99%,占比5.80% [4] - 费用增加主要源于尊界超级工厂前期运营、人才引进和数字化转型 [4] 出口业务与市场拓展 - 国际市场竞争加剧导致出口业务收缩 [3] - 2024年轻客产品全球累计销量19730辆,位居中国轻客出口第一 [3] - 2024年优化智利、哥伦比亚渠道,开拓波兰、沙特等新市场 [3] - 哈萨克斯坦、越南合资公司销量实现新突破 [3] 行业对比与挑战 - 赛力斯凭借问界品牌实现扭亏为盈,2024年营收破千亿、净利润近60亿元 [8] - 华为智选车模式合作阵营扩张,问界、智界、享界等品牌竞争加剧 [9] - 尊界定位超豪华市场,细分市场容量有限,难以快速形成规模效应 [2][10] - 需将尊界技术成果反哺商用车和主流乘用车产品线 [10]
“含华量”接近问界们,广汽华为联手打造“华望”,有何阳谋?
36氪· 2025-08-15 11:22
公司战略合作 - 广汽埃安向华望汽车增资6亿元 持股比例达71.43% 广汽集团间接持股28.57% [1] - 华望汽车作为广汽与华为战略合作载体 整合智能化技术和产业链资源 主打30万级高端市场 [1][4] - 合作模式由广汽主导产品定义和研发 华为仅提供技术支持 区别于华为深度参与的鸿蒙智行模式 [4][19] 市场表现与挑战 - 广汽埃安2024年前7个月累计销量12.98万辆 同比下滑16% [4] - 广汽集团2024年第一季度总营业收入196.5亿元 同比下降7.95% 净亏损7.32亿元(去年同期净利润12.2亿元) [7] - 高端车型表现疲软:昊铂HT七月销量1111辆 昊铂HL月销不足千辆 传祺E9七月销量不足400辆 [5] 产品定位与竞争环境 - 华望首款车型将聚焦SUV或轿车品类 基于现有埃安平台改造 预计对标特斯拉Model Y/Model 3、问界M系列等标杆产品 [7] - 华为技术合作车型面临激烈竞争:阿维塔06七月销量2878辆 深蓝S09七月销量2186辆 仅岚图梦想家高配版表现较好 [13] - 消费者对华为技术卖点敏感度下降 鸿蒙智行体系产品线扩张(如即将发布的尚界H5)进一步分流市场关注度 [17] 品牌转型需求 - 广汽埃安需摆脱网约车标签(AION Y/S曾月销超5万辆) 通过华为合作切入C端高端市场 [20] - 集团旗下合创汽车已终止运营 昊铂品牌未达预期 高端化转型迫在眉睫 [4][7] - 需应对吉利Flyme Auto、比亚迪辅助驾驶技术下放等竞品技术冲击 [17]
越过电车的定价陷阱
新财富· 2025-03-25 11:27
市场规模与销量分析 - 2024年新能源乘用车累计销售1286.6万辆,其中10-20万级别销售559.9万辆,20-30万级别销售212.3万辆,30-40万级别销售221.1万辆,三者合计占比超过70% [5] - 2024年10-20万、20-30万、30-40万市场规模分别为8398.5亿元、5307.5亿元和7738.5亿元,30-40万市场规模远高于20-30万 [6] - 2022-2024年数据显示10-20万市场规模持续扩大,从3999亿元增长至8398.5亿元,30-40万市场规模从3902.5亿元增长至7738.5亿元 [7] 10-20万市场竞争格局 - 比亚迪秦和宋分别占据紧凑型轿车和紧凑型SUV市场,凭借成本占比60%以上的三电系统建立性价比优势 [9] - 小鹏MONA M03在2025年2月销量达15312辆,直逼比亚迪秦L的16213辆,凭借年轻化设计和智能配置形成差异化竞争 [13] - 零跑C10和即将上市的B10瞄准10-15万级SUV市场,预计该赛道将占全球全市场20%以上份额 [18] 15-20万市场发展趋势 - 15-20万细分市场占全市场1/3-1/4份额,帕萨特、凯美瑞等燃油车仍保持较强竞争力 [20] - 比亚迪秦/宋高阶版和汉/唐低阶版占据该区间,小鹏P7+销量达7000+,特斯拉Model Y和小米YU7等即将加入竞争 [22] 30-40万市场特征 - 特斯拉Model Y、问界M7和理想L7近半年销量分别为224563辆、73551辆和61082辆,形成清晰用户群体划分 [26] - 理想选择在30-40万区间布局纯电版i8,腾势发布售价38.98-44.98万的N9,显示高端市场护城河效应 [27][28] 20-30万市场特点 - 小米SU7以每月2万+销量领跑,理想L6、问界M7、比亚迪汉L/唐L等多款车型集中竞争该区间 [29] - 该价位用户追求"更高的价值感和满足感",需求划分模糊,品牌需通过营销塑造价值认同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