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阿托品滴眼液
icon
搜索文档
欧普康视:药品的研发进度将依照规则披露
证券日报网· 2025-09-05 18:46
公司研发进展 - 阿托品滴眼液临床试验已持续超过一年时间 [1] - 药品研发进度将依照相关规则进行披露 [1]
三大重磅眼药临近上市,兆科眼科-B(6622.HK)的价值重估开始了
格隆汇APP· 2025-09-01 08:49
港股创新药行业表现 - 港股创新药概念指数年初至今涨幅超100% 大幅跑赢恒生指数 [1] - 行情由政策 基本面 资金面三重共振驱动 非短期利好拉动 [4] - 国家医保局7月将高临床价值创新药纳入商保支付范围 开辟多元变现路径 [4] - 产业出海取得历史性突破 大额BD合作频频落地 [4] - 基金经理认为当前是中长期布局创新药板块的重要窗口期 [4] 兆科眼科核心产品进展 - 阿托品滴眼液双浓度上市申请获受理 0.01%浓度1月获受理 0.02%浓度7月获受理 [5] - 环孢素A眼凝胶新药上市申请获受理 美国III期试验获FDA批准 [6] - 贝伐单抗注射液BLA获受理 为首款基于贝伐单抗治疗wAMD的BLA [6] - 阿托品滴眼液有望成为国内第二款上市低浓度阿托品产品 [5] - 环孢素眼用凝胶两周即可显现疗效 显著快于同类药物7-8周起效时间 [6] 研发管线布局 - 老花眼治疗药物BRIMOCHOL™PF国内II期试验启动患者入组 预计年内完成 [8] - 角膜修复药物ZKY001正与CDE沟通III期试验方案 [8] - PAN-90806滴眼液正与CDE交流推进IND 用于治疗wAMD [10] - 美法仑特殊剂型获FDA孤儿药资格 用于治疗儿童视网膜母细胞瘤 [10] 全球化与生产能力 - 与新西兰 泰国 中东 非洲 印尼等国家企业达成分销协议 [11][12] - 广州南沙运营4条生产线 推进阿托品滴眼液商业化生产筹备 [13] - 生产体系获欧美认证 与美国Somerset和法国FAREVA达成战略合作 [13] 销售网络建设 - 产品覆盖中国30个省份1200余家公立医院 [13] - 与私立眼科医院和视光连锁品牌合作 包括爱博诺德等 [13] - 在京东健康 天猫开设官方旗舰店 微信平台"兆科博视"积累1.56万粉丝 [14] 公司财务与估值 - 当前市值约20亿元人民币 在手现金规模10.5亿元 [15] - 三大核心产品上市进程及在研管线推进构成价值催化剂 [15]
欧普康视:公司是在非药品企业中较早涉入阿托品滴眼液开发的企业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8-27 18:38
公司业务定位 - 公司原为硬性接触镜研发生产企业 在该领域始终保持领先地位 [1] - 阿托品为药品属性 药品企业率先开发属于正常行业现象 [1] - 公司系非药品企业中较早涉入阿托品滴眼液开发的企业 [1] 行业竞争格局 - 硬性接触镜领域存在明确的技术领先优势 [1] - 药品与非药品企业在阿托品开发领域存在差异化竞争路径 [1] - 非药品企业正逐步切入传统药品企业主导的细分市场 [1]
欧普康视7倍溢价豪赌背后:OK镜神话破灭,139亿市值危局下的募资腾挪
新浪证券· 2025-07-16 09:37
收购交易 - 公司拟以3.34亿元收购尚悦启程75%股权 标的账面净资产仅5214万元 估值高达4.45亿元 增值率753.86% [1] - 收购资金中2.34亿元来自被终止的募投项目"社区化眼视光服务终端建设项目" [1][3] - 交易设置严苛对赌条款 要求标的2025-2029年扣非净利年复合增速超14% 2030-2034年净利润总和不低于2.96亿元 [2] - 50%收购款与业绩挂钩分期支付 交易方质押20%股权作为担保 [2] 公司经营现状 - 2024年公司营收增速骤降至4.4% 净利润同比下滑14.16% 创上市以来最差纪录 [2] - OK镜业务受集采降价、竞品围剿及阿托品滴眼液分流影响 四年间市值蒸发近800亿 当前市值仅139亿 [2] - 原募投项目"社区化眼视光服务终端建设项目"投资进度仅10.01% "接触镜产业化"项目进度不足70% [3] 战略转型 - 收购标的尚悦启程业务中OK镜占比仅14% 屈光手术占40% 与公司社区化终端拓展方向契合 [4] - 公司宣称收购将强化"全视光产品+全年龄段服务"战略协同 [4] - 第六大股东三只羊创始人卢文庆去年末入股后 今年一季度紧急减持282万股 [3]
7倍溢价赌10年业绩,欧普康视腾挪募资难掩转型焦虑|并购一线
钛媒体APP· 2025-07-08 16:25
收购交易核心条款 - 公司拟以3.339亿元收购尚悦启程75%股权,交易后合计持股80%,标的投前估值4.452亿元较账面净资产增值753.86% [1][2] - 收购资金中2.337亿元来自变更原募投项目"社区化眼视光服务终端建设项目"用途,该项目截至2024年底投资进度仅10.01% [1][10][11] - 标的2024年净利润3058.6万元,对应2025年业绩承诺3900万元,要求2025-2029年扣非净利润年复合增长率达18% [4][6] 标的公司财务与业务 - 尚悦启程2024年营收1.15亿元,净利润3058.6万元,2025年1月净利润409.15万元,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894.02万元 [2][3][4] - 核心资产为星程眼科,业务涵盖屈光(占比40%)和角膜塑形镜(占比14%),通过全资子公司在昆明运营 [2][14] - 资产总额从2024年底1.07亿元增至2025年1月1.11亿元,应收账款同期从25万元骤增至348万元 [3] 公司经营现状与战略调整 - 2024年公司营收增速降至4.4%,净利润同比下降14.16%,为上市以来首次负增长,市值较峰值蒸发近800亿元 [1][7][9] - 业绩下滑主因OK镜收入下降及低毛利产品占比提升,行业竞争加剧(昊海生科等入局)及集采降价冲击原有商业模式 [9][10] - 此前尝试与三只羊合作布局隐形眼镜未达预期,合作方卢文庆2025年一季度减持282万股 [10] 募投项目进展 - 2022年定增募资15.03亿元中,"接触镜和配套产品产业化项目"投资进度69.22%,延期至2025年7月 [10][13] - 被变更用途的"社区化眼视光服务终端建设项目"原计划投入10.76亿元,实际投入仅1.08亿元 [11][13] - 公司称变更募资是为提升资源效率,强化"全视光产品+全年龄段服务"双轮驱动战略 [13][14]
眼科创新药企拨康视云今起招股,千万级BD难掩研发高增压力
格隆汇· 2025-07-04 09:25
港股创新药板块回暖 - 2025年上半年港股创新药板块显现回暖迹象 拨康视云计划于7月3日在港交所挂牌(股票代码2592) [1] - 公司IPO发行约6058万股 定价每股10.10港元 目标筹集资金主要用于两款核心眼科新药的研发和商业化 [1] - 上市前已获得鼎晖 建银国际 远大医药等知名投资机构重金押注 [1] 公司核心产品管线 - 公司已建立八种候选药物组成的创新管线 其中四款处于临床阶段 四款处于临床前阶段 [2] - 核心产品CBT-001针对翼状胬肉 是全球首个进入III期临床的靶向治疗药物 已完成全球患者入组 [3] - CBT-001采用多激酶抑制剂机制 旨在通过非侵入治疗阻断疾病进展 减少手术需求 [4] - 另一核心产品CBT-009专注于青少年近视防控 是唯一采用非水性制剂的临床阶段候选药物 [4] - CBT-009已于2023年初完成早期临床试验 2024年向美国药监局提交临床申请 [5] - 同步布局多元研发管线 包括CBT-006(干眼症)和CBT-004(血管化睑裂斑) 均具同类首创潜力 [5] 财务表现与商业化挑战 -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0美元 0美元及1000万美元 2024年首次产生收入 [6] - 2022-2024年净利润分别为-6683.8万美元 -1.29亿美元及-0.99亿美元 亏损同比收窄 [6] - 2024年收入主要源自授权予参天的CBT-001管线许可协议 尚无商业化产品 [6] - 公司四次递表港交所 直到2025年创新药周期拐点到来才通过聆讯 [7] - 2022-2024年研发支出分别为-1529万美元 -2749.2万美元及-3794.6万美元 年复合增长率57.54% [14] - 截至2024年末 公司账上现金3486.2万美元 贸易应付约476.6万美元 [14] 市场竞争与定价策略 - CBT-001定价参照再生元阿柏西普 美国 中国价格分别为600美元 6000元 [11] - CBT-009定价比兴齐眼药的阿托品滴眼液贵50% 年治疗费用达5437元 [11] - 翼状胬肉预期诊疗率在美国和中国分别只有3% 0.6% [12] - 青少年近视药物领域面临激烈竞争 国内有超过15款同类在研药物 [13] - 国际竞品如Ryjunea已率先上市 具有三年保质期等实用优势 [13] 行业趋势与资本环境 - 港股创新药公司股价回调但IPO热潮未停 显示资金仍在涌入该赛道 [9] - 投资人既怕错过"神药"机会 又担心公司光有研发计划缺乏商业化能力 [9] - 创新药企需在商业策略与研发实力间找到平衡点 加速核心产品上市 [15] - 建议探索医保或援助计划 通过与跨国药企合作分担风险 [15]
Biotech生存密码(1):迷你市值药企的现金储备与研发支出
雪球· 2025-05-14 16:15
小市值Biotech投资机会分析 - 30亿市值以下的小市值Biotech存在流动性折价,未来可能出现3-5倍涨幅的股票,部分公司已脱离该市值区间[2] - 大部分小市值Biotech现金储备低于6亿安全线,难以从负循环转向正循环,面临被港股市场边缘化风险[5] - 投资机会主要来自超级低估带来的估值修复,如德琪医药从4亿市值反弹5倍至20亿[5] 重点公司分析 宜明昂科 - 专注于CD47靶点,目前仅剩该公司与康方生物的CD47处于临床3期[6] - 拥有PD-L1/VEGF双抗靶点,但临床进度可能落后于竞争对手[6] - 市值不到30亿,账上7亿现金可支撑2年研发支出[6] 荃信生物 - 自免Biotech,管线BD兑现度高,已与多家公司达成合作[8] - 账上净现金为零,但通过BD模式维持运营,未来有望获得乌司奴上市后的利润分成[8] 腾盛博药 - 重心回归乙肝核心业务,围绕两款乙肝疫苗和siRNA药物开展临床2期研究[11] - 14亿市值对应24亿净现金,研发费用降至2亿/年,安全边际高但弹性不足[11] 嘉和生物 - 被亿腾反向收购,亿腾年收入25亿,净利润4亿[10] - 账上11亿现金,市值基本全为现金价值,未来可能重返中型Biotech行列[10] 兆科眼科 - 账上13亿现金接近市值,核心产品包括阿托品滴眼液等眼科药物[14] - 阿托品滴眼液进展处于国产第二家,眼科Biotech研发支出较低(2-3亿/年)[14] 三叶草生物 - 新冠疫苗研发导致资金紧张,目前仅5亿现金[13] - 面临Gavi追讨2亿多美元预付款的风险,市值跌至3亿[13] 德琪医药 - 从30亿净现金降至7亿,约可支撑3年研发[16] - 核心产品XPO1抑制剂由豪森代理销售,临床2期CLDN18.2为亮点管线[16] 华领医药 - 糖尿病领域单产品多格列艾汀片已商业化[17] - 账上9亿现金(主要来自拜耳BD交易款),研发支出少,属于小而稳药企[17]
多个“近视药”将获批 或打破一家独大
南方都市报· 2025-04-29 07:15
财务表现 - 2024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9.43亿元,同比增长32.42%,扣非净利润3.48亿元,同比增长44.54% [2] - 滴眼剂业务收入13.66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70.3%,板块毛利率82.18%,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增加106.08% [3] - 2023年滴眼剂业务收入6.63亿元,同比增长47.86%,占总收入45.17% [3] 核心产品 - 硫酸阿托品滴眼液获得《药品注册证书》,用于延缓6至12岁儿童近视进展,国内尚无同类产品上市 [3] - 美欧品硫酸阿托品滴眼液与兹润环孢素滴眼液(Ⅱ)共同列为销售额占主营业务收入10%以上的产品 [3] - 兹润环孢素滴眼液(Ⅱ)为2023年唯一销售额占主营业务收入10%以上的产品 [3] 产品管线与竞争 - 共拥有眼科药物批准文号60个,其中38个产品被列入医保目录,6个产品被列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 [2] - 兆科眼科NVK002和恒瑞医药HR19034滴眼液的药品上市许可申请已获国家药监局受理,独家局面或将被打破 [4] 费用结构 - 销售费用从2022年4.63亿元增至2024年7.05亿元,研发费用从1.46亿元增至2.21亿元,销售费用为研发费用3倍 [5] - 财务费用较2023年同比增加115.66%,系银行贷款利息增加所致 [5] - 销售人员数量从2023年900人增长至2024年1197人,接近总体人员数量一半 [5] 销售渠道 - 低浓度硫酸阿托品滴眼液为处方药物,患者可通过公立医院、民营医院、视光中心等机构处方购买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