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陌陌
icon
搜索文档
滨州男子父母信息被盗用网上招嫖 涉陌陌探探等平台
中国经济网· 2025-10-20 14:13
公司信息 - 探探应用上线于2014年7月,是探探文化发展(北京)有限公司开发的社交产品 [1] - 2018年2月23日,陌陌通过发行股票和现金的方式收购探探100%的股权 [1] - 陌陌是挚文集团于2011年8月推出的一款基于地理位置的移动视频社交应用 [2] - 挚文集团于2011年成立,2014年12月11日在美国纳斯达克交易所挂牌上市(股票交易代码:MOMO) [2] - 挚文集团拥有陌陌、探探等多款手机应用,以及电影制作发行、节目制作等多元业务 [2] - 探探文化发展 (北京) 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是挚文集团成员,注册资本1000万人民币,实缴资本1000万人民币 [2] - 探探文化发展 (北京) 有限公司为北京陌陌科技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 [2] - 北京陌陌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是挚文集团成员,注册资本1000万人民币,实缴资本1000万人民币 [2] 平台安全事件 - 有用户的父母电话、家庭住址及母亲头像被用在陌陌、探探等多个交友平台注册账号,并进行网上招嫖 [1] - 事件导致用户父母微信被多人添加,电话被拨打,并有陌生男性登门 [1] - 事件已报警处理,警方已出具立案告知书 [1] - 截至发稿时,北京陌陌科技有限公司与探探文化发展(北京)有限公司暂未对事件作出回复 [2]
为什么约会应用正在失去吸引力?| 声动早咖啡
声动活泼· 2025-10-13 17:03
行业历史与发展 - 1995年首个在线约会网站Matchcom在美国诞生但长期未成主流[2] - 2012年Tinder推出并首次引入滑动匹配机制显著提升在线约会趣味性迅速走红[2][3] - 2015年Tinder母公司Match Group登陆纳斯达克并通过收购Hinge、Plenty of Fish等应用成长为全球领先在线约会平台之一[3] - 疫情期间居家隔离的单身人群转向线上寻找伴侣约会应用使用量激增Match Group巅峰时期市值曾接近500亿美元[3] 行业当前挑战与市场表现 - 美国用户每日使用约会应用时长从十年前100分钟降至目前50分钟左右[3] - Match Group股价近5年下跌逾三分之二并宣布大规模裁员与更换CEO[3] - 竞争对手Bumble市值蒸发近95%[3] - Tinder母公司Match Group付费用户数下降5%已连续第十个季度下滑去年一年流失超过70万付费用户[5] 产品机制与用户体验问题 - 约会应用机制与博彩相似通过左右滑动浏览成千上万个人资料诱发成瘾机制[4] - 近80%受访者表示约会应用使其感到疲惫利兹大学研究指出人们将在线约会视为苦差事[4] - 近50%美国人认为约会应用不安全超过一半用户曾遭遇欺骗[4] - 性别比例高度失衡超过80% Tinder用户为男性Bumble男性用户也超过60%[4] - 约三分之二50岁以下女性在在线约会中曾收到色情信息、被持续联系、遭辱骂或人身威胁[4] 付费模式与商业化压力 - 超过30%美国人订阅过约会应用付费服务[5] - Tinder提供多种等级会员套餐最高等级每月订阅费高达499美元[5] - 不付费几乎难以获得良好体验而订阅服务价格高昂[5] 用户偏好变化与品牌定位挑战 - 近一半美国用户希望在约会应用上寻找长期稳定关系其中Z世代对长期关系偏好比例最高[6] - Tinder与短期快餐式约会紧密关联这一定位损害其品牌形象[6] 竞争格局分化与细分市场崛起 - 聚焦细分需求的小众约会应用持续分流用户例如更强调严肃长期关系的Hinge是Match Group唯一保持增长的核心业务[6] - 主打女性友好的Tea Dating Advice应用上线后迅速走红曾登上美国Apple App Store榜首[6] - 允许上传短视频的约会应用及面向特定兴趣、人格类型、种族的应用不断出现[6] 社交媒体平台的替代性竞争 - 越来越多年轻人选择在TikTok、Instagram等社交媒体平台寻找另一半这些平台通过推送高度个性化内容帮助用户找到志同道合者[6] - 约70% TikTok用户年龄在16到24岁之间TikTok在一定程度上充当了约会平台[7] - 社交媒体互动目的性较弱人们更愿意展现真实一面[7] 线下社交活动的复兴 - 近80%美国大学生没有安装任何约会应用接近60% Z世代受访者更重视面对面约会认为比应用体验更真实[8] - 疫情后线下社交需求回升活动品牌公司策划单身交友活动逐渐走红例如无主持人活动Shuffle已扩展至美国十余座城市链接超过三万名单身用户[8] - 线下兴趣社团成为脱单热门选择如洛杉矶象棋俱乐部情人节快速约会活动跑步社团常被戏称为Tinder Run Club[8] - 聚焦线下活动的初创公司涌现例如以短视频推送附近社交活动的Posh去年7月完成2200万美元融资[9] 中国市场类似挑战 - 2010年后国内出现多种在线约会应用如陌陌、探探、Soul高峰时期陌陌月活跃用户数曾超过一亿[10] - 2018年陌陌收购探探其后多次陷入监管和欺诈争议直播和广告成为主要营收来源但削弱用户体验导致大量用户流失[10] - 挚文集团今年一季度财报显示探探月活跃用户为一千多万只有被收购时三分之一陌陌付费用户数同比下降40%[10] - 国内社交软件从婚恋需求转移拓展交友找搭子、聊天倾诉、求职等泛社交需求[10]
曾是中国最大的约会APP,如今却被年轻人遗忘,陌陌做错了什么?
搜狐财经· 2025-09-30 20:22
公司财务表现 - 母公司挚文集团2024年第二季度总营收26.2亿元,同比减少2.6% [3] - 公司营收自2020年第四季度起已连续22个季度下滑 [3] - 核心产品陌陌的付费用户从去年同期的720万锐减至350万,出现腰斩 [3] - 旗下另一款APP探探的月活跃用户从去年同期的1290万降至1020万,付费用户仅剩70万,同比流失30% [3] 用户群体变迁 - 陌陌41岁以上男性用户占比已接近50%,而24岁以下年轻用户仅占16% [11] - 公司用户结构呈现老龄化趋势,当前平台被形容为“中老年网恋专区” [1][12] - 年轻用户大量流失至Soul等新兴平台,00后成为Soul的主要用户群体 [1][5][12] - 早期使用陌陌的90后用户现已步入中年甚至结婚生子,社交需求减弱 [4] 产品功能与战略演变 - 陌陌于2011年上线,凭借基于地理位置的陌生人社交模式迅速走红,上线3个月用户突破40万,至2012年6月用户突破600万 [1] - 公司于2012年10月推出群组功能,2013年上线游戏功能,2017年推出“快聊”一对一视频聊天,2024年5月整合动态视频与短视频功能 [8][9] - 产品迭代使陌陌从单纯社交平台转型为泛娱乐社交平台 [10] - 公司曾进行大规模市场推广,单个季度广告支出超过2亿元 [4] 市场竞争与行业趋势 - 陌生人社交模式从依赖“位置+颜值”转向更注重“三观和兴趣爱好” [5] - 新兴竞争对手如Soul通过兴趣社交模式成功吸引了年轻用户 [1][5][12] - 2010年代初期中国单身人口激增至2.6亿,其中90后达1.7亿,为陌生人社交创造了巨大市场需求 [7] - 用户隐私意识增强,对基于位置分享的社交模式感到不安 [12] 平台体验与挑战 - 平台充斥闲聊机器人和营销号,导致社交体验大幅下滑 [11][12] - 过度商业化转型被指是用户流失的原因之一 [10] - 中老年用户被认为有更强的付费意愿和消费能力,但近年整体消费力减弱也影响了平台收入 [14] - 视频聊天、直播等功能操作简单,对中老年用户更为友好 [14]
中国最大约会App,成中老年人网恋专区
36氪· 2025-09-11 18:33
核心财务表现 - 公司二季度总营收26.2亿元 同比减少2.6% 连续22个季度持续下滑[1] - 核心产品陌陌付费用户从去年同期720万锐减至350万 降幅达51%[1] - 旗下探探App月活用户从1290万降至1020万 付费用户仅剩70万 同比流失30%[1] 用户结构变化 - 陌陌超过75%的用户年龄在25岁以上 41岁以上男性用户占比接近一半[9] - 平台主要用户群体集中在30岁以上 50岁以上用户占比较高 20多岁用户占比较少[4] - 早期注册用户年龄增长导致平台逐渐转变为中老年人社交场所[4] 商业模式挑战 - 公司营收长期依赖直播打赏业务 但2024年因低俗内容被监管部门约谈3次[10] - 头部主播持续流向抖音、快手等竞争平台 用户对才艺表演和聊天兴趣减弱[10] - 平台存在付费意愿失衡现象:仅2%用户真心想聊天 其余用户存在功利性社交倾向[10] 市场竞争态势 - 年轻用户更偏好基于兴趣爱好的社交模式 而非陌陌的"位置+颜值"筛选机制[3] - Soul、小红书等新兴平台通过兴趣社交和情绪价值提供获得年轻用户青睐[3][4] - 陌陌历史峰值时期付费用户达930万 月活超过1亿 但当前用户规模大幅萎缩[3] 战略调整方向 - 公司通过严格控制成本试图减缓业绩下滑趋势[12] - 平台仍在探索业务转型和自救方案以应对持续的用户流失和收入下降[12]
中概的烟蒂股,为什么总是社交?
36氪· 2025-06-16 17:34
社交公司的烟蒂股现象 - 中概互联网企业中存在大量烟蒂股,其中社交公司占比接近一半,如微博、陌陌、YY等,尽管它们在各自赛道仍是行业老大,但市值已跌穿现金值(PB<1)[4][5] - 烟蒂股定义源于巴菲特,指市值低于净现金的公司,像"仅剩一口的烟蒂",社交公司普遍符合这一特征[5] - 典型案例包括挚文集团(陌陌+探探)、欢聚集团(前YY母公司)、微博、知乎等,这些公司业务仍具竞争力但股价低迷[4][5][12][17] 挚文集团财务与市场表现 - 市值仅11.34亿美元,低于账上14亿美元净现金,TTM市盈率7倍,2024年调整后净利润12.33亿元,净利润率超10%,毛利率超30%[6][7] - 股东回报力度大:2024年回购13%股本(远超腾讯3%),每股分红0.54美元,股息率约10%[8][9] - 历史分红稳定,2020-2025年每股ADR分红介于0.3-0.76美元[10] 欢聚集团与微博的极端低估 - 欢聚集团市值25亿美元,净资产达市值两倍以上(PB仅0.38),出售YY后账上现金充裕,2024年回购15.1%股本并支付季度股息[11][12] - 微博市值23.6亿美元低于24亿美元净现金,每股净资产14.02美元,2025年Q1净收入28.83亿元(同比持平),调整后运营利润9.43亿元,月活5.91亿[12][13][14] - 微博2023年起每年分红超0.8美元/股,当前股息率超8%[15] 社交行业的商业模式缺陷 - 高毛利(微博80%、知乎60%)、轻资产、强网络效应的社交公司却普遍沦为烟蒂股,主因"反向网络效应":用户流失加速平台价值衰减[27][28][30] - 变现效率低下:陌陌420万付费用户仅占月活(4000万)10%,Soul单用户年收入55元,知乎单用户年收入45元,Reddit单用户年收入仅10美元[33][34] - 对比抖音等高效率平台,社交产品基础功能(如聊天)难以直接变现,需依赖低效增值服务或广告[36][37] 头部社交平台的商业化探索 - 微信虽为超级APP但变现效率受限,2023年营销服务收入仅占腾讯总营收17.6%,商业化依赖视频号、小程序等衍生功能[38] - 小红书2023年首次盈利,2024年Q1营收超10亿美元(同比增4倍),但用户规模是唯品会8倍情况下净利润仍低于后者[40] - 社交平台普遍面临增长瓶颈,投资者更关注剩余现金流而非业务前景[41]
美股前瞻 | 三大股指期货涨跌不一,美国参议院批准鲍曼任美联储监管副主席
智通财经网· 2025-06-05 19:50
股指期货及全球市场表现 - 美股三大股指期货涨跌不一 道指期货涨0 03%至42 442 00点 标普500指数期货微涨至5 970 90点 纳指期货跌0 02%至21 717 00点 [1] - 欧洲主要股指普涨 德国DAX30指数涨0 29%至24 332 15点 英国富时100指数涨0 16%至8 815 66点 法国CAC40指数涨0 27%至7 825 47点 [2] - 国际油价小幅上涨 WTI原油涨0 22%至62 99美元/桶 布伦特原油涨0 31%至65 06美元/桶 [3] 美联储政策与监管动态 - 美联储理事鲍曼获任监管副主席 预示监管转向宽松 主张"量身定制"监管规则 批评现行体系过于复杂 [4] - 明尼阿波利斯联储主席卡什卡利称美联储可观望关税影响再决定降息 指出企业投资回落和劳动力市场疲软是经济隐患 [6] 贸易政策与行业影响 - 美国钢铝关税加倍至50% 行业高管警告将打击需求 Novelis公司称其在加拿大和美国业务受严重影响 [5] - 宝洁计划未来两年裁减15%办公室岗位(约7000人)以应对关税成本和需求疲软 同时拟在下财年提价 [10] 新兴市场与货币走势 - 美银证券预计新兴市场资产将实现两位数回报 主因美元走弱预期 看好东欧货币、股票及巴西固定收益 [7] 个股业绩与战略动向 - 挚文集团Q1净营收同比下降1 5%至25 208亿元 陌陌付费用户数同比降40 8%至420万 探探月活用户降21 9%至1070万 [8] - 水滴公司Q1营收同比增7%至7 54亿元 净利润增34 2%至1 08亿元 连续13个季度盈利 累计回购5420万股ADS [9] - Alphabet宣布2026年前继续扩大AI工程师团队 与科技行业裁员潮形成反差 [10] - 苹果败诉 美国法院维持App Store整改命令 要求允许开发者引导外部支付以规避佣金 [11] 重要经济事件预告 - 欧洲央行利率决议及多位美联储官员讲话将陆续发布 美国将公布贸易帐、初请失业金等数据 [12]
时代变了,互联网不再需要陌生人社交
36氪· 2025-04-22 20:35
公司财务表现 - 挚文集团2024年总营收105.63亿元,同比下滑11.99%,归母净利润10.40亿元,同比大幅下滑46.89% [2] - 公司营收自2020年起连续五年下滑,直播服务收入2020-2024年分别同比减少22.6%、13.1%、22.3%、6.7%、16.1% [2][15] - 陌陌APP于2023年底撤离已入驻10年的望京SOHO办公区 [2] 行业竞争格局 - 陌生人社交领域未出现新巨头,Soul、二狗、她说等产品影响力均不及陌陌巅峰时期 [2] - 短视频行业人均单日使用时间达138.4分钟,远超通讯聊天的68.5分钟 [3] - 小红书2024年6月月活用户达3.2亿,日活用户1.2亿,社区社交月总使用时间同比增长9.2% [5] 用户行为变迁 - 77.4%受访青年认为"轻量化"社交日益普遍,00后群体该比例达81.9% [5] - 年轻人偏好通过抖音短视频建立信任关系,或在小红书分享生活形成社交链 [6] - 线下"社交搭子"模式流行,线上兴趣导向的社交关系更受年轻群体青睐 [6] 商业模式困境 - Soul在2019-2022年累计亏损27.65亿元,持续采用烧钱换增长策略 [17] - 平台付费机制被质疑存在收割倾向,性别差异化收费规则引发争议 [18] - 陌生人社交产品缺乏内容沉淀能力,无法形成持续的兴趣氛围 [11] 社会需求演变 - 中国独居人口超1.2亿,20-39岁年轻人占比约30% [11] - 孤独经济催生宠物养育、AI情感陪伴等新赛道分流社交需求 [14] - 年轻人缓解孤独的方式日趋多元化,不再局限于真人社交 [12]
凌晨3点的“抖音”堪称“升级版”的陌陌?
搜狐财经· 2025-03-31 09:58
平台内容生态与用户行为 - 抖音平台日间内容以短视频、情感博主和直播带货为主 商品价格亲民且采用情感营销策略[1] - 抖音平台凌晨时段出现监管松懈现象 主播通过穿着清凉和私密话题讨论吸引观众打赏[3] - 直播带货形成双赢局面 主播通过家庭式呼喊促使观众下单[1] 直播行业盈利模式 - 主播通过观众打赏获取收益 礼物数量与互动积极性呈正相关 部分涉及热舞和私密画面闪现[5] - 陌陌平台从社交属性转向直播主导 年轻女性主播月收入可达普通人数月薪资[6] - 部分主播通过私信提供线下色情服务 使用暗示性语言和隐晦标志促成交易[8] 行业就业特征与风险 - 直播行业门槛低且收益快 吸引大量年轻女性放弃学业加入[8] - 行业高度依赖外貌和年龄 竞争导致职业生命周期短暂[10] - 非长期职业选择 可能引发声誉损害和再就业困难[10] 监管与行业影响 - 直播平台夜间监管存在空档期 举报机制在凌晨时段效率下降[3] - 行业乱象导致社会浮躁风气 对青少年群体产生不良引导[10] - 需加强法律执行力度以消除灰色产业 恢复健康网络环境[10][11]